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

仁壽宮,正堂。

其實選秀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由於期間需要花費不少人力和財力,故而一直不爲文官集團所喜。

此次選秀跟以往還有所不同,既是爲紫禁城挑選宮女,亦是要挑選大明皇后,甚至可以說是爲下一任皇帝挑選母親。

因何隆慶年間謬傳選秀,導致杭州百姓連夜嫁女?

正是因爲當時隆慶已經有了皇后,還生了太子,誰還願意將自己的女兒送進皇宮裡面做老宮女呢?

其實大明在登基後再選秀大婚的皇帝很少,通常都是在東宮便擬定了皇后的人選。

像成化帝剛剛成年之時,英宗便張羅着選太子妃,當時還選出了三個,只是在病榻前敲定便過世了。

朱祐樘亦是如此,由文官推薦張岐堂兄的女兒張玉嬌等一幫京城女子,而後是由周太皇太后敲定人選。

至於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全都是先成家後繼位,唯一登基才選秀大婚的皇帝是八歲繼位的英宗朱祁鎮。

只是現在歷史已經悄然改變,弘治在拒絕由文官和周太皇太后所包辦的那場婚姻後,將成爲第二位在登基後才選秀大婚的皇帝。

在禮部的主持下,各級官員和太監從各地挑選最優秀的五千佳麗送到京城。

經過初選、複選和精選,前來京城的五千名佳麗現在僅僅只剩下三百人,而這三百個秀女明天將會正式進入皇宮。

進入皇宮還會再度進行篩選,接下來她們需要在紫禁城過一種集體生活,主要是觀察她們的性格方面的問題。

唯有言行舉止端莊、品行端正的五十人,才能進入下一輪的篩選,最終經由太后選出三人交由皇帝選擇皇后。

朱祐樘作爲紫禁城的主人,三百秀女將有一位成爲大明皇后,確實是有必要在明天出現給她們留下一點印象。

王太后亦算已經將朱祐樘當成親人般看待,故而現在算是替朱祐樘着想,所以才提出如此的請求。

朱祐樘現在還不至於忙到連這點時間都擠不出來,便輕輕地點頭道:“好,明日您安排下時間,朕會過去瞧一瞧!”

“三百名秀女的資料都已經送到幹清宮,只是哀家想知曉一事!”王太后的手指甲很長,看到事情已經敲定,顯得優雅地端起茶盞淡淡一笑道。

朱祐樘伸手從彩色的瓷盆中拿起一塊桂花糕咬了一小口,顯得很隨意地道:“什麼事呢?”

“陛下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皇后?陛下不要誤會,哀家只是想幫你選出最合適的人選,別無他意!”王太后擔心朱祐樘誤會自己是要替文官集團操縱皇后人選,便認真地解釋道。

朱祐樘知道王太后早已經被文官集團放棄,甚至在成化朝的重要性都不及邵太妃,只是自己心裡其實沒有太明確的標準。

其實這種事情亦無法給出標準,誠如一個笑話那般:某富翁準備娶妻,富翁給三個候選女孩一千元,要她們把房間裝滿。

一個女孩買了很多棉花裝滿房間的二分之一,一個女孩買了很多氣球裝滿房間的四分之三,最後一個女孩花最少的錢買了蠟燭,讓光充滿房間。

按說,富翁應該是選最後一個女孩,但富翁選了胸部最大的那個。

朱祐樘咀嚼着嘴裡香甜的桂花糕,便認真地反問道:“太后,您覺得什麼樣的女人才適合做朕的皇后呢?”

語言中並沒有提防的味道,反而透着一份真誠,確確實實是在認真向王太后請教這個問題。

“這宮裡看似平靜,但誰想要自己得到的東西多一些,亦是免不得出現摩擦和糾紛,所以哀家以爲還是需要性子強勢一些的,且懂得協調各宮關係的女人來做皇后!”王太后意識到眼前這位聰慧的帝王終究還是個“孩子”,便老老實實地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道。

她喝了一口茶,看到朱祐樘認真傾聽的模樣,便進行舉例道:“就像陛下在太液池釣的魚,你第一回給邵太妃送過去,隔日嶽靜太妃和楊太妃過來打麻將,話裡話外都是鬧着小情緒,心裡定是有些怨念。只是她們兩個偏偏不會主動開口,更不可能跑到陛下您面前說您做法不公,所以這便需要您的皇后能聽出她們的心聲。她需要知道該怎麼樣去說,該怎麼去做,處理後宮的人和事需要有章法,這樣才能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方能讓後宮免受紛爭困擾!”

