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

在這個產量低下的年代,但凡有點兒身份的,家家幾乎都有上千畝田地,精糧產量有限,少不得要補充些粗糧。現在有紅薯和土豆這兩種如此高產的作物出來,又可以製作成粉條來提高保存時間,對於習慣積存糧食的權貴之家來說,土豆和紅薯的誘惑不算小。

不論古今,糧食安全都關係到戰略安全,這個道理,於國於家都能說得通。聖人有這兩樁東西握在手裡,推廣的時候,可以做的文章很多。特別這兩年,朝廷被動或主動打了不少戰,軍糧永遠都是一個讓朝廷頭疼的問題。

高產易種的紅薯、土豆,若是能作爲軍糧的補充,定能大大緩解籌集軍糧給朝廷帶來的壓力。只這一個好處,聖人就會重視。

薛朗道:“等聖人回來,我打算上一個疏奏,建議聖人在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圈地建皇莊,專用來種植土豆。在民部的時候我特意查過這些地區的氣候,以這些地區的地理位置和氣候 ,完全可以一年種植兩季土豆,第二季即便比不上第一季的產量,一半的產量應該能達到。”

平陽公主一震,旋即追問道:“此話當真?”

薛朗認真保證:“十拿九穩!”

平陽公主在心中默算片刻,歡喜道:“若真能種兩季,畝產不需多,每畝地一年如果能收四千公斤以上便足夠!”

說到這裡,頓了頓,瞟薛朗一眼,道:“若真如此,明日我便要使人去這些地方買地建農莊了!”

薛朗一笑,問道:“爲什麼要積糧?”

平陽公主被問得一怔,反問道:“不是幼陽提議壯大我們的力量,超然於太子與秦王之外嗎?”

薛朗直視着她的眼睛,緩緩的道:“所以,更不應該積糧。”

平陽公主目光一閃,問道:“此話怎講?”

薛朗道:“既然建瓴你已卸了兵權,那就不要再去碰,與其積糧讓人忌諱,不如做別的。我的建議是,糧食嘛,不需要多積存,一般化就行。要大面積種植便種

棉花,不要種糧食。我看,紅薯種個兩三畝足夠了,土豆亦然。”

“白疊子……”

平陽公主若有所思。薛朗點頭,道:“棉花的用途很廣泛的,製作被服,紡布,不論什麼,目前來說,都是我們獨門的技術。既然是獨門的,那主動權便在我們這邊。即便將來棉花的種植技術公開推廣,我們佔據先行者和技術優勢,市場佔有率別人肯定也比不上,也握有主動權,可操作的餘地更大,行事也將更加超然。”

平陽公主恍然,眼睛一亮,看薛朗的眼神帶着笑意,緩緩頷首:“幼陽說得對,先前是我想岔了。於棉花的種植……幼陽有何良策?”

薛朗搓搓手,開心的道:“這個在民部的時候我也研究過資料,哪個地區適合種植棉花,我已經心裡有數,來,我告訴你!”

薛朗把適合種植棉花的地區圈了出來,完了,薛朗不無遺憾的道:“其實最適合的地區是隴右一代,不過,現在還不是我朝的疆域,等打敗突厥,把地划進來,到時候記得多去圈一點,建上一個大大的棉花種植園,爭取做唐朝第一大棉產品掌控者!”

薛朗這言之鑿鑿的樣子,把平陽公主逗笑了,道:“幼陽竟如此輕視突厥?你便如此堅信我朝定能滅了突厥?”

薛朗點頭道:“這是天下大勢!肯定能滅的,只是早晚!”

平陽公主笑看着他,不置可否,只道:“那我便拭目以待!”

說了一陣棉花的事情,薛朗想起一件事,問道:“圖書館籌建的如何了?”

平陽公主道:“館舍已然建好,如今只等籌集夠足夠的書籍,便可以開館。”

薛朗點點頭,以現在的印刷水平,要籌夠開一個圖書館的書籍,確實需要一點兒時間。兩人說了一陣,長儉來報,飯食已好,可以開飯了!

薛朗親自跑去把飯菜端了進來,就擺在書桌上,與平陽公主一人一邊,圍着書桌吃飯。當然,怕平陽公主不習慣,飯菜還是分開的,只是一個桌

兒。

今天主菜就是大盤雞,主食是饅頭,又搭配了三個小菜,兩個人吃綽綽有餘。平陽公主一筷子夾起大盤雞裡的青椒:“這是幼陽之前種過的辣椒?”

薛朗:“是啊,去年種子少,青椒都不敢吃,只吃了曬乾後的辣椒,今年留種夠了,倒是可以吃了,這個品種的青椒,不算太辣,你試試。”

平陽公主點點頭,吃了一口,才吃下去,臉孔便紅了,捂着嘴巴朝薛朗招手,薛朗趕緊遞上一杯水,笑看着她:“第一次吃,可能不習慣,是不是太辣了?”

平陽公主嚥下水,道:“是有些許不適,與茱萸味道不同,辣味更純些。今年留種記得分我些。”

“行!”

兩人一邊說話一邊吃,話不算多,但並沒有嚴格遵守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倒也其樂融融。

就着大盤雞的底湯,薛朗吃了仨饅頭,還吃了許多雞肉、土豆,平陽公主不遑多讓,看她吃得慢條斯理,滿前盤子裡堆的雞骨頭也不比薛朗少。

薛朗笑嘻嘻地看着她,笑道:“等我們成親以後,不如做一張大桌子,以後也這麼吃飯吧,好不好?”

平陽公主看他一眼,點頭:“可!”

點頭答應後,又道:“幼陽可有想過家居擺設要如何擺放?可有什麼建議否?不如趁着時日還早,畫成圖,讓工匠們打製,免得將來還要自己改制。”

兩人都不是扭捏的人,並不避諱談這些。薛朗當下便道:“行,我這幾天有空的時候畫一下,然後我們商量一下,選一個我倆兒都喜歡的款式出來。”

說說家常,直到天要擦黑,平陽公主才從小門離開回去了。薛朗送完人回來,想起她的的一顰一笑,還忍不住嘴角彎彎,興致來時,掏出畫紙和畫筆,簡單的勾勒了許多張家居擺設的圖出來。

在薛朗開開心心的畫家居圖的時候,聖人也宣佈提前結束避暑,從仁智宮回長安,纔回來第二日,便把薛朗宣進宮,參與政事堂議事。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請假條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
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請假條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