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

這些蘇聯人啊!艾倫威爾遜心中搖頭,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平等的,卻有這麼一個異類國家非要改變這種命運的安排,在艾倫威爾遜眼中簡直就是瘋了。

大家一起團結在帝國主義的旗幟下,把所有第三世界國家全部變成殖民地,永遠的奴役那裡的人民,這才應該是帝國主義列強應該做的事情。

但是顯然現在團結的帝國主義陣營,出現了兩個不同程度上的叛徒。一個嚷嚷着要解放全世界,一個要民族自決,毫無疑問這兩種想法都是大英帝國的敵人。

從主張上面,蘇聯應該是那個比較迫切的敵人,但是考慮到歐洲戰場纔剛剛結束,蘇聯內部受創嚴重,十年之內蘇聯不把內傷治好,是沒有力量過來找麻煩的,投射力量超出歐亞大陸之外,目前的蘇聯是做不到的。

相反口口聲聲英美特殊關係的美國盟友,現在真的有能力對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造成威脅,而且美國人是真的在做。這就是艾倫威爾遜心裡的真實想法,在殖民地問題上,美國纔是近期最爲實實在在的敵人。

“美麗的女士,如果我是蘇聯的話,現在應該給英國一個喘息的機會。蘇聯人應該明白,英國已經在這一次的戰爭當中受到了損傷,就和蘇聯一樣。”沉默良久的艾倫威爾遜,終於開始進行實質性的暗箱操作了。

公開訛詐那是艾福爾那些外交官的事情,而不是艾倫威爾遜的任務,艾倫威爾遜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用誠實的態度,讓蘇聯明白現在的處境。

“英國可是有着廣大的殖民地!”福爾採娃臉上具有殺傷力的微笑不減,用悅耳的聲音道,“過去三百年的殖民帝國,我本來以爲會非常的強勢。”

“可英國畢竟沒有強大的本土,這一點我們無法和蘇聯以及美國相比。”艾倫威爾遜盯着福爾採娃的眼睛,換一種場合這可能就是一段感情的開始,哪怕對方已經三十五歲了,但仍然非常有魅力,對男人有着致命地的吸引力。

可是現在不行,艾倫威爾遜之前在南斯拉夫的操作,雖然便宜的是蘇聯,但本質上是爲了大英帝國考慮,想要讓美國多出力,頂在前面對抗蘇聯。作爲英國人,他只對大英帝國保持忠誠,從沒打算和劍橋五傑爲了解放全世界服務。

福爾採娃也沒有反駁,她畢竟不是專業的外交人員,出現在這裡的原因,其實和艾倫威爾遜一樣,不會被被人注意到。所以艾倫威爾遜所說的每句話,她都在細細品味,判斷其中的誠實度。

在艾倫威爾遜提及波蘭和德國的邊境問題時候,福爾採娃第一次開口反駁,“早在五年前,英國已經對蘇聯佔領波蘭東部表示理解,而且那本來就是帝俄的一部分。只是因爲戰爭原因我們纔不得不暫時放棄,艾倫先生,在這個時候用邊界變動做文章,英國人的主張是站不住腳的,寇鬆線是以你們大英帝國的外交大臣寇鬆命名的,不會這麼快就忘了吧?”

我特麼怎麼知道?艾倫威爾遜心中不滿,怎麼英國在哪都亂劃線。作爲英屬印度的專員,他從來也沒在歐洲這邊工作過,哪知道這邊的事情。

二十五年前,蘇俄紅軍擊退波蘭干涉軍時,寇鬆代表英國政府建議蘇俄以這條界線爲停火線舉行和平談判,在斯帕舉行的國際會議上,波蘇雙方承認寇鬆線爲波蘇邊界線,當波軍轉入反攻後,波蘭政府拒絕承認寇鬆線。

“畢蘇茨基那個蠢貨,不是我們英國支持進攻蘇俄的。不過說到波蘭的問題,我們英國也就是順便說一下邊境線,真正的話題相信蘇聯一定喜歡?”艾倫威爾遜直接把波蘭和德國領土變動的話題掠過,提出了另外的條件。

“哦,是嘛?”福爾採娃的一雙大眼睛撲閃撲閃的眨着,用徵詢的口吻反問道,“一個老牌帝國,相信有很多有價值的事情要分享。”

“當然有,當然有!”連續強調了兩遍,艾倫威爾遜伸出手指自誇道,“對蘇聯絕對額外收穫,福爾採娃小姐,現在倫敦有一個波蘭流亡政府。”

福爾採娃眼睛一亮,她當然知道這件事,雖然在之前的波蘭和希臘交易當中,英國方面已經把波蘭作爲交換條件,出賣給了蘇聯。可是波蘭流亡政府存在一天,總是一個隱患。

艾倫威爾遜當然也知道這一點,波蘭戰役後,波蘭全境失守。逃出波蘭的軍隊效忠波蘭流亡政府並參與多場戰爭,在前波蘭國境的波蘭士兵組織波蘭地下國對抗前波蘭國境上的德軍。

波蘭在二戰後被蘇聯紅軍佔領,由於波蘭流亡政府和波蘭地下國以及蘇聯沒有太多的商談,波蘭成立由蘇聯扶植的政府,波蘭流亡政府無法重回波蘭。

波蘭流亡政府一直堅持到蘇聯在冷戰中失敗,最後重返波蘭,也是因爲波蘭流亡政府這段歷史,波蘭一直是東歐的反俄先鋒。只不過和二戰不同,人家認了新爹美國。

“波蘭流亡政府對在外的波蘭軍隊有着強大的影響力,效忠波蘭的前政府軍有十五萬。”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轉而提醒福爾採娃,“我聽聞在一個叫卡廷的地方,發現了大批波蘭軍官的屍體,他們到底是誰殺的,我不做評價。”

“那是德國人殺的,栽贓給我們。”福爾採娃眉頭皺起,義正辭嚴的反駁道。

“是誰殺的並不重要,關鍵是有沒有人相信。波蘭流亡政府本身就有濃厚的反俄思想,如果當中的一部分人以此凝聚人心,這就是一個麻煩。”艾倫威爾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以第三方的角度分析道,“這樣一個流放政府不在蘇聯的控制之下,波蘭不會穩定,不是麼?”

“還有聽從波蘭流亡政府的十幾萬波蘭軍人,還有蘇波戰爭的仇恨,再往前還有三次瓜分波蘭的歷史,很多很多,太多了。”

福爾採娃緊皺着眉頭,慈父對波蘭的重視她就算沒有聽說,也能感受到的到。

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
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