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

“便是這裡?”

“回阿孃,就是此處。”

柴統掀開馬車的布簾,他媳婦兒柴娘子扶着柴母,站在掛着馬府牌匾的大門口,硃紅的大門,門口威武的石雕,還有,可以裡坊外開的大門,都在顯示着主人赫赫的身份。

下人送上拜帖。柴母讓兒子扶着下車,看着府門口的景象,神色晦暗不明,默然不語。柴娘子神色帶着羨慕的看着,低聲道:“好生氣派!”

柴母一聽,立即瞪她一眼,這個兒媳乃是在江南娶的,那地方出身的人,自然比不上世家貴族,更不要說名門仕女,若柴家沒有敗落,即便是七姓女也娶得!委屈了她的孩兒!柴母一直對這個兒媳不待見,冷聲斥道:“噤聲!你小門小戶出身,無見識便不要胡亂開口!”

柴娘子被婆婆斥得一縮,再不敢說話了。柴統悄悄碰碰她肩膀,權當安慰,立即惹來娘子又委屈又歡喜的嬌俏眼神。

柴母懶得搭理小倆口私下的動作,神情複雜的望着硃紅大門,神情一肅,冷聲道:“馬三寶不過是我柴家昔日家僮,這般出身便能做個開國縣男,統兒定要把這爵位高才行!”

柴統臉上一苦,小聲反駁道:“阿孃,馬將軍的爵位乃是靠軍功累積而來……”

話還沒說完就被老孃打斷:“小兒之言!如果沒有安國平陽公主在背後撐腰,他一個家僮出身之人,能到如此高位?”

柴統語塞,想反駁又不知如何說,乾脆沉默不語。柴母道:“我兒儘可放心,以我兒之能,莫說開國縣男,便是開國縣伯也做得,你乃堂堂柴家子弟,公主如何忍心看你比不上家僮出身之人!”

柴統眼睛一亮,旋即一怔,嘟噥道:“安國平陽公主身份何等尊貴,如何會幫我?”

柴母神秘一笑,淡然道:“此中別有內情,以後你便知矣!”

正說着,馬府的側門打開,穿得一身花團錦簇的綾羅綢緞的馬三寶的原妻便迎了出來,身後跟着二兒子和三個兒媳,前呼後擁,好不熱鬧。

柴母見開的是側門,眼神微微一冷,不過想起來時家中老爺說的話,強自忍下不快,在兒媳的攙扶下

,正欲施禮,中年婦女已然快步上前,一把扶住:“下僕如何敢受太太的禮!太太莫要折煞下僕!”

柴母滿意的一笑,順勢起身,沒堅持施禮,口中狀似謙恭的道:“如何受不得?如今你已是正五品的縣君,我不過是普通百姓,當受禮纔是。”

馬三寶獲封開國縣男,家中老母已然逝世,縣君封號便落到原配嫡妻身上。馬妻笑得謙卑:“我家老爺常說,爲人不可忘本。當着太太的面,哪裡有下僕受禮的地方,這位便是阿統少爺吧?二郎,快些過來行禮!”

馬二郎上前行禮:“下僕見過老太太,統少爺!”

母子倆竟然坦然受禮。柴母讓兒子扶起馬二郎,和藹的問道:“這是二郎?我聽說一共有三子二女,爲何只有二郎在此?”

馬妻恭敬答道:“大郎隨夫君出征,三娘、五娘已然出嫁,四郎在軍中當值,今日不知太太蒞臨,否則,敢不來迎太太?”

柴母臉上掛着個矜持的笑容,頷首:“原來如此。男兒志在四方,趁着年輕,是該立些功業纔是。四郎是在北衙禁軍中當值吧?”

馬妻道:“確是在北衙,至於哪個軍,太太知我的,男主外,女主內,我也不知。太太光臨寒舍,蓬蓽生輝,快請進,外面日頭大,不如進去說話?”

“看我,盡顧着敘舊了!這是多年未見,太過掛念之緣故。”

“謝太太掛記,能讓太太掛記是下僕的福分。”

寒暄推讓幾句,終於迎客入門——

所謂窮文富武。馬三寶隨平陽公主南征北戰,平陽公主又不是苛待下屬的人,雖軍紀嚴明,但也賞罰分明,馬三寶軍功赫赫,得到的賞賜自然也不少。這馬府雖說不是金碧輝煌,但也頗見豪華。

柴母看得眼角一抽,搭在兒媳胳膊上的手掌不禁用力一握,柴統媳婦兒江南人氏,小巧可人,白皙俊秀,被婆母這麼一捏,強忍着沒出聲,悄悄看了看被捏的地方,紅腫一圈。

柴統被馬二郎迎着留在前院,柴母婆媳倆兒被馬府的一干女眷迎入後院,言笑晏晏,似乎一團和氣。

敘舊一番後,馬府設下宴席,也不避

忌柴統,全府男女一起於池邊飲宴。馬府特意請了個魚膾師來,現殺鮮魚,獻上魚膾,又讓廚房宰羊殺鵝,做了渾羊歿忽,把大鵝直接端到柴母面前,直讓柴母笑眯了眼。

馬四郎馬元良當值不能回來,也遣人送來一罈長平郡公、安國平陽公主的未來駙馬薛朗所贈送的美酒一罈,以致不能到場之歉意。

載歌載舞,飲酒作樂,柴氏母子三人一直在馬府逗留了兩日方纔歸家。臨走前,馬府又是闔府出來送行,雖地位尊於柴氏之人,但一直謙恭的執僕人禮,以示不忘本。

柴母滿意的頷首,臨走前才矜持的讚道:“汝等富貴不忘本,知恩識義,甚好!甚好!”

馬妻忙道:“如無柴氏當日之仁善待之,我老爺如何能有今日!這都是下僕等該進之意!”

柴母笑眯眯的道:“你夫婦之爲人,我盡知矣,今後柴氏阿統也將在京中任職,我兩家可多走動走動。”

馬妻笑着應道:“自該如此。”

柴統也對馬二郎道:“今後我便在長安城中定居也,二郎有空來找我玩耍。”

馬二郎憨厚的笑着點頭:“喏!”

母子倆兒各得其所,皆感滿意,相攜歸家。上了馬車,柴統看母親神情間滿意之色頗濃,笑道:“這馬家母子,爲人還不錯,不忘本,也識得恩義。”

柴母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瞪兒子一眼,道:“短視!馬家那般景象,你只看出來這些麼?”

柴統被罵得一縮頭,連忙道:“請阿孃指點!”

柴母哼了一聲,滿臉的喜色壓都壓不住,喜滋滋的道:“馬三寶不過是奴僕出身,些許功勞便能有這般享受,可見公主殿下也是念舊之人,我兒出身、才學好過馬三寶百倍,想來公主定不會薄待於你,我兒前途可期,我柴氏復起有望矣!”

“阿家此話當真?”

柴娘子又驚又喜。柴母嫌棄的瞪她一眼,冷哼一聲,道:“我騙你作甚!”

雖則語氣不怎麼好,但柴娘子受氣慣了,也不介意,眼珠不禁又羞又喜的瞟夫郎一眼,柴統摸摸後腦勺,憨笑連連,竟不再反駁母親之言。

(本章完)

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六卷_請假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
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六卷_請假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