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

說到這裡,黃瓊面色凝重的看着面前對的這位於都指揮使,沉聲道:“本王既然敢推薦於都指揮使出任副使,又將軍權全權委託給大人。是因爲本王相信以於都指揮使的能力,絕對不會讓給本王失望的,也更不會讓皇上和朝廷失望的。”

“想必於都指揮使的爲人,也不會讓本王落到那個田地不是?於大人,你我之間現在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無論出了什麼事情,最終都是福禍同當的。本王也知道,於大人不信任本王,多少還有點心結。不過本王相信於大人,這個心結會打開的。”

聽完這番話之後,看着眼前這個笑面虎一樣的年輕王爺,這位於都指揮使咬了咬牙道:“俗話說士爲知己者死,既然王爺話說到這個份上,下官也就沒有什麼好忌諱的了。請王爺放心,下官保證按照王爺要求去做,絕對不會讓王爺失望。”

“不是讓本王失望,是不讓皇上還有鄭州的百姓失望。於都指揮使這番話,說的多少有些犯忌諱了。不過既然於都指揮使都這樣說了,本王也在這裡與你表個態。前方戰事一切由你做主,本王來給你當這個後盾。”

這幾句話說罷,黃瓊一臉嚴肅的道:“於大人,本王推薦完全是出於公心,絕無半分私念。於都指揮使雖說是文官轉行,但這些年的戰績足以說明於都指揮使的能力。驍騎營又是於都指揮使帶了兩年的兵,對營中諸將的使用,沒有人比你更加的熟悉。”

“知兵又知將,所以本王認爲此次戰事,如果真的不可避免,於大人是最佳的指揮人選。所以纔不惜違背祖制,向皇上舉薦的於都指揮使。本王知道,這次戰事不是外敵作戰。這種兄弟鬩牆,損耗的是大齊的元氣,傷害的是大齊的百姓。”

“只有戰事越短,才能越能減輕百姓的痛苦。在這種情況之下,除了於都指揮使,本王想不出還有誰更合適,擔任這個處置副使。因爲無論換了那個人來指揮,都沒有熟悉驍騎營的於都指揮使來指揮,更容易發揮驍騎營的長處不是?”

“於都指揮使,爲了減少對大齊元氣消耗,讓朝廷能留下更多的精力去賑濟西北的旱災。更爲了鄭州的百姓儘可能少的生靈塗炭,本王在這裡拜託了。”說到這裡,黃瓊向着這位於都指揮使,深深的施了一禮。

黃瓊的這個禮施下來,嚇了這位於都指揮使一大跳。見到這位年輕的王爺,爲了鄭州百姓如此不惜自身,對自己不過一個三品無武官施如此大禮。哪怕之前心中再多的不心甘情願,此刻也已經煙消雲散了。

這位此刻心中只有激動的於都指揮使,連忙過來攙扶:“王爺,您這是要折殺末將啊。王爺心繫天下百姓,末將與驍騎營諸將士,又豈有不全力以赴之理?王爺千萬不要如此,末將保證一定鞠躬盡瘁,在最短的時日內敉平此次叛亂。”

只是黃瓊沒有理會他的攙扶,而是將這個禮施完後才擡起身來後,才又恢復了臉上的笑容道:“於都指揮使,其他的等到這場仗打完再說。現在本王想聽聽於大人,對這場戰事的看法。本王可不想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到這個上面,最後咱們哥倆卻去天牢做了難兄難弟。”

“當然只是對這場仗該怎麼打,更加有利的看法。至於其他的題外話,咱們就不要提了。有事,有本王給你撐着。”黃瓊最後這番話的意思很明顯,皇子之間的傾軋你就不要操心了。你只管打好你的仗,打好了功勞是你的。打不好,跑不了我,也跑不了你。

“王爺,其實從您到驍騎營的當天,末將就已經思慮這場仗怎麼打,纔對朝廷更加有利。當時雖不知道王爺舉薦了末將,但驍騎營的弟兄畢竟都是末將帶出來的。無論跟着誰出征,末將都不希望他們損失太大,所以纔會提前未雨綢繆一些。”

“驍騎營現有兵力四萬,其中步軍兩萬八千人,騎兵一萬二千人。但這些兵力不能全部出動,至少要留兩萬人留守。因爲叛軍如果自鄭州出發,向京兆府進攻,孟津正處在其必經之路上。雖說我軍戰力遠超叛軍,但我們不能不留後手。”

“而且出兵過多,糧草轉運上也要多費不少的周折。所以末將以爲,出動步軍一萬五千,再加上五千騎兵已經足夠。雖說也許我軍在兵力上佔據劣勢,但戰場上的勝負,兵力的多寡卻不是決定因素。”

“叛軍無論出動多少兵力,都只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而已。而驍騎營的將士,大多在邊軍經歷過戰火的老兵,實爲我大齊一等一的精銳之師。叛軍人數就算再多,可沒有見過血的狼還不如一羣狗。”

“而且在訓練上,雖說還不知道叛軍的訓練程度。但有一點末將可以肯定,在我大齊境內,在訓練上超過驍騎營的絕對沒有。驍騎營若說第二,絕對沒有人敢稱第一。”說這番話的時候,這位於都指揮使口氣之中充滿了自豪。