一番話說下來,站在旁邊的劉瑾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怪不得轉天你就讓朕給幾位有子嗣的太妃送魚,只是朕聽說楊太妃這些年一直在吃素,怎麼也想要吃魚來着?”朱祐樘聽得認真,又咬了一口桂花糕疑惑地道。

王太后瞟了一眼時而聰慧時而糊塗的朱祐樘,顯得苦澀地解釋道:“皇宮有幾個太妃是真的喜歡吃魚的?只是這便是她們間的攀比,即便領到魚挖坑埋掉,亦是想要陛下向她們的住處送魚,這算是她們的臉面!”

“朕釣的魚可不想被她們這般糟蹋!”朱祐樘不介意給她們釋放一點善意,但亦是有着自己的原則道。

王太后捏着茶蓋子輕潑着茶水,顯得一本正經地道:“哀家亦是打個比方,倒沒有誰真敢糟蹋陛下送去的魚!其實您多送一送魚是好的,這樣讓各位太妃覺得跟您還有聯繫,她們在皇宮裡亦算是多一份慰藉!”

“反正朕現在挺喜歡釣魚的,偶爾給她們送一兩條魚倒是無妨!而今她們亦喜歡到你這裡打麻將,誰家真想要吃魚了,到時你替她們轉告一聲即可!”朱祐樘將剩下的桂花糕放進嘴裡,亦是十分大度地道。

шшш _ttk an _¢ ○

由於成化帝過世得早,這幫太妃其實亦是可憐人,送幾條魚其實是動動嘴皮子的小事。

王太后輕輕地點了點頭,卻是話鋒一轉地道:“說到麻將的事,你還得再讓工部弄兩副麻將送到哀家這裡,現在麻將又不夠用了!”

“好!你這仁壽宮現在這般熱鬧,敢情都可以開麻將館了!”朱祐樘當即滿口答應下去,但忍不住打趣地道。

王太后顯得優雅地輕呷一口茶水,卻是十分不解地道:“陛下,何爲麻將館?”

“在這裡擺上十張八張麻將桌,向她們提供一些茶點,然後每張桌子前幾局贏家都要抽點銀子!”朱祐樘按着記憶中的模式,簡單地比劃道。

王太后將茶盞輕輕放下,卻是態度明確地道:“哀家只是看着她們平日過得悶,想讓她們過來仁壽宮一起玩,只是這賭博可不是好風氣!”

“還是太后考慮得長遠,這皇宮確實不宜興賭博之風!朕明日便着令工部幫您多弄幾副麻將過來,只是上次寶庫的象牙好像已經耗盡,所以象牙得進行採購。朕讓內官監在京城看一看能否採購到象牙,實在不行暫時用其他材料取代,回頭朕再讓廣東那邊採購一批象牙送來京城!”朱祐樘同意太后的觀點,便提出解決麻將的方案道。

王太后是南直隸人士,故而對廣東有所耳聞,卻是困惑地道:“哀家雖不曾到過嶺南,但嶺南之地似乎並無大象吧?”

“嶺南之地確實沒有大象,但廣東的海商往來於南洋,而南洋一直有將象牙售往大明!若真要從廣東採購的話,您恐怕得多等一段時間了!”朱祐樘重新拿起一塊桂花糕,顯得十分認真地解釋道。

王太后輕輕地搖了搖頭,卻是擔憂地詢問道:“陛下能這般用心去做,哀家已是心滿意足。只是朝廷如此大費周章採購象牙,這樣會不會給陛下添麻煩,會不會招來非議?”

“那些士大夫口口聲聲說大明地大物博,所以一直覺得大明不需要跟別國往來,殊不知南洋亦有我們所需要的東西!他們哪是要反對象牙,其實還是想阻止朕設市舶司徵稅,害怕其他商人拿到船引跟他們搶買賣!象牙的事情,不論他們說與不說,朕不會在意,亦無須在意!”朱祐樘早已經看清那些道貌岸然的真面目,咬了一口桂花糕不屑地道。

王太后知道眼前這位帝王已經徹底掌握了朝堂,卻是突然心裡一動地道:“聽聞大明跟朝鮮是要在參治島開海市了?”

