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陝西安定

陝西是大省,恢復秩序並不是喊喊口號便可以了。

不僅需要實際上的物資墊底,更需要大量的文人士子的參與和統籌規劃。

好在山西學府如今已經遍地開花,每年畢業的學生都有數千人上下。

這些人也許放在高位上還因爲經歷不足而不能勝任,但是放在地方作一個小吏負責基層的運轉,卻是完全足夠了。

陝西這次清洗,帶給潞州軍的不僅僅是錢糧,更有大批受到牽連的官員,地方吏員,這些人李開莫眼都不眨一下的便全部收拾,騰出來的大量的位置給予山西來的學生。

陝西省這次清洗中,一共有四個知府,三十餘位縣令或殺或囚,底下的世代小吏之家,被收拾的更是數不勝數。

若是李自成,面對着這種情況根本就是束手無策,但是李徵卻不一樣,他手中能夠勝任這工作的人數多的是。

而想當官的更是排着隊等着,更可怕的是,每年就有更多被鍛煉出來的學生有足夠的能力管理一縣。

對於官吏空缺,李開莫根本就沒有任何壓力,無論有多少空缺,他都可以迅速安排人員上崗。

而且這些潞州軍系統培訓出來的官吏,與自己配合起來,默契程度更是遠遠超過這些舊官吏。

對於如何賑濟災民,如何恢復生產,這更是潞州軍的拿手好戲。

從修築灌井開始,再到修茸水利,這些工程都是需要無數的人力,而在這個世道,人力卻是最便宜的。

只要有一口吃的,災民們都會聞風而至。

西安府的工程數量極多,無論躲的多遠的百姓,一旦聽說有這種以工代賑的事情,都會蜂涌而至。

哪怕是一些疑心極重,對官府已經沒有一點信任感的百姓,也會陸續在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從躲藏中的深山中自行出來加入,根本就無須人員前去宣傳。

施行以工代賑的工程進行之時,並行而動的是對多如牛毛一般的山匪路霸的嚴打行動。

在這場嚴打行動之中,無數的官兵中的兵油子也被戰場給剔除出來,這些作戰不力卻搶功積極的傢伙們,因爲如今陝西人力短缺,倒是沒有被就地正法,而是大部分都被送入各個礦井之中,開採急需的各種資源。

通過一個多月的軍事圍剿,西安府的大小毛賊死的死,搬家的搬家,地方的治安開始迅速的好轉。

在穩定了西安府這個陝西行政中心的秩序之後,靠着以工代賑修茸出來的一些水利設施,大規模的佃田還家行動也陸續展開。

這些田地已經一掃之前李徵剛起步時還掛在他名下的暗地作法,而是明明白白的宣佈一年免徵,第二年畝徵收三斗的政策,十年後田地便歸耕種人所有的法令。

當這些田地開始陸續分配給原本只是來混口飯吃的災民之後,頓時人羣歡聲雷動,人人都在感謝上蒼終於降下一個爲民作主的好官。

畝徵三斗的賦稅,比起大明朝廷明面上的賦稅那是高上一倍有餘,但是在官府保證不再徵收任何其他雜稅之後,這賦稅卻完全不值一提。

就算一畝的收成不多,但是戶均高達三十畝的田地基數下,繳完賦稅後,剩下的也足夠一家老小吃喝了。

更重要的是,原本賣苦力吃口飯的苦役,如今卻成了自己田地收成的保證,這等於是自己爲自己在修茸水利,官府卻是花了錢。

這種官府之前別說見過,聽也沒聽過。

不過這些惠民措施想要落到實處,卻是需要通過官僚們的手,潞州軍是新興勢力,不僅內部清廉遠勝於大明朝廷,更因爲無處不在的隨風組織,這個潞州軍內部的錦衣衛在暗中窺視和監督,官吏們都還不敢太過於放肆。

三個月的時間,在李悅率領大軍回返西安府後,西安府已經與三月前完全不一樣了,雖然還算不上繁華,但整個西安府精神面貌完全煥然一新,充滿着生機和朝氣。

當李悅近三萬新舊軍回到西安府,李開莫有了強援之後,更是大刀闊斧將整個新政推向全陝。

而與他預料中的不一樣,陝西各地並沒有出現什麼大規模的動亂,甚至小規模的騷亂也沒有出現幾例。

讓李開莫空有殺人的心思,卻是完全找不到殺人的理由。

有了西安府的例子在前,更是看到數萬大軍已經磨刀霍霍,甚至本地官軍看向他們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樣的情況下。

