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

平陽公主掙扎着起身,跟着跪下:“請父親責罰!”

聖人嚇了一跳:“建瓴快別動!爾等是死人嗎?還不快把公主扶起來!”

聖人怒視着旁邊的內侍。

“喏!”

內侍連忙上前扶平陽公主。平陽公主不理,只執着的望着聖人:“阿弟今日行事魯莽,雖情有可原,然錯了便是錯了,請阿耶責罰!”

聖人看看平陽公主嘴角的血跡,又看看直挺挺跪着的秦王那通紅的雙眼,長嘆一聲,道:“兒女皆是債!罷了,二郎,建瓴,都起來吧!”

“謝阿耶!”

平陽公主略有些激動歡喜的在宮女攙扶下起身。秦王沒起,而是拱手,雙手高舉過頭頂,沉聲道:“兒今日行事莽撞,衝撞父親,是兒的不是,父親不責罰,是父親對兒的寬容,然兒不能如此不識好歹,自請徹查有人冒認國丈,蔑視皇家尊嚴一事,請父親恩准!”

李淵眼角抽了一下,看秦王的眼神,頗爲複雜。

好個二郎!

平陽公主心中淡淡一笑,忍着肩頭的疼痛,起身附和:“啓稟阿耶,冒認國丈一事,非同小可,事關皇室尊嚴、皇家體統,若不能徹查,則讓天下臣民如何看?阿耶,若此事尚未傳開,早日完結,則皇室尊嚴、體統可倖免,若是已傳開,更須徹查嚴懲纔是!”

“請父親恩准!”

秦王再請。

這姐弟倆兒一唱一和的,配合的竟十分默契。聖人面容一整,肅然道:“準了!此事關係重大,我兒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喏!”

秦王領命。

在父子仨兒說話的當口,殿後帷帳輕輕地動了一下,沒過一會兒,有個內侍拿着腰牌出宮而去。

宮裡每天進出的內侍那麼多,自然不會有人多想,也不會嚴查。聖人處,蘇寒被人從太醫署緊急叫了來,急匆匆入宮——

“臣蘇寒拜見聖人。”

蘇寒剛行禮,聖人便擺手道:“平身,事急從權,無需多禮,快過來看看平陽之傷勢!”

蘇寒一板一眼的應道:“喏!”

然後,便疾步上前,朝平陽公主拱拱手,道:“殿下,請恕屬下無禮。”

平陽公主伸出手腕,道:“勞煩蘇醫生跑一趟,我之傷勢一直皆是你在診治,內種情形等唯有你最清楚,便請聖人宣了你來

。”

蘇寒一邊搭脈,一邊道:“此是屬下應盡之責。”

說完,不再言語,聽完脈,蘇寒低聲問道:“殿下,敢問傷在何處?”

平陽公主道:“肩膀,之前舊傷處。”

秦王嘴脣一抿,聖人眼中掠過懊惱之色,顯然,父子倆兒對誤傷平陽公主都十分後悔。聖人見蘇寒不說話,連聲追問道:“蘇寒,公主傷勢可有大礙?可觸到舊傷?”

蘇寒看平陽公主一眼,平陽公主平靜如昔,蘇寒道:“回聖人,公主殿下之所以吐血,便是觸動舊傷。雖說傷筋動骨一百天,然之前殿下之傷勢,內外皆有,粗看似已復原,實則還需精心休養,今日意外觸動,導致舊傷復發。因是舊傷復發,比之新傷,杏林之中有個說法,寧治新傷十次,莫碰舊傷一次。舊傷歷來便比新傷難治,對人體影響也複雜。是故,殿下的傷,目前來看,且先服藥,先看復原情況再說。”

聖人急急道:“能治好否?”

蘇寒道:“回聖人,目前來看,不好說,一切須等淤血排盡之後再說。”

聖人聽得直抽嘴角,秦王忍不住道:“父親,既然蘇醫生拿不準,不如把太醫署、尚藥局之皆召來一起會診如何?”

