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

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

“這個地圖頭真是討厭。”艾倫威爾遜雖然一直都很討厭這個笨蛋,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討厭。

這不是因爲地圖頭又暴露了自己的智商窪地,而是福爾採娃退休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竟然讓他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退休了。

艾倫威爾遜第一個反應就是此仇不共戴天,就算是地圖頭以後對英國有一百萬個讓步,這不能化解兩人之間的仇恨。

就連撒切爾夫人今天都覺得今天艾倫威爾遜神色不對,顯然處在心情不美麗的狀態當中,“顯然美國和我們對非洲的看法一致。”

“只不過是加入內部搗亂的套路。”艾倫威爾遜心不在焉的回答道,顯然還沒從文化沙皇退休的消息當中走出來,“法國在非洲問題上纔是和英國利益一致的,只有瞎子纔看不到法國對法屬非洲的控制。”

這個世界法國對非洲的控制只會更強不會更弱,真當一個阿爾巴尼亞就白佔領了?阿爾及利亞就是法國深入非洲腹地的抓手。

從這點來看,剛果金倒向蘇聯的結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盧蒙巴應該在去殖民化上多努力努力才行,讓這個非洲礦產商僅次於南非的國家,早點脫離法國的影響力,英國也應該樂見法國丟失了剛果金的控制權。

撒切爾夫人點頭道,“確實如此,也許美國的目的並不是這麼單純。你有什麼辦法沒有?”

撒切爾夫人終於在做了多年首相之後,終於出現了一些政治經驗,認爲美國也有自己的目的了,這簡直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多強並立纔有助於離岸平衡,我們歡迎大國們關注非洲,甚至對東方建設非洲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艾倫威爾遜提及某大國,某大國還幫忙建設東非鐵路呢,當然在融資上由英國來操辦,工作崗位則交給某大國。

幸虧現在是黑貓白貓了,不然的話再早二十年,沒準會認爲英國是在對其進行剝削,東非鐵路現在還在施工當中,這也是英國的利益所在。

至於法國,法國去年還干涉了多哥和乍得兩個非洲國家呢,今年暫時還沒有什麼新消息傳來,但這個干涉的頻率可謂是懂的都懂。

“我會下連任之後好好解決這個問題的。”撒切爾夫人點頭道,她之所以訪問蘇聯本身就是在準備大選,現在時間差不多了,保守黨的支持率也高,撒切爾夫人已經準備再次連任了。

“祝願一切順利。你會像吉姆哈克一樣成爲偉大的首相的,我對此深信不疑。”艾倫威爾遜聽了之後馬上回答道,他本來要打一個哈欠的,但一想有些不尊重首相,生生的忍住了。

無上權威還是很高興的,又到了摸魚時間,每次大選前後,白廳都可以從繁重的工作當中解脫,看一看政治喜劇,多有意思?

“說實話,你可比漢弗萊難對付的多。”撒切爾夫人怎麼聽出來對方在內涵自己,同樣反脣相譏的進行諷刺。

艾倫威爾遜對這種評價全盤接受,他當然比漢弗萊難對付,漢弗萊可沒見過年輕時候的校園保守黨主席,他是見過的,都見過沒穿的。

艾倫威爾遜實際上和撒切爾夫人的主張截然相反,首相怎麼想他都不用問,任何國家的領導人都喜歡大權在握的感覺,哪怕有選舉制度的國家也不例外。

撒切爾夫人的夢想,當然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外一個勝利,不斷連任首相,巴不得自己在首相位置上死去。

同時儘可能的打壓甚至消滅工黨,讓這個保守黨的對手最好是成爲歷史,爲了這個目標,撒切爾夫人甚至不介意一黨制,工黨要敢這麼幹,那就是跟隨蘇聯的無恥之舉,大英帝國的罪人,但要是她這麼幹,那就是公民富有智慧的選擇。

她對待競選也正是本着這一準則行事的——不斷地與工黨頑強爭奪,“使工黨作爲一支選舉力量從英國政治中消失掉。”

撒切爾夫人的抱負是,在戰後的新時期做丘吉爾沒能做的事,竭盡全力,把工黨執政時實施的福利國家政策和影響“推回去”,用“新保守主義”的政策拖垮工黨。因此不妨說,撒切爾夫人大力推進同工黨的鬥爭,正是爲了推行自己的政策。

按照慣例,告知大選時間是女王,他正好在這一天和妻子去看望戴安娜王妃,在王妃這裡呆了一會,詢問王儲夫婦的感情狀況。順便看到了電視上女王公佈大選日期的新聞。

“撒切爾夫人看來還是能贏。”帕梅拉蒙巴頓都能夠判斷出來現在的局勢,保守黨的優勢很大。

“確實,不過工黨還是保留了元氣。”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當然這和工黨本身的能力無關,主要是我功勞。”

