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糧與霸權

作爲一個華夏熱血男兒,自然是要敢想敢做,調動遼東和東北的邊軍揮師南下便可以血洗整個朝鮮。

作爲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那就需要深謀遠慮,不僅要能夠時時刻刻掌控全局,而且要讓華夏的利益最大化。

雖然朝鮮一直默默師承華夏,但地處三面環海的半島之中,其實是一個並不富裕的半島國家,情況比當年的安南不見得好多少。

據數據統計,這個時期可用於耕種的土地面積連一成都不到,糧食的產量僅僅只能自足。

且不論現在這個封建時代,哪怕後世處在新世紀的北朝鮮,因平安北道的洪災,僅僅十年的時間裡,死掉的國民便高達幾百萬人。

由於朝鮮半島的氣候複雜,自然災害要遠高於平原地區的平均值,而比自然災害更嚴重的是人災。

一旦大明對朝鮮發動戰爭,大明如果戰敗自然不用提,但如果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那麼耕種的男丁將會大大減少,朝鮮的糧食產量自然要大幅減少。

若是這一場戰事過後,朝鮮這個國家因自然災害或人禍出現饑荒,大明到時要不要從東北運糧前去朝鮮救濟災民呢?

若是坐視不理,朝鮮的地方勢力必定趁機鼓動造反,而大明的統治亦很難持續,很容易陷入當年安南的困局。

原本大明王朝佔領安南是一個不錯的棋,但奈何那裡的產出實在太低,而文官集團竟然還想着仁治,結果每年都要侵佔大明財政一大筆財政支出。

在這個時代,最大的成本其實還不是糧食本身,而是那高昂的運輸成本。哪怕京杭大運河的糧食運輸損耗亦要八成以上,當年大明將糧食送到安南的損耗只會更高。

大明王朝若是對受災的朝鮮進行拯救,且不說很容易陷入當年安南的困局,而且北方的糧食尚不能自足,若要供應朝鮮的糧食其實要從南方運來。

另外,不論是當年的安南,還是現在即將要面臨的朝鮮,同樣需要派遣大明軍隊在那裡長期駐紮,而軍隊自然需要軍費和軍糧。

東暖閣的燈火正在滋滋地燃燒着,放在牆邊冰糟的冰塊正在慢慢消融,這裡的氣溫顯得十分的合適。

“戰後如何才能合理地從朝鮮民衆身上搞糧?”

朱祐樘並不打算知難而退,而是默默地寫下吞併朝鮮所要面臨的核心問題。

明朝一直打着禮儀之邦的旗號,若佔據朝鮮採用殘酷的方式壓榨百姓獲得糧食等資源,那麼對自身的聲譽造成太大的損傷。

只是在朝鮮推行以三十稅一的仁政,新政府壓根得到不了多少糧食,最終會重回安南的那一條老路。

“戰後駐軍的糧食需求是多少?朝鮮災情的預備糧要準備多少?”

朱祐樘打算好好計算這一筆經濟賬,便開始提前着手覈算開支,同時深刻地知曉糧食對國家的重要性。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曉,最早的霸權並不是日不落英格蘭帝國,而是更早投身於海洋的鬥牛士西班牙,甚至將跟他劃線瓜分世界的葡萄牙吞併了。

只是西班牙所處的伊比利亞半島的土地貧瘠,多山而乾燥,國內的糧食一直不足,依靠法國和西西里的進口。

偏偏地,西班牙的地主階層看到國際呢絨業的巨大商機後,開啓了“羊吃人”運動,踐踏破壞平地的可耕地。

歐洲因小冰河期氣溫下降,致使整個歐洲地區的糧食歉收,而依仗糧食進口的西班牙首當其衝,底層大量的百姓被活活餓死,而糧食價錢自然飛漲。

儘管西班牙王室擁有大量的金銀,但糧食需要依靠法國的進口,而自己的百姓只能挺而走險才能生存,最終這個海上霸主成爲歐洲其他列強的盤中餐。

大明雖然擁有比西班牙要強百倍的條件,但還得以西班牙爲鑑,不能因佔據朝鮮而使大明的糧食體系崩壞。

自登基以來,他其實一直以來不主張擴張。

倒不是他真不想讓大明成爲世界霸主,而是不希望用百姓辛辛苦苦種的糧食消耗在擴張戰爭中,更不能坐視遭受洪災和蝗災的百姓餓死。

正是如此,血洗朝鮮並不是不在於朝鮮那紙糊的十萬軍隊,而是該如何妥善地解決所需要面對的糧食問題。

“時機尚未成熟,那就讓他們先亂起來吧!”