這些縉紳、官吏們十分明智的選擇交出自己侵吞的大量田產,更是在號令傳達各地的第一時間,便早早將已經準備好的錢糧自行送至官府衙門,完全一副乖寶寶的模樣。

在各地縉紳們完全棄械投降之下,最爲失望的當屬各地的駐軍們,他們大多都是舊官兵出身,更是經常被拖欠糧餉的存在,原本還指望這次能夠發一筆財,最後卻是一無所獲。

不過他們並沒有失望多久,西安府便派出了一隊隊的督查隊伍,進駐了各個府。

在縉紳們如臨大敵之下,這些督查隊伍並沒有再想其他由頭對他們動手,而是在各府措辭極爲嚴厲的召集各縣所有官軍,全部前去府城接受覈查。

當百般不願的各地官兵匯聚而來之後,他們驚奇的發現,這些督查隊伍並不是來找他們麻煩的,而是來給他們發放軍餉的。

這些官兵有一個算一個,每人都是足額發放了一年的糧餉,這些錢糧都是當地的縉紳們剛剛交納的錢糧,根本不怕錢糧不足。

在這些官兵們滿心歡喜的拿着糧餉歡呼萬歲之後,督查組終於露出他們的獠牙,開始清理軍隊之中老弱病殘,只留下青壯,並且重新登記造冊。

淘汰出來的老弱也並沒有就此不管,而是一次性補發一年軍餉,便讓他們就地解散。

各府官兵被裁汰之後,許多人的官職都是開始一連串的下降,有的遊擊,參將一類的,所部經過裁汰之後,最後只剩下百多個家丁,幾乎直接成爲了光桿司令。

這些人統統都被降職處理,有的甚至直接被清退,可謂嚴厲之極。

有清退的,自然有提升的,其中有一個叫林山會的小千總,便是直接被提拔爲一府遊擊,只因所部一百餘人,俱爲青壯,在一衆喝兵血,吃空餉的將領之中,完全可堪稱奇蹟。

各府之中,開始設立武備處,主管各府軍餉發放以及軍隊訓練、物資儲存補充之職,獨立於地方行政之外,由省府巡撫下設一武備司直接管轄。

這是一次嘗試,也是李徵對軍政分離的一次改革。

武人之所以一直被文官所壓制,就是因爲後勤、訓練、糧餉、升遷甚至指揮都全被文官操持,完全沒有自己的獨立性。

雖然李徵也認爲文官統國纔是正道,畢竟無論過去還是未來,軍人當政的國家,基本上都是窮兵牘武,戰亂不斷,百姓們活的都極爲艱難。而文官治理的國家,最差的至少還能國家安定。

