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

紫禁城,幹清宮。

這裡入夜之後,便燈火通明,幾十名宮女和太監圍着一個人轉悠。

正當遠在數千裡外的汗庭掛起了白幔,大同跟北元的十萬鐵騎劍拔弩張的時候,這裡同樣十分的激烈。

北妃伊克錫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蒙古美女,漂亮的臉蛋十分迷人,身段白皙而婀娜,擁有一頭長長的秀髮。

靜時十分的端莊大方,但這陽光性格的底下,偏偏骨子裡還頗有野性,甚至骨子裡有着一絲好強。

北妃伊克錫手裡的銀環不停響動,額頭的劉海被汗水所打溼,但嘴裡依舊倔犟地道:“不……爲服!”。

“朕今晚讓你服爲止!”朱祐樘發現這個小妞還挺犟,當即便加大了火力,彰顯出華夏男兒的雄風。

北面的消息已經傳回來,多年的佈局終於有所收穫。

其實北面最大的威脅始終是蒙古和達延汗,達延汗此人不僅驍勇善戰,而且還是黃金家族唯一後人的身份,算是能統一整個草原的唯一人選。

跟華夏曆朝歷代嚮往周朝一般,黃金家族所打造的大元帝國頗有影響力,這會讓很多生活不如意的部落選擇跟隨。

既然滿都海能夠看到達延汗身上的價值,朱祐樘自然亦是早已經看到達延汗的潛力,即便此次達延汗沒有出爾反爾露出巨大的破綻,自己其實還是會設法破壞一統大草原的最優解。

“不……不服!”

北妃伊克錫發現今晚的朱祐樘簡直是戰無不服的大將軍,卻是任由他擺弄自己,緊咬着自己的貝齒倔強地道。

此刻她不知是僥倖自己那日那支鈍箭是射中呢?還是應該後悔那一支箭射中?正在痛苦並快樂着。

其實她並沒有達延汗想的那麼傻,亦沒有達延汗想的那般忠於北元。畢竟她首先是一個女人,而今擁有一個愛自己的丈夫,所以她沒有道理孝忠於年紀比自己還小的繼父。

且不說,朱祐樘以她的名義給北元捐了一批棉布抵禦冬天,作爲一個嫁出去的女人自然是要心向夫家。

其實早在事情發生之前,朱祐樘在牀上便將除掉達延汗的計劃告訴了她,而她亦是知曉這個事情纔是維護兩國和平的最佳方式。

試問一個出爾反爾還貪婪地想要截下第二批軍械和物資的人,特別還試圖讓自己落於進退兩難處境之中,自己又有什麼理由幫助這種人呢?

在達延汗遇刺後,卻是傳來自己孃親被夜部所殺的消息,而其中竟然有自己孃親所寫的“書信”。

如果孃親真是重傷垂死,字跡又怎麼可能絲毫不受影響,甚至沒有道理親自書寫,當真是想要將她的智商往地上摩擦。

西苑那一場戲是她跟朱祐樘演給蒙古方面暗探的,目的既是算是對達延汗的一個迴應,亦是想要給兩國恢復和平提供契機。

朱祐樘爲了讓她演得像那麼一回事,卻是約定那支鈍箭一旦能夠射中於她,便能贏得格外逢七臨幸的機會。

而今承諾正在兌現,但偏偏遇到如今心情大好的朱祐樘,讓她別說要對朱祐樘反擊,卻是隻有被蹂躪的份。

“跪着!”朱祐樘很喜歡征服這個有點草原野性的女人,於是重重一拍她的臂部道。

在自己多年的佈局之下,歷史終究還是產生了一點微妙的變化。

蒙古大草原不僅沒有能夠完成統一,而且還朝着四分五裂的方向演變,甚至將會被大明徹底吞併。

其實現在這種結局,幾乎是早已經註定的。

跟極度短視的共享太平之福的政策,他所掌控的大明王朝並沒有給北元一統的機會,卻是選擇介入正處於混亂中蒙古勢力的爭奪中。

一個統一的蒙古必定會將矛頭指向大明,所以大明想要長治久安,最好的做法是阻止達延汗崛起。

正是如此,朱祐樘重塑開中法夯實九邊糧倉後,亦是加強了軍隊建設,但早早便制定了“斬首計劃”。

最爲精妙的是,現在達延汗一死,北元內部會暴露出很多的矛盾,其中最爲嚴重的是繼承人問題。

滿都海雖然得到滿都魯的所有財產,但之所以選擇年僅四歲的達延汗,未嘗不是利用達延汗黃金家族唯一血脈的招牌,其實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味道。

