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太子

“起來吧,這是你一直沒有見過面的九弟。如今朕冊封他爲河間郡王,並將你剛就藩六弟的藤王府賞給了他。你下午去看看,有什麼需要添置的,督促工部和宗正寺、御用監操辦一下。需要什麼,不用在另行奏報,直接去內府庫取了就是了。”

“你這個九弟,跟隨靜妃在聽雪軒居住多年,從未見過外面的世面。你即是他的嫡親兄長,也是他的君。他在外面的生活,你這個做長兄的要多幫襯着一些。”等到太子起身,皇帝指了指一邊的黃瓊道。

“兒臣謹尊父皇聖意。請父皇放心,兒臣是九弟的兄長,一定會照顧好九弟。”說罷,這位太子轉過身來,內心想法雖然不知道,可這臉上卻擺出一副驚喜的表情:“你就是靜妃所出的九弟,果然是一表人才。”

黃瓊見到太子看向自己,連忙低頭請安道:“臣弟見過太子殿下,給太子殿下請安。”雖說對這個傢伙滿臉一看就是假笑的笑容,感覺到很是有些不舒服,但黃瓊明顯不想在這件事情上,讓人挑出毛病來。

“你我乃親生兄弟,何必如此的見外?之前是一直無緣得見,卻沒有想到今日你我兄弟總算是相逢有期了。”見到黃瓊彎腰請安,太子急忙將黃瓊扶起來。只是雖說話說的是異常親熱,但黃瓊在擡起頭一剎那,卻看到了太子眼中一閃而過的利芒。

儘管太子眼中閃過的這絲利芒只是一閃而過,但卻依舊被黃瓊敏銳的捕捉到了。看着故作親熱的太子,回想起剛剛自己捕捉到那絲利芒,在想起來瑤姨曾經有過的,對這位太子心胸狹隘的評價,黃瓊知道自己以後的日子不會太好過。

當年他們娘幾個,沒有少在自己外公手中吃苦。儘管母親想辦法保住了他們的性命,讓他們有了今天的地位,更讓他有了儲君的地位。但恐怕這個傢伙,一直都在記恨着當年冷宮中的那種朝不保夕的歲月。愛屋及烏,同理,恨屋也是及屋的。

外公早逝,如今墳頭上都已經是草木茂盛了,他就算恨到想要將外公挫骨揚灰,那也得等到他即位之後。而母親又居住在聽雪軒,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那裡無旨又不得擅進。即便他是太子也是一樣,想要報復也一樣得等到他即位,否則也一樣沒有希望。

這些年,他雖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但恐怕當初積累下的仇恨,他一天都沒有忘記。在自己這位皇帝老子看起來還很健康,一時半會報復無門的情況之下。如今出宮就府,身邊連一個可靠人都沒有的自己,很有可能會成爲他報復的對象。

不過雖說有些擔心,成爲這位傳說中小肚雞腸太子的報復對象,但黃瓊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怯意。他有什麼可怕的,他是太子、是儲君不假,可黃瓊就不相信自己其餘的兄弟中,就沒有一個惦記這個儲君之位的。

敵人的敵人,那就是朋友。儲君的位置只有一個,可自己那位皇帝老子並不就他一個兒子。自己都排名第九,不算比自己小的和這位太子,年長於自己的還有七個呢。就連這位太子同母所生的其餘三王,也未必不惦記,甚至惦記的會更狠。

隋文帝的幾個兒子都是一母所生,不一樣斗的你死我活的嗎?唐太宗的太子與魏王,不一樣同爲長孫皇后所出之子,不照樣斗的像是烏眼雞一樣?在皇位面前,向來是沒有什麼兄弟之情的。一母同胞都斗的那麼狠,更何況你老兄還有爲數衆多的異母兄弟呢。

只要自己善加利用諸位兄弟之間的矛盾,在對這個傢伙多加提防,應該還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要是將老子逼急了,大不了這個狗屁郡王不做了,那天半夜摸進東宮去,讓你徹底的玩完。你那些飯桶侍衛,還真不一定能攔住老子。

心安定下來的黃瓊,這個時候也有心情與這位太子虛與委蛇起來:“那臣弟就在這裡謝過太子殿下,今後臣弟一定諸事以太子殿下爲馬首是瞻。臣弟今後有不明白之事,也還請太子殿下不吝指教。”

“九弟說的那裡話,你我骨肉同胞,說這話豈不是見外了?九弟放心,爲兄一定將九弟的河間郡王府打理得讓九弟滿意。還有,以後還請九弟不要太子、太子的稱呼,那是給外臣叫的。你我兄弟,稱呼我爲大哥便是了。”

說這番話的時候,太子拽着黃瓊的手錶現的是親熱之極,臉上的笑容更是不曾減少半分。除了說到河間郡王府這幾個字,聲音略微重一些之外,其餘的表現無不顯得親密無間。以便在皇帝面前,刻意營造出一付兄弟友愛的親熱場面。

