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

英王這個煞星若是到了隴右,真的鐵了心要追究責任。不僅李家要陷入萬劫不復境地,便是自己滿門也要被牽連進去。只是事到如今,自己無論想要做什麼都晚了。以這位英王眼睛不揉沙子性格,自己那位親家這次在劫難逃了。便是自己,恐怕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

看着這位樞密使,聽罷自己的這番要追責的話,微微有些變了的臉色。甚至額頭,也有冷汗冒出來。忽然想起來那位隴右節度使,與這位樞密使之間關係的黃瓊。又豈會真的看得不出來,能讓這位樞密使如此緊張,恐怕隴右的那位節度使,不是一般的爛透了。

只是自己還沒有調查清楚之前,自己現在還不好下定論。至少現在,自己還沒有趕到隴右,真正的控制大局之前,自己暫時還是不要驚動那些人爲好。否則,真的將那位節度使,逼到狗急跳牆的地步,放叛軍進入隴右,到時候局面可能會更糟糕。

就算那個節度使再無能、再貪婪,但在自己趕到隴右之前,暫時還得穩住此人。有些人,你讓他真刀真槍上戰場,他搞不好都會被嚇的尿褲子。但是這種人,若是真的將他逼到狗急跳牆的地步,他做點別的事情來,可能做的比什麼都順溜。

此人與這位洪樞密使,還是什麼狗屁兒女親家。而這位洪大人據自己所知,正好是那種公私分的不是太清的人。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私下裡面先透露一些風聲,給他那位親家。若是自己現在便想要收拾他,難保這個傢伙在得到什麼風聲之後,會不會做出什麼極端事情來。

那位李節度,可是在隴右已經做了整整五年。這幾乎是一任的時間下來,就算再蠢的人,恐怕也是在隴右地方衛軍之中,拉攏了不少的心腹。一旦這個傢伙,感覺自己走到末路。誰也不會保證這個傢伙會不會拼死一搏。當然讓他興兵作亂,他未必有那個膽子。

他的部下,也不可能一味的跟他走。可若是他開門揖盜,養寇自重可就未必了。甚至,有可能裹挾自己的部下,直接投向那個拓跋繼遷。哪怕此人在無能,可他現在所在的位置很關鍵,正處在一個關鍵節點之上。他部下的衛軍,正好處於遏制党項人西進的路線。

若是他那裡出事,整個隴右一旦大開門戶,將党項人引入隴右。到時候可不單單朝廷設置在隴右羣牧監,幾十萬匹上等戰馬落入黨項人之手,將極大的增加党項人戰鬥力,這麼一個單純後果。要知道,在隴右的慶陽、臨洮,甚至河西走廊沿線各州,都有還在遊牧的党項人。

靈州的党項平夏部,如今已經轉變爲半遊牧半農耕的部族。在靈州党項之中,甚至從事農耕與手工業比例,還要高出遊牧許多。而留在河西走廊的部族,大部分還都處在遊牧的狀態。這些遊牧部族,天生便是騎兵料子。若是讓那個拓跋繼遷進入河西走廊,無異於是如虎添翼。

更何況,若是隴右一旦大亂,將會引發一系列更爲嚴重的連鎖反應。青海湖畔的吐蕃各部族,在失去大齊壓制的情況之下,誰又能保證不出現第二個拓跋繼遷?一旦隴右邊軍後路被切斷,誰又能保證多年來退居玉門關外的回紇,會不會重新大舉寇邊?

哪怕現在高昌回紇,正處在內亂之中。但若是給了他們捅大齊刀子的機會,估計也會毫不猶豫的一刀通過來。前唐安史之亂時,不就是因爲精銳的安西軍被內調平叛,使得吐蕃趁虛而入,佔據了整個西域與河西走廊,使得絲綢之路被貪婪的吐蕃人切斷。

到時候,便是要了這位洪樞密使全家的腦袋,恐怕也無法彌補他通風報信,可能帶來損失。隴右不能亂,至少在自己趕到隴右之前,是絕對不能亂的。哪怕這個隴右節度使在無能,在貪,在至少自己到任之前還不到動他的時候。投鼠忌器,便是這個原因。

想到這裡,黃瓊卻是神色一變:“不過,考慮到此次隴右平叛的急迫性,以及隴右地方衛軍士氣。之前他們做的那些事情,只要他們能配合好本王平叛將功贖罪,本王也不想太過於追究。況且我朝衛軍糜爛已久,整頓也不在這一時,責任更不能歸咎一兩個人身上。”

“現在重點不是在隴右,而是在陝西。幾位大人,本王就想問問諸位,你們覺得陝西路那位路節度使,能不能勝任。若是不能勝任,那就調陝西路防禦大使,節制陝西路的衛軍、西京大營軍馬,沿隴右與陝西佈防,堵截可能東竄的隴右叛軍。別忘了,隴右與陝北山水相連。”

黃瓊前面的話,讓那位聽到黃瓊要追查隴右官員責任,心一直高高懸着的洪樞密使,心略微放下一些。打定主意,回去立馬寫信提醒自己那位親家,在這位英王到隴右之後,原本的那些做派收斂一些,好好的配合這位英王平叛。千萬別腦袋掉了都不知道,更別牽連到自己。

