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放下手中這兩份謝罪摺子,黃瓊又拿起鄭州知府和汝州知州的兩份八百里加急看了起來。在這兩份加急上都是上奏,兩地各有一位官員死於非命的事情。而且在奏摺上稟明,經過仵作檢驗,兩人雖說死於意外,但都非他殺。

鄭州知府上報,其府衙治地管城縣縣丞在飲酒過度之後,不小心打翻了臥室燭臺引起大火。自己因爲酒醉過度,不僅未能逃出被燒死,還連累家人被一同燒死。此事,其一個倖存的家人,以及周邊幫着救火的鄰居可以證明。

該縣丞不僅在這次自己引發的火災之中閤家遭難,還連累周邊十餘戶人家也被波及。雖無人員死亡,可這些人家家中財物被燒的精光。至於汝州那位巡檢司巡檢,死的則更爲蹊蹺。晚飯之後散步,被一隻野狗給活活咬死。

看着兩地官員,在奏摺上寫的兩人蹊蹺死法,黃瓊也只能搖頭嘆息。一個相當於副縣長的人,一場酒醉就稀裡糊塗送了全家人的性命。一個算是州治所所在派出所的人,居然被一條不知道從哪兒竄出來的野狗給咬死,這明眼人一看都知道絕非正常死亡。

此二人,明擺着就是被人給滅口了。這事出現,除非端王與景王,真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找出真兇,否則二人殺人滅口的罪過可就真的做實了。至於死於意外,那純粹是上墳燒報紙,在哪兒糊弄鬼呢。

而對於這兩個有權上密摺的人,真實身份都不算高。一個是可以從舉人選拔的八品官員,一個甚至是連舉人都不用的,不入流九品官,黃瓊倒是沒有感覺到意外。做這些事情的人,都是南北鎮撫司選拔出來的。

這些人,雖說暗地裡面權利極大,但是公開的身份都不可能太高。無他,職務越高越容易引人注意。反倒是這些微末小官,哪怕是十年不調動,也沒有人會注意到的。而且出於制衡手段,皇帝也不可能給他們太高的明面身份。

最關鍵的是,這兩個人品級雖說不高,但位置都很關鍵。巡檢司雖說只是一個九品官員,可其負責掌管轄區內的治安,甚至還擔負一些收稅、督役之責,手中也有十幾號的步弓手和馬弓手這樣的武裝。

自己轄區地面上的里正,這一類的人也歸他們管轄。觸角可以說伸到最下面,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想要瞞過他們的眼睛是很難的。至於那位管城縣的縣丞,雖說沒有巡檢司那位耳目那麼靈敏,可鄭州府治所連同端王府就在管城縣內。

而且縣丞雖說不掌握實權,可一縣捕盜事宜卻都歸他所掌管。也就是說,管城縣內的地頭蛇,都在他的治理之下。可以說整個鄭州府城之內,大大小小官員的動向,以及端王府有什麼異動,一樣瞞不過他的耳目。

更何況,雖說大齊官場有句俗話,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路所;惡貫滿盈附郭京城。縣城管區在府治、路治、京城的縣官,相對那些百里侯的其他縣令,這個官當的比較鬱悶。無他,一般的縣令品級雖說不高,可在自己的管區就是一個草頭王。

可治所在府治、路治的縣令,就比較悲催了。雖說接觸上級的機會比較多,可問題是就在上級的眼皮子底下,這個活也是最難乾的。在上司眼皮子底下工作,幹好了,不見得在上司面前鬧一個好。幹不好,倒黴是一定的了,搞不好還會成爲上司殺雞駭猴的那隻雞。

至於京城附郭的縣一級官員,這官就更難當了。京城是什麼所在?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區。歷朝歷代,哪怕是一個偏安一方的割據政權,京城也都是王公遍地走,一二品大員滿街都是。有人在,自然各種鬥爭就少不了。

更何況,這麼多高級官員,涉及到黨爭、政見不同,紛爭更是少不了。今天親王的管家與公主的奴才打架,明天兵部尚書的兒子,醉酒了打了某開國侯的後人。後天某位大學士府,那位小姐與被某位侍郎府中的公子私奔。

種種事件,可謂是不一而足。中書省、六部的那些大老爺,自然是不會理會這些事情的,甚至有些官員將子女之間的爭鬥,當成了自己與政敵之間的爭鬥。雖然這些公子哥之間的內鬥,還遠說不上你死我活。但私下裡面在家中長輩變相鼓勵,甚至是暗中縱容之下,也是大大小小的紛爭不斷。

這些所謂的雞毛蒜皮小事,那些大學士、尚書、公侯們不屑於處理,或是因爲某些原因不想親自出面處理,那麼倒黴的自然是下面的具體辦事官員了。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一個一品大學士,與一個七品縣令、八品縣丞之間的差距更大。

那些附郭縣的知縣、縣城、縣尉,在別的縣可以耀武揚威。可在京城的中書省、尚書省諸位大員眼中的,同樣雞毛蒜皮一樣。那件事情處理不好,搞不好就得罪一大片,甚至直接讓你的仕途到此爲止。