黃瓊看着被太子拉着的手,此刻心裡面卻是想起前些年出宮時,與那位武昌侯府的小侯爺發生爭執時,他的那位狗腿子曾經無意中提起過的這位太子爺,某些方面有貌似分桃斷袖之癖的隱私。

心中不禁一陣陣惡寒的黃瓊,連忙不着痕跡的擺脫太子緊拉着他的手道:“太子於私自然是臣弟的大哥,但是於公卻是天下的儲君,更是與臣弟有君臣之義。君是君、臣是臣,臣弟不能,也不敢稍有逾越。”

“不錯,你有這個想法,朕很高興。你能擺正自己的位置,證明你的書沒有白讀。不過以後你要與太子,以及在京諸位兄弟好好的交往。不要學着你母親的樣子,對誰都冷淡如冰,這對你的將來不好。”皇帝對於黃瓊這番回答,可謂是相當的滿意。

只是說者有沒有意不知道,但聽者卻肯定是有心的。皇帝這番話原本是讓黃瓊不要學他母親,那樣近似乎孤僻的性格,多與人,特別是要與兄弟們多交流、來往。但到了太子耳朵裡面,卻是顯得相當刺耳。太子聽完,眉頭不由得微微皺了一下。

他這眉頭皺了一下的動作雖說很輕,沒有被皇帝發現,卻落入了一直在暗中觀察他的黃瓊眼中。看到這位太子皺的這下眉,黃瓊知道皇帝這番話,恐怕已經讓這位太子的心中不怎麼舒服。

“將來不好,”將來是什麼?按照大齊祖制,親王二十一歲必須就藩,無聖旨不得離開藩地一百里。說白了,就是將這些無緣繼承皇位的皇子們,圈在一個高級監獄裡面。這些親王除了當米蟲,想辦法多給後代積攢一些家底之外,還有什麼將來?

不僅僅沒有自由,還得時刻擔心早就看自己不順眼的後任皇帝,找藉口削藩把自己爵位給奪了去。這樣的生活,就是那些親王所謂將來。於將來不好,這樣的將來再好還能好到那裡去?

皇帝這話到底是無心,還是有什麼別樣意思在內,總有一種皇帝這番話中,多少帶着挑撥意味的黃瓊不知道。但現在的他卻是很清楚的知道,這位太子想歪是肯定的了。

但太子畢竟是太子,這麼多年的太子當下來,治國之道究竟學了多少暫時還不知道,但這個城府還是相當深的。臉上的不豫只是一閃而過,之後又迅速轉爲平常道:“九弟果然不愧是靜妃親自教導出來的,懂禮儀、知禮數。”

“既然九弟堅持,那麼這樣,今後在朝堂上或是其他兄弟面前,你喚我太子。在私下,你我還是以兄弟相稱。這樣,即圓了你我兄弟之情,又圓了你的君臣執意之義。”說罷拒絕了黃瓊還要推拒的話道:“就這麼定了,九弟也不要在爭執了。”

這位太子做出這個決定後,又一把將黃瓊的手拉住,卻是轉身對着皇帝道:“父皇,既然已經定下來,由兒臣去操辦九弟就府事宜,那麼兒臣這就帶着九弟去看看他未來的府邸,看看九弟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以便能夠及早改造。不知道父皇還有無其他的訓示?”

皇帝見到太子如此得體,便點點頭道:“你能如此寬待兄弟,朕心甚慰。既然如此,那就去吧,朕這裡沒有什麼事情了。有什麼需要的,儘管去內庫取便是了。另外,你九弟喜歡讀書,你替他多備一些書。”

太子見到父皇點頭答應放人,便與黃瓊退出了溫德殿。待出來後,對於太子再一次的邀請,黃瓊看了看天色已經將近午時。一個上午的面聖,雖說那個人是他這一世的親生父親,但也讓他着實有些疲勞,也實在不想在與這位太子爺虛與委蛇下去了。

便對太子拱手道:“太子殿下,臣弟封王之事,還尚未稟告母親。臣弟已經出來大半天了。想必母親也一定會擔心。臣弟想要現在回去將這一喜事告訴母親,也讓母親感受一下天恩。更何況臣弟出宮之後,在想回宮探望母親就沒有那麼方便了。”

“在出宮之前,臣弟還想盡可能的多陪陪母親。至於府邸一事,臣弟倒是隨意慣了,沒有什麼挑剔的。再說有太子殿下親自督促改造,臣弟已經感激不盡,那裡還會有什麼不滿意之處?”

“哦,那也好。這樣,今兒你先回去與靜妃娘娘稟告此事。等你喬遷的時候,做哥哥的一定親自來迎接九弟。”也許是急着回去琢磨怎麼對付黃瓊,在聽到黃瓊婉拒自己的邀約之後,太子倒也沒有堅持,拱了拱手便匆匆離去。

心裡面雖說對這位太子有些不屑一顧,但黃瓊的表面功夫還是做的滿足的。在太子告辭之後,一直襬出一副恭敬的模樣,目送太子的背影徹底消失,才轉過頭準備返回聽雪軒,去向母親稟告今天面聖期間,發生的這些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
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