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

奉天殿內,突然陷入短暫的沉默。

面對這個問題,很多重臣都愣住了。

若提到四書五經,他們可謂是口若懸河,可以說上三天三夜。現在跟他們要探討地理知識,哪怕暹羅在哪裡都根本不清楚,更別說暹羅旁邊的國家是哪個了。

“正是緬甸地區!”王越看到竟然這麼多重臣一副便秘的模樣,顯得無奈地揭開答案道。

其實並不是他知識多麼淵博,而是當年率兵進攻黎朝的時候,對整個中南半島的勢力都進行了研究。

中南半島的東線是北越、占城和南越,而西線的強國是暹羅和老撾,還有正是已經處於分裂狀態的緬甸地區。

這海外的夷國顯得十分的奇妙,說他們離得遠確確實實如此,但兜兜轉轉發現很多其實都是熟面孔。

劉瑾微微一笑,先對王越恭惟了一句,而後指向西洋的另一邊介紹起來:“若從緬甸沿海岸線往東的話,則很快可以到達天竺!”

啊?竟然到天竺了?

吏部尚書李裕等重臣再次被震驚,顯得有點不可思議地瞪起眼睛。

得益於唐三藏取經的故事,而今大家都知曉絲綢之路上的那個神秘的古國——天竺,那個佛教的起源之地。

現在突然聽到天竺竟然能如此之近,讓不少官員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原以爲天竺離大明十萬八千里,但經過這般講解,敢情兩地離得並不遠。

相較於陸地上的種種險阻,海洋的困難無疑要小上許多,敢情從海洋更容易到達那個要歷盡艱難險阻的天竺。

到了這一刻,很多重臣都不得不拋棄以前固有的陸地觀念,而是用一種全新的目光審視這神奇的海洋。

劉瑾用硃筆在地圖上劃出一條直線,神秘一笑:“若咱們從雲南修一條道路到達緬甸沿海城市,諸位大人能否發現一些東西呢?”

這……

不少重臣完全跟不上節奏,再度面面相覷起來。

只是跟剛方的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有所不同,經過劉瑾的這一番講解後,心裡已經隱隱有了一點眉目。

“陛下意不在緬甸一寸一尺之地,而是意指印度洋?”

農業部尚書劉忠的眼睛認真地盯着那一條用硃筆畫出來的線段,顯得若有所悟地說出自己的觀點道。

既然緬甸並不存在金礦銀礦,而今劉瑾在陛下的授意下,點明瞭緬甸跟西洋相通,那麼意圖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雖然他心裡覺得投入五百萬兩的做法耗資過大,但想到眼前帝王的雄心,似乎一切都能夠解釋得通了。

東海帶來了數之不盡的銀礦,南洋亦擁有呂宋金礦,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成爲大明海上貿易的對象。

正是如此,他完全有理由懷疑英明神武的皇帝並不是貪圖征服緬甸這塊土地的功績,而是想要通過緬甸兵臨印度洋。

戶部尚書何琮等官員聽到劉忠這個觀點,亦是紛紛認可地點頭,但心裡並不敢十分肯定地望向這位雄才大略的弘治皇帝。

其實他們心裡亦是存在着餘慮,足足五百萬兩的投入實在太大了。

雖然弘治皇帝登基以來,幾乎每個決策都顯得英明,但事情證明亦會出現失誤的時候,弘治終究不是一個完美的帝王。

正是這時,一個太監急匆匆進入大殿內。

啊?

在場的重臣看到這個突然闖入的太監,整個大殿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倒不是這個太監多麼的可怕,而是他的出現蘊含着另樣的意義。凡是召開最高會議,若不是十分緊要的事情,絕對不能進入這裡。

現在這個太監竟然敢於闖入這裡,無疑預示着帝國發生了重大事件。

正是如此,殿中的所有重臣瞬間緊張起來,眼睛緊緊地盯着那份呈送皇帝的急件,想要知曉上面的內容。

朱祐樘自然知道太監闖入所代表的意義,但臉上並沒有出現過多的情緒。

雖然他放緩了向東擴張的步伐,但不確定是日本是否會反撲九州島,或者野人女真主動進犯東北糧倉,亦或者蒙古那邊突然南下。

朱祐樘看到郭鏞將急件轉遞上來,顯得不動聲色地接過急件。

這一刻,整個奉天殿瀰漫着一股緊張的氛圍。

倒不是所有重臣都害怕戰爭,靖國公李承慶是因軍功得到晉升,而今一點都不害怕這些勢力的反撲。

事實上,他這個國公想要得到世襲,卻是需要更大的軍功來證明自己,證明他靖國公能夠爲大明王朝開疆拓土。

朱祐樘在打開急件的時候,臉上露出一抹恍惚的神情。

這……

擅於察言觀色的戶部尚書何琮等重臣看到朱祐樘竟然是這種反應,頓時變得更加的緊張。

朱祐樘緩緩放下手中的急件,眼睛由迷離轉而堅定地道:“天佑大明!據呂宋巡撫張遂剛剛傳回的急件,美洲總督劉璋攜寶種已經回到大明城,預計二月中旬便可到達天津!”