朱祐樘意識到揮師南下血洗朝鮮並不是最佳方案,當即意識到需要採用陰謀詭計,當即喃喃自語道。

針對朝鮮,其實亦可以借鑑早前蒙古的方法。

雖然以大明現在的強大,確實可以不計成本地滅殺蒙古,但卻可以採用更加巧妙的解決方式來解決問題。

自從上次暗殺達延汗後,而今蒙古各個部落已經處於四分五裂的邊緣,已經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正是如此,雖然揮師南下血洗朝鮮很爽,但朱祐樘卻是打算採用更加巧妙的方案。

牛濛濛一直站在燈下等待吩咐,只是這裡的冰槽過於舒服,加上夜漸深,便忍不住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

“傀儡……政權?”

朱祐樘認真思考着最佳的解決方案,便在紙上試着寫下了四個字,心裡慢慢有了大致的想法和方案。

既然直接征討不是最好的方案,但而今大明跟朝鮮往來頻繁,特別東海總督徐世英在朝鮮早已經打造了親明派,那麼事情可以更爲巧妙一些。

如果到時真玩砸了,以大明屯積在東北屯積的軍隊,只要自己一聲令下,便可以直接將漢城夷爲平地。

朝鮮是一個重文輕武的國家,而軍隊早已經腐化,以大明現在的軍事實力吞下小小的朝鮮可謂是易如反掌。

朱祐樘的目光落到糧食兩個字上,卻是知曉這纔是農耕時代的良方,顯得若有所思地扭頭望向東邊。

若劉璋順利從南美帶回寶種,屆時整個大明能養活的人口不再是八千萬人,而是足足四億人,完全可以將朝鮮納入自己版圖而沒有後續的危害。

以大明的生產技術,不僅可以輕輕鬆鬆消化整個朝鮮,甚至可以將大明的版圖直接向四面八方進行擴張了。

只是這一刻,他心裡卻是涌起一股不安,總感覺事情恐怕這般順利。

夜已深,一隻蝗蟲很神奇地來到幹清宮的庭院中,正當蝗蟲還想往深處探索,結果打了一個激靈,顯得警惕地望向突然出現的花貓。

幹清宮深處,這裡二層某個房間瀰漫着冰涼的氣息。

在一番雲雨後,朱祐樘摟着溫潤如玉的美人,只是望着天花板卻是黯然輕嘆。即便他再如何掙扎,對這些女人用盡渾身解數,雖然確實很爽,但事情仍舊還是沒有任何的轉機。

又是半年的時間過後,皇后和嬪妃的肚子仍舊沒有動靜,別說帝國的繼承人,卻是連一個女兒都沒有。

若不是前世的教育一直強調要相信科學,而今他都忍不住效仿某位皇帝呆在西苑煉丹,藉助上蒼的力量改變自己的命運,甚至乾脆修得長生之軀。

藩金鈴從滿足狀態中歸來,身子緊緊地依偎在朱祐樘的身旁,只是在聽到朱祐樘嘆息的時候,眼睛不過閃過一抹愧意。

雖然她亦是十分的努力,不管是因爲自己深受着這位帝王,還是爲了將來能夠有所依靠,亦是嘗試過種種的姿勢。

只是上蒼彷彿真的給她施了法般,不管她再如何地賣力,卻是一直無法讓她得償所願,肚子至今都沒有動靜。

藩金鈴知道身旁的帝王主動肩負着天下蒼生,而今子嗣對他十分重要,便是溫柔地扒在朱祐樘的胸前道:“陛下!”

“你又想要了?”朱祐樘聽到這個充滿感情的聲音,卻是誤會地道。

藩金鈴心裡微微一動,但還是輕聲解釋:“臣妾想跟你說正事呢?陛下,您要不要信那個道士一回?”

雖然她亦是一度不相信那所謂的天機,但是從春節到如今,眨眼間已經半年過去了,而她們終究還是敗了。

“這話不該出自你的口,皇后對你們幾個都不薄!”朱祐樘的眉頭蹙起,顯得有所不滿地訓斥道。

藩金鈴知道皇帝和皇后的感慨,卻是認真地勸道:“陛下,其實你這種拖着,皇后心裡其實亦是不好受!而且她……”

“她什麼?”朱祐樘疑惑地追問。

藩金鈴望着朱祐樘的眼睛,卻是十分坦誠地道:“她私底下已經找到我們幾個,想要我們幫着一起勸您將她貶爲貴妃,說是爲了您能有子嗣!”

