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

二月底的春風喚醒沉寂的草原,五顏六色的野花在草地上綻放開來,趙字旗和神盾營的旗幟在城頭隨風而動。

身穿甲冑的趙承慶率部來到城門前,坐在馬背居高臨下地看着被綁在自己面前的巴噶斯道:“巴噶斯,你既受封大明衛所指揮使,便爲我大明的臣民。然目無君上,不僅罔顧皇帝的命令,而且公然反叛大明,汝罪當誅!”

“勝者爲王敗者寇!只是你們此次根本不是倉促應戰,恐怕圖謀海西已久了吧?”巴噶斯恨恨地盯一眼自己的軍師範察,卻是進行重新推測道。

雖然這場戰事是因他的貪婪而起,但從大明的種種行動來看,這一場根本不是倉促間的戰爭,簡直是蓄謀已久的陰謀。

特別是額穆部和輝發部兩大友邦,正是看到北元出爾反爾跟大明決裂後,他們才選擇臨時出手幫助自己。

卻是誰能想到,北元軍隊的離開壓根影響不到戰局,大明軍隊早已經完成西線的部署。在他們三大部落聯手的時候,明軍竟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介入了戰場,竟然有足夠的軍隊重創他們三大部落的聯手。

若說上面都是明廷在戰場上的深謀遠慮,那麼自己最信任軍師範察背叛自己,證明大明早已經對他的阿勒楚喀部完成了佈局。

明廷打一開始似乎便已經意料到一切般,不僅僅是要除掉他的阿勒楚喀部,而且已經做好同時滅掉額穆部和輝發部的部署。

趙承慶知道紫禁城那位確實是運籌千里,但自然不可能落下口實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落得如今的下場,乃是你這個白眼狼咎由自取,大明討伐小小的海西自是不費吹灰之力!”

“廢話少說,你們如此處心積慮究竟有何圖謀?本汗或許可以跟你們達成交易!”巴噶斯知道對方不會承認,便是開門見山準備交易道。

趙承慶知道對方依仗阿勒楚喀部西面的兵力,顯得十分不屑地道:“你恐怕是高估了自己!陛下早有聖令,凡不屈伏大明者,殺無赦!”

在說到最後三個字的時候,透出一股濃濃的殺意。

跟士大夫所主宰的朝廷不同,而今的帝王並沒有太多的妥協,亦沒有勸降阿勒楚喀部軍隊的念頭,而是仍舊想要通過武力征服。

或許而今的皇帝確實是一個暴君,從來都不打算以德服人,而是選擇最粗暴武力方式征服整個阿勒楚喀部。

“你……你們如此殘暴非仁義之師!”巴噶斯意識到明廷似乎真不打算招攬自己,顯得方寸大亂地道。

趙承慶發現眼前這個野蠻人十分可笑,顯得皮笑肉不笑地道:“犯我強明者,雖遠必誅!你今爲階下囚,還是想一想自己的後事,亦或者現在求本侯給你一個痛快!”

“你……你真要殺本汗?”巴噶斯心裡已經打算屈服於大明,結果對方並沒有招攬之意,頓時震驚地詢問道。

鐵象山一直觀察巴噶斯的情緒變化,卻是忍不住道:“你以爲還能免死不成?”頓了頓,他扭頭望向趙承慶提議:“侯爺,這場戰事皆因此人而起,卑職以爲當押送京師,由皇帝下旨處決!一則讓京城百姓親自看着此惡人伏法,二則公開誅殺逆賊揚我大明國威!”

“此法甚好!來人,將他即刻收監,不日押回京師向陛下請旨處置!”趙承慶當即採納了這個提議,對自己的親兵吩咐道。

巴噶斯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最後一絲幻想瞬間破滅。

人家是真不打算通過自己招降西面的部隊,而是選擇通過武力徹底征服阿勒楚喀部,如今自己失去利用價值,自然不可能給自己活路了。

接下來,大明跟阿勒楚喀部的戰事如期打響。

阿勒楚喀部的主力軍得知半拉城子淪陷,雖然他們內部出現一點分歧,但最終還是選擇回援半拉城子。

神盾營不僅是大明最強的重甲騎兵,而且還擁有最先進的火銃,加上趙承慶所率的精銳部隊,這一場遭遇戰呈現單方面的屠殺。

砰!砰!砰!

在一輪火銃打亂敵陣後,鐵象山手持大刀率領神盾營將士殺向混亂的女真人,再次呈現重騎兵的恐怖戰力。

噗!噗!噗!

