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

隨着一個銅鑼聲“哐”地響起,這場比試宣告正式結束。

“我釣了五條!”

“哈哈……我釣了六條!”

“我也是六條,但比你的大,狀元非俺莫屬”

……

一幫武進士和武生拿着自己的漁獲走向登記處,不少人對自己的漁獲顯得沾沾自喜,特別一個青年男子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

正當一些釣得多的武進士或武生洋洋得意之時,突然聽到左右同時傳來一陣驚呼,不由得紛紛扭頭望了過去,旋即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只見一個年輕人端着滿滿一盆魚獲走來,而另一邊的中年男子則背扛一條十幾斤的巨物宛如得勝歸來的將軍。

單從魚獲的情況來看,這兩個人的漁獲甩了其他人一大截,這場有關武狀元和武魁的比試似乎沒有了懸念。

“作弊,姓俞的一定作弊,他怎麼可能釣起來這麼多!”一位背景不凡的青年男子見狀,當即進行質疑道。

旁邊的武進士站出來證明道:“你釣不到不代表人家釣不到!我跟他隔着兩個釣位,親眼看着他一條條釣起來的,根本沒有作弊!”

此話一出,亦是得到附近釣點的考生附和,唯有那個跟俞姓年輕人最近的考生沉默,但人家確確實實是一條條釣起來的。

“你是在質疑本場比試的公允嗎?”一位兵部官員的臉色驟然一變,對那個挑事的刺頭沉聲詢問道。

那個青年男子雖然自恃有幾分背景,但卻是知道自己的背景在這些進士官員面前不值一提,而武進士的含金量還真不太可能讓堂堂吏部尚書舞弊作假。

之所以剛剛進行懷疑,主要還是對那個姓俞年輕人的漁獲感到深深的不解,畢竟短短的時間能將木盆釣滿簡直是天方夜譚。

現在聽到旁邊考生的證實,又面臨這位兵部官員的施壓,雖然仍舊不明白怎麼能釣到這麼多魚,但還是主動認錯。

吏部尚書李裕將所有考生的反應看在眼裡,默默評估着這些考生是否能堪大用,便讓人將大家的漁獲統計清楚。

魚餌不要錢般亂拋,這天底下哪有人這麼釣魚的呢?

除了……

算了!

等着陛下聖裁吧!

那兩個不走尋常路之人想要笑到最後,其實他這位吏部尚書說了都不算,此事還得紫禁城那位做決定。

跟文舉相比,武舉的關注度確實是低一大截,甚至很多京城百姓壓根不知道現在正在舉行武舉考試。

至於本屆恩科的武狀元是誰,似乎都沒有多少人關心這事。

從這裡亦是可以看得出來,大明重文輕武並非說一說而已,亦不怪後面的熊廷弼在湖廣獲得武解元后竟然還會選擇棄武從文。

隔日,皇宮傳召一位武進士和一位武生進宮。

從午門跟隨小黃門進入,眼前豁然開朗,五座漢白玉金水橋橫亙河道上,前面的廣場則是一座雄偉的門樓。

武進士俞元贊跟朱祐樘其實有些淵源,其祖籍鳳陽府,始祖俞敏跟隨朱元璋打天下,以開國功臣襲皇州衛百戶。

由於他從小習文,加上天資不算差,故而考取泉州府的生員功名。只是想要角逐舉人功名幾乎不可能,故而他參加了本屆恩科武舉。

得益於文考成績優越,加上他從小勤於練習騎射,所以在此次恩科鄉試、會試的表現不俗。

作爲一個小小的世襲百戶子弟能夠走進紫禁城,這已經實現了祖輩都無法企及的高度,心裡既興奮又緊張。

小門人在前面領路,突然間意識到不對勁,不由得停下腳步,顯得疑惑地扭過頭,眉頭不由得微微蹙起。

若說俞元贊心裡還算有些底氣和見過世面,但那個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連咽口水都費勁,走起路來更是哆哆嗦嗦。

作爲最底層的百姓突然被召進皇宮面聖,林遠揚只覺得自己渾身都不好了,甚至連走路都突然間不會了一般。

“我扶你!”俞元贊退了幾步,伸手扶住林遠揚道。

他跟一些眼高手低的武進士不同,對這幫武生並沒有偏見。

恰恰相反,在此次會試比試過程中,他對這些有血性的底層百姓有了全新的認識,亦覺得大明軍隊確實需要補充這些新鮮血液。

林遠揚看到伸手過來扶自己的俞元贊,先是微微錯愕,而後便感激地笑道:“謝謝!”

