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

“報!”

衆臣正傳閱薛朗所寫的標點符號的含義一則,低聲議論紛紛,突有侍衛急報。本有些議論聲的含元殿,立即安靜下來,聖人從薛朗的疏奏中擡頭:“何事驚慌?”

小黃門越衆而出,立即出去查看,不一會兒,腳步迅捷的進來:“稟報聖人,外有元從禁軍統領奏報稱外城百姓正向內城聚集,萬民請命,求見聖人!人已然越聚越多,如何處置,請聖人示下!”

李淵臉上明顯一愣:“萬民向內城聚集,何以如此?”

太子建成立即道:“臣奏請聖人避於宮內,遣元從禁軍護佑之。另遣南衙諸衛護於宮外,待查清民衆爲何聚集,是否逼宮後再議不遲。”

秦王李世民看太子一眼,躬身奏請道:“稟聖人,臣以爲無須避讓,聖人廣發敕命於天下,向百姓宣揚薛朗進獻祥瑞一事。適才進獻祥瑞之隊伍,從驛館直到宮門,百姓皆爭相圍觀,想是紅薯之高產已然傳開,故而聚集於宮門之外,求見聖人,恭賀聖人大喜。”

李綱立即道:“秦王之言有理,臣附議。”

蕭瑀也舉着笏板道:“臣亦附議。”

薛朗也道:“微臣亦附議秦王。”

李淵掃幾人一眼,略一沉吟,吩咐身旁的小黃門:“速速命人去查清楚!”

“喏!”

小黃門疾奔而去。李淵大步走回御座,表情肅然,看不出喜怒,偌大的含元殿,安靜至極,落針可聞。

“世民。”

“臣在。”

李淵問道:“何以認爲百姓乃是恭賀於我,而非逼宮?”

李世民道:“稟聖人,臣以爲天下大亂經年,連年兵亂,民不聊生,自我大唐立國,平定四方,百姓方有安穩日子過活。城外之百姓皆是遭過災荒而存活下來之人,當知和平不易,豈會做逼宮那等大逆不道之事?”

秦王好有戰略眼光!薛朗默默在心裡給他點贊,順便默默的同情太子李建成,又被秦王比下去了,不知道太子的臉疼不疼,剛說出

去的話就被人這麼打臉……嘖,太子好麪皮!

李淵又問:“蕭卿,李卿,你二人亦如此認爲?”

蕭瑀恭敬地應道:“稟聖人,正是。”

李綱道:“連年兵亂,鬻兒賣女之事時有發生,大唐立國,方有安生日子過,百姓也是人,豈會與自己過不去!”

李淵點點頭,望向薛朗:“薛卿也如此想?”

薛朗見點到他,不好意思的道:“稟聖人微臣沒有秦王與內史令、李尚書之高瞻遠矚,微臣只知道民以食爲天。近年雖風調雨順,然連年兵亂,想來普通百姓能飽腹者無幾,定然民生多艱。大唐立國,雖讓百姓有了安穩日子過,但短短几年就要讓百姓恢復基本是不可能的,於普通百姓來說,如何填飽肚子仍然是懸在頭上的第一個難題。”

說完,薛朗頓了頓,偷偷看衆人一眼,見大家都是一副所有所思的樣子,接着續道:“進獻祥瑞一事已被聖人敕告天下,百姓聞之,自是關心。微臣率隊進城時,場面頗爲盛大,自然更加吸引百姓關注。眼見紅薯高產,卻不知聖人何時敕令推廣,事關生死,心情自然是一邊高興,一邊焦急。高興者填飽肚子有望,焦急者不知能耕種。於是,聚集於宮門之外,求見聖人也不奇怪了。”

“好一句民以食爲天。”

李淵讚道:“薛卿家一語道盡箇中因由,在我看來,薛卿家之言,比之秦王更爲切中事物本質。百姓所關心者,不就是這飽腹之事嗎?”

薛朗連忙道:“聖人過譽,薛朗不過是以己度人,人生所需,不過衣食住行,衣住行皆可馬虎敷衍應對,唯有這肚子卻是敷衍不了。所以,纔會有剛纔的想法。”

李淵含笑點頭,顯然已不再擔心百姓聚集於宮門之外的事情。蕭瑀道:“先秦之時,曾有《擊壤歌》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即食,帝力於我有何哉!與薛諮議之言,真真不謀而合。”

薛朗躬身拱手:“內史令過獎。”

話音剛落,出去查看情況的小黃門已

疾步進來:“啓奏聖人,百姓之所以聚集於宮門之外,乃是因爲祥瑞一事。百姓聽聞今有高產糧種進獻於聖人,皆欣喜之。自發聚集於宮門之外,向聖人致賀。並齊心向聖人懇請早日推廣紅薯,以澤被萬民,讓百姓可廣沐聖恩。”

“好!”

李淵的語氣,藏不住的興奮與歡喜,直接從御座上站了起來。這會兒太子倒是機靈了,當先向聖人行禮致賀:“恭喜聖人,賀喜聖人,聖人仁德,天地有感,故降祥瑞,祥瑞現世,普澤萬衆,故有百姓齊聚宮門之外,齊賀聖人大喜之一幕。”

李淵笑吟吟的摸着鬍鬚,道:“此乃是衆卿家齊心盡力輔佐於我,方有今日之盛事也。”

“恭喜聖人,賀喜聖人!”

衆臣聯袂致賀。待大家都致賀完,薛朗道:“微臣奏請聖人移步宮門,接見百姓。”

太子立即大聲斥責:“大膽!薛朗,你可知你此話乃是何意,會有何等後果?”

薛朗怡然不懼,昂然道:“太子此言差矣!薛朗此言乃是出自一片公心與忠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值此祥瑞降世之良機,正是凝聚民望民心,衆望所歸,向世人宣揚我大唐皇帝之仁德之時,見與不見,優劣之處,一目瞭然!”

薛朗不再看太子,而是轉向李淵,躬身行禮道:“再說,祥瑞將世,不止是聖人之喜,也是是我大唐之喜,大唐百姓之喜。聖人身爲我大唐帝國之聖人,百姓之君主,在此衆望所歸之際,與萬民同喜,有何不可?何況,聚集於宮門之外的,非是別國子民,乃是我大唐帝國之子民,聖人乃我大唐子民之君主,所謂視君如父,聖人即爲子民之父,爲何害怕兒女?爲何害怕您治下之子民?聖人乃真命天子,有仁德於天地間,故有祥瑞降世,如此君父,萬民敬愛還來不及,豈會有加害之心!聖人何以忍心把衷心敬愛您,誠心向您致賀,一心與聖人同喜之子民,拒於宮門之外,吝於一見呢?”

“好,誠哉斯言!”

秦王雙目熠熠生輝,以笏板擊掌道。

(本章完)

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四卷_請假條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
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四卷_請假條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