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

拿出英倫版本的十勝十敗論,讓阿里汗順着自己的思路想下去,艾倫威爾遜甚至已經惦記上了第三帝國的遺產,戰敗之後德國人手裡應該有不少潛艇吧?只要朱納加德土邦有財力購買,也算是爲戰後持續做貢獻。

至於本身就在德干高原南邊,南印度實力不弱的土邦,邁索爾土邦、特拉凡科爾土邦,艾倫威爾遜想要聯繫更是簡單,因爲海得拉巴土邦的特殊關係,他這個海得拉巴專員,也兼着對這些土邦的管控工作。

英屬印度有一個特點,就是北面窮南面富,誰讓南印度的人少,人均資源遠遠大於北方呢,相反絕大多數人口都集中在恆河和印度河流域的北印度,確實競爭壓力很大。

艾倫威爾遜把帶來的幾個助手,分別派往邁索爾土邦、特拉凡科爾土邦等地,也算是履行自己海得拉巴專員的責任,爲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沒了的英屬印度出力。

真開始對英屬印度不懷好意後,艾倫威爾遜才發現可以做文章的地方還不少,不能說就讓現在支持者衆多的國大黨無法統一全國,但讓尼赫魯多耗費時間才能達到目的卻不難。

“尊敬的大君,說實話你和所有土邦大君的處在同樣一種環境當中。你具有團結這些大君的地位,因爲在國大黨眼中,對於你們這些土邦長期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你們在統一的印度消失,請原諒我這麼直接,但事實就是如此真實。”

艾倫威爾遜一臉正色的道,“單獨的土邦是沒有抵抗國大黨能力的,只有幾個強大的土邦聯盟在一起,甚至全部土邦進行聯盟才能保證你們的地位,我派出幾個助手出訪南部的土邦,也有這方面的工作,當然這不能公開說出去,現在總督府還要團結國大黨。”

“現在戰爭還沒有結束,總督府甚至倫敦還要保持印度的穩定,我們當然不希望英屬印度獨立,但是萬一獨立成爲定局,我只能私下儘量幫助你,以非公開的形勢,現在明確了這點,在和朱納加德土邦加強關係方面,等我回到新德里會幫助你完成這件事。”

“你纔來一個月,就要回到新德里麼?”阿里汗有些驚訝,不得不承認艾倫威爾遜在道德層面真是太對自己的胃口了,完全站在海得拉巴的角度上着想,這是以前的專員身上所見不到的。

以前的海得拉巴專員雖然不乏表面工作到位的人,但是深藏在當中的傲慢,還是能夠見到一二,可這個年輕人不同,一聽說艾倫威爾遜要回到新德里,他竟然有些不想讓對方離開的想法。

艾倫當然不同,以前的專員不知道英屬印度很可能快要獨立,他可是知道的。既然知道大概率是無法阻止的,還不趕緊從世界首富身上賺點錢?

“我只是去進行例行彙報,並不是被調離,大君有事情可以交給我的助手,他們會通知我,都是一樣的。”艾倫威爾遜含笑點頭,打消了阿里汗的顧慮。

這一次的例行會議,他覺得可能和正在進行的緬甸戰役有關,現在英印軍團正在對緬甸進行猛攻,作爲最富庶的殖民地英屬印度,肯定是要流血流汗了。有句名言說的好,在印度人的鮮血流乾之前,大英帝國決不投降。

這一次的例行會議,確實和目前的戰爭息息相關,除了英屬印度面前的緬甸戰役之外,在歐洲戰場的西線,阿登反擊戰德軍的攻勢終於停止了,西線的同盟國軍隊鬆了一口氣,沒有讓一九四零年被趕下海的一幕重演。

阿登反擊戰結束,西線的盟軍進攻德國本土的道路已經被掃平,當然對於英屬印度來說,阿登反擊戰只不過是一個談資而已,英印軍團進攻緬甸的行動,纔是最爲重要的。

“我真是奇怪,尼赫魯天天給總督府找事,卻好像對緬甸戰役沒有意見?”朱納加德專員碰見艾倫威爾遜的時候,兩人很快就打成一片,也就談到了目前的緬甸戰役。

“可能是英屬印度緬甸省的原因的吧?我也是瞎猜的。”艾倫威爾遜笑了笑,英屬緬甸曾經有一段時間作爲一個省被英屬印度管轄,一直到一九三七年。

在尼赫魯的眼中,沒準緬甸都是獨立之後印度的一部分呢,但是肯定不會成功。英國已經提前把緬甸從英屬印度的省級單位分出去了,重新獨立於印度之外成爲英屬緬甸。尼赫魯就算真的對緬甸有什麼想法,也就只能是想想。

“朱納加德土邦的君主,對你的工作還算是滿意麼?”隨便在緬甸的問題上糊弄過去,艾倫威爾遜又想起來了自己阿里汗狗頭軍師的重任,旁敲側擊的打聽着對方的工作。

“還好,薩拉曼汗還算合作。”約翰言簡意賅的道,“我們之間沒有衝突。”

僅僅沒有衝突是不夠的,艾倫威爾遜正要開口,秘書已經出現讓各省和土邦的專員進入會議室,大家起身,三三兩兩的進入會議室當中。

英屬印度十七個省的高官和專員,以及幾個著名的土邦專員進入了會議室,巴倫爵士已經在裡面等候,衆人落座之後,這個代表英國公務員的最高會議便開始了。

在一九四五年,英屬印度的高層印度公務員並不罕見,但是英屬印度是二元管理機構,這一次的會議並沒有印度裔參加。

巴倫爵士先用喜悅的口氣,表明了阿登反擊戰之後,德國已經喪失了進攻力量,現在西線的盟軍攻進德國境內只是時間問題了,甚至樂觀的做出了歐洲戰爭會在一年內結束的樂觀預測,引起了一片喝彩。

艾倫威爾遜也跟着鼓掌,他覺得歐洲戰場戰爭結束的時間應該和歷史一樣,最多也就是半年時間就會結束,巴倫爵士的預測已經算是非常保守了。

“但是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在東南亞戰場上戰鬥仍在繼續,緬甸境內的日軍仍然在頑強抵抗。”巴倫爵士點燃了一根菸抽了一口,帶着煙火氣的道,”現在英印軍團仍然在戰鬥當中,而我們做的就是儘可能的保證士兵們的需求。這也是大家來到這裡的目的,英屬印度必須全力保證遠征軍的補給。“

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二十六章 調離
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二十六章 調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