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

“阿家辛苦,奴已廚下燉了燕窩,阿家用些可好?”

待看着柴氏母子的馬車走遠,馬府一家纔回府,馬母臉上的疲憊之色盡顯——

她乃是馬三寶的原配,出身不好,年輕時頗受了些苦楚,老來身體欠佳,這兩日哄着柴氏母子飲宴做客,頗爲勞累。

馬母擺擺手,道:“大家都用些罷,這兩日委屈你們,陪着我討好人,辛苦了!”

長媳張氏連忙道:“不辛苦,這些都是奴等應該做的。”

馬母點點頭,道:“我家出身不好,如今這些都是你們公爹與夫郎於戰場上用命換來的,長安城內多的是世家大族出身之人,我們底子薄,唯有謹言慎行,安守本分,方是興家之道。你們須謹記!”

“喏,奴領訓。”

三個兒媳皆恭敬應着。馬母擺擺手,道:“等四郎回來,讓他和二郎一起來見我。”

“喏!”

到得傍晚,馬元良從北衙散職回家,剛回到家,衣服都還沒換,就被母親叫了去——

“阿孃,二哥!柴家人走了?”

馬元良進去當先問道。馬母朝他點點頭,示意他過去坐下,馬母看他滿面塵土之色,關切的道:“看我兒滿面疲色,一身塵土,叫你媳婦兒多讓廚下給你燉些補品,莫要虧了身子。”

馬元良道:“多謝阿孃,兒知道。兒不怕辛苦,幸虧有薛叔提攜,兒纔能有今日,多用心些方纔不負薛叔的提攜。”

“你知道這些就好,今後做事當多用心纔是。”

“喏。”

母子倆互相關懷了一番。馬母方纔道:“今日叫你們兄弟二人過來,乃是爲了柴氏之事。”

“阿孃請說。”

馬氏兄弟嚴正以待。馬母神情隱含憂色,道:“爲娘看着柴氏上門,似有別意。二郎是否探問過阿統少爺?”

馬二郎道:“兒隱晦的問過,得知柴氏父子已拜訪過公主,殿下已答應爲阿統少爺謀前程。”

馬母面上憂慮更濃,馬元良見母親神情,不解的問道

:“阿孃何事憂慮?”

馬母嘆了口氣,道:“這兩日柴太太來做客,我聽她言談間,所謀者大。然柴氏已非前朝之柴氏,前隋滅亡,唐應運而生,昔日大興城已成今日之長安,所謂人走茶涼,這長安城內,還有幾人買柴氏之賬?柴氏所依憑者,不過是公主一人!”

馬氏兄弟表情凝重,馬二郎道:“阿孃是覺得柴氏恐會人心不足,得寸進尺?”

馬母頷首:“你們阿耶曾說過,柴氏兩房,家族依仗者唯有大房,二房才幹有限,二老爺雖謹慎本分,然懼妻,二太太有眼高手低之嫌,若是偏居江南一隅,耐心培養子弟,柴氏復起有望。若是添了非分之想……只會磨滅公主心中的念舊之情,所謀落空!”

馬氏兄弟資質有限,想不到他們父親那麼遠,也看不了那麼透徹,但這兄弟倆兒有一個好處,自知平庸,願意聽話。

馬二郎立即問道:“那阿孃的意思是?”

馬氏當機立斷:“來人,備車,爲娘這便去公主府求見公主,稟明情況。”

馬元良一怔:“阿孃,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去?”

馬氏道:“此時不去,明日再去還有何用!四郎,爲娘剛纔才說過,爲人當謹言慎行 ,緊守本分,我馬家出身家僮,能憑仗者不過是一個忠字,既然選擇對公主盡忠,當時刻謹記,事有變化,爲下者當立即報與主人知曉,哪裡還能等到明日的!萬一事情有變,如何對得起主人?”

“喏,兒子記住了!”

當下,立即命人備車,已然養尊處優的馬母乘上馬車,直奔公主府而去。

馬府的動靜,薛朗自然不知,他正忙着與王顯做交接。當日,裴矩宣佈把倉部劃給他管的時候,王顯面上並無驚訝之色,顯然已經提前知道。交接的時候,竟沒有對薛朗做任何爲難,一板一眼,不多做也不少做,看薛朗又要忙交接,又要忙拍賣會的籌備等等,頗有冷眼旁觀之嫌。

薛朗也不想他插手,充分利用統籌調配,把自己的時間劃分的僅僅有條,忙而不亂,竟意外的讓裴矩誇

了他一頓,說他管理才能竟不比其他才能弱,這也算是意外地收穫。

薛朗主要坐鎮交接一事,拍賣會只給出統籌方案和大體的步驟、措施,細節交由從翰林院調來的兩位編修處理。

兩位編修正好是一對兄弟,今科剛取中的進士,姓李。因兄弟倆兒都是一年考中的進士,在三省六部都有些名氣,知道他倆兒的人還挺多的。哥哥人稱大李郎,名叫李義琛,弟弟被人叫做小李郎,名叫李義琰。

剛考中的進士,多是在翰林院做編修,做些清閒的職位和工作,很少有實務分到頭上。所以,薛朗去翰林院調人,選中李氏兄弟的時候,這兩兄弟都挺開心。因爲有事做才能立功,兩人有進士出身,只要有機會做事立功,升職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這年頭,能讀書考中進士的,代表的都是長年累月的刻苦攻讀,能讀出來的,多是心性堅忍刻苦之輩。同年的其他進士還在翰林院熬資歷,李氏兄弟已被薛朗選中來協助他籌備拍賣會,兩人都很珍惜這個機會,做事十分用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因薛朗忙着交接,李氏兄弟有關於拍賣會的事情來請問的時候,只能跑到民部來。薛朗滿意兄弟倆兒的辦事能力,又對勞煩別人跑來跑去有些不好意思,想請兄弟兩人到家裡吃頓飯,聊表感謝。這般想着,便起身追了出去,想找剛纔才離開的小李郎說一聲,讓他們休沐日過來——

“小李郎請留步!”

薛朗剛追出辦公室,走到拐角處,突然聽到有人叫住李義琰。就聽李義琰恭聲道:“下官見過王侍郎,王侍郎有禮!”

“小李郎無須多禮!本官近日常見你兄弟二人來往民部,不知所爲何事?”

李義琰答道:“回王侍郎,下官兄弟二人被薛侍郎選中,協助他籌備拍賣會一事,薛侍郎身負數職,分身乏術,所以,下官兄弟便常於民部來,求教薛侍郎。”

叫住李義琰的就是王顯!想起那日王顯叔侄名爲道歉,實爲嘲諷的行爲,薛朗的步伐不禁一停,無意識的放輕呼吸,默默地聽着。

(本章完)

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
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