足足兩年的等待,而今終於迎來了碩果,被自己寄以厚望的尋寶種艦隊終於順利返航了。

“寶種?東海之外真有寶種?”

“哈哈……原來太祖的夢都是真的啊!”

“兩年了,天佑我大明,陛下乃千古一帝!”

……

面對這個漸漸被人遺忘,甚至已經成爲禁忌話題的寶種,現在不僅證實真的存在,而且劉璋竟然已經成功將寶種帶了回來。

若說早前對皇帝的決策還有所質疑的話,而今劉璋橫渡東海帶回寶種,像是增補了皇帝身上最後一塊短板一般。

生活在這個時代,他們如何不曉得寶種的價值。

一旦糧食的產量上去的話,那麼華夏的土地不再僅僅只能養八千萬人,而是可以翻了好幾倍,從而讓國家的人口迎來大爆炸,更是可以讓更多的人從土地解放出來。

當年以百萬計的銀兩投入,結果整整兩年都沒有消息,這讓大家不甘懷疑東海之外是否有大陸,而寶種是否真的存在?

只是現在事情迎來了大豐收,劉璋從東海的彼岸帶回了寶種,而導演這一切的弘冶皇帝身上簡直散着聖光。

千古一帝,而今恐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了。

朱祐樘早已經知曉土豆、玉米和紅薯的存在,但想要將這種經濟作物從美洲大陸帶回來,無疑存在着種種變數。由於劉璋的艦隊失蹤足足兩年的時間,讓他不得不懷疑人已經回不來了。

朱祐樘的內心瞬間被興奮填落,顯得欣喜若狂地吩咐道:“禮部,即刻在天津港張羅迎接事宜!”

“臣遵旨!”禮部尚書張升感受到朱祐樘的狂喜,當即認真地表態道。

朱祐樘將手中的急件放下,目光落到趙承慶身上:“靖國公,寶種一事關乎華夏興衰,有勞你代表朕前往天津港相迎!”

此話一出,在場的重臣面面相覷。

劉璋說到底不過是總督一級,而今竟然要委派堂堂國公代表皇帝相迎,這份待遇簡直是空前絕後了。

要知道,當年劉忠花費數年丈量湖廣的每一寸田地,皇帝亦不過是相迎於正陽門。

“臣領旨!”靖國公趙承慶認爲劉璋確實值得這一份待遇,當即鄭重拱手道。

朱祐樘迎着在場重臣的目光,亦是半開玩笑般道:“朕從江南歸來之時,東方高士爲朕卜得一卦,預言朕今年多怒。呵呵……剛開年不久便聞得如此喜訊,天下之事,何值怒哉?”

“天佑大明,陛下聖明!”王越等人會心一笑,自然不將東方道的預言當一回事了。

朱祐樘的心情極好,便言歸正轉道:“朕之所以要開拓明緬公路,確如劉愛卿所言!明緬公路並不在緬甸地區,而是要將大明西南打通,連接印度洋!朕想跟諸位於有生之年,讓大明王朝東接東海,南臨南洋,西出印度洋,成爲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諸位愛卿願助朕否?”

接下來,新世界必將是屬於海洋的時代。

跟傳統的交通方式相比,揚帆於大海纔是科技,而科技代表着先進生產力。

大明雖然東接東海,南臨南洋,但想要成爲真正的海洋霸主,僅僅侷限於亞洲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他之所以執着於西南擴張,將大明的觸手伸向正處於混亂狀態的緬甸地區,真正的目標其實是印度洋。

儘管按着傳統的海上絲綢路線,大明的艦隊從大明南端起航,繞過中南半島後,從馬六甲海峽可以進入印度洋。

只是現在的航行技術存在不小的風險,而且所花費的時間要數月之久,這麼長的時間跨度很容易造成失控。

以後世的霸主爲例,因何英國會丟掉米國?