這一次大選雖然不像是上次那樣,有福克蘭戰爭的勝利背書,但國內經濟形勢的持續好轉和她在國際舞臺上那十分活躍、牽挽三方的大國領袖形象,確實爲撒切爾夫人創下了異常有利的條件。

英國的經濟情況確實有了舉世矚目的重大轉機:去年國內的經濟增長率是百分之三點六,股價一直上揚,利率開始下降,通脹率幾年來基本控制在三左右,製造業形勢大好,購銷兩旺,生產率的提高居西方各國之冠。

經濟情況明顯改善,就業者的實際收入平均增長了百分之四,國內市場上出現了繁榮景象。

要不是艾倫威爾遜堅決的阻止了效仿美國,在借貸上放開口子的話,說不定這個繁榮在數字上更加喜人。

有賴於把國企賣賣賣,英國的財政收入也出現了增長,英國經濟擺脫了低谷徘徊的怪圈,其增長速度超過了法國、意大利和聯邦德國。

短板當然也是存在的,比如老生常談的失業率問題,不過問題雖然存在,但保守黨更多的是優勢,帕梅拉蒙巴頓則提醒自己的丈夫,“英國最好不要出現政治強人,撒切爾夫人執政的時間也很長了。”

“我會找機會辦這件事的,保守黨也不是鐵板一塊,大西洋派和歐洲派的問題一直都存在。想拉下她,光憑藉工黨是不夠的。堡壘要從內部攻破。”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道,“其實在這幾天我接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蘇聯方面提議釋放赫斯,我看這個人活不了多長時間了。”

“一些人想要除掉赫斯?”帕梅拉蒙巴頓的步伐微微一頓,轉向自己的丈夫詢問,“所以呢,我們應該怎麼辦?”

“當然是按照多數人的看法,民主決策嘛,不過證據要留在手中,反正西柏林監獄的看守我們都換過了,不答應我們的命令,就真的把赫斯釋放。”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回答,“到時候讓撒切爾夫人什麼時候下臺,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情?”

在輿論上看好保守黨的報紙也多一些,這不是因爲大家都很討厭工黨,而是撒切爾夫人在上次大選之後,鐵娘子曾將英國的幾家大報(如《每日郵報》、《星期日快報》和《太陽報》等)編輯給女王提名,爲他們晉升爵士封號。

因此,在面臨大選的關鍵時刻,報業托拉斯和電視頻道就都站到了現職首相一邊,給了她以最密切的配合,爲保守黨的選情保駕護航。

本次選舉之後,艾倫威爾遜就會查一查這些爲本次大選立下汗馬功勞的主編們,是不是有什麼違法犯罪活動,權色交易之類的事情。

撒切爾夫人的第三次競選開始了,艾倫威爾遜對這個鬧劇並不關心,就陪着女首富到處轉轉等待結果。

經過緊鑼密鼓的對壘雙方的拼殺後,保守黨顯然雄踞上風,取得了民意測驗中的穩定優勢。

隨着英國大選結果揭曉:保守黨在下院的六百五十席中奪取到了三百五十席的多數,還是一馬當先,獨佔鰲頭。

這也不是說工黨就沒有收穫,工黨在叛徒面前的收穫還是很大的,幾年前社會民主黨的四大天王歐文、威廉斯、詹金斯和羅傑斯剛從工黨中分裂而出時,曾經不可一世,大有氣壯山河、一主沉浮的氣概。

而這一次大選,輸得最慘的當是社會民主黨和自由黨組成的聯盟,令兩黨領袖歐文和斯蒂爾大失所望,至爲震驚。

英國還是適合兩黨體制,事實上這也是選舉國家最適合的政治生態,像是純粹的議會制,只會讓一個國家的力量碎成一地。

這個結果艾倫威爾遜覺得還可以,和帕梅拉蒙巴頓商量道,“對保守黨來說這是一場穩固的勝利,但是談不上大勝。只要保守黨內部有三十名以上的議員倒戈,就能夠對撒切爾夫人的首相位置形成衝擊。你不會連三十個議員都拉攏不到吧?”

“這還是不難的。”帕梅拉蒙巴頓表達了謹慎的信心,“一般我不會這麼做,但她最好不要實行我們不喜歡的政策。”

夫妻二人充滿陰謀的對話,撒切爾夫人並不知道,撒切爾首相就在唐寧街十號的辦公室裡接見美國《時代》週刊駐倫敦辦事處主任克里斯多夫·奧格登,爲自己的勝利發表感想。

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漢出訪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七十章 漢堡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
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漢出訪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七十章 漢堡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