趙承慶所部的精銳部隊一直積着一口惡氣,而今面對已經混亂的女真人,亦是結成戰陣配合最先進的屠清弓收割這幫女真人的生命。

戰爭無關對錯,有的僅僅是華夏振興的神聖使命。

大明此次主動發出這一場戰爭,既是維護皇帝的神聖不可侵犯,亦是彰顯華夏軍隊的強大。

殺!

女真人雖然在人數和裝備全都處於下風,但他們確確實實是一個十分勇敢好戰的民族,即便明知不敵亦是殺到剩下最後一人。

死!

鐵象山早已經見慣了屍山血海,即便心裡佩服這幫女真人的頑強,但心裡清楚在戰爭斬殺他們纔是尊重,當即奮力斬向最後一個女真人。

噗!

最後一道鮮血飛濺而起,落在這片草原的荒草中,這場戰事亦是宣告結束。

阿勒楚喀部回援的人員將近一萬,但而今足足九千人慘死在這裡,這場戰事可謂是慘烈。只是神盾營的兵甲防禦性太強,雖然有很多人員受傷,但戰死者並不多。

同一日,輝發部的首領拔都被殺紅了眼的山海關衛追上,只是拔都還想要逃,結果被趕來的王霸東滿弓射死。

大明沒有不戰而屈人之兵,而是採用最粗暴的武力手段收拾亂局。

從長蛇裂谷的合圍戰,到半拉城子外的遭遇戰,再是王震東所率的遼東軍偷襲輝發部汗帳以及追擊戰,海西的東邊被鮮血所染紅。

只是這一切並沒有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趙承慶在佔據半拉城子後,並沒有率兵離開,而是留守在這裡。

不僅是輝發衛,海西東邊三衛被明廷抹除,而今將會在這裡增設阿勒楚喀縣城、額穆縣城和輝發縣城,納入建州管轄。

至此,海西三衛的造反給大明朝廷提供了契機,而今大明吞併海西三衛離東北糧倉的計劃更進了一步。

東北地區的水源充足,雖然存在很多原始森林和山嶺,但亦擁有肥沃的草原,更是擁有令人垂涎的黑土地。

從歷史的發展可知,長江和黃河養育了中原文化,珠江更是孕育了兩廣新的經濟繁榮地區,而擁有黑龍江的東北大地潛力無限。

只要大明推動開發,雖然前期確實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如果能夠打造東北糧倉,不僅可以解決京城的糧食問題,而且還要一併解決漕運的問題。

在這個時代,最消耗財政的不是災情,而是運力。

每年想要將四百萬石糧食運送到京城,成本往往要在八成以上。哪怕選擇海運,各省的糧食收集到海邊,同時是一個很耗時費錢的工程。

正是如此,大明王朝只要順利開發建州和海西三衛的土地,便能夠得到數之不盡的土地,而打造大明的東北糧食解決京城的糧食需求將不再是妄想。

北京城,天空不染纖塵。

這座世界第一城繁華仍舊,城門口的人羣川流不息,青磚街道兩邊是各式商鋪,而商鋪裡面的商品琳琅滿目。儘管弘治登基以來,大明對外戰事不斷,但亦是一直堅持發展紡織業,致使北京城的經濟不衰反而越發興盛。

只是這裡的變化始終給權貴階層所忽視,甚至他們仇恨這種盛世。在他們所期待的世界中,大明朝廷跟四夷共享太平之福,而他們通過放高利貸謀取高額的利益享受人上人的生活。

在這個繁榮之下,其實亦是暗波涌動。

其實就在昨天夜裡,一個身影再次從那個地底鑽了出來,而且藉着夜色的掩護跳入了太液池,朝着對岸燈火璀璨的宮殿遊了過去。

王府街,駙馬府。

這裡張燈結綵,顯得十分的喜慶,衆多賓客紛紛攜重禮而來。

此次的情況顯得比較特殊,需要祝賀的對象並不是王增本人,而是王增的母親張氏,正是張氏的六十大壽。

原本操辦的地點應該是靖遠伯府,只是張氏跟自己的孫子王憲的關係不睦,最終還是選在自己小兒子王增的駙馬府。

“太常少卿翟英大人送玉如意一對!”

“太僕寺卿張謙大人送壽山圖一副!”

“光祿寺卿章格大人送白靈芝一雙!”

