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臣扎牙忽不氈作戰不力,大損我大金士氣,特來請罪!”
一輛鍍金鑲玉的龍攆前,喀爾喀蒙古萬戶長跪倒於龍攆前,戰戰兢兢的說道。
後金對於戰敗的將軍處罰是極重的,雖然他身份不俗,但在這皇太極面前,他還是忍不住的心中恐懼,身體都有些許的顫抖了。
“扎牙忽不氈,你無須喪氣,尼堪本就狡詐,而且一場小小的挫折傷不了雄鷹的志氣,本汗定當爲你出這口怨氣。”
對於此戰的失利,皇太極並沒有生氣,反而好生安撫了一番。
“多謝天聰汗!外臣定當戴罪立功,以補今日之過!”
扎牙忽不氈鬆了口氣,趕緊大表忠心。
“本汗說替你出氣,並非隨口一言,你可看清城頭明軍將旗,等本汗辦完大事,將之擒於你帳下,任你處置!”
對於這些剛剛收服的漠北蒙古諸部,皇太極本就是極力拉攏的,當下拍着胸口保證道。
“多謝大汗,外臣看清楚了。那是一面方旗,上面的字外臣不認識……”
聽到皇太極如此恩寵,扎牙忽不氈胸口熱血上涌,只覺得自己充滿了鬥志,但他剛說了一句,便被皇太極打斷了。
他愕然望去,只見皇太極肥胖的身影竟然如同彈簧般的跳至龍攆扶手前,完全不知道這傢伙這般肥胖是如何行動如此敏捷的。
“你說是一面四角方旗?”
皇太極說話都有些顫抖了,眼睛死死的盯着扎牙忽不氈,宛如欲要擇人而噬的猛獸一般。
“是,是是……”
扎牙忽不氈不由得緊張起來,完全沒來由的覺得自己就象是小羊羔碰上了大灰狼。
“哈哈……真乃天助我也!天命果然在眷顧着大金!”
皇太極縱聲長笑起來,聲音充滿了歡快,以及掩飾不住的激動。
皇太極沒有理由不激動,原本還只是圍點打援,雖然把握十足。但還是害怕會有變數,比如說大明朝廷這邊動作太慢,李徵拖延不前等待意外情況。
雖然李徵拖延不前的可能很低,畢竟能練出這樣軍隊的將領,必然會明白一個道理,遇戰不敢前,軍隊就會半毀。
甚至皇太極還巴不得他得令後拖延不前,如果李徵真的這樣做了,軍隊士氣還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這個事情會讓潞州軍在心底埋下一顆種子,那便是對後金八旗的畏懼感。
只有有了這種畏懼感,這支軍隊見了後金八旗,就會再次畏縮,那這支軍隊就會不敗而敗。
但眼下這支軍隊突然出現在朔州城中,皇太極感覺滿天神佛都在幫助自己一般,完全是心想事成!
他若是來自後世,必然會自稱是位面之子。
這種賭骰子的賭局中,把把都是三個六豹子,試問誰能做的到?也唯有天聰汗皇太極了!
“傳我汗令,代善、嶽託兩紅旗圍西門,扎牙忽不氈率喀爾喀蒙古騎兵圍北門,只守不攻!鑲藍旗艾度禮、固山額真篇古堵住明軍向南退路!多爾袞、阿濟格率正白旗、德格類兵、豪格率鑲黃旗及諸部蒙古隨本汗立營東門!大軍圍困朔州,勿必不能讓城中跑掉一隻耗子!”
皇太極暢快的笑了一陣,猛的收住笑聲,虎視着一衆後金文武,森冷的下令道。
“喳!”
一衆將領紛紛跪地領命,不多時便即四散而去。
代善也是跟所有人一樣,低眉順眼的準備一起離去,卻是被皇太極給叫住了,“二哥,你與嶽託這次損失頗重,我撥一些丁口與你恢復元氣。此去城西,以固守爲上,若是事有個不濟,捎個信來北門,我立即發兵助你!”
代善這次捅的蔞子不小,可謂老汗在渾河一戰之後,八旗丟的最大一次臉面。
原本還擔心皇太極處罰,但是皇太極卻是絲毫沒有追究,甚至連那些故意顛倒黑白的敗兵們,都沒有追究,算是給足了他面子。
這要是換了老七莽古爾泰,估計這會兒皇太極就要丟雞不成反蝕把米了。
“多謝四弟關懷,二哥又不是不曉事之輩。二哥這便去了,四弟你的心思我明白,二哥這次會固守城西,就算兩紅旗元氣大傷,也不會讓你失望的!”
但代善卻是就吃這一套,原本就因爲心中難安,根本不敢與皇太極同攆而行,如今聽了這話更是息了大部分與皇太極爭勝的心思。
“有二哥在,我放心的很!”
皇太極哈哈一笑,揮手送別了代善離去。
一旁的多爾袞卻是在心中暗自嘆了口氣,這皇太極馭人之術委實厲害。巧妙的利用這次代善裁這個跟斗,只是在三言兩語之間,大貝勒代善便淡了許多與他爭雄的心思。
之前一徵朝鮮之時,皇太極便是用不及時補給,以及故意耽誤阿敏麾下報功申請的小手段。
令四大貝勒之一以脾氣暴燥出名的阿敏怒氣勃發,在狂怒之路,愚蠢的做出欲在朝鮮自立爲王的暈招。
這種分裂的態度,給了皇太極最好的機會,聯合其他七旗入朝給阿敏施壓,最後再將阿敏丟了大明薊州遵化四城的老帳拿了出來,直接將其囚禁而死。
這口黑鍋甩的正是時候,本來就對阿敏以努爾哈赤侄子身份,卻能位列四大貝勒不爽的其他大小貝勒,共同落井下石,扳倒了這個政敵。
如今又用懷柔方法,令代善這個老狐狸不得不暫時低頭,不與他相抗。
那下一個呢?
肯定是莽古爾泰這個粗鄙武夫了,如今皇太極挾大勝之威,聲勢正如日中天,代善又暫時低頭之際,正是對付莽古爾泰的最佳時機。
而皇太極這次之所以御駕親征,也正是給莽古爾泰犯錯的機會。兩大貝勒已經遠征,多爾袞可以想象的到,跋扈又自大的莽古爾泰,在遼東會有怎麼樣膨脹,犯下多少錯了。
多爾袞甚至都能想象的到,回到遼東後,莽古爾泰會有哪些跋扈的舉動了。
從內心來說,多爾袞是不想莽古爾泰快速倒下的。因爲他不僅對於後金的汗位心心在念,還有對皇太極,那刻骨一般的仇恨。
皇太極還未上位,便聯手其他三大貝勒,直接逼死了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奪走他的兩黃旗,更使得他三兄弟反目成仇,這真是刻骨之仇。
不過多爾袞雖然年紀小,卻極能隱忍,母親被逼殯葬之時,他能忍着痛苦高聲叫好。
這雖然讓他得到了皇太極的信任,再次手掌被改名爲正白旗的正黃旗,但卻令三兄弟中的大哥阿濟格與他反目成仇,兄弟之間爭鬥不斷,從來不曾停息,完全沒了攜手的可能。
多爾袞心中咆哮着,目光中更是深藏着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