“你就不要參與進來了!朕意已決,絕不廢后!”朱祐樘亦是不得不面臨可能絕嗣的問題,但仍舊不打算妥協地道。

藩金鈴知道身邊的男人很是負責,還是忍不住輕聲道:“陛下,你這種堅持的話,皇后心裡恐怕會一直不好受的,亦會覺得是她自己耽擱了帝國,還不如將她貶爲貴妃更心安!”

“再等一年吧!若是實在不行的話,朕在皇室中找幾個繼子,挑一個最像朕的!”朱祐樘知道藩金鈴說得對,卻是提出自己的方案道。

原本他還堅信人定勝天,特別歷史早已經證明自己身體根本不存在生育的問題,跟越多的女人糾纏得到後代的概率便會越高。

只是現在種種的跡象表明,一些事情還真的不受人的意志所掌握,而自己堅持擁立常皇后將可能直接導致絕世。

事情到了這一步,他仍舊不打算廢后。

按着東方道所窺得的天機,加上自己對前世知曉原先歷史的走向,即便改立張玉嬌爲皇后,其實是飲鴆止渴,甚至結果還會更加糟糕。

如果後面的正德仍舊還得落水而死,自己又有什麼道理廢這個勁?不說自己仍舊無法擺脫絕後的命運,而且堂堂的正統一脈竟然連繼嗣者都沒有,甚至給自己所打造的王朝仍舊帶來不穩定的因素。

正是如此,他倒不如從皇室子弟選一個人以過繼子的身份成爲當朝太子,繼承自己的皇統確保王朝能夠安穩地完成權力交替。

藩金鈴微微一愣,旋即認真地求證道:“陛下,你這樣做,恐怕皇后更自責的!”

“朕會親自跟她解釋!你別光想着做說客,說到底還是你不敢賣力,繼續!”朱祐樘知道是得找個機會好好跟皇后說清楚,卻是伸手強硬地將藩金鈴的頭往上按了下去。

藩金鈴原本還要解釋什麼,卻是僅僅傳來嗚嗚的聲音。

還真不是她不想誕下皇子,其實她做夢都想。這半年以來,她跟皇后那幫女人打聽各種民間生育的方子,但至今仍舊沒能得償所願。

這一夜幹清宮的金鈴聲不斷,只是透着一股哀傷。

世間便是如此的無奈,明明是百年難得一見的雄才大略帝王,明明坐擁六宮粉黛,結果愣是沒有子嗣。

有關子嗣的事情終究還是要被丟到了一邊,由於蝗災已經擴散到北直隸,讓這一場災害瞬間變得更加嚴重了。

雖然北直隸在這些年開拓了大量的田地,但北京城的人口有增無減,糧食一直需要南方幫助填補。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災情,必定讓糧食減產,而京城的米價自然是水漲船高。

只是事情很神奇,而今的七月並不在收成時節,甚至五月還是豐收的季節,但京城的米商竟然趁機囤積居奇。

“前些天還是一斤二十文呢!”

“四十文錢?你怎麼還不去搶?”

“蝗蟲啃的是皮毛,你們這是要啃人血肉啊!”

……

平時米價一斤僅僅二十文錢,結果現在米價竟然足足翻了一倍,卻是讓前來買米的百姓無法接受了。

“你們還真別嫌貴!現在咱們的糧店存糧已經被人訂走了大半,你們想買就快買,明日未必買得着了。”米店的掌櫃心情極好,顯得洋洋得意地道。

這……

剛剛還想要鬧事的百姓聽到這番話,卻是想到無米下炊的下場,卻是突然撲向那邊的小二,卻是大聲地道:“給我五十斤!”。

雖然他們很恨這幫奸商,更恨後面準備收割他們的商幫,但卻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按着以往的經驗,只能趁着米價還處在一個能接受的價格範圍內,多給自己一家囤點糧。

稍晚時分,一個燈火通明的宅子內,這裡顯得鶯聲燕語。

一幫吃得膘肥體壯的米商卻是高舉起酒杯,卻是自信滿滿地道:“不出一個月,咱們一起讓高價米價漲十倍!”

事情似乎受到他們所掌控一般,京杭大運河原本是南糧北上的最佳通道,結果運河受治理黃河的影響,竟然無法通航北上。

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
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