只是達延汗死了,不僅僅是滿都海失去了聚攏蒙古部落最好的金字招牌,而且亦失去了原本最好的繼承人。

雖然達延汗留下了剛剛三個月的子嗣,只是在這個崇尚武力的蒙古並不會過度迷信血統,哪怕大明王朝當年亦沒有擁立年僅兩歲的太子朱見深。

正是如此,不論滿都海想要站出來成爲“女帝”,還是持續年僅三個月的兒子阿着,其實都會面臨極大的壓力。

“陛下,服了!我服了!”

北妃伊克錫最終還是敗下陣來,她那日射了朱祐樘一箭,結果而今似乎遭受了百倍的“報復”,整個人已經無力再堅持。

朱祐樘並沒有因爲勝利而驕傲自滿,而是繼續進攻,亦是思考着新的方向。

雖然蒙古的草原更加的遼闊,但大明王朝既然選擇將東北打造成大明的北方糧倉,其實已經不再急需蒙古的土壤。

朱祐樘又是重重一拍伊克錫的臂部,卻是計上心來道:“明日你跟京城的聯絡點聯繫,讓她們幫助你逃離這裡!”

“不,臣妾哪都不去,臣妾要給陛下生下皇子!”北妃伊克錫一把緊緊地抱住朱祐樘的胳膊,卻是擁有無比的信念道。

朱祐樘感受到這具身體的溫潤如玉,最終是一瀉千里。

此時萬籟皆靜,唯有女官在沙沙地寫下戰事結束的時間。

“朕又怎麼可能捨得你離開,你亦不可能逃離得了皇宮,此舉不過是給你孃親傳遞你處境不好的信號罷了!”

朱祐樘輕撫這個溫潤如玉的女人,卻是說出自己內心的計劃道。

雖然滿都海的聲望很高,亦手握黃金家族的最後血脈,但跟達延汗不同,阿着的年紀終究太小了。

短期不見得有問題,但長期的變數着實太大了。

滿都海想要維持住北元的局面,壓根沒有跟大明開戰的資本,反倒還得依仗於大明這邊的相助。事到如今,最有效的緩衝之人仍舊是這位原來的北元公主伊克錫。伊克錫聽到不是要將自己趕走,顯得幸福地依偎在朱祐樘的臂彎處,卻是輕輕地點頭同意了朱祐樘的安排。

朱祐樘知道現在的局面其實是一個入侵蒙古的機會,若刺激滿都海跟自己開戰,那麼整個北元在孤兒寡母的情況下,很容易便分崩離析。

只是他終究是大明的皇帝,亦得考慮着大明財政的問題。

且不說征服蒙古需要付出多少代價,而今正在開發東北糧倉,即便將蒙古納入進來亦沒有資金再行開發。

正是如此,大明以低成本持續一個混亂且動盪的蒙古,這纔是最爲符合整個華夏的利益,亦可避免不得不向廣大的百姓加稅。

北邊的風吹綠了草原,但透着幾分蕭索。

達延汗的遺體被一支親衛帶往了草原深處,豎埋在掏空的楠木中,在一頭母駱駝面前殺了它的幼崽,引得母駱駝落下了眼淚。

這個時代終究是殘酷的,不論是多麼荒唐的矛盾,很多事情往往都是通過拳頭來解決。跟士太夫所向往的共享太平之福不同,遊牧民族則是習慣於搶掠。

脫火赤是滿都海麾下的第一大將,此次奉命率領十萬鐵騎前來大同叩關。起初是興師問罪,但現在達延汗已死,那麼自然是要替達延汗復仇。

由於某些原因,雖然早幾日已經到了這裡,但一直遲遲沒有得到滿都海所下達的進攻命令,故而一直跟大同軍對峙。

wWW ▲тtκan ▲¢〇

只是現在大軍的軍糧已經無以爲繼,便派出了一個前鋒營探路,準備從潰牆殺入大同邊地燒殺搶掠。

“百姓已經進入城堡避難!”

“其他各路援軍已經就位!”

“所有火炮已經部署完畢!”

