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

但努力回憶了良久,纔回憶起來這個侄兒的劉靈。在回憶了好半天卻是斷然否認,此人是桂林郡王最爲得意的兒子。甚至告訴黃瓊,這個所謂的世子,在桂林郡王諸子之中,資質算是平庸的。相對他幾個無論是才幹,還是能力都出衆的兄長,算不上被桂林郡王重視的一個。

只是桂林郡王,因爲冊立這個相對平庸的兒子,爲世子到底是爲什麼,劉敏卻不得而知了。最多便是猜測,自己那個兄長前幾個兒子,都沒有活下來。因爲這個世子,年紀大一些才冊立的。對於劉敏來說,根本就不願意提起自己,如今在她心目之中,已經是徹底的恩斷義絕。

除了陰險狡詐,手段極其狠辣,行事無所不用其極這幾點之外,並無一點好印象的那個兄長。更何況在她嫁人之後,對桂林郡王府不多的印象之中,那個兄長行事一向是不擇手段,別人很難判斷出他真正心思。冊立的這麼一個世子,究竟真正的意圖是什麼,她也猜不出來。

聽罷三女的介紹,黃瓊更加肯定了這個傢伙,之所以被冊立爲世子。完全就是那位桂林郡王,用來糊弄朝廷,吸引外人的視線。保護他心目之中,真正繼承人的一個小把戲。爲了達成自己目的,與鄯闡候府聯姻以便獲得強援。他連一個嫡出真正的郡主,都敢擅自隱瞞下來。

爲了達成同樣目的,他與他那位父王,敢同樣膽大包天的,將一個嫡出的郡主,上報朝廷暴病死亡。以避開朝廷的眼光,以便與大理國鄯闡候府聯姻,弄出一個假世子並不稀奇。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傢伙,留着他想必非但起不到什麼作用,反倒給天下人朝廷軟弱的懷印象。

所以,黃瓊一方面,着手調動兵將全力平叛。一方面則爲了切斷一些人,不該有的念想,以及向某些人表明朝廷,或是乾脆說他自己,對桂林郡王一方決不妥協的態度。乾淨利落殺掉了桂林郡王世子,連同一同抓捕的三十多名,從江南被派來接人並保護其潛逃的人員。

而且還是在皇宮正門,麗正門外當着京城百姓,與文武百官面殺的。同時,調集自己親軍,徹底查抄了桂林郡王在京城的所有產業。以及所有參與附逆官員,在京城與原籍財產。以此舉向天下官員與百姓,表示朝廷與如今已經逆賊的,桂林郡王一刀兩斷,漢賊不兩立的態度。

只是接下來的形勢的變化,即在黃瓊意料之中,但也有部分在黃瓊意料之外。說意料之中,桂林郡王的公開造反,分遣軍馬兵分三路進攻湖廣南路,江南西路與兩浙西路的分水關,以及建寧府。這一點,黃瓊並不意外。如果不能在最短時日之內,搶在秋糧進京之前拿下江南。

單靠廣南東西二路,根本就無力承擔叛軍,長期征伐所需的糧草。就算他桂林郡王府富甲天下,可以從安南與大理購買糧食,可也經受不起長期的消耗。所以,他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江南,就成了解決叛軍糧食供應,以及切斷朝廷的財賦和糧餉來源,也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而在北面,已經消停了幾年的北遼,卻是突然大舉南下。集中步騎十餘萬,分別向燕山府與雲州,向着外長城一線發起猛攻。此次遼軍舉全國兵力南下寇邊,不僅調集了大量騎兵,還集中三萬漢軍與渤海人組成的步軍,攜帶大量的攻城器械,並由太后蕭綽與皇帝親自督戰。

按照諸邊發來的奏報,此次遼軍的寇邊力度,是近十年沒有過的。原本遼國沒有漢軍,而契丹鐵騎並不擅長攻城的情況之下。此次南下之中,還有專門組建的以遼國境內,歷代被掠去的漢人爲主,加上在遼東征集的渤海人,組成的攻城步軍。此次南下,可謂是費盡心思。

甚至在遼軍之中,還第一次出現了,被其徵集過來的大量女真人作爲先鋒。這些女真人極其彪悍,根本就悍不畏死,而且箭術極其精準。即善於騎戰,也同樣善於爬城。這些便是已經開始落雪的初冬時,身上也只披着獸皮,將彎刀咬在嘴裡。在爬城時,就連盾牌都不帶。

這些腦袋後面拴着辮子的女真人,給燕山府守軍帶來了極大心理衝擊。如果不是這些比契丹人,還要悍不畏死的女真人,還是第一次遭遇到大炮。面對着驚天動地炮聲,多少還畏懼一些。恐怕在這些彪悍女真人衝擊之下,燕山府周邊幾處關隘,短時日之內至少要丟了一半。

北遼出兵南下,與南方的叛軍相互配合,這對於黃瓊來說也同樣不意外。北遼這些年,屢屢南下卻是屢屢吃了敗仗,但從未放棄過牧馬中原的野心。相對於大漠的風沙、草原的寒冷,溫暖與富裕的中原,對北遼的吸引力一向都相當的大。就算北遼與南方,沒有達成合作協議。

但在大齊出現內亂的時候,北遼不趁機落井下石,那就真的奇怪了。而此次北遼南下,與桂林郡王起兵造反,相距只有一個月,足以說明了北遼與桂林郡王已經聯起手來。只是不知道,那位桂林郡王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是個割地賠款,與北遼劃長江或是淮河而治。