但是軍人卻需要一定的獨立性,至少不能什麼事都是文人說了算,尤其是明末這些基本上沒什麼底線的文人,絕大多數就是老鼠屎。

加上這麼一個武備司,讓各地軍人獨立於地方行政之外,而且也不是省級一把手直轄,只是受其管轄。

看起來似乎多了一個部門,但是卻是形成文武相治相依,軍人在文官的控制之下,但文官卻又不能直接插手其中。

經過一個多月的核查造冊,全陝除了榆林之外,裁汰後的軍隊人數在三萬一千餘,其中潞州軍近萬並不是常駐軍,實際兵力二萬二千。

其中寧夏兵力七千,甘肅鎮兵力五千六百,陝西腹地的軍隊只有不足一萬人,而且還是分散於各地。

軍隊經過打散重編,更是在潞州軍教官爲期兩個月的突擊訓練中再次摔打了一番,無論軍容還是戰力,都得到了明顯的增長。

崇禎十二年的臘月,陝西再一次開始出現大動作。

全省統一對各地的山賊,小股流寇進行全省聯動進剿。

在潞州軍壓陣之下,各府陝西兵開始對各自轄地展開地毯式的清剿。

這一次,不再是如之前大明朝廷那般以殺爲主,而是以撫爲主。

只要在規定期限內下山自首者,其罪概不追究,並且官府還予以分田借糧,讓他們能有一條活路。

畢竟事實上也根本無法追究,在這個人吃人的時代,不殺人,不搶人根本就在陝西這地界活不下去。

半個月時間,各地下山的山賊絡繹不絕,而各地在督查隊的監督下,也開始宣讀政策,分發田地安置他們。

對於這些下山的盜賊們,各地並不敢大意,不僅打亂他們的社會關係,更是重新啓用並實施了已經荒廢多年的保甲制度,以連坐的重典方法,來讓社會秩序更快的恢復過來。

第十二章 過小年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384章 頑強第465章 分歧第403章 拼死一戰第八十三章 逃竄第310章 頗爲期待第481章 一線生機第334章 摩擦第334章 摩擦第254章 第一場戰鬥(2/3)第一三九章 鎮撫官第485章 偷襲第一百一二十章 天雄軍第511章 警示第521章 末路第319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380章 分裂第247章 後金入寇(1/3)第300章 孤家寡人第一四五章 迎親第233章 打了雞血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226章 不知疲憊麼第237章 草原動盪第379章 義正辭嚴第一五八章 士氣高昂第一五一章 老子要定了第十七章 立威第473章 突圍下第257章 一片的冰寒第一六二章 內憂外患第374章 破營第246章 怕是玩脫了吧(3/3)第484章 舉止望遼東第二十三章 開始第258章 悲傷的事故(3/3)第一百零九章 高闖到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211章 搜刮第七十八章 顆粒火藥第一八七章 試驗第一六章 李自成溜了第一八五章 繼續前進第242章 四方雲集第312章 尚不能量產第380章 分裂第245章 開始甩鍋了(2/3)第526章 視察第369章 集結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447章 入城第288章 忠臣楷模第336章 騎虎難下第533章第423章 大同有警第312章 尚不能量產第383章 騎兵爭鋒第一二七章 發力第332章 內應第三十二章 全滅第456章 戰前佈置第484章 舉止望遼東第十四章 出氣第456章 戰前佈置第500章 盛京城下第526章 視察第514章 到達山海關第446章 狂歡第359章 有必要談麼第445章 錦衣衛復出第483章 昨日黃花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要事稟告第479章 山海關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428章 孫傳庭出籠第495章第二十五章 困難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十二章 過小年第384章 頑強第356章 戰意第464章 崩潰第八十二章 戒備第474章 出塞第一九五章 重騎兵第370章 出奇第424章 三攻開封第六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一百零六章 終於堵住了(第四更,繼續求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治其罪第318章 將軍百戰死(中)第一百零三章 騎兵來了(第一更)第四十章 回城第272章 要的只是李徵第227章 全線攻擊第一二九章 不回頭第473章 有大動作第七十九章 恢復
第十二章 過小年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384章 頑強第465章 分歧第403章 拼死一戰第八十三章 逃竄第310章 頗爲期待第481章 一線生機第334章 摩擦第334章 摩擦第254章 第一場戰鬥(2/3)第一三九章 鎮撫官第485章 偷襲第一百一二十章 天雄軍第511章 警示第521章 末路第319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380章 分裂第247章 後金入寇(1/3)第300章 孤家寡人第一四五章 迎親第233章 打了雞血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226章 不知疲憊麼第237章 草原動盪第379章 義正辭嚴第一五八章 士氣高昂第一五一章 老子要定了第十七章 立威第473章 突圍下第257章 一片的冰寒第一六二章 內憂外患第374章 破營第246章 怕是玩脫了吧(3/3)第484章 舉止望遼東第二十三章 開始第258章 悲傷的事故(3/3)第一百零九章 高闖到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211章 搜刮第七十八章 顆粒火藥第一八七章 試驗第一六章 李自成溜了第一八五章 繼續前進第242章 四方雲集第312章 尚不能量產第380章 分裂第245章 開始甩鍋了(2/3)第526章 視察第369章 集結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447章 入城第288章 忠臣楷模第336章 騎虎難下第533章第423章 大同有警第312章 尚不能量產第383章 騎兵爭鋒第一二七章 發力第332章 內應第三十二章 全滅第456章 戰前佈置第484章 舉止望遼東第十四章 出氣第456章 戰前佈置第500章 盛京城下第526章 視察第514章 到達山海關第446章 狂歡第359章 有必要談麼第445章 錦衣衛復出第483章 昨日黃花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要事稟告第479章 山海關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428章 孫傳庭出籠第495章第二十五章 困難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十二章 過小年第384章 頑強第356章 戰意第464章 崩潰第八十二章 戒備第474章 出塞第一九五章 重騎兵第370章 出奇第424章 三攻開封第六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一百零六章 終於堵住了(第四更,繼續求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治其罪第318章 將軍百戰死(中)第一百零三章 騎兵來了(第一更)第四十章 回城第272章 要的只是李徵第227章 全線攻擊第一二九章 不回頭第473章 有大動作第七十九章 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