所謂的處理好,也不過是幫着一派打一派。正所謂趨蹌倥傯,供億紛紜、疲於奔命。京城附郭如此,那些集中了大大小小的所謂安撫使、按察使、節度使一類高官路治,其實也是一樣的。

只是這些官員,儘管這官當得憋屈一些,但有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這些越是在高級衙門集中之地最下面的官員,因爲涉及到這些難以處理的事情,他們的耳目和眼睛就越是耳聰目明。尤其是治所還有親王封地的情況之下,這些人實際上暗中的權利是很大的。

但按照常規說,這兩個人雖說都在重要位置上,可他們的品級太低。在沒有查明他們真實身份的情況之下,就算端王與景王想要收買官員,也絕對不會輪到他們的頭上。沒有聽說過大齊那個宗室,會怕一個小小的縣丞與巡檢司的。

應該說,老爺子安插的這兩個點,在位置上選擇還是相當明智與正確的。即耳聰目明,又絕對不引人注目。可關鍵的問題是,他們的身份是怎麼泄露出去的?要知道,南北鎮撫司安插在各地的眼線,身份都是絕密的?

雖說這件事情不一定真的是二王做的,但有一點黃瓊卻可以斷定,這二人的身份二王明顯是知道的,而且他們也收過二王的錢物。至少那個幕後操縱人,爲了讓二王放心,也不會在這件事情上斤斤計較。

雖然沒有與老爺子明說,但黃瓊明白此事的關鍵,不在於這兩個人究竟是怎麼死的,而是在他們兩個人本應該保密的身份,是被誰泄露出去的。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在朝中有自己的密探體系,並給了一些官員風聞奏事的權利,這在朝中都不是秘密。

尤其是太宗皇帝一手組建的,先是爲了追殺所謂的前唐餘孽,後又爲了秘密監視各地那些投誠的前唐官員,以及宗室諸王並江湖人士的南北鎮撫司,雖說一直蒙着神秘面紗,但在朝中早就是一個已經公開的秘密了。

只是這些密探的身份,除了他們的頂頭上司之外,便是主持南北鎮撫司的人,都不見得真的清楚。除非這個幕後主使者之一,本身就是南北鎮撫司的人,而且是在關鍵位置的人,否則根本就不可能知道這些人的身份。

想到這裡,黃瓊不由的打了一個冷顫。他知道,如果南北鎮撫司,這種原本只能由老爺子一手掌控的秘密衙門,都真的被自己某位兄弟滲透了進去,那麼這個人還有什麼事情不能知道的?不僅諸王官宦的府邸,就連這皇宮大內又有什麼秘密可保?

看到黃瓊的臉色驟變,坐在他對面的皇帝,卻是微微一愣。雖說自與自己這個九兒子見面以來,父子兩人的接觸機會實際上並不多。但黃瓊給皇帝的印象,除了滑頭之外,另外一個最主要的印象就是穩重。

不僅面對太子的時候,雖說一向表面示弱,但實際上卻是始終把自己放在進退自如的爲之上。便是面對自己這個君父,雖不能說沉穩有餘,但也向來都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是自己大發雷霆,應對的時候向來都是舉重若輕。

現在自己這個兒子,居然極其罕見的面色變的如此沉重,倒是引起了皇帝的好奇。只是黃瓊還沒有等他張嘴問出來,略微猶豫了一下之後纔開口道:“古語有云,千里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父皇,兒子以爲,眼下的當務之急之急,不單單是查明白二王在封地所在所爲,是否真如奏摺上所述。更爲關鍵的是,要查明白這兩個人的身份究竟是怎麼被二王發現的。有些時候,內部出現問題帶來的危害性,要遠遠大於外部的危害性。”

“從這兩份奏摺上的內容來看,這兩個人的身份明顯很特殊。但無論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二王做的,但有一點卻是可以確認無疑,這二人的身份至少在端王和景王那裡,並不是父皇您想象的那麼秘密。”

“兒子想,父皇您既然能夠給這麼兩個人一個風聞奏事的權利,那麼二人的身份無論是端王,還是景王都是不應該清楚的。甚至包括整個事件的,極有可能存在的另外一個幕後之人,都應該是不清楚的。”

“就算二王要收買封地官員爲己用,但一個八品的縣丞,一個九品的巡檢司,除非有什麼特殊身份,否則這種滿天下多的是的不入流小官,絕對不會在二王的收買名單之上。也就是說,二王很明顯知道他們真正的身份,纔會花代價拉攏。”

“那麼二王究竟是如何知道他們的身份,這纔是此案之中最關鍵的問題,也是最致命的問題,不查清楚甚至會成爲我大齊朝最致命的威脅。因爲這些人出現了問題,也就意味着朝廷的某一個體系整個都出了問題。”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十九章 命運只能由自己把握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賣的好廉價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十九章 命運只能由自己把握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賣的好廉價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