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

秦王比比手,甲士們便散開,只留了幾人護衛在他身邊。秦王看薛朗身後的護衛手中就拿着些小獵物,連只鹿都還沒打到,薛朗肩上的弓還揹着,都沒取下來。不禁笑起來:“幼陽這是尚未開弓?”

薛朗點頭,實在的道:“開了也不一定能射到。”

秦王大笑起來,笑完了,看薛朗兩眼,看得他一臉的莫名其妙後,突然認真的拱手作揖,向薛朗行禮道:“前幾日,多謝幼陽爲我圓場。”

原來是謝這個!薛朗回了一個禮,不以爲意的道:“人對母親的感情,不論貧富、種族、國家,都是共通的。我並不認爲懷念母親是一種錯,如果懷念母親都是錯的,那這世間還有什麼對的事情嗎?”

秦王似是想不到他會這麼說,先是愣了一下,旋即苦笑起來,笑容十分複雜:“然卻需幼陽爲我辯解!”

薛朗沉默了一陣,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對着平陽公主他可以直說,對着秦王……有些話卻說不出口,說了就有挑撥天家父子感情的嫌疑,雖然人人皆知他說的事實,但就是不能說。

乾脆,薛朗拱拱手,道:“趁着天光還早,二郎還是好好享受狩獵的樂趣吧,只要你們過得好,想來先皇后在九泉之下,當能告慰。”

等冬狩結束,薛朗剛回到長安,公主府的祭酒方大娘就便找上門:“拜見駙馬,奉殿下命,來與駙馬商議大婚事務。”

薛朗客氣道:“有勞方大娘,你知道的,我是外來人士,於本地的婚俗並不熟悉,請方大娘你多多指點。”

方大娘連忙道:“敢不盡心!”

雙方見禮後,方大娘道:“今日前來,一者是請問駙馬對居所可有何要求;二者,婚禮時之席面,需請駙馬指點。”

薛朗怔了一下,道:“沒什麼特別的要求,婚牀我也已經準備好,無需公主費心!”

方大娘略愣了愣,問道:“駙馬可是不知我大唐的婚俗?”

薛朗誠實的道:“婚禮的吉時在黃昏這個我知道,其他的,還真沒找人問過。”

方大娘笑起來,解釋道:“好叫駙馬曉得,吉時在黃昏,舉行婚禮便在公主府中,今後駙馬爺也將居於公主府,是故,駙馬所謂的婚牀也當置於公主府中。”

也是在這時,薛朗才知道,像他這樣新娘地位比新郎高的,或是男方家不在長安本地的,婚後是居住在女方家的。所以,薛朗婚後是要住在公主府的。

當然,也不是說他以後就必須住在公主府,他也可以回自己的府邸,不過,舉行婚禮的地方是在公主府。

這點薛朗倒是無所謂,反正他就一個人,住哪裡都行!於是,薛朗從善如流的點頭:“那我待會兒讓人送過去!”

方大娘又問:“婚禮之時需要大雁,這等時節,野外無有大雁,如駙馬不介意,可由殿下從禁苑捉一隻使人送來?”

薛朗趕緊搖頭,這個時節的長安,除了皇家禁苑裡,也沒地兒去弄大雁,都飛南方過冬去了。

就這樣一項項的把婚禮的相關事宜商量好,完了就是席面。方大娘過過來的時候帶着阿土,知道薛朗非常善於烹飪,特意過來與薛朗協商一下,希望能整治出一份好席面。另外,還有新房的佈置,薛朗的喜好等,以後薛朗住在公主府的日子還長,公主希望能讓他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佈置

本來薛朗以爲席面要擺到他府裡,先前是做了許多準備的,現在聽說要擺在公主府裡,自然就把他準備的東西拿出來,大家的目的都是爲了把婚禮辦好就是。

爲了於元正後舉行的婚禮席面能好看些,薛朗準備了許多吃食,不止蔬菜。其實唐朝是有反季節蔬菜的,但是呢,這時候的人講究順應時令,所以,反季節蔬菜並不受歡迎。所以,薛朗便只准備了香腸和罐頭。

沒錯,薛朗把罐頭給弄出來了。秋天水果豐收的時候,除了做了大量的果醬,釀了許多果酒外,便是做了罐頭。用竹筒裝,用蜜蠟密封,藏到冰井裡,準備冬天的時候待客或是自己吃。

還好,這是可以使用奴僕的古代,只要下令,多有下人操辦,幫薛朗分擔了許多俗務和壓力,不過,他也不能清閒就是,還有許多的事情等着他。可憐的薛朗苦逼的陷入禮部和方大娘的雙重“摧殘”中,禮部訓練他禮儀,方大娘負責婚禮時的俗務。

薛朗趁機把剛做好不久的拔步牀送了過去,還有許多爲婚禮準備的吃食等,一股腦兒的送過去。

公事上,快年底了,在聖人封筆前,必須把所

有事情都做好。禮部爲了婚禮的時候不至於出錯,越到婚期臨近,越發緊迫,派了個人天天跟着他,只要薛朗有點兒空擋,就見縫插針的讓他複習禮儀。薛朗感覺如果這樣的日子長一些,他只怕會被煩死,還好,婚禮不遠了!

忙着忙着,等薛偲來請示今年元正的節禮該如何送時,薛朗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

原來已經過到年底,快春節了!媽蛋,過完除夕沒幾天就要成親了!他要脫團了! 然而到了這種時候,薛朗還有一個大問題沒解決!

催妝詩啊!現在去買還來得及嗎?

薛朗跟好基友蘇寒吐槽的時候,蘇寒跟着他一起傻眼,遲疑道:“此事……我也愛莫能助,我於詩賦一道也不通。”

兩個好基友面面相覷,臉上就一個表情——

怎麼辦?

倆兒光棍一齊想到唯一的已婚人士江臨。等江臨被找過來,聽明白兩人的困難後,表情十分微妙:“此事吧……”

“嗯嗯!”

“我也愛莫能助!”

“咦?!”

簡直不敢置信!

江臨不好意思的撓頭:“當初我成親,催妝詩也是請別人捉刀的!要不……抄出來給大哥你應急?只是……公主願意嗎?”

這是個問題!

薛朗愁眉苦臉的想了半晌兒,最後還是隻能讓人悄悄跑去公主府問,結果就得到平陽公主一句“自己想”的回答。

薛朗琢磨,這是不准他找人捉刀代筆的意思了!啊!蛋疼……不是,是頭疼!想想抄哪首——

作爲一個寫公文水平只進不到半文半白程度的人,他要是寫出古詩來,會有人相信嗎?這是抄都沒抄處啊!在兩位好基友同情的目光中,薛朗只能自己默默苦逼,誰讓他想娶平陽公主呢!這麼一想,又覺得只是催妝詩而已,算不得什麼,這也是應有之義纔是。

就這麼痛並快樂着,暗戳戳的在書房貼了一個自制的掛曆,每過完一天,就用筆劃掉一個日期,眼巴巴的看着婚禮的日期越來越近。

在元正封筆之前,聖人發下詔書——

晉封薛朗爲芮國公,食邑三千戶,實食封一千戶;另有田產、絹帛、金銀等物賞下。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七卷_請假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
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七卷_請假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