有些走神的他,黃瓊後面的反問,根本就沒有聽進去。而坐在他一側的兵部尚書,見到這位老兄有些走神,同樣清楚知道他與隴右現任那位李節度之間關係,更知道那位李節度,能坐上號稱天下第一肥節度的隴右節度使,面前的這位老兄可謂是出了很大的力氣。

若是這位心狠手更狠的英王,鐵了心整治那位李節度,搞不好他這個樞密使也要被牽連進去。到時候,他這個樞密使,能不能做下去還只是小事。全家人的腦袋還能不能保住,那纔是大事。這位英王是什麼人?在鄭州一口氣殺了一百多個官員,都沒有絲毫手軟的人。

眼下又是聖眷正隆,幾乎成了皇帝指定的繼承人了。一個摺子上去,別看他是一品大員,可摘掉他腦袋上的官帽子,也是輕而易舉。別的不說,就衝他推薦的那個人才。那位李節度,在隴右的做派,他這個管地方衛軍的兵部尚書,又豈會真的一點都不知道?

去年那尊足足有半人高的,上等和田白玉雕刻高壽星,現在恐怕讓這個傢伙,不是一般感覺到燙手了吧。呵呵,這位英王嘴上說過去的事情不追究。可若是到了隴右之後,這位英王真的翻臉不認人,對隴右官員痛下殺手,徹底追查當地官員失責之罪。

別說你那位手中不過數千衛軍,本身又無才無能的親家。若是英王真打算清算他,恐怕就連反抗能力都沒有。就算是你這個文官出身的樞密使,別看是堂堂正一品大員,可又能奈人家如何?皇帝還會爲了本身屁股底下就不乾淨的你,還有你那個親家,去追究自己兒子??

更何況,這個兒子還是他力排衆議,選定的繼承人?不過,雖說知道這位洪樞密使,心中此刻再怕着什麼。但這位也一樣是人精子的兵部尚書,卻是秉承着看破不說破的想法。對於黃瓊的質問,在那位洪樞密使走神的情況之下,他微微沉吟了一下之後卻是搖了搖頭。

“英王,陝西路節度使歐陽傑,雖說也是一員老將出身,倒也算是能征慣戰。可自去年開始,身子骨卻是一直不好。原本也曾多次上摺子請求致仕,只是皇上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一直都未同意。至於陝西路邊軍防禦大使,以臣之見還是暫時不要調動爲好。”

“陝西路方向雖說不是北遼扣邊主要目標,可誰又保證北遼不會趁我朝,眼下隴右出現叛亂而南下。以牽制我朝在西北的軍力,讓叛軍更加的做大,讓我朝自亂手腳,給其南下牧馬中原創造機會?而且還有一點很關鍵,延安府所轄靖邊、銀、綏、儒林四州縣。”

“在加上陝西路直轄的鹽州、綏州二直隸州,本就是定難軍故地。其中現在的靖邊縣,是本朝定鼎天下之後,降原夏州治所建立。而原來的夏州,更是党項平夏部的發源地。其先祖拓跋思恭,便是靠着夏州發跡的。夏州便是是當年的下轄五州的定難軍節度發源地。”

“那個拓跋繼遷,口口聲聲要恢復党項先祖榮光,老臣以爲,其向東流竄,以便尋找奪取延安府所轄的銀州、宥州,靖邊、儒林二縣,以及綏州和鹽州二直隸州,恐怕是勢在必行。搞不好,其現在向慶陽府的攻勢,不過是虛晃一槍。真正的意圖,還是放在了陝西路北部。

“英王,以老臣所見,眼下北地防禦非但不能減輕,而且要提高警戒。所以,老臣以爲陝西路邊軍最好不要動。若是王爺以爲西京大營兵力不足,可以從京城帶過去一些兵馬。既然剛剛洪大人推薦銳建營都指揮使出任副使,老臣以爲可以抽調部分銳建營軍馬。”

“至於陝西路節度使劉璐劉大人,能否勝任一事。王爺但請放心,此人年紀雖說大了一些,明年便要致仕。讓其衝鋒陷陣,也許可能有些力不從心。但若是讓其坐鎮陝北調度圍追堵截,不讓叛軍流竄進入陝西路,此人絕對沒有問題的。這一點,老臣可以拿項上人頭做擔保。”

對於這位兵部尚書的話,黃瓊微微點了點頭,只是他還沒有來得及說話。書房外,卻是傳來老爺子的聲音:“阿九,你要學的東西還很多。魏大人此言話,方纔是老成謀國之言。不過朕以爲,調動銳建營就不必了。御林八軍多年都未出京城一步,都養成了一羣少爺了。”

“現在除了擺儀仗之外,恐怕連戰陣都陌生了。以朕看,此次隴右平叛,在兵力傻瓜若是真有不足的部分,就從御林八軍之中選調。至於京城防務,朕看由驍騎營接手便是。驍騎營是阿九親自帶過的親兵,又是朝廷正兒八經經制精銳野戰軍,朕還是信得過的。”

明顯在外面,聽了不是一小會的老爺子帶着永王、宋王二人。一邊邁步走進書房,一邊示意聽到他聲音之後,正準備下跪磕頭幾個人平身。待坐好之後,掃了黃瓊這間書房一眼,貌似隨意的拿起一本書翻看起來後,才道:“既然大事已定,那就抓緊時間做好出兵之前準備。”

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
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