聖人頷首:“速去宣太醫署與尚藥局之醫令來!”

“喏。”

內侍領命而去。秦王把蘇寒拉到一邊,低聲問道:“蘇醫生,上次阿姐受傷所用之藥,可還有否?如若還有,還請與阿姐一些,世民必有重謝!”

蘇寒道:“回大王,上次所用之藥,乃是薛朗薛駙馬所贈,乃是救命之良藥,爲了救治公主殿下,駙馬已然傾盡所有,如今又到何處尋去?”

秦王嘆了口氣,眼神晦澀不明。

不一會兒,宣召的太醫便進來,皆已是頭髮灰白的老頭兒,蘇寒與之一比,說年幼都行。主動把位子讓出來,讓老太醫們會診。把脈之後,結果與蘇寒所說大同小異,總結下來就一個意思——

一邊服藥一邊觀察,目前情形不明,不好判斷。

聖人一看,也只能如此,然而父子倆看平陽公主的眼神皆有些內疚。蘇寒見狀,靈機一動,道:“啓稟聖人,若要促進公主殿下傷勢痊癒,有一味名叫三七的藥,應有奇效。”

聖人問道 :“庫中可有?速讓人去拿來!”

蘇寒答道:“回聖人,聖人

庫中應無有。此藥長於南詔境內高山之上,擁有活血化瘀之奇效,聖人若能使人尋來,則殿下傷勢痊癒有望也!”

聖人一聽,哪裡還管那許多,讓蘇寒把藥的樣子畫出來,立即便派人出宮尋藥去。平陽公主見狀,便向聖人請求回公主府養傷,聖人本欲把她留在宮中休養,奈何幾位太醫與蘇寒都說,這個傷恢復起來漫長,若只留在宮裡三兩日還好,天長日久的,確實不太方便,聖人只好使人送平陽公主回去,讓蘇寒一起,沿途好照看。

秦王見狀,自請護送他的阿姐回府,聖人不放心,便準了秦王所請。姐弟倆兒一起乘坐肩輦出宮,見平陽公主近乎仰躺於肩輦之上,秦王滿面愧疚:“都怪我連累了阿姐!”

平陽公主擺擺手,道:“今日之事,非是莽撞,不過是爲人子女之本分。阿孃生養我們一場,身爲兒女,若不能護阿孃尊嚴與名聲,要我等何用?不瞞二郎你說,若不是幼陽勸阻我,只怕我今日也會如二郎一般,鬧得父親天翻地覆!”

秦王一怔,奇怪的問道:“竟是幼陽勸阻阿姐的?”

平陽公主點點頭,眼神難掩溫柔:“便是他勸我。”

秦王沒再說話,而是默默想着心事。到得下馬橋,從肩輦上下來,秦王扶着平陽公主上馬車,平陽公主靠在初雪身上,望着站在外面滿臉關切望着她的弟弟,平陽公主低聲道:“二郎,今日之教訓,可謂深刻,望你今後行事當三思,父親已是天下之主,再非昔日太原唐國公矣!”

秦王先是一黯,旋即神情堅毅的道:“小弟知矣,阿姐放心,今後,小弟再不會如今日般。”

平陽公主頷首,想起秦王要去查處冒認國丈一事,忍不住叮囑道:“徹查冒認國丈當慎之又慎,以免觸怒父親,好事辦成壞事,其中分寸,你需多加拿捏。”

秦王表情凝重:“阿姐,無須多慮,小弟有分寸。”

平陽公主嘆道:“爲姐就怕你氣性上頭,誤了自己,望你多加珍重。”

“喏,阿姐也是,好好休養。”

平陽公主點點頭,姐弟倆兒互相囑咐幾句後,各自回家。平陽公主斜依在初雪身上,撩起馬車的布簾,望着秦王縱馬而去的背影,眉目中盡是擔憂——

只望二郎方纔真把她的話聽入耳中,查處的時候,三思而行。否則,只怕今後的後宮之中,再無一人說二郎好話矣!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
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