……

現在的九邊將士的面貌是煥然一新,不論是這麼多年的治軍,還是東北戰事頻頻告捷所帶來的壓力,毅然不畏懼這一場戰爭。

其實大同方面一直沒有忘記他們跟蒙古的仇恨,即便兩國處於蜜月期之時,亦是預感到終究有一戰。

雖然蒙古此次大軍壓境出乎意料,但他們亦是早已經做足了準備,憑着夯實的糧倉和先進的武器,完全無畏於這支來犯的蒙古大軍。

正當戰事一觸即發之時,一隻雄鷹由北而來。

脫火赤雖然已經知曉達延汗因傷去世,但內心亦沒有絲毫的波動,畢竟他一直所效忠的對象是滿都海。

在看到滿都海的來信後,卻是暗歎一聲,而後對着大軍命令道:“大汗過世,今有部落竟欲叛變,咱們即刻回去擁立新汗!”

滿都海已經做出了選擇,並沒有效仿武則天的做法,而是決定擁立自己的兒子阿着爲北元的新可汗。

只是這個事情終究還是出現了爭議,且不說剛剛三個月的阿着能否活到成年,一些人亦是想要趁機奪取汗位。

“退了!”

“蒙古大軍退了!”

“經查蒙軍大營已經沒有人了!”

……

大同方面時刻監視着蒙古十萬大軍的動向,蒙古十萬大軍剛開始撤退便被他們所知悉,而後便探察到那裡已經是一座空營了。

此時籠罩在天空的烏雲散開,一道道金燦燦的陽光落在這一座橫亙在草原和羣山峻嶺中的長城上。

大同府城,總督府。

現在坐鎮這裡的是宣大總督陳坤,從昔日小小的廣東司郎中到現在的宣大總督,離六部尚書已經是一步之遙。

只是在這個以軍功論晉升的時代,雖然他將大同和宣府經營得有聲有色,但跟原遼東總督劉宣的境遇卻是差得太遠。

陳坤雖然年過四旬,但亦是多了一些白髮,看到剛剛送來的軍情並不感到意外:“如果是達延汗執權便有可能會打,但而今的滿都海是肯定不會打的!”

“虧我們準備這麼周全,結果他們竟然撤退了!”大同總兵陳堅其實是想要開啓這場戰事,顯得有些失望地道。

陳坤看着當年這個悍不畏死的副總兵仍舊保持血性,卻是苦澀地微笑道:“陳總兵,你難得不覺得這纔是最好的結果嗎?”

“韃子狼子野心,唯有除之,方能以絕後患!”陳堅並沒有掩飾自己的厭惡,卻是表達自己的觀點道。

陳坤知道陳堅世代是邊軍出身,亦是瞭解他那份世仇:“大明開國至今,雖然勝了韃子很多回,但大同將士和邊民亦是損失慘重。即便此次開戰,亦得犧牲不少將士,這其實是咱們的頑疾。而今咱們的皇帝雄才大略,即便沒有開啓戰事,但已經將蒙古玩弄於鼓掌間,豈不更爲精妙?”

“總督大人,而今都是陛下的佈局?”陳豎其實是一個聰明人,當即有所明悟地道。

陳坤望向已經灑在門檻上的陽光,朝着紫禁城的方向望過去:“若不是陛下,北面焉能有如此良好的局面?本督知道你很想殺韃子解恨,但咱們亦得爲天下蒼生考慮,今咱們大明有了海西三衛和建州,短期根本無力再吃下蒙古!即便是要除掉韃子,那亦不該是現在,咱們不能做因私廢公之人!”

“總督大人教訓的是,卑職確實要以大局爲重,要遵照陛下的心意!依您之見,陛下是否會如大宗那般北征呢?”陳堅想到現在越來越好的局面,又是認真地詢問道。

陳坤不再是那個笑得跟彌勒佛般處處巴結於人的小小郎中,而是一個深謀遠慮的宣大總督:“陛下雄才大略,豈不知韃子狼子野心,是大明的第一心腹大患!只要陛下不遭奸人暗害,咱們大明不僅會開創盛世,囊括關外亦是指日可待。”

“多謝總督大人解惑!”陳堅雖然痛恨那個駙馬王增,但內心還是興奮地拱手道。

陳坤將陳堅的興奮看在眼裡,只是此刻十分沮喪地嘆息道:“那個位置看來是屬於那個傢伙了!”

陳堅微微一愣,卻是不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

只是他心裡十分清楚這位宣大總督雖然軍事能力一般,但卻是一個睿智的人,恐怕這話不是無的放矢。

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
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