武舉地位低下的表現其實是全方面的,不僅沒有金鑾殿上唱名,而且召見他們的地點並非奉天殿,而是在華蓋殿。

華蓋殿,這是三大殿中央的宮殿。

朱祐樘來到殿中的龍椅坐下,望向跪在地上的兩個人。

由於兩人年紀和膚色的差距,一眼便知曉誰是武進士,誰又是武生。

後世早已經證明,想要真正實現強國夢,僅僅抓經濟發展還是遠遠不夠的,卻還需要穩抓軍事建設,而人才無疑是重中之重。

“草民揚州縴夫林遠揚拜見陛下!”林元揚是一個皮膚黝黑的中年漢子,顯得十分激動地跪拜道。

他原是揚州府境內一個依靠拉縴賺取微薄收入餬口的窮人,只是在機緣巧合之下,竟然能夠前來京城參加武考。

現如今,他更是稀裡糊塗地有幸見到了這位天子,這位在揚州府底層百姓中廣受好評的大明新君。

朱祐樘看着這個皮膚黝黑的中年漢子,便淡淡地開口道:“林遠揚,朕聽聞你的那條大魚不是釣的?”

俞元贊一直覺得自己瘋狂撒魚餌的做法不太妥,只是得知林遠揚的做法後,嘴角不由得微微地抽搐了幾下。

“草民昨日看着兩條大魚一直在草民眼前遊過,便爬上旁邊的柳樹用身體去砸魚!其實草民以前拉縴的時候,看到運河上出現一些蠢魚,便會用石頭去砸,但草民不砸皇宮的石頭,所以只能用草民的身體,可惜跑了一條!不過草民將魚砸暈後,便用魚釣掛到魚的嘴裡,而那條魚是用魚線拖上來的,所以應該算是草民釣到的吧?”林遠揚平日喜歡與人攀談,而今顯得表達清晰地彙報事情的經過道。

劉瑾的嘴角不由得輕輕抽搐一下,眼前這個還真是一個莽夫,哪能這樣乾的?哪怕是砸暈魚後再掛魚釣,那亦不能算是釣上來的。

朱祐樘並沒有急於表態,便扭頭望向了林遠揚旁邊的俞元贊。

“微臣以爲兵者,詭道也!今我方糧草充足,而敵寇匿於山林,當以誘之,再行殲之!今魚餌雖有所耗費,但跟漁獲相比,實爲不虧也!”俞元贊發現朱祐樘望向自己,亦爲昨日的不當之舉解釋道。

朱祐樘自然知道這是狡辯之詞,便淡淡地表態道:“你們兩人的做法雖有取巧之嫌,然於國而言,勝利即正義!汝等今後領兵,朕不會在意汝等的手段,然有一條當謹記!”

“請陛下明示!”林遠揚跟着俞元贊急忙表態道。

朱祐樘的目光落在兩個人身上,顯得十分認真地告誡道:“汝爲大明利器,朕允你們爲勝利不擇手段,但大明利器不得傷我中國之民!”

“微臣(草民)謹記!”俞元贊和林遠揚都感受到朱祐樘的愛民之心,當即便是表態地道。

朱祐樘知道追逐勝利還得有底線,對兩個人告誡完畢,便遞給郭鏞一個眼色。

郭鏞宛如朱祐樘的蛔蟲般,當即便宣讀聖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新科武進士俞元贊文有兵韜謀略,武能騎射殺敵,欽點爲新科武狀元,授職漕運正千戶,欽此!”

“微臣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俞元贊看到武狀元真的砸在了自己的頭上,當即便感激地道。

情況相似,林遠揚雖然做法不當,但同樣被朱祐樘授予武魁的功名。

朱祐樘雖然很希望眼前這兩個被選出來的武狀元和武魁做好表率作用,但亦明白事情不能期待太高,而今最重要還是確立武學的選才方式。

特別新增武生這個功名,其實是開闢了一條新的晉升通道,給天底下讀不起書的華夏子弟一個做大將軍的機會。

像本朝開國第二功臣常遇春,雖然常遇春不識字,但征戰一生未嘗敗績,常自稱能以十萬大軍橫掃天下。

即便現在明朝將領從小學了四書五經,讀遍了兵法,還能寫得一篇錦繡文章,但有誰能跟不識字的常遇春相提並論呢?