雖然原因是多樣性,但跟兩地的距離存在着很大的關係。米國都已經搞獨立了,結果英國大本營還不知曉,更別提派出軍隊了。

一個政令傳遞的時間越短,那麼便越容易掌握,不然很容易便是山高皇帝遠。

如果大明需要繞過馬六甲到印度洋傳遞政令,一來一回花費大半年的時間,那麼黃花菜都已經早涼了。

反觀大明王朝如此從雲南打通緬甸地區,便可以直接兵臨印度洋。

不論將來是要到尼羅河洗澡,還是要非洲種種菜,亦或者到歐洲傳播華夏的法家文明,緬甸都將成爲很好的跳板。

“幹了!”

“五百萬兩開拓一個印度洋,值了!”

“要是那些緬甸小國不配合,本國公帶兵親自滅了他們!”

……

寶種順利從新大陸歸來,再度證明弘治皇帝的正確性,導致大家的鬥志被點燃,所以心裡紛紛有了全新的抉擇。

雖然投入五百萬兩過大,但想到這些年皇帝的種種作爲,亦是不由得對這一筆的投資充滿了期待。

“臣等願爲陛下效死!”靖國公趙承慶等人不再質疑朱祐樘的決定,顯得心悅誠服地表明立場道。

朱祐樘對在場重臣的表態十分滿意,大明通過緬甸進入印度洋的計劃如果順利執行,那麼大明便可以通過印度洋將觸手繼續往西伸過去。

時間已經來到正午時分,一縷陽光鬼使神差般從宇頂落下,正灑在金碧輝煌的殿堂上,形成斑駁的光影,爲這莊重的場合增添了幾分神聖的氣息。

身着明黃色龍袍端坐在龍椅上的朱祐樘目光深邃而堅定,越來越像一位運籌帷幄的帝王:“修建明緬公路乃我朝繼尋找寶種後的又一大事,關乎大明興盛,關乎億萬百姓福祉。朕希望衆卿家能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爲大明開創一個全新的局面!”

現在方案已經敲定,接下來便是各自爲修建明緬公路出謀劃策,亦得準備好修建明緬公路所潛在的阻力。

其中最大阻力無疑是來自於緬甸地區的諸多小王國,這些小王國未必會配合,甚至還會站出來阻止。

面對這種可能出現的戰事,大明倒不會因此而瞻前顧後。

如今的大明早已經摒棄“共享太平之福”的理念,而是一心想要營造全新的盛世,敢阻止大明振興者死。

阿瓦等緬甸小國乖乖配合尚可,如果敢於站出來跟大明叫板,那麼大明王朝的百萬雄獅亦不是吃素的。

工部尚書賈俊手持一份詳細的地圖,在向弘治皇帝請示後,亦是向在場的重臣詳細地講解着公路的路線和修建計劃。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不停地劃過,每到一個關鍵的地方都會停下來仔細講解,生怕遺漏了任何細節。

憑大明王朝如今的基建能力,特別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造橋技術,想要修建這條明緬公路並不存在太大的技術難題。

其他大臣們則聚精會神地聽着,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或提出自己的見解,爭取達到一個最優的修建方案。

此時此刻,每個重臣都認真地參與其中。

他們明顯感受到自己不再是咬文嚼字的讀書人,而是貨真價實爲國家和百姓做事的官員,一個爲全新大明肯於付出一切的公僕。

至於以前所考慮的個人榮華富貴,雖然不可能沒有半點的功利之心,但現在明顯已經減弱了不少。

他們都已經陷入弘治皇帝所構繪的藍圖中,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希望大明王朝成爲直面三洋的海洋霸主。

這場最高會議持續的時間並不短,有人甚至已經開始憋尿了。

偏偏地,工部尚書賈俊在談及自己專業知識的時候,似乎是想要替舉人爭一口氣,卻是不停地賣弄自己的專業知識。

最終,經過君臣們的共同努力和反覆討論,修建明緬公路的方案得以敲定。

朱祐樘並不是建築出身,對這些事情更願意交給專業的人士處理,卻是相信工部不會令他失望,大明王朝必將通過明緬公路掌握整個印度洋。

正是這個鳥語花香的二月,大明王朝敲定了一個全新的雄宏藍圖。 

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393章 妥協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200章 風起西南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15章 天意弄人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8章 國喪和新君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20章 揚州夢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
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393章 妥協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200章 風起西南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15章 天意弄人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8章 國喪和新君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20章 揚州夢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