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

李淵的聲音,下面自然聽不到。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劉弘基立即讓傳令兵用揮舞旗子,用旗語把聖人的命令傳遞給城牆之下的衛兵們。

衛兵們看到旗語,立即高喊:“聖人令平身,免禮!”

民衆齊聲高喊:“謝聖人。”

倒是陸陸續續的站起身來,有那懂禮的,知道低頭,有那不識禮數,膽子又大的,還在仰頭看城牆,不過,倒是沒人敢用手指指點點。

李淵激動地在揮手,羣臣也是滿面榮光——

今日這一幕,必定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有這一段,任何史官都不會再輕易貶低李淵的文治武功。而李淵身爲帝王能作出成績,自然離不開諸位大臣們的輔佐。大臣們自然與有榮焉,滿面榮光。

可謂皆大歡喜,普天同慶。

裴寂激動地道:“亞聖雲,天時地利人和。祥瑞現世乃是天時,我大唐能栽種豐產乃是地利,如今萬民齊聚,自發三呼萬歲以酬聖恩,乃是人和。三者俱全,何愁我大唐不昌盛耶?臣恭喜聖人。”

羣臣這會兒也反應過來:“恭喜聖人!”

李淵笑得志得意滿,道:“朕有今日,乃是衆卿盡心輔佐之果。此盛事,朕當與衆卿同享之。”

“先有聖人虛心納諫,方有臣等盡心輔佐之果。聖人英明!”

“聖人英明!”

李淵與他的臣子們,心有靈犀、默契十足的互相捧着。不過這種喜氣洋洋、志得意滿的時候,君臣互相捧一下也不奇怪。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稟聖人,百姓代表已到。”

李淵這才意猶未盡的收回揮舞的手,轉身離開城頭,下城牆去。城下的百姓,有那膽大好事的,兀自大喊:“恭送聖人,聖人萬安!”

李淵聽了,簡直笑得合不攏嘴,下城牆的路上,皆是笑容滿面,一派喜色。跟李淵一樣表情的大臣們也多,大家都顯得喜氣洋洋,開心不已。

下得城牆,城門之內,有三個百姓公推出的代表覲見——

有已然鬚髮皆白、拄着柺杖的老者,也有一身儒生打扮的中年人,還有一身農人打扮的莊稼漢。

“草民拜見聖人,聖人萬福。”

三人一見李淵下來,都不敢看一眼,直接拜倒。李淵道:“免禮,平身。來呀,快去攙扶長者起身。”

“喏。”

立即有小黃門上前,把老者攙扶起來。儒生與農人也順勢起身,垂首恭敬站立一旁。

李淵和顏悅色的問道:“請問長者高壽幾何?”

白髮老者道:“聖人面前,不敢稱高壽,草民今年已然七十有三,垂垂老矣。”

李淵笑道:“長者高壽,名副其實,尚能飯否?”

白髮老者道:“回聖人,草民雖已老朽,然每頓仍能食餅兩個,耳聰目明,尚算康健。”

“好!長者好福氣。”

李淵笑吟吟的與老者閒話家常。問完老者,又問儒生:“這位儒家子弟,可有功名?”

儒生恭敬答道:“回稟聖人,學生已有秀才功名,正發奮讀書,以期將來可考取進士功名。”

“好,甚好!”

李淵讚了一句,調侃道:“汝如欲考進士,須得好好記住今日在場之諸位卿家,待將來投卷時,方能心中有數。特別是這位,李卿,來,讓這位儒生認認,此乃朕之禮部尚書李綱李尚書,將來儒生投公卷時可要李卿過目之後方可。”

儒生也是個趣人,聞言居然還真的朝李綱施禮。

“聖人!”

李綱苦笑着朝聖人拱手,惹來羣臣的大笑。

李淵昂首大笑,笑畢,方纔轉向農人,問道:“今年莊稼可收完否?收成如何?”

農人恭敬地答道:“回稟聖人,今年風調雨順,收成不錯。聖人治下,輕徭薄賦,交了賦稅,尚有餘糧可醫肚餓。”

“好!”

李淵欣慰的點頭,續道:“今有異人薛朗進獻高產糧種,天降如此祥瑞,乃是我大唐之幸。又聞百姓尚有餘糧可醫肚餓,朕心安矣。”

秦王道:“聖人,風調雨順既有餘糧,如若把薛諮議進獻之新糧推廣普及,如若風調雨順,豈不是可有存糧也?”

李淵點點頭,覲見的長者看李淵和諸位大臣皆和顏悅色,親切和藹,壯着膽子道:“稟聖人,門外之百姓公推草民等爲代表,即是爲此事。聽聞聖人敕告,說有高產新糧,大家皆關心

此事,一則乃是高興,又有高產新糧種,或許今後就能過上飽腹的日子,二則乃是心急,不知聖人何時敕令推廣新糧種?草民等代表城外衆位鄉親,懇請聖人體恤額,早日推廣新糧種!”

“請聖人體恤!”

三人一起跪了下來,顯然是商量好的。

李淵道:“汝等關切之心,我已知曉。不過,此事我卻回答不了,須得專人方能答覆。薛朗薛卿何在?”

一直默默跟着圍觀的薛朗這才越衆而出,應道:“微臣在。”

李淵道:“來,你給這三位代表一個準話。”

這下,不止三位代表,但凡家中有田地的,不拘文臣武將,全都關切的望着薛朗,等着他的準確消息。

薛朗道:“三位,今年新糧種試種一畝,收得紅薯一畝二十餘石,擇優做種,能做種子的,初略估計應該有十五石以上,種植一畝需要糧種十五斤左右,初略估算,今年要在全國推廣只怕不行,不過,只在長安城區推廣,每一戶做不到,每村限種幾畝卻是能做到的,待到明年,長安城範圍之內推廣開應該不成問題。”

三人聽得又驚又喜,長者急喘了幾口氣,薛朗生怕他就這麼喘不上氣了,剛要喊太醫,老者自己緩過來了,興奮道:“多謝這位官人答覆,只需等到明年即可耕種新糧,真真是再好不過的消息,多謝官人,多謝聖人。”

薛朗客氣的道:“長者客氣。”

薛朗答覆完,聖人命人賜了東西給三人。賜給長者衣食布匹,賜給儒生筆墨紙硯,賜給農人糧種農具,之後方纔命人把三人送出去。

三人送出去後沒一會兒,聚集於外的人羣立即爆發出一陣興高采烈的喝彩聲,齊齊對着城門之內皇宮的方向施禮叩拜:“叩謝聖恩,祈聖人萬安!”

聽得城門之內剛剛乘上御輦,準備回宮的李淵心懷激盪,對薛朗道:“薛晴,朕慶幸今日採納了你之良言。”

薛朗道:“此乃聖人英明睿智,虛懷納諫之果也,微臣不敢居功。”

李淵笑起來:“如此,我與卿家皆有功勞麼?”

薛朗正色道:“回稟聖人,正是如此。”

李淵仰頭哈哈大笑,坐回車內,起駕回宮。

(本章完)

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請假條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請假條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四卷_請假條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
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請假條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請假條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四卷_請假條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