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

“如此,有勞李尚書,我這裡也會寫一份加急疏奏上疏,我等一起向聖人報喜。”

平陽公主的聲音穩穩的插進來,她略帶沙啞的聲音,似乎帶着安定人心的魅力,李綱的瞬間冷靜不少,不過,一張老臉還是激動得滿面紅光,薛朗生怕一個不好,老頭兒就厥過去了,還好,李綱經受住了土豆的震撼,他挺住了!

李綱點點頭,急急地就想往外走,似乎想趕回去寫疏奏,走了兩步,似乎想起什麼,立即轉回來交代薛朗:“薛諮議,這土豆種子稀少,可不能試吃了,全都留着,且待明年大豐收再試吃!”

難道吃貨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

薛朗默默臉紅,不過,該說清楚的卻得必須說:“李尚書,做種只能留大的,小的天生就不足,留作種子不合格的。另外,一畝地大約需要20餘斤土豆做種子,這些收穫,減去小的,也足以種好幾畝,明年大豐收指日可待,後年想大面積推廣也不成問題。”

未盡之語就是,小的就可以吃了!

李綱直接吼了一句:“土豆本就稀少,要嘗也當聖人先嚐。”

薛朗滿臉無辜,他也沒說他要吃啊,只是盡本分提醒而已。不過,嘴上倒是乖覺的應道:“自當聖人先嚐!”

平陽公主不管這兩人的胡攪蠻纏,直接出聲下令:“幼陽快覈算畝產。”

“喏!”

薛朗不再搭理明顯快樂瘋了的李綱,在心裡默默覈算,答道:“稟殿下,土豆初略覈算的畝產應該能達到一千七百多,比紅薯略高,明年用耕地來種植,管理、肥料等再追加些,產量應更高。”

“好!”

平陽公主又穩又用力的喝彩一聲,眉目飛揚:“紅薯、土豆的產量皆能達到二十多石,此乃天大之祥瑞,李尚書?”

轉眼望向李綱,李綱道:“老臣李綱奉聖人敕命,覈查葦澤關平陽公主奏報祥瑞一事,經臣覈查,確有其事,產量屬實!”

平陽公主脣角露出淡淡的笑紋,朝李綱施禮:“有勞李尚書!”

李綱連忙回禮:“公主殿下多禮,此乃老臣分內之事,老臣不過是據實上奏。”

萬事俱定,李綱迴轉住處寫他的加急奏章去,連飯都忙不得留下來吃。薛朗讓人把大的土豆揀出來,小的留下,一分兩半,大半留着上京時候做給李淵陛下品嚐,小半揀出來,笑眯眯的湊到平陽公主身前,笑問:“敢問殿下,快到朝食,您喜歡吃炒的還是煎的?”

平陽公主微微一愕,旋即失笑,玉指朝

薛朗虛虛一點,倒是沒客氣:“幼陽有何推薦?”

薛朗一臉“殿下你問到行家了”的表情,笑眯眯的道:“如果是大土豆,那可以做的菜就多了,醋溜土豆絲、酸辣土豆絲、乾煸土豆絲等等,土豆是家常菜來着。這些小土豆,做法也挺多的,椒鹽、紅燒、醬燒、麻辣等等,吃法太多了!”

薛朗看了一眼小土豆的數目,開心的打個響指,自作主張道:“屬下看這小土豆也挺多的,乾脆做成三個菜吧!請殿下特批點兒胡椒,還有,朝食等等屬下,記得別叫人了,咱們一塊兒吃飯!”

說完,朝平陽公主拱拱手,自己就先走了。平陽公主微微一愣,失笑,道:“這個薛幼陽,也有如此性急之時,初雪,讓如圭給薛朗送三兩胡椒去。”

“喏!”

初雪領命而去。公主殿下心情不錯,一路嘴角都噙着笑紋,回正廳去等薛朗給她做土豆吃——

公主殿下還是有點期待的。

話說,薛朗急匆匆奔回聽風院,一進門就讓秀娘去殺雞。秀娘習慣了這個主人的心血來潮,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一句多餘的話都不問,直接燒上開水,準備殺雞。

薛朗跑回來纔想起沒摘辣椒,又讓長儉拿着他的信物去種植園那裡摘點兒辣椒回來。

剛把水燒開,開始殺雞,如圭內侍官來了,送來薛朗需要的胡椒,一小袋,別說這一頓,就是多吃幾頓都儘夠的。

“多謝內侍官。”

薛朗連忙道謝。如圭擺擺手:“我乃是奉殿下命送來,殿下還等着呢,就不擾薛諮議做事,先告辭了!”

