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

兩個錦衣衛聽到這個問話,亦是紛紛扭頭望向孫交,同樣想知道孫交背後站着的是哪一位朝廷大佬。

雖然現在朝廷已經沒有哪一位高官敢於公然跳出來反對皇帝,但文官曆來陰險,卻不知是哪位大佬在背後使絆子。

殺吧,通通殺乾淨,這幫僞君子本就應該通通下地獄。

“本官是提拔了他們不假,但這又能說明什麼?哪個文選司官員不關照一下自己人?至於他們做了什麼,因何要行刺劉忠和汪直,本官概不知情!”孫交聽到這個問題,當即默默地閉起眼睛以示不肯招供道。

牟斌看到孫交果然不願意吐露實情,便皮笑肉不笑地道:“不知情嗎?你可能還不知道一件事!”

“什麼事?”孫交心裡隱隱感到一絲不安,便重新睜開眼睛地詢問道。

牟斌眯起眼睛望着孫交,顯得一字一句地道:“我在用刑方面是一等一的高手,這天下還沒有我撬不開的嘴!”

說到最後一個字,故意咬得特別重,無形中給孫交施加更重的心理壓力。

“牟斌,你是想要迫害忠良,不怕史筆如鐵嗎?”孫交深知北鎮撫司刑具的可怕,當即便憤怒地質問道。

你是忠良?呵呵……伱是忠良!

