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

薛朗沉聲道:

“第一,我曾在裡坊門扉之上看見粘貼的聖人敕令,聖人敕令上曾詳述過靈犬的外貌,命百姓見之無需驚慌。我也曾帶着包子它們去過東市食肆,去過親朋之家,皆無有人以野狼視之,爲何盧小郎仍舊認爲豆漿是野狼,執意射殺?聖人敕令難道於盧小郎乃是無物嗎?”

姜確點點頭,道:“本府過堂之時,定會詢問被告盧靖。”

盧堅連忙道:“薛郡公言重!此事我就能解答,因爲其中有我的緣故。他只是一直被我禁足,一直未曾有機會出門,昨日方纔解禁,故而不知聖人敕令。何敢視聖人敕令如無物!”

薛朗點點頭,道:“這個理由倒也算說得過去。那好,第二個疑問,長安城內可以隨意拉弓射箭嗎?我是異國歸化而來的人,不懂我大唐律法對此是怎麼規定的,只是想來長安乃是京畿重地,不知盧小郎乃是何等身份,竟能在京畿重地開弓射箭?或是在我朝弓箭不屬於管制武器?於京城之內,也可隨意開弓?”

薛朗說完,秦王、姜確等人表情都嚴肅起來,唯有盧堅的表情,簡直要苦出膽汁了,張了張嘴,卻無法出聲,辨無可辨。

姜確滿臉嚴肅的表情,對主薄道:“記下來!”

薛朗接着道:“第三,盧小郎說聽不懂我的話,好吧,就算聽不懂我的話,但我今日之裝扮,雖是常服,但銙帶卻是符合規制的郡公銙帶,常人不可佩戴。盧小郎出身范陽盧氏,即便是我這等初歸化的人,也是聽過范陽盧氏的盛名。這等出身,想必家學淵源,爲何竟不識我之身份,對我的豆漿刀兵相向?”

薛朗不說身份衝撞,也不說其他,只說這三個問題。能把這三個問題圓回來,再說其他也不遲。哥們不以身份壓你,哥們就用道理壓你。

姜確命人記下。盧堅拱手道:“姜府尹,我這裡也有一個疑問,想問原告薛郡公。”

薛朗坦然道:“盧博士請說。”

盧堅道:“劣侄聽不懂薛郡公口音,令弟江二郎先去阻止,爲何不報身份?”

薛朗沒急着答話

,而是用一種充滿同情神色的眼神看盧堅,看得盧堅莫名其妙:“薛郡公何至如此看我?”

薛朗問道:“盧博士不認識我義弟江臨,也不知他的身份?”

盧堅看江臨一眼,正色道:“薛郡公之義弟,今日方是初見,之前素不相識。是故,江二郎即便一直滿目憤恨之色盯着我,也無用。”

薛朗嘆了口氣,勸誡道:“想來盧博士定是太過醉心於學問,以至兩耳不聞窗外事。我不得不奉勸盧博士,學問之外尚有別樣風光,盧博士莫要辜負了好時光。”

盧堅面現不悅之色:“薛郡公何出此言?”

一直沉默圍觀的秦王這時插話道:“此事因由我倒是知道幾分。江臨乃是算學博士蘇倫四女之夫婿。”

秦王點到爲止,盧堅哪裡還有不明白的,心裡恨不得衝進去府衙的牢裡,把盧靖那小子揪出來,揍一頓再說。

姜確見盧堅無言,詢問雙方可還有疑問,雙方皆搖頭。姜確道:“帶盧靖、崔政、方廣三人上堂!”

薛朗這才知道放肆嘲笑他的那倆小子的名字。不過,姓崔……不知是出自清河崔還是博陵崔。

根據歷史記載,唐時七大姓只在彼此間通婚聯姻,論起親戚來,都沾親帶故的,連成一系。盧靖是范陽盧氏的子弟,身旁的玩伴有崔氏兒郎也不奇怪。

不過,即便是崔氏子弟,薛朗也不怵他就是。都被人惹到頭上了,如果因爲區區一個姓氏就畏縮不前,那這人生還有什麼趣味可言!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三人小子被人帶上堂,身上衣裳整齊潔淨,除了精神差點兒,外表到沒什麼異常。也是,以三人的出身,不管到了哪個衙門,都沒人敢爲難他們不說,還要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最多就是限制一下自由罷了。

世情如此,薛朗也沒什麼可抱怨的。唐朝已經算是好的,如果是在兩晉南北朝,這三個小子,只憑姓氏就屁事兒沒有,反而是薛朗可能獲罪。古代就是這麼現實,這麼闊怕。

差役把三人帶上來,三人還一臉“無所謂”的表情,待見到

旁邊坐着的秦王,方纔收斂了些,不過,見到薛朗,輕蔑之色一掠而過,不以爲意之色頗爲明顯。

“嗚汪!”

饅頭突兀的叫了一聲,警告意味頗濃。盧靖嚇了一跳,面上露出懼怕之色——

三個小子都吃過饅頭的虧,知道他的厲害!

薛朗伸手拍拍饅頭:“乖,公堂之上,不要吵!”

饅頭看盧靖三人一眼,這才重新爬回薛朗身後,一雙眼睛卻盯着三個小子不放,看得三個小子一陣心驚肉跳。

秦王目中現出感興趣的神色,忍不住頻頻把視線投向饅頭。饅頭感覺十分靈敏,立即就察覺到了,看了秦王一眼,重又盯回三個小子。

“威武!”

盧靖三人連忙向姜確行禮:“見過姜府尹。”

居然只是彎腰抱拳爲禮。差役一聲呵斥:“跪下!”

盧靖臉現怒色,沒說話。崔政直接跳起來:“好膽!姜確何人,敢受我崔氏子弟跪拜之禮?”

姜確表情一沉,秦王的肩背也挺直了幾分,目光沉凝的望着三人。盧堅連忙道:“不過是三個白身小子,又是犯事之人,公堂之上,豈有你等站立之處!”

三人倒也不是全然的草包,聞言,楞了一下,倒也不甘不願的跪下。

“堂下所跪何人?”

“范陽盧靖!”

“博陵崔政!”

“博陵方廣。”

果真是崔氏子弟,卻不是清河崔,而是博陵崔。薛朗表情不變,安然坐着,等着姜確問話。

姜確道:“現有薛郡公告你們於長安城內,京畿重地妄動動兵,欲射殺聖人敕令宣詔之靈犬一事,爾等可知罪?”

崔政和方廣一愣,沒答話。盧靖臉色一變,咬牙道:“不知!學生以爲那是野狼,現蹤於長安城內,恐野狼傷人性命,出於仁義之心,故而開弓射殺!”

姜確道:“現原主有三問,盧靖,你來回答!”

“喏。”

姜確問道:“第一,可知你欲射殺之野狼乃是聖人敕令之靈犬?”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六卷_請假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
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六卷_請假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