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

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

城北,順天府衙。

作爲北京城名義上管理機構的順天府衙坐落在靈椿坊,由於擁有處理全國案件的權力,故而有“小刑部”之稱。

一個身穿三品官服的小老頭坐在府衙後宅的花廳中,眼神顯得並不是很好,正眯着眼睛跟順天府治中下棋。

現任順天府尹名爲吳玘,是南直隸松江府人士,景泰五年的進士,由一個偏遠地區的知縣一步步走上正三品順天府尹的高位。

雖然在官期間並沒有亮眼的政績,但在九年知縣的任職生涯中得到了“破衣知縣”的美譽,加上任職期間秉行清廉的作風,故而在官場擁有不錯的聲名。

自從大理寺卿馮貫因爲保李敏而被免官後,大理寺卿的位置便一直空懸。

在最新的一場廷推中,擁有“破衣知縣”之稱的順天府尹吳玘的呼聲最高,現在已經被九卿廷推以第一人候選的身份舉薦到朱祐樘的案頭上。

儘管順天府尹和大理寺卿都是正三品,但順天府尹算是地方官,而大理寺卿則是地地道道的京官,且位列於九卿,故而算得上是一次“升遷”。

吳玘最近的心情不錯,事因穿了兩年的三品官服終於破了兩個洞,這無疑讓他清廉的形象變得更加鮮明。

“府尹大人,今日處理教坊司的案子是否過於草率了?”順天府治中孫望看着正在思索的吳玘,卻是擔憂地道。

順天府衙的級別是正三品,跟應天府衙是天下級別最高的府衙。

有鑑於此,大明在正六品通判和從七品推官之上,再設一名正五品的治中,而其上則是正四品的府丞。

只是治中上有府尹和府丞掌事,下有通判和推官處理具體事務,故而處境比較尷尬,更多像是府尹的秘書。

吳玘將一個白子落在棋盤上,顯得不以爲然地道:“一個官妓而已,死了便死了,這能有多大的事?”

“府尹大人,下官聽聞死者脖頸處有兩道勒痕,而那些武勳子弟行事乖張,此次事情恐怕另有文章!”順天府治中孫望落下一枚黑子,便說出自己的判斷道。

吳玘對這種事情顯得毫無興趣,眼睛仍舊專注棋盤道:“老夫在地方爲官數十載,若每個事情都要錙銖必較,到頭來便啥事都幹不了。一個官妓而已,管她究竟怎麼死的,人家撫寧侯都已經打招呼了,老夫如何還不識趣?今以自縊結案,則是公私兩便,而你我兩人有閒在此下棋,此不美哉!”

“聽府尹大人一言,勝讀十年書!下官受教了!”順天府治中孫望先是愣了一下,而後有所明悟地拱手道。

若是沒有背景和錢銀打點,普通的官員想要在大明官場一路往上爬,這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直以爲,他都不明白吳玘明明不是一個聰慧之人,且沒有大人物照拂,爲何仕途比大多數人都要順暢?

只是現在看到吳玘的行事風格,特別是避重就輕那一套,這才隱隱捕抓到要點。難怪人家馬上就要升任大理寺卿,當真是有着過人之處。

吳玘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話有多高深,而手裡的棋子遲遲下不下去,自己這盤棋似乎又要輸了。

正是這時,一個衙差匆匆走過來,通知宮裡來人了。

“下官恭賀府尹大人高升!”孫望猜測是大理寺卿的人選已經定了,當即急忙放下手中的棋子祝賀道。

吳玘頓時像是吃了蜜般,便連連擺手道:“呵呵……此事還沒有定下呢,咱們現在出去迎旨吧!”

“府尹大人,那位黃公公並不是前來頒旨,好像是要傳召您進宮!”衙差看到吳玘誤會了,當即便彙報道。

“府尹大人,當今天子很少召見大臣,今府尹大人能得陛下召見,陛下必是極爲重視您了!”孫望有意巴結住即將高升的吳玘,當即拍馬屁道。

吳玘輕捋着已經雪白的鬍鬚,自己爲官一生清廉,定然是自己的事蹟被當今天下所知,只是稍微爲難地道:“這盤棋……”

“府尹大人棋藝精湛,下官甘拜下風!”孫望有着睜眼說瞎話的本領,當即主動認輸地道。

吳玘暗鬆了一口氣,便放下手中的棋子道:“呵呵……那本官先進宮面聖了!”

