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勢浩大的李闖集團,在山西數月才折騰起來的十數萬大軍,一戰之下,便化爲灰燼。
只在萬餘人向着汾州而去,這本來也是李徵爲他選的道路。
收容俘虜,安置俘虜打發他們回鄉都需要時間,好在李自成之前已經打下了良好局面,十數城的縉紳官吏基本上已經被清理一空。
平陽府各城之中,被連根拔起的縉紳們,留下的無主田地更是多不可數。
這十數萬人的安置不是一個小工程,其中甄別闖營細作,重新收攏官軍敗軍,也不是一個短期內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不過在接收了李自成辛苦搜刮來的錢糧之後,李徵有充足的錢糧可以從容安置這些難民,也可以重新武裝起更多的官軍。
雖然這些敗兵不可能如同潞州軍這般強力,但鎮守地方,還是需要大量這樣的舊官兵。
在留下三千人配合隨軍的文吏安置這些人之後,李徵的目光也再次投向北方。
這一次,李徵的目標並不是已經穿汾州入太原府的李自成,而是汾州境內的晉商們。
這可是一塊大肥肉,之前李徵一直沒有機會動他們,但眼下已經近在咫尺,他不可能放過這塊肥肉不吃。
畢竟與朝廷翻臉已經基本上成爲事實,李徵迫不及待的準備着擴軍備戰,這更需要大量的錢糧支撐。
想將平陽府化爲糧倉,在短期內是指望不上了,未來兩三年之內能夠恢復過來,就已經是萬幸了。
既然無法在內部開源節流,那將目光投向外部,用擄掠來度過眼前的難關,便成爲了唯一的辦法。
越過靈石向北,穿越過靈石口,便進入了汾州境內。距離介休也只是十數裡之遙。
這一次他是以追擊李闖爲藉口過境的,剛剛邁過靈石口,李徵便冷笑的看着無數前來犒軍的縉紳商人們。
數百人的犒軍團看起來極爲的壯觀,無數的糧車和物資,更是令人挑不出來地方士紳們一點毛病。
有態度,有內容,更有場面,在這種金錢攻勢下,誰也抹不開面子,直接給人翻臉。
但李徵又豈是這點東西就能打發的麼?
不多時,犒軍團已經來到軍前,在李徵面前,無數縉紳們都是一臉的笑意,還沒近前,便是一片的彎腰鞠躬的場面。
“恭迎王師大破賊寇,護我大明地方安靖!”
“王師以正討逆,功在社稷,造福蒼生!”
“大軍征討賊寇,委實艱辛,我等備下些許糧草,酒肉,以壯大軍聲勢!”
在一片恭維聲中,一車車的錢糧、酒水不斷的被送至軍前,當一大羣山羊與肥豬被趕過來之後,原本殺氣騰騰的大軍,竟然不知不覺之間,戾氣少了大半。
“多謝各位鄉老,委實感念不盡!”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李徵在馬上不斷的抱拳回禮,場面一片的融洽。
不過李徵沒有下馬與他們握手言歡,相反態度極是倨傲,畢竟他是來砸場子的。
現場中卻似乎沒有人看到這點,完全沒有其他地方縉紳們一般的脾氣,似乎完全沒有高人一等的作派。
在人羣的熱情迎接之下,李徵一路隨着這些縉紳商人們來到介休城下,不過當他們邀請李徵入城飲宴之時,李徵的目光變得開始玩味起來。
“諸位盛情難卻,本將自然明白。只是這許多弟兄們,卻是在城外吃糠咽菜,委實不是李某本意。”
李徵並沒有隨着這些人入城,反而當着這些人的面,開始調撥軍隊,準備入城接管城防。
如今這個時代,無論如何小心都不爲過。眼前這些人一臉熱忱,李徵卻不會太意,更加不會單身入城。
這些人能夠與流寇談商李徵倒無所謂,但賺建奴那邊滿是鮮血的銀子,並且毫無心理負擔,根本就沒有什麼底線可言,在這樣的人面前,李徵又怎麼可能會信。
“大帥,這介休只是一介小城,萬餘大軍根本無法承擔啊!”
不出所料,對於李徵要求大軍入城的要求,這些人一臉爲難的婉拒道。
“既然如此,本將就不入城了,你們將飯菜送入軍營便可。”
這個時代,對於客軍向來都是抱以警惕的目光,這點李徵當然明白,不過他卻不準備妥協。
“這……”
李徵這個要求,頓時讓所有人都臉色難看。
“回去吧!”
李徵臉色一下子拉了下來,直接下了逐客令。
開玩笑,他是來打土豪分錢糧的,用不着給這些人什麼好臉色看。
“不瞞大帥,這次是範東家牽頭請宴的……”
見到事情不對,一個老者定定的看着李徵,輕飄飄的說道。
範東家便是介休範家的主事人,範永鬥,他在山西這塊地方可不是一般的存在,在山西官場之中可謂手眼通天,整個山西就同幾個人敢不賣他面子的。
“範東家?你是範家人麼?”
李徵目光充滿玩味,盯着這個老頭平靜的問道。
“不是。不過與範東家極有淵源。”
老者一臉的自信,似乎與範永鬥有些關係是極有面子之事。
“這裡可有範家嫡系?”
李徵看了一眼這些的所有人,冷不丁的問道。
人羣中一片寂靜,有些人的目光看向一個年輕人,不過他卻輕輕搖搖頭,沒有主動承認自己嫡系的身份。
“範東家還真是排場不小,來請我赴宴,卻連一個嫡系都沒有?這般沒有誠意,可是主家待客之道?”
李徵仰天打了個哈哈,話語中也帶了些許冷意。
衆人都不是傻子,李徵這個態度已經完全表明了態度,他這次來是找事的,至於爲什麼找事,他們更是個個心中有數。
李徵冷冷的瞄了一眼,城頭上面盔甲鮮明,甲堅兵利的守城士卒,看着他們如臨大敵的模樣,李徵也明白範家這是已經準備好了刀兵相向可能。
“大帥勿怒,凡事都有個商量,不知道大帥有何要求,只要小的們能夠辦到,範家定然給大帥一個滿意的答案!”
在人羣中的年輕人也坐不住了,上前一步,畢恭畢敬的說道。
在這個時代聰明的人都已經看到了未來的局勢,必然是刀槍在手的人說了算,因此對上李徵,就算範家也只能低頭。
“你可知我軍在靈石折損了多少兒郎?這又該如何商量?”
李徵冷冷的看着這個年輕人,語氣分外冷漠的說道。
“我範家願意出銀萬兩,糧一千石,以資軍用,不知大帥覺得可否?”
所謂做錯了事要認,捱打要站直,他們範家出售軍資武器給李闖,這本就是他們的問題,這個年輕人不敢嘴硬直接開出了條件。
說實話,這個補償已經不少了,不過李徵顯然是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的,他想要的可不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