正是如此,他這個帝王要掃清士太夫階層所設的門檻,力爭能從不識字的羣體中找到另一位常遇春。

“草……微臣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林遠揚得知自己成爲武魁和漕運副千戶,顯得感激涕零地道。

自己活了將近半輩子,年少時不免有將軍夢,特別自己從小的力氣便遠超常人。只是現實很骨感,他這一身天生的力氣只能用來拉縴。

卻是誰能料到,今年竟然遇到了這一場際遇,自己竟然從微不足道的縴夫得到了武魁的功名,而且還成爲了漕運副千戶。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像是做了一個夢。

朱祐樘望着這兩個經自己恩科選出來的人才,亦是進行勉勵道:“你們兩人是朕恩科所選的武狀元和武魁,今後的一舉一動關係到朕的臉面,還望汝等能成爲將士表率,報效於大明朝廷!”

“草……微臣謹記!”林遠揚和俞元贊當即迴應道。

朱祐樘看到事情已經完畢,便準備離開。

“陛下,草民有一請!”林遠揚看到朱祐樘要離開,卻是突然着急地道。

俞元贊不由得扭過頭,顯得困惑地望向林遠揚。

朱祐樘雖然有意栽培武將,但亦是保持着威嚴地道:“何事?”

“陛下,草民本是縴夫,原本是不打算參加武舉的!只是我女兒年初被選中,而後還要送到京城,所以我不放心才報了武考來京!現在我女兒被送進宮裡,草民想要跟我女兒見上一面,還請恩允!”林元揚宛如一個小話癆般,便將自己的企圖說出來道。

事情倒是有些戲劇性,他本來是不打算參加武考,畢竟自己沒有背景,且還需要拉縴養家,所以並不打算做這麼奢侈的事情。

只是他的女兒突然被地方官府選上,而且還要送到京城。

他雖然有好幾個兒子,但偏偏只有一個寶貝女兒,心裡始終是放下不去,所以憑自己天生神力,便跑到縣衙很輕鬆地舞動那八十斤大刀。

原本僅僅是想要通過官府報銷吃食和路費赴京找女兒,結果他女兒被送進了皇宮,所以壓根見不着自己的女兒。

咦?

劉瑾沒有想到這個莽夫竟然是誤打誤撞混上武魁,更是沒有想到這個皮膚黝黑的中年漢子竟然有一個被選進皇宮當秀女的女兒。

郭鏞站在旁邊,當即便是訓斥地道:“放肆!宮裡有宮中的規矩,你今已是大明的漕運副千戶,豈可如此壞宮廷的規矩不成!”

“我不是要壞規矩,只……只是我不太放心我女兒,怕……她過得不好!”林元揚連連解釋地道。

郭鏞維持皇家的威嚴,又進行訓斥地道:“皇宮裡面的宮人不愁吃穿,還有月錢可拿,你有何理由要擔心?”

“公公教訓得是,是……是我犯糊塗了!”林遠揚的眼睛閃過一抹失望,但還是主動認錯地道。

朱祐樘給劉瑾一個眼色,便選擇直接返回幹清宮。

現在三百秀女的角逐還在繼續,只是現在最重要的並非皇后的人選,而今張羅迎娶伊克錫郡主事宜。

既然已經決定要將軍事的打擊目標放在西南,那麼他便有必要跟蒙古儘快修復關係,同時將滿都海最疼愛的女兒納入皇宮。

日期已經敲定,他將在本月十四將伊克錫納進宮中爲妃。

隨着武狀元和武魁出爐,武進士和武生紛紛得到吏部授職。

跟武進士相比,武生的待遇明顯是要差上很多,絕大多數的武生僅僅得到一個小旗的職位。只是從底層百姓到小旗,其實亦算是一個小小的跨越。

若研究本屆恩科武進士和武生的去向,卻不難看出主要的任職方向是漕運和沿海的二十四個海防要塞,弘治毅然是要兵指大海。

正當朝廷在將新鮮血液送到漕運和海防要塞之時,東海總督徐世英率船出海,來到了位於大明東海的參治島。

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73章 餘波5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127章 刺駕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73章 餘波5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
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73章 餘波5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127章 刺駕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73章 餘波5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