“下官恭賀府尹大人高升!”

“府尹大人,他日還望提攜下官!”

“府尹大人,下官這便到燕陽樓爲您備宴!”

……

在得知吳玘被召進宮面聖後,順天府衙的官員紛紛從各自衙署涌出來,對即刻離開的吳玘恭維地道。

吳玘是一個虛榮心很強的人,而今看到衆屬官如此巴結自己,頓時是笑得合不攏嘴,站在大門的臺階上拱手對相送的屬官道:“吾輩爲官當清廉如水,今與諸君共勉!”

清廉如水?

此次前來傳召的是太監黃盼,在聽到這個詞的時候,不由得古怪地打量這個身穿破洞官服的順天府尹。

根據他的經驗,凡是跟這個詞沾上邊的官員,全都沒有好結果。

東暖閣,檀煙嫋嫋而起。

禮部左侍郎徐瓊現在已經是門黨的核心成員,特意過來請奏道:“陛下,天子當以親耕,以供粢盛,請於二月擇日行耕藉禮!”

“耕藉禮是何章程?”朱祐樘已經越來越討厭繁文縟節的東西,便淡淡地詢問道。

禮部左侍郎徐瓊漸漸摸清朱祐樘的性情,當即從袖中掏出一份奏本道:“陛下,章程具在此,請御覽!”

劉瑾從徐瓊手裡接過奏本,而後恭敬地送到朱祐樘的面前。

朱祐樘正在着手擬定神盾營和十二營兵餉改制方案,亦是抽空翻看耕藉禮的流程,眉頭不由得微微蹙起。

跟自己所想的一般,這耕藉禮要拜一堆神位不說,連同怎麼起耕都要分出好幾個步驟,而耕種更是要行“三推三返禮”,而閣臣和六部則行“九推九返禮”。

形式主義,這是他的第一觀感。

朱祐樘知道天子親耕是有必要,但這種繁雜的禮儀並不需要,當即將奏本丟下道:“簡化再上奏!”

“臣領旨!”禮部左侍郎徐瓊發現跟自己所猜測的一般,不由得苦澀地拱手道。

朱祐樘不願意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便是輕輕地擡手意示徐瓊退下,卻是開始思索神盾營和十二營該如何進行比試。

既然十二營的眼紅病犯了,那麼自然是以實力說話,誰的拳頭硬就可以多拿,誰的拳頭軟自然要忍氣吞聲了。

徐瓊剛剛退下,黃盼從外面進來,彙報順天府尹吳玘已經在幹清門等候。

朱祐樘想到天下腳下所發生的荒唐事,當即便召見這位順天府尹,更是放下手裡的工作打算好好地瞧一瞧這位臣子。

死者脖頸處有兩道勒痕,僅僅是因爲事涉撫寧侯府,竟然連屍檢都不進行便急於以自縊結案,自己治下的奇葩官員究竟長成什麼模樣。

只是人進來的時候,他發現跟自己所想的大奸大惡之相完全不同,這個小老頭的身上竟然充斥着一些文氣,而渾身透着幾分樸素。

“臣順天府尹吳玘恭請聖安!”吳玘壓抑着心裡的狂喜,顯得恭恭敬敬地行禮道。

朱祐樘深深地打量這個身體矮小的官員,便開門見山地詢問道:“吳大人,今日教坊司的案子是怎麼回事?”

“陛下,臣查實是那個官妓自縊身亡!”吳玘先是微微一愣,發現並不是討論自己升任大理寺卿的事,便是老實地答道。

朱祐樘不由得笑了,不由得帶着幾分嘲諷地道:“查實?據朕所知,你是連屍檢都沒有開展便結案了,卻不知是如何查實的呢?”

“陛下,官妓乃賤業也,自縊的案子並不少見!此次事涉撫寧侯府,臣認爲不宜深究,故而纔沒有安排屍檢,而以自諡結案可令各方滿意!”吳玘卻是不能理解高高在上的天子爲何關心一個官妓的死活,便說出自己的想法道。

這……

劉瑾一直站在旁邊看着,原以爲這位順天府尹怎麼都要極力辯解一番,畢竟這種處置簡直就是瀆職。

萬萬沒有想到,這位順天府尹竟然直接承認了,而且還沒有掩飾庇護於撫寧侯府,卻不知是要唱哪一齣。

雖然他已經見慣了不稱職的文臣,但如此不稱臣還能如此理直氣壯的文官,卻是平生頭一回見到。

朱祐樘亦是有些犯糊塗,便認真地求證道:“你的意思是此案跟撫寧侯府有關,所以不用深入調查了?”