一個充滿鄙夷的笑聲在牢房的通道中響起,而牟斌對這位厚顏無恥的文官不再廢話,當即讓手下將人押上,朝着那個充滿十八般刑具的審訊室大步走去。

至於史筆如鐵,他知道這些文官確確實實掌握着黑白顛倒的能力,但更相信後世人終究能夠看穿虛妄直擊史實。

即便孫交等文人再如此抹黑成化昏庸,而今聖上殘暴,但時代的興衰會說明一切,而今他要做的便是助陛下撬開孫交這張嘴。

七月中旬,棉花朵朵開。

銀光點染兆年豐,萬頃星搖似雪融。

素裹羣芳誰兌暖,輕身入被蔽時空。

……

在大明朝堂仍舊暗流涌動、明爭暗鬥的時候,京畿之地已經迎來了豐收時節。

由於今年北直隸春夏並沒有蝗災,而棉花又是耐乾旱的農作物,致使京畿種植棉花的人家的產量喜人。

雖然絕大多數的武勳都拒絕朱祐樘種植棉花的召號,但很多底層百姓其實還是挺聽話的,故而配合順天府衙種植棉花的號召。

其實早在明初之時,太祖朱元璋便已經注意到棉花的價值,所以十分重視棉花的種植,更是頒佈了政令。

當時朝廷下令:凡百姓在田五畝至十畝要栽桑、麻、棉花各半畝,十畝以上加倍。

據史料記載:洪武二十年,河南彰德、衛輝、廣平等七府棉布產量高達一千一百八十萬三千餘斤。

永樂十七年,朝廷共徵收棉布一百二十萬六千八百八十七匹,絲棉二十四萬六千五十七斤,棉花絨五十八萬三千三百二十四斤。

棉花早已經成爲大明重要的經濟作物,亦是華夏百姓能扛過一場場寒冬的有力保障。

很多人都知道大明跟西部少數民族的茶馬司,但由棉花織成的棉布同樣受到他們的歡迎,所以大明亦會採用棉布跟少數民族換馬匹。

事實上,大明跟其他國家或大大小小部落的貿易中,棉布一直都是硬通貨。

趙老四是北直隸普通百姓,世世代代在這裡務農爲生。

由於他爲人安分守己,從來都是有一文錢便花一文錢,沒有錢便老老實實挖野草熬日子,倒是守住了祖上傳下來的二十畝田。

在今年春耕之時,他響應順天府衙的號召,亦是領取了一些不要錢的棉花種子,用其中的兩畝田種了棉花。

到了收成的時節,他的兩畝田跟其他人的棉花地一般,亦是迎來了一場豐收。

他帶領兩個兒子和兩個兒媳一起到地裡採摘棉花,摘棉花似乎是一件頗有意思的事情,結果自己的孫子和孫女都主動跑來幫助。

面對這種潔白如雪的棉花,一家人始終有種豐收的喜悅。

由於人工採摘,故而他們能很好避開雜枝和雜枝,使得采摘回來的棉花很乾淨。只需要經過一日暴曬,然後經過去籽和雜質的處理,便得到了可以出售的棉花。

經過稱量,此次兩畝棉花地竟然足足有六百斤。若是加工成六斤重一張的棉被,單是此次的收成,便可以變成一百張棉被。

只是在此之前,他需要通知糧長和宛平縣衙戶部書吏,由他們前來徵稅。

生在大明,不管自己的二十畝地用來種植什麼農作物,他都要以“三十稅一”的標準進行納稅,現在棉花自然同樣如此。

不過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朝廷對棉花推出優惠稅收政策。

若自家所種植的棉花豐收,即可按戶部所擬定每畝六斤的優惠稅收進行繳稅,即直接繳納十二斤棉花即可。

若是出現特殊情況導致自家的棉花地出現欠收,則可選擇按傳統“三十稅一”的方式向宛平縣進行繳稅。

趙老四算了一下,若按戶部的標準只用向朝廷繳納十二斤棉花,若按傳統的方式則要繳納二十斤棉花。

趙老四知道太祖時期所擬定的三十稅一的政策已經很厚道,便決定不佔朝廷這點便宜,當即以傳統的方式繳納了二十斤棉花。

在繳了稅後,自家剩下五百八十斤棉花。

只是棉花並不能當飯吃,而一家大大小小有着十張嘴,故而棉花需要換成銀子,購買柴米油鹽醋來保障自家日常的生活用支。

趙老四將大兒子打發到京城尋棉花二販子賣棉花,便扛起鋤頭準備前去棉花田做最後的收尾清理工作。

“快跑!順天府尹帶着幾名衙差來到村口,指名道姓要找你!”

“順天府尹因何要找我,我又爲什麼要跑?”

“你忘記咱們年少的時候偷看劉寡婦洗澡的事情了嗎?那腿,那臀,還有那前胸多白……”

……

趙老四不由得想起了四十年前,那身子是真的很白,至今都無法忘懷,彷彿那是一場刻到骨子裡的夢。

想到自己大半輩子的清名不保,他當即便跟朱老六準備朝着村子的另一面逃竄,但突然間意識到不對。

這個老貨好吃懶做已經淪爲佃戶,他是到哪裡都一個樣,但自己那二十畝田還長在地裡,難道還能帶走不成?

“你就是趙老四?”宋澄騎着馬前來,對跪在地上的趙老四確認身份地道。

隨行的宛平戶房書吏打量了一眼趙老六,看到趙老四緊張得說不出話,當即便保證道:“府尹大人,他就是趙老四!”

趙老四生活在這片土地已經幾十年,雖然有幸遠遠看到宛平的縣尊大人,但卻根本沒有見過府尹大人,更別說是府尹大人跟自己說話了。

此刻他跪在地上,腦袋一直都是嗡嗡。

趙老四知道自己偷看劉寡婦洗澡的事情瞞不住了,當即便求饒地道:“草民知錯,請府尹大人打草民的板子!”

“這倒不算什麼大錯!只是新朝之所以推行優惠稅收政策,便是要恩惠於民,今後若遇豐收之年,汝按戶部定額上繳即可。你此番能主動以二十斤棉花上繳,足以證明汝乃大明良善之民,陛下聖心甚悅。此次差額便不予退還,這是一張由戶部新發的弘治布票,亦算是朝廷對你這種良善之民的一份恩賞。因皇家織布廠的第一批棉布要跟外夷貿易,所以此票要到八月方能奏效,屆時你或遣人持票到皇家布行,便可換得任意一匹棉布!”宋澄遞給隨行的吏員遞了一個眼色,便認真地交代道。

此次下鄉,他的心情其實很不錯。

歷來朝廷都想着從百姓身上盤剝更多,甚至千方百計巧立名義對百姓加派加徵,唯有新朝還會擔心百姓吃虧,竟然另外發行弘治布票進行補貼。

這確確實實是一項善政,像趙老四這種明知道按優惠稅收政策繳納便可少繳八斤棉花,卻還是堅持按三十稅一繳稅,確實不該是吃虧的一方。

啊?恩賞?