“不錯,明日朕會敲定第一任東海總督,過兩天便會押着棉花率軍入駐大明城!”朱祐樘咀嚼着桂花糕,輕輕地點頭道。

王太后顯得好奇地詢問道:“第一任東海總督是誰?”

朱祐樘將剩下的蓮花糕直接放進嘴裡,接着用手指沾了一點茶水,然後在桌面上寫下了一個名字。

“怎麼會是他?”王太后看到桌面上的名字,顯得頗爲不解地擡頭望着朱祐樘道。

由於仁壽宮的桂花糕做得最好吃,所以朱祐樘時常在這裡吃了兩塊桂花糕。

朱祐樘跟王太后又聊了一會,看着天色已經不早,且正事早已經聊完,便起身告辭離開。

幹清宮,這裡被宮女和太監打理的井井有條。

朱祐樘已經習慣於幾十個宮女和太監圍着伺候自己,由於剛剛在仁壽宮吃了兩塊桂花糕,而今肚子並不餓,便直接來到了西暖閣。

西暖閣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科技展,亦或者是前沿科學儲藏室。工部一直在嘗試改良海船和造炮,所以時常送一些圖紙或模型過來。

“陛下,這是工部剛剛送來的魚線!”太監韋眷已經被朝廷從廣東市舶提舉司召回京城,而今在幹清宮做事,顯得恭恭敬敬地說道。

朱祐樘拿起黑色的長線用力地扯了扯,發現這一條魚線的拉力確實比較強,便淡淡地說道:“明日將這種魚線裝到魚竿上,朕要試一試會不會強上一些!”

這種材質不是蠶絲或棉線,而是選用馬鬃毛。

馬鬃毛用來製作魚線是源於18世紀的歐洲,由於馬鬃毛柔軟而有彈性,所以是製造魚線的好材料。

雖然一根馬鬃毛的拉力不強,根本釣不起多大的魚,但用幾根進行遞減的形式進行拼接,其拉力還是十分可觀。

理論上,用越多馬鬃毛進行拼接,其拉力便會越強。

夜幕降臨,幹清宮亮起了璀璨的燈火。

用過晚膳,經過沐浴,朱祐樘便來到東暖閣。

朱祐樘在晚上通常不會處理政務,但會翻閱來自全國各地鎮守太監、東廠和錦衣衛的密報,從而掌握到更多的信息。

雖然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但如果不多花費時間來翻閱情報,很容易會成爲“瞎子”。

像成化十九年大同那一場敗仗,足足死了二千大同將士,結果竟然被文官集團和監軍太監聯手瞞了下來。

如果不是巡按御史選擇捅出來,恐怕成化帝到死都不曉得自己的軍隊吃了這麼一場敗績,很可能史書都不會有記載。

朱祐樘知道不能僅僅從官員的奏疏瞭解各地的情況,還得結合太監和錦衣衛的情報,這樣才能更全面地瞭解自己治下的大明王朝。

在這麼多密報中,汪直反而是最突出的那一個。

雖然口水話很多,但勝在十分的勤奮,卻是能夠每日事無鉅細地彙報,致使自己清清楚楚地掌握清丈的進展。

“劉忠採陛下的提議,由州衙和縣衙官吏丈於普通之家,其丈鄉紳大戶之家。因朝廷懸賞揭發隱田者,今當地百姓踊躍,查得官紳隱田數額驚人,登刁民冊已有數十家矣!然數十家追悔莫及,欲重金賄於劉忠,劉忠不私一錢,確是清廉之總督也!奴婢的惡名反得清靜,無一惡紳敢贓於奴婢,怕奴婢斬之!”

朱祐樘知道自從揪出孫氏一族後,現在安陸州的清丈進展很順利,亦相信劉忠不會辜負自己的信任。

而今,他只需要等待安陸州的清丈結果,便可以通過以點破面的方式,一步步解決兩京十三省的隱田問題。

夏日是一個多雨的季節,正當朱祐樘在燈下翻着各地情報的時候,結果外面的庭院已經是大雨傾盆而下。

朱祐樘並沒有受到外面大雨的影響,翻到王越從廣東遞上來的情報,臉色不由得陰沉了下來。

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調整通知!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60章 血災降臨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308章 小驚喜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126章 箭來第54章 京山風波1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
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調整通知!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60章 血災降臨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308章 小驚喜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126章 箭來第54章 京山風波1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