薛朗送走如圭,秀娘那邊雞也殺好了。這雞不算大,不過兩斤多點兒,不足三斤。褪了毛,宰殺好,考慮到公主殿下第一次吃辣椒,只簡單的切了三個下去熗鍋。

先把切好的雞肉塊倒進鍋裡翻炒,把血水炒出來,然後把洗切好的土豆倒進去,加水,鍋蓋蓋上,小火慢慢燜。

然後另燒一眼竈,撿出六個小土豆,下水煮,準備三個一盤菜的做兩道菜,一道是椒鹽小土豆,一道是紅燒小土豆。最後剩下四個小土豆,切絲,做個醋溜土豆絲。

一共就拿回來十多個土豆,做出四個菜,薛朗已然覺得滿意。吃個新鮮的話,想來公主殿下也會滿意的。

還好朝食蘇寒一般是在醫寮吃,很少回來吃,不然,薛朗敢說這些菜還不夠蘇寒一個人吃呢。

平陽公主在正廳等了約大半個時辰,手裡的書只看了一半,就有人來報:“稟娘子,薛諮議送菜來

了!”

平陽公主眉頭微微一挑,道:“請薛諮議進來。”

“喏。”

薛朗帶着人進來,行禮後在自己座位坐下,等着人擺飯。區區四個菜,其中兩個份量還不多,平陽公主面前是兩個土豆一碟,薛朗這邊才一個土豆一碟子。醋溜土豆絲也是,給平陽公主的多些,薛朗自己少些,唯有土豆燜雞快,幾乎是平分,每人面前一大盤。

平陽公主一看,問道:“爲何給我兩個,幼陽只留一個?”

薛朗正心滿意足的拿着饅頭蘸土豆燜雞的湯汁吃,聞言笑道:“殿下第一次吃土豆,自然要給您多點兒,屬下以前吃慣了,吃一個就夠了,再說,土豆燜雞份量多呢,以前最喜歡用裡面的湯汁拌飯吃,可惜,這裡買不到好吃的米飯,蘸饅頭吃也一樣。”

平陽公主看薛朗一眼,不再說話,執起筷子,先吃椒鹽小土豆,點點頭,再吃一個紅燒小土豆——

薛朗笑問:“殿下,好吃嗎?”

平陽公主沒答,只是眼珠一轉,朝初雪道:“薛諮議桌上這兩道菜只有一個,孤苦伶仃,多有可憐,不如端過來我這桌上,與我桌上剩下的一起,想來就有伴了!”

“咦?!”

薛朗直接沒反應過來。

初雪姑娘滿臉的笑,腳下動作飛快,在薛朗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一手一個碟子,直接把薛朗打算留着最後吃的椒鹽小土豆和紅燒小土豆給端到平陽公主面前去了!

平陽公主動作優雅舒展,其實速度並不慢的一筷子一個,一個接着一個,沒一會兒功夫就把一共六個小土豆給吃下肚去了,吃完滿意的頷首:“本宮嘗來,這土豆比紅薯更合口味,多謝薛諮議謙讓!”

薛朗……薛朗已經傻了!

臥槽!臥槽!臥槽!明明沒謙讓,是你讓人搶過去的好嗎?

平陽公主纔不管薛朗心裡的吐槽,學着薛朗撕饅頭蘸湯汁吃,吃了一口,滿意的點頭,一邊吃饅頭,一邊偶爾拿筷子吃塊雞肉,還不忘提醒薛朗:“薛諮議,腹誹上司可是犯錯之事,薛諮議還當專心享用美食纔是!”

薛朗一窒,旋即嘆道:“今天學會的經驗,好吃的千萬不要留到後面吃,有風險的!”

語氣十分可憐!

“噗嗤!”

平陽公主忍俊不禁,笑出聲來,身旁伺候的侍女們,也是笑做一團,一時間,滿室的笑聲。

薛朗一邊啃饅頭,一邊心說,看在你笑得這麼開懷的份上,就原諒你搶我食物的仇恨吧!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七卷_第553章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
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七卷_第553章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