“正該如此!撫寧侯乃大明公侯,爲大明立下赫赫戰功,豈能因一介官妓便查罪於公侯之家!”吳玘輕輕地點頭,顯得理所當然地道。

沒病吧?

劉瑾發現今天是漲見識了,顯得眼神複雜地打量這個身材矮小的順天府尹暗道。

朱祐樘不明白這樣的人究竟是如何坐上這個要職的,那幫九卿又怎麼能將這種人推到大理寺卿的高位,便是板起臉質問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事涉撫寧侯府便不予深究,這便是伱的爲官之道嗎?”

“陛下,王子又豈能真跟庶民相提並論呢?今一介官妓,確實不宜大費周章,以自諡結案爲最佳!”吳玘不明白天子爲何還在糾着官妓的事,但還是堅持己見地道。

朱祐樘發現跟這種人講不清道理了,便倒吸一口氣道:“吳大人,你是當真還不知罪嗎?”

“陛下,臣……何罪之有?”吳玘發現天子似乎生氣了,顯得十分茫然地道。

朱祐樘不明白爲何大明會存在這般荒唐的官員,便直接下達指令地道:“何罪之有?來人,將他的烏紗帽給朕摘了!”

話音剛落,兩名大漢將軍進來,不由分地將吳玘的烏紗帽摘去。

“陛下,這是爲何?”吳玘面對皇命根本無法抗爭,卻是委屈地反問道。

隨着那一頂烏紗帽摘去,吳玘露出了一個大禿頭,卻不知何時早已經禿頂,亦不怪平日總喜歡穿戴官服。

只是烏紗帽除去之後,剛剛的那絲文氣都消失了一般,此刻像是一個禿頂的普通小老頭。

朱祐樘並不同情這個有些狼狽的小老頭,便淡淡地開口道:“聖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汝爲父母官,當愛民如子,然視民爲草芥!朕今若再不除去汝官身,有愧於天下百姓!”

“陛下,臣入仕以來未有貪墨之舉,你如此對待良臣,豈不令天下士子寒心乎?”吳玘看到朱祐樘竟然要對自己免官,不由得叫屈地道。

朱祐樘早已經注意到他官服上的破洞,卻是十分冷漠地道:“食君之祿,分君之憂,大明何時只要不貪便能官身永存了?來人,將他拖出去!”

或許吳玘真的爲官不貪,但這種人在地方主政還不如貪官。

貪官尚知有所爲而有所不爲,但吳玘的眼裡並無百姓,恐怕製造了不知多少起冤獄。

其實更可怕的是,吳玘這種官員很可能並不是個案,而是還有吳妃這種官員一直潛藏在這支人數龐大的官員隊伍中。

更爲甚者,這種透着迂腐的科舉制度很可能一直在生產吳玘。

“不要!不要!”吳玘被兩名大漢將軍拖走,看着自己的烏紗帽離自己越來越來,當即便是驚恐地道。

隨着吳玘被革職的消息傳出,整個官場一片譁然。

“吳玘如此行事自然是要削官爲民,當真是大快人心!”

“話是這種沒錯,但諸位可曾想過陛下爲何突然關心起教坊司的案子?”

“陛下這是盯上撫寧侯府,他……他是借教坊司的案子對撫寧侯殺雞儆猴?”

……

朱祐樘懲治吳玘原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隨着一些官員對事情進行解讀,當即進行聯想道。

只是隨着有心人的不斷解讀,事情慢慢變了味道。

原本是一個理由進行深究的殺人案,但在有心人的渲染下,卻是變成陛下想借官妓的案子來對付那幫武勳。

公義,似乎突然被世人忘記了般,卻是由陰謀論取代。

(本章完)

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126章 箭來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126章 箭來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308章 小驚喜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71章 餘波3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
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126章 箭來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126章 箭來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308章 小驚喜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71章 餘波3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