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

而隴右路主要管理青塘吐蕃的右參政,到底是對青塘事物知根知底。雖說有些猶豫,但還是開口道:“太子殿下,自前唐末年控制青海吐蕃名將尚婢婢去世後,青塘吐蕃無論是阿柴部,還是脫思麻部,或是就在西寧州周邊遊牧的唃廝囉諸部,百餘年來在未出現過強勢人物。

“如今三部四分五裂,各自爲政對朝廷正是最有利的態勢。如果推行這種盟旗制度,豈不是使得他們重新形成一個整體?哪怕就算不是三部之中的一部,全部都集中到一起。可就算是任何一部,若是能趁機集中十分之三四,對於三部來說,都已經很了不得了的基礎了。”

“整個青塘吐蕃三部,足足有五十餘萬帳,只要有足夠的軍械,足以拉出十萬控弦之士。就算是三四成,可也有三四萬軍馬。青塘吐蕃又產良馬,便是隻集中起來三四萬軍馬,也足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全部變成騎兵。這麼大一股騎兵在側,這隴右各地還能安穩下來嗎?”

“這一樣一來,豈不是與前唐一樣,重新成爲朝廷的心腹大患?眼下整個青塘吐蕃,各奴隸主各自爲政、互不干涉。甚至之間還因爲爭奪牧場,而時不時的大打出手。下官以爲,如今這種四分五裂的局面,才更加有利朝廷分而治之。太子大計,下官自然不敢有什麼質疑。”

“太子殿下這種反其道行之,將原本就四分五裂的吐蕃諸部,重新整頓成一個整體,就算下官也算是熟讀史書,也還是第一次見到。下官自調任隴右參政以來,對青塘吐蕃現狀的比較熟悉。雖說在那位李節度事上,下官爲了自保沒有履行職責,但這不代表下官一無所知。”

聽罷這個左參政的話,黃瓊轉過頭看着同樣一臉神色凝重的其他官員,黃瓊點了點頭道:“這個疑問,想必你們之中都會有。今兒寡人既然說了,大家暢所欲言,那就絕對不會事後怪罪你們。這種將心中不解先提出來的做法,寡人還是很欣賞的。事前提出總比事後掣肘強。”

“既然,你們心中都存有顧慮,不解釋清楚,你們想必在執行的時候,也會心中不安。趁着今兒的日子難得,寡人索性就給你們好好的解釋一下。爲何朝廷專門制定了這個所謂看起來,像是重新將原本四分五裂的青塘諸部,重新捏在一起的盟旗制度,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其實,你們以爲這個盟旗制度,是將青塘吐蕃諸部重新整合起來。寡人告訴你們,你們不僅理解錯了,還有些想當然了。青塘吐蕃,現在看起來的確四分五裂。但一旦有一個強勢有利人物崛起,就目前這種各自爲政的局面,反倒是更爲容易,被重新真正整頓成鐵板一塊。”

“因爲吐蕃人越是分散,他們對外來的威脅,應對的能力也就越差。大家都自在慣了,在自己的部族內做這個土皇帝也做慣了。誰又喜歡,聽別人發號施令?如果某一部族出現一個強權人物,趁着眼下吐蕃四分五裂的局面,先整合其中一部,在逐步吞併其他的部族。”

“那些四分五裂,又本身就有種種不和,誰都想當老大的貴族老爺們,又有幾個能夠抗衡?一旦被人各個擊破,將原有的,分散開的部族,重新真正整合到一起,那纔是對朝廷最爲致命的威脅。吐蕃並不缺乏人才,縱觀前唐與吐蕃近百年的征戰史,吐蕃也是一樣名將輩出。”

“所以,永遠不要想着,吐蕃人中不會出現雄才大略之人。想想,前唐時那些屢次擊敗唐朝軍隊的吐蕃名將,以及極具治國才能的吐蕃國相,那個不是一世之雄才?與其盼望着對手,永遠都不會出什麼梟雄一類人物,還不如想法子將梟雄出現的可能,徹底的從根子上剷除掉。”

“而這個盟旗制度,看起來將他們貌似重新整合在一起,可實際上卻是讓他們,永遠無法真正捏合到一起。寡人大致瞭解了,青塘吐蕃的現狀。大的部族有幾萬人,小的部族也有幾千人。那些小的不足爲據,但三部之中那幾個大族,卻都有整合自己的整個部族的實力。”

“吐蕃又是全民皆兵的民族,一個數萬人的大部族如果想的話,短時間之內徵召萬餘大軍並非難事。若是那一天,這個部族的族長或是頭人之中,出了一個鐵腕一樣的人物,將那些小部落吞併整合,那些只有幾千人,就連自保能力都沒有多少的小部族,又那裡有還手之力?”