“最關鍵的一點是,末將通過分析,認爲叛軍不可能有大量的騎兵。鄭州雖說距離京兆府很近,這一點對叛軍來說即是優勢,但卻更是劣勢。距離京兆府如此之近,他們即便是弄到戰馬也沒有地方安置。”

“而且以我大齊對軍馬的控制來說,他們也不可能弄到足夠的軍馬。即便是弄到了,也不可能從西北運到鄭州。最多也只能弄到一些駕車、耕地的駑馬,可那些馬也許能駕馭、能耕地,但卻不是戰馬。”

“王爺,叛軍缺乏騎兵,便沒有機動性。單靠步兵作戰,咱們集中騎兵可以想打他們那裡,便打他們那裡。到時候迂迴包抄,與正面步軍配合,也就是一個照面的事情。只要他們離開鄭州城,這場戰事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景王現在如此動作,鄭州的衛軍卻沒有任何的動靜,末將擔心鄭州衛軍應該是已經附逆。雖說三千名衛軍,是朝廷經制軍隊。可內地多年的承平生活,這些衛軍早已經糜爛不堪,沒有戰鬥力。”

“鄭州的衛軍究竟什麼樣,末將雖說沒有看過。但同爲地方衛軍的漢中衛軍,是個什麼鳥樣,末將卻是看的很清楚。末將一向自認善於練兵,可在漢中任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能將當地的衛軍整頓明白。”

“漢中距離隴南不遠,隴右若是有戰事,漢中衛軍偶爾也是需要上戰場。隴右邊軍在作戰的時,朝廷時常會抽調漢中地方衛軍押運糧草。原本末將在上任之前,以爲地方衛軍雖說大多糜爛不堪。可漢中衛軍經常要參與戰事,至少矬子裡面拔大個,總歸能強一點吧。”

“可末將上任之後,才發現漢中下屬諸州縣,應該有衛軍兩千三百名,可實數才一千五百出頭。而且大多數已經多年未進行過任何操練,身上的盔甲都破爛不堪。大多數的人都是混日子,只有在點名的時候出現在營房中,其餘的時日有給人家當長工的。”

“有的騎兵將戰馬,租出去給馬幫販運貨物。有的人,乾脆就僱傭地方上的無業遊民,代替他們在軍營,自己則外出做生意。甚至在軍營中的開賭場、私娼寮,把一個軍營搞的烏煙瘴氣。各級官員則視爲不見,大勢坐收供奉,甚至乾脆奴役軍士到自己府邸去勞作。”

“末將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那上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過將那些賭坊、私娼寮趕出軍營,把那些僱人代替的都清理出去。可漢中那些衛軍,讓末將耗盡幾乎所有心血,也才整頓到這個程度。那三年末將過的,比這些年打過的苦仗、硬仗加在一起還累。”

“鄭州那三千衛軍,身處內地承平更久,估計表現比漢中衛軍只能更差,絕對不會更好。最關鍵的是,景王爲人如何,精通軍務與否末將不好評價。但末將對應該是實際負責軍務的,鄭州那位知兵馬使太瞭解了。”

“俗話說,大將出徵,將的是將,而不是將兵。將乃兵之魂,兵乃將之膽,什麼樣的將練什麼樣的兵。此人志大才疏,貪財好色如命。他能做到今天的地位,不是靠的能力,也不是靠的戰場上拼殺,而是靠着有一位好孃親。”

“他的父親是世宗朝的駙馬都尉,臨城男王修王大人,其母是皇上的親姊新蔡長公主。此人與王爺,可算的上是姑表至親。這傢伙當年學文不成,在六部當個小官的時候,鬧的實在有些不像話。新蔡長公主又在哪兒,皇上無奈將其轉入武職。”

“靠着皇上的照應,駙馬都尉在軍中的關係,逐步升遷上來。五年前,駙馬都尉去世後,皇上想要擡舉一下這個傢伙。想要讓這個傢伙在邊軍歷練一下,積累一些戰功,好繼承他老子臨城男的爵位。那裡想到,皇上的這個想法幾乎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他剛到燕山府任居庸關副都統的時候,帶了五百騎兵奉命巡邊。結果在居庸關外,與入寇準備打草谷的遼軍相遇。當時遼軍不過三百餘人,這個傢伙卻被嚇的不戰而逃,一口氣奔逃百餘里。任憑遼軍在自己背後燒殺劫掠,卻不敢與敵一戰。”

“待遼軍退去之後,殺光了一個越境放牧百餘人的遼人小部族,回到居庸關冒功。時任燕山府防禦大使,現任樞密副使的李賀李大人,當時就知道不對。不過考慮到天家的顏面,也就沒有過多的追究。”

“可這個傢伙實在太不爭氣了,還沒有到一年又捅了一個大簍子。北地邊軍慣例,每年上秋都要嚴加戒備,以防止不善耕作的遼人越境搶劫越冬糧食,也就是其所爲的打草谷。結果這個傢伙帶着八百騎兵去巡視,遇到越境的遼軍。”

“這個傢伙不聽老將所言草率出擊,結果一戰將八百騎兵丟的一乾二淨,自己一個人仗着馬好跑了回來。回來之後,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推到,那位死戰不退,渾身被創八處卻依舊苦戰,最終戰死沙場的守備身上。”

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
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