……

雖然地點改到駙馬府,但熱鬧程度不僅不減弱,而且前來的賓客都頗有分量,甚至禮部左侍郎丘濬今日亦是公然露面。

不僅僅如此,除了跟王增關係密切的那幫戚勳外,連同英國公這種從開國便世襲的武勳亦紛紛到場。

嘉善公主是愛屋及烏,心裡一直覺得自己配不上王增,此次亦是動用自己的所有關係,請來了自己的幾個公主妹妹,甚至將當朝的淑妃亦請了過來。

“哪怕英國公慶生,亦是隻能如此了吧?”兵科給事中秦紀看到如此的場面,亦是不由得發出感慨地道。

只是有心人卻是敏銳地發現在首桌之上,竟然特意留着一個空位置,哪怕王增亦是僅僅落在次席。

誰?

正當一些人還在猜測是何人的時候,那位最神秘的客人終於出現,卻是一個年僅十五歲的少年郎。

“下官太僕寺卿張謙拜見王爺!”太僕寺卿張謙似乎早已經知曉興王朱祐杬會出現,當即上前恭恭敬敬地見禮道。

光祿寺卿章格等官員不甘落後,亦是紛紛見興王朱祐杬見禮,爭取讓自己給這位興王留下一個好印象。

“陰盛陽衰,主隕側興?”

這個事情對普通百姓是秘密,但京城權貴的耳目衆多,早已經知曉東方無道的扶乩內容。雖然不明白“陰盛陽衰”的具體含義,但“主隕側興”則是再明顯不過了。

朱祐樘登基以來,哪怕通過全國選秀,但一直都沒有子嗣。而是主隕,指的必定是大宗一脈,預示暴君弘治將無後而命短。

至於“側興”,這自然是假設朱祐樘過世之後,必定是側出旁系繼承大銃,而這個“興”字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興王朱祐杬是憲宗的二兒子,朱祐樘的大弟。按大明皇室繼位的規則,一旦朱祐樘過世,那麼必將是由朱祐杬繼承大統。

現在的京城是暗流涌動,而朝堂永遠都不乏政治投機者。

不管是當年的土木堡之變後,還是後來的奪門之變,其實都涌現一批投機政客,而他們憑此得到風光。

如今朱祐樘無後,又逢東方神仙泄露天機。

在弘治朝得不到重用的官員自然是想要博一把,畢竟朱祐樘壓根不看出身和資歷,而是以能力來判斷官員,致使他們壓根不可能得到重用。

反觀現在早早下注於興王,一旦將來興王繼承大統,那麼他們便能憑此份從龍之功顯貴,在新朝將會呼風喚雨。

正是如此,在得知興王朱祐杬將會前來參加這場壽宴的時候,他們亦是紛紛攜重禮祝賀,爭取給這位未來的大明皇帝留下好印象。

“諸位大人,小王有禮了!”朱祐杬是一個眉清目秀的白皙少年,顯得彬彬有禮地拱手道。

雖然搬出紫禁城只有一年有餘,但早在憲宗在位的時候,便已經開始了學業。這些年一直接受清流官員的教學,身上亦是多了一份儒雅之氣。

得益於清流官員的瘋狂灌輸,朱祐杬不僅是一位反戰分子,而且認可天子垂拱而治的那一套儒家學說。

若是以清流的衡量標準,朱祐杬已經算得上是賢王,更是一位能夠給大明帶來中興的明君。

張老太看到興王到場,由於深信扶乩之術,亦是笑得合不攏嘴,同時進行安排道:“別這般沒有眼色,快去那邊陪好那幾位夫人,尤其是興王的孃家人!”

這……

在場的幾個詔命夫人不由面面相覷,那個孃家人連誥命夫人都不是,卻沒有想到張老太做出這個安排。

“是!”嘉善公主是一個和善的性子,顯得逆來順受地道。

張老太看着嘉善公子乖乖前去,似乎一切都理所當然一般,絲毫不覺得自己的安排過分,默默地翻了一個白眼。

她當年其實是反對這場婚事,並不想讓自己從小聰慧的二兒子娶這位當朝公主,但卻拗不過這是丈夫的安排,加上又是憲宗的旨意。

只是現在她終究是婆婆,卻是恨不得弄死這個“醜兒媳”。

宴會如期開始,由於興王的在場,更是令氣氛很快達到高潮,那幫前來的高官和權貴紛紛趁機向興王朱祐杬敬酒。

朱祐杬原本還有一些拘束,但幾杯水酒下肚後,亦是慢慢迷上這一個衆星捧月的宴會,心裡對皇位亦是更加的期待。

正是這時,一個身穿三品官服的青年官員帶着一幫如狼似虎的捕快闖進了這裡,那位官員更是挺着腰板直面這幫高官和權貴,甚至是高高在上的興王。 

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74章 餘波6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69章 餘波1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73章 餘波5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
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74章 餘波6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69章 餘波1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73章 餘波5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