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

等薛朗做完法事,知曉平陽公主被參一事時,此事,長安城已然傳遍,近乎人盡皆知。

臥槽!臥槽!臥槽!

連說三遍也無法表達薛朗心中複雜的情緒,長安城內,朝堂之上,某些人真真是其心可誅!

那位參人的潘御史用道德仁義綁架人,意圖用大義的名分逼迫平陽公主,但能讓這件事短短兩天之內就傳得整個長安城都是的,絕對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這是用腳趾頭想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如果沒有人縱容加推動,流言傳得再快,也不會這麼快。

參人的潘德慶可惡,這些推波助瀾的人更加可惡!人性之惡,可見一斑!棉花種植需要技術,初唐的疆域內i,適合種植的地方其實不算廣。這些客觀條件限制了棉花的種植與推廣,註定了棉花不可能像紅薯、土豆一般全國推廣。加上品種的限制,產量算不得高。

這些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特別是潘德慶,眼見着棉製品的好用,看朝臣有人穿了棉襖保暖,就想當然的以爲是平陽公主想以此謀利——

這般居心,簡直是小人之心!只是,這事兒還真不好說,被人用大義名分扣住,簡直是黃泥巴掉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

從一開始,薛朗和平陽公主就沒想過要用棉花謀利,兩人的目標一直都是絲棉布,所獲利益不算特別顯眼,但足夠細水長流。不過,這事兒現在鬧出來總比晚鬧出來好。

薛朗默默在書房裡坐着想了一陣,摸過紙筆,埋頭寫東西,先列提綱,然後才邊想邊寫,修修改改寫了三版,最後才用楷書字跡端正的抄寫了一遍,標題大大的三個字——

《論棉花》!

第二天早上打早起來便直接入宮上朝——

“諸公可有本奏?”

小黃門才代聖人問了一句,薛朗立即出列,朗聲道:“啓稟聖人,臣薛朗有奏!”

聖人問道:“幼陽欲奏何事?”

薛朗:“回聖人,下元節臣於家中辦道場,請假並未上朝,昨日道場完畢,才聽到城中流傳潘御史參奏安國平陽公主一事,關於白疊子的事情,乃是由臣提出,經手

者也是臣,內中因由公主也不見得比臣明瞭,針對潘御史的奏本,臣請求當庭辯論!”

聖人道:“白疊子種植,確實利國利民,然怎麼種,怎麼織,確實無有人能比幼陽清楚,你之請求,朕準了!”

“謝聖人!”

向聖人拜謝後,薛朗轉身望向潘德慶,拱手:“潘御史請了!不知潘御史是否知道我,不論知道與否,還是向潘御史自我介紹一番吧。本人薛朗,祖籍建康,長於異國,於武德五年春到達大唐,於安國平陽公主府出仕,初入府時,任職主薄,後歷任府中諮議,輾轉入長安,承蒙聖人賞識,今在民部任職右侍郎一職!如今正大力推廣之紅薯、土豆,便是公主發掘於我手;棉織品的開發與利用,也是由我提出來的!可以說,一切都與我息息相關,有資格與潘御史辯論否?”

明着是問話,實則語氣無比肯定。潘德慶連忙道:“薛侍郎熟知農事,行家裡手之聲名,下官也曾聽說 ,請薛侍郎指教!”

兩人行了禮,相對跪坐下來。滿朝文武,包括聖人,全都安靜地聽着兩人說話。薛朗毫不客氣的道:“若是旁的,薛某不敢說指教,若是關於白疊子,放眼大唐,薛某說一聲指教,應無人有異議!”

“啪啪!”

竟是秦王拍了幾下笏板,朗聲道:“薛侍郎此言屬實!”

薛朗朝秦王拱拱手,謝過他的支持,接着道:“去歲的時候,公主仍鎮守葦澤關,我於公主府中任主薄,去年初春時有倒春寒,下了一場大雪。我因長於異國,異國氣候溫暖,不太適應葦澤關之苦寒,又不慣燃炭,閒談之時便問起殿下,大唐除了皮裘可還有什麼禦寒的衣物,公主答曰無有。於是,我便說起異國種植的一種叫棉花的作物,公主聽後,問我可是白疊子,因叫法不同,我也不確定。還是公主使人從長安尋了種子與我,我才辨認出來,我所說的棉花便是公主所說的白疊子。彼時,仍是權貴之家花園之中的奇花異草,對否?”

薛朗話音剛落,就有幾個老臣頻頻點頭,道:“老夫花園中仍有種植,彼時確實當做奇花異草種植。”

薛朗直視着潘德

慶:“棉花就是白疊子,公主聽我說過棉花的用途後,使人從長安蒐羅了種子去,交由我在葦澤關試種。然受限於品種和耕種技術,收成並不高……”

薛朗直接把產量的數字報出來,道:“去年所收之皮棉,除了一捆用作試製棉織品外,其餘的,在棉襖試製成功後,全都做成棉襖,交給葦澤關之邊軍,站崗守衛時換穿!”

說到這裡,薛朗頓了頓,續道:“棉花種植不像紅薯、土豆那麼簡單!需要特定的氣候條件和耕種條件,喜溫喜光,怕陰雨漬澇,怕病蟲害;需要特定的溫度和溼度,氣候太乾,棉果會炸裂,太溼又易遭病蟲害!受限於這些條件,縱觀我大唐,適宜種植的地方並不多,又怎麼 在天下推廣?”

薛朗頓了頓:“其二,受限於種子數量與質量!棉花並非我大唐原產,種子多是從高昌國流入,所存有限。今年能種這麼十來畝的棉花,已是安國平陽公主利用身份,窮盡方法蒐羅而得!然比之邊軍的數量,收穫的棉花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敢問如何推廣?”

薛朗面容嚴肅,冷眼看着潘德慶:“別的且不論,只這兩點,敢問潘御史,棉花當如何推廣?不一步步來,一口就想吃成一個胖子,會不會噎死還兩說,薛朗能力有限,還請潘御史教我!”

潘德慶被問得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強自撐着道:“既然受限於耕種面積和種子,更應當上交朝廷,由朝廷出面統一調配,全力支持,當以國爲重,仁義爲先!”

“荒唐!”

“一派胡言!”

……

薛朗都還沒說話呢,朝中列班的大臣們便跳了出來,集體不約而同的開始懟潘德慶,特別是出身世家那些——

這個年頭,家國,家國,時人多以家族爲重,特別是這些傳承了數百上千年的世家們。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對世家們來說,皇帝可以換,家族卻不能倒!但凡歷史悠久些的家族,誰家沒有一點兒珍藏的秘方之類的東西。

若是讓潘德慶的這番歪理邪說成了,那以後大家是不是有點兒什麼好東西都要先上交給國家!

這絕對不行!

(本章完)

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四卷_請假條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
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四卷_請假條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