“與鐵血手腕剷除那些弱小部族相比,拆散那些有能力給朝廷帶來威脅的大部族,才更是上上之策。而若是採取強硬手段硬來,恐怕只會逼反這些大部族。所以,寡人以爲還是用軟刀子更爲恰當一些。利用此次推行盟旗制度,以爵位、俸祿爲誘餌,將那些大部族徹底拆散。”

“原則上,諸盟一旗男女丁口相加不超過五千人。原來一個數量過萬的部族,朝廷可以將其劃分爲兩旗,甚至是三旗、四旗。藉口嘛,還是很好找的,給他們劃定的旗地,容納不下那麼多的人,一句話便直接可以打發了他們。遊牧民族嗎,對草場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單獨一處牧場,是容納不下太多牛羊的,還是分出去更好一些。至於旗主,寡人想每一個部族,哪怕那些小部族內部,想要自立爲主,或是自己說了算的人也有的是。當這個旗噶倫的人有的是。寡人就不行,那些頭人的兄弟、部下之中,就都願意一直作爲兄長附屬下去?”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就會因爲權利大小而引起的爭鬥。而且,對於旗下屬官職分配上,朝廷可以多封幾個爵位嗎,什麼世襲的將軍、驍騎尉,都可以封一些。一個旗內,也不一定只能有一個輔國公或是奉國公嗎。朝廷還是公平一些,多封一些所謂的一字並肩王。”

“寡人聽說過,他們那些部族內部,閒散的頭人、貴族有的是。多封一些這種有名無實的爵位,又不費朝廷多少財物。一個空頭爵位而已,朝廷還是拿得出這筆錢帛的。但對於那些閒散之人想必會很高興的。這樣他們表面上看似被整合到一起,實則只能是更近一步被分化。”

“只要各旗的權利,不集中在噶倫一個人,或是一個家族的手中,那些人就算想要造反,別人會服從他們嗎?而原本一個部族,分化成四到五個旗,大家今後都平起平坐,都是一旗的噶倫,爵位都相等,你憑什麼命令我?就算出了一個梟雄人物,可他整合得過來嗎?”

“再加上單獨設置的,直屬那些大寺廟的喇嘛旗,更是近一步削弱了,他們各部族的人力、物力。自己所屬的丁口少了,便是想要造反都沒有這個本錢了。在加上旗內其他實力、爵位差不多的貴族分權,他就算只想要聚攏本旗的丁口,跟隨他起兵造反,恐怕都未必能夠成功。

“而指定旗地,不得越界遊牧、耕種,讓那些吐蕃人生活安定下來,不用在去爲了牧地爭奪,更不用去打的你死我活。生活一旦安定下來,誰還想着整日裡面去打仗、去劫掠?時日一長,就算給足他們軍械,可那些吐蕃人手中馬刀還舉得起來嗎?他們的弓箭,還射得遠嗎?”

“寡人想,這世上沒有一個人,在沒有逼到一定的程度之下,願意放着守着老婆孩子帳幕的安穩日子不過,出去打仗。不用打仗、不用去劫掠,生活安定下來。那些有心成爲梟雄的人物。便是想要造反,要想整合起來更加四分五裂的部族,安穩日子過慣的百姓能不能答應?”

“那些成爲各旗噶倫,在自己旗地裡面說了算的兄弟,都未必肯答應他。寡人聽說,草原上的狼王,都是歷經無數風雪才磨練出來的。若是沒有無數風雪的磨練,那個狼王也成不了讓羣狼畏懼的狼王了。寡人直白的告訴你們,相比硬刀子殺人,軟刀子殺人才更爲可怕。

“在偉大的英雄,遇到了安穩的日子。哪怕之前的雄心壯志在偉大,但也會被一點點的消磨乾淨。溫柔鄉、英雄冢,這個道理你們都知道的。自三皇五帝以來,這世上沒有一個梟雄,是從溫柔鄉里面走出來的。亂世出英雄,可這個英雄絕不可能在一個生活安穩的地方出現。”

“至於那個盟主,你們更不用擔心。不世襲罔替,就沒有什麼根基。沒有根基,想要在所屬各旗之中形成足夠的威望,幾乎不可能。最爲關鍵的是,他手中沒有真正權利。除了調換牧場之外,他手中還有什麼真正的權利?沒有權利又離開部衆,他就算想造反造得起來嗎?”

“這個盟旗制度,看起來是重新整合起來,但實則是將那些吐蕃部族近一步分化瓦解。同時又可以使用盟旗制度,將那些所謂的盟旗,變相的成爲朝廷一直無法真正設置地方衙門。利用世襲的爵位、俸祿控制那些頭人,將這幾十萬帳青塘吐蕃,真正的轉化爲朝廷所用。”

黃瓊這番解釋下來,幾個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想明白的這幾位官員,都不由得面帶懼色看着這位太子爺。這位太子這個招數,當真是陰損的很。什麼叫做軟刀子殺人,這才叫做真正的軟刀子殺人。一點血都見不到,便直接讓吐蕃人喪失了血性。

而且絕對是悄無聲息,一點點的軟化。若是真的按照這位太子爺所說,都用不了多少年。恐怕這二三十年之後這青塘高原之上,恐怕便再無能夠舉起馬刀的勇士了。想到這裡,這幾位官員,幾乎不約而同在心中,對黃瓊豎起了大拇指暗道:“損,您這個主意真正損到家了。”

“別人最多是採取羈縻制度,讓青塘吐蕃諸部不造反,不給自己帶來麻煩,不危及到隴右的安全便可。你這個法子倒是好,直接要從根子上廢掉青塘吐蕃的戰力。這盟旗制度,再加上大力推行喇嘛教,恐怕用不了幾年,這青塘吐蕃就是想造反,估計都湊不出造反的人了。”

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
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