趙老四頓時是愣住了,顯得難以置信地接下送過來的布票。

這一張布票一看便知道不是凡品,長得很像大明寶鈔不說,紙張的質量出奇的好,上面有着清晰的“一匹棉布”字樣。

宋澄看到事情已經辦妥,便翻身上馬,打算前往前面的村子繼續恩賞布票,那個村子同樣出現兩戶老實巴交的村民沒有選擇“佔朝廷的便宜”。

不得不說,華夏的百姓其實是十分樸實的,有着這般良善的百姓爲基,大明王朝焉有不開創盛世之理?

趙老四坐在自家門口的石頭上,看着消失在拐角處的隊伍,發現一切變得如此的不真實。

“咱們府尹大人竟然能親自下到咱們村子,真的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好官啊!”看到府尹大人離開,趙老四的妻子張氏這才走出來感慨地道。

趙老四瞥了自己妻子一眼,當即板起臉道:“你一個婦人懂什麼?府尹大人是好官不假,但咱們其實是遇上了一位好皇帝!”

“爹,這跟皇帝有什麼關係?”二兒子聽到這話,頓時顯得不解地道。

趙老四瞪了自己二兒子一眼,便進行說教道:“宋府尹這麼年輕、資歷這麼淺就能當順天府尹,聽說宋府尹也是貧苦人家出身,你當真以爲憑宋府尹自己能坐上順天府尹的位置?剛剛宋府尹亦是說了,這張布票是戶部印發,是由皇帝恩賞咱們家的,這都是新朝的善政,咱們要感激陛下。”

終究是活了大半輩子,他卻清楚是誰在主導這一切。

“當家的,這張布票真能換來一匹棉布嗎?”張氏要過那一張布票進行端詳,卻是表示懷疑地道。

一直不吭聲的大媳婦脆聲地道:“孃親,我前幾日回孃家在弟媳的手裡見到過這種布票,皇家織布廠的職工每個月派發月錢,她們亦可以選擇布票,布票是按出廠價折色,所以我弟媳便選了兩張!皇家織布廠和皇家布行是一家,這布票肯定是能換的!”

“要真是這樣,咱們到時去換回棉布,我要給我兩個孫子做新衣裳!”張氏的眼睛頓時一亮,連忙將布票收下道。

正是這時,大兒子趙武匆匆趕回來,只是並沒有理會呆在門口的所有人,甚至招呼都沒打一個,便直接跑進廚房。

所幸他並不是尋菜刀,而是舀了一瓢水站在門口喝了起來,而後眉開眼笑地彙報道:“爹,剛剛我已經打聽清楚了,今年棉花的行情特別好。我剛進城門口,得知咱們家有六百斤棉花,一幫棉花販子就將我團團圍住。價錢已經談妥了,他們明日午時會到咱們村子這邊,按以前兩倍的收購價拉走咱們五百八十斤棉花,一共是十兩銀子,已經強塞給我一兩定金了!”

“菩薩保佑!今年棉花有這麼好的行情,咱們趙家總算要過好日子了!”張氏看到今日是喜事連連,當即朝着觀音廟的方向感激道。

趙老四接過那一兩訂金,亦像是做了一場夢般。

以前辛辛苦苦一整年,雖然到豐收時期亦能有幾個錢,但那是要熬到下一季收成的銀子,故而一個銅板都要掰成兩半來花。

只是現在新朝不僅不再巧立名言誆去更多的棉花,而且還給了優惠稅收政策,今年棉花的收購價還能這麼高,致使手頭一下子就變得寬鬆起來了。

雖然朝廷最新政策是隻允許他拿出一半田畝來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但只要棉花的行情維持住,今後的日子必定會過得越來越好。

趙老四擡頭看着自己已經破爛的茅屋,當即做出決定道:“咱們家繼續好好種棉花,爭取三年後蓋上新房!”

張氏等人聞言,頓時覺得自家的日子終於是有了盼頭。

“爹,我從城中買回了一些孜然和胡椒,聽說烤魚加一點孜然和胡椒特別好吃,連京城的達官貴人都在吃,據傳皇帝都在吃!我現在就到池塘摸兩條魚,今晚咱們家也烤魚吃!”大兒子掏出帶回來的一點胡椒,顯得喜滋滋地說道。

趙老四聽到是京城達官貴人的吃法,特別連皇帝都吃,當即便欣然同意。

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169章 王聖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25章 操練實況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126章 箭來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193章 逼宮?找死!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
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169章 王聖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25章 操練實況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126章 箭來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193章 逼宮?找死!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