還是拿出了大量錢帛,在奪取天下之後,對北遼俯首稱臣?但有一點可以證明的是,能讓北遼傾全國之兵南下,想必這個代價應該不小。大家都是無利不起早的人。桂林郡王商人出身生性狡猾,可北遼那位帝王心術,玩的一樣不比任何一個男人差的蕭綽,也絕不會手軟。

然而讓黃瓊沒有想到的是,北遼此次南下不僅徵集了大量的漢軍,還居然徵集了女真人。女真滿萬不可敵,從馬瑞口中第一次聽到這個北遼諺語的黃瓊,腦海之中不由想起了,原本這個時代該出現那個王朝,滅亡在這個被白山黑水滋養得,彪悍異常的民族手中時悲慘境地。

而此時的女真人,除了被編入遼籍的熟女真之外,生活在更北面出虎水流域,還保持着漁獵習俗的生女真,被遼國視爲專爲其捕捉海東青,採集珍珠與人蔘,以及進貢名貴皮裘、鹿茸的奴隸民族。幾乎從未向其徵兵不說,還設置多座大王府,以便徹底的分化瓦解女真人。

女真人在艱苦與寒冷的生活環境,以及爲了爭奪豐美的土地、物產,甚至是女人,諸部族不斷的內部廝殺,滋養得異常彪悍、不畏死。在一定程度上,比北遼建立之後生活穩定下來,貴族們在也不用過着放牧牛羊,四處逐水草而居。意志已經開始退化的契丹人,更加的勇武。

北遼此次南下,除了太后、皇帝攜諸王親自南下督戰之外。居然徵集女真人從軍,甚至還以其爲先鋒。足以說明,此次北遼對此次南下重視。北遼歷次寇邊,其帝王親自統軍並不在少數。但卻都是以契丹鐵騎爲主,最多在加上部分的渤海人。別說女真人,就是漢軍都沒有。

放下手中的奏摺,黃瓊捏了捏自己的鼻樑骨。對着於明遠道:“幸好,寡人提前有一些準備。否則,在此次北遼傾巢出動全力進攻之下,就算燕山府能夠守住,但云州恐怕要丟了。雲州若是丟了,整個山西路北面可謂是門戶洞開。遼軍一鼓作氣,甚至可以直接打到太原府。”

“女真人,滿萬不可敵,倒是很厲害嗎?於大人,以你之見,北面的遼軍該如何的應對?就這麼死守着外長城一線。就算守住了,可恐怕也無法讓北遼喪失南下的能力。就算這次打退了北遼寇邊,以後恐怕整個北線都不會消停。如果在此次平叛過程中,北遼年年南下騷擾。”

“就算造不成太大的損失,可這也明擺着癩蛤蟆跳上腳面,不咬人也膈應人。更牽制朝廷,無法投入全部精銳南下平叛。更何況兩面作戰,這每年消耗的軍費與糧草,更是朝廷難以支撐的。如此時局,究竟該怎麼應對?是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你要與寡人好好的說一說。”

看着很是有些疲憊的黃瓊,沉吟良久之後,於明遠還是道:“殿下,以在下看來,還是應該先北後南。江南雖說爲朝廷的財賦重地,但如今在江南,朝廷提前的部署,還是起了作用。正像是殿下所說,北遼此次傾巢出動南下,若說與桂林郡王沒有任何關係,根本就不可能。”

“此次桂林郡王與北遼,明顯是在南北配合。就算這次打退了他們,但如果沒有讓其傷筋動骨的話。在朝廷接下來平叛期間,恐怕北遼會年年南下寇邊。不僅牽制我軍大量精銳無法南下平叛,而且還要消耗大量糧餉。畢竟這世上只有前日做賊,可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說到這裡,於明遠沉吟了一下後道:“臣以爲,殿下需要即刻增援燕山府。至少要保證,燕山府軍心穩定。從西京大營,抽掉兩萬精銳出雲州。若是在在調集一部出定遠州,以奇兵突襲契丹腹地的話。三路大軍相互配合,將當年金鐵騎戰法再用一遍,當絕對可以事半功倍。”

“此次遼軍,之所以敢於傾巢南下,就是認爲我軍精銳,被南方叛軍牽制,無法北上全力對付他們。所以,纔敢於抽掉幾乎全國軍馬,甚至不惜徵調漢人、女真人,也一併隨軍出征。如今北遼大部分軍力,都集中在燕山府至雲州一線,其上京城內外正是極度空虛的時候。”

“就算是有留守兵力,也不會太多。如果我軍出奇兵一部,突入其腹地的草原。其南下遼軍,勢必會因爲老巢被我軍突入,而出現軍心混亂。待其匆忙退兵的時候,在我軍北上增援精銳,從燕山府與雲州同時發起反擊。就算無法徹底擊敗遼軍,至少也讓其三五年緩不過勁。”

“只是現在的問題是,要想在燕山府、雲州一線,將遼軍吸引住,至少需要五萬軍馬。在加上迂迴北遼腹地的一萬軍馬,至少需要六萬軍馬。除了西京大營,可以抽掉出兩萬軍馬之外,其餘的軍馬現在卻是無處可調。如今四大營中的銳建營,以及前鋒營已經開往了兩淮。”

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一章 星辰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
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一章 星辰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