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

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

天下是朱家的天下,太祖朱元璋對貪官污吏可謂是深惡痛絕。

只是架不住朱家子孫不爭氣,皇權是一代不如一代,不管外戚集團還是勳貴集團統統都敗給了精於算計的文官集團。

明太祖規定了官員們的工資標準:“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從一品月俸米七十四石,正二品月俸米六十一石,從二品月俸米四十八石,正三品月俸米三十五石,從三品月俸米二十六石……正九品月俸米五石五斗,從九品月俸米五石。”,所以文官藉此像模像樣地抱怨“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據估算,一石米能供一個成年男子吃一個月,所以明朝這種傣祿確實無法讓官員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只是精於算計的文官集團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早已經擁有改變這一切的能力。

特別土木堡之變後,文官集團從勳貴集團手裡搶過了京營的兵權,此後便完全壓制住了勳貴集團。

由於朱元璋對明朝的官俸定爲永制,文官集團不好廢掉這個祖制給自己漲工資,加之漲薪不符合他們所營造的清廉忠直的人設。

不過文官集團在爭奪文官集團話語權的同時,亦是不斷給自己撈取好處,努力彌補自己在收入上跟往朝的差距。

像以“直堂銀”的名義從自家衙門公然掏錢,亦可以打着“自皁隸、馬伕等折銀”的方式向朝廷要銀,甚至京官吃鹽亦會派人到揚州調回等。

徐溥捏着茶蓋子輕潑着茶水,發現還真的是這麼一回事。

“呵呵……徐學士,今日有幸得知宮裡的一則消息,陛下已經同意添增閣臣!”禮部左侍郎倪嶽的腰桿挺直,卻是主動透露道。

他跟徐溥是南直隸的同鄉,不過徐溥比他早上九年進入官場,仕途走得比他要順暢,故而亦是主動加入了徐溥的派系中

徐溥端起管家剛剛送過來的熱茶,兩根濃密的眉毛微微挑起道:“舜諮兄,不知你是從哪裡得到的消息呢?”

經過一番思考後,張升提出自己的見解道:“陛下,今太倉豐盈,臣以爲可採納禮部的建議賜即位恩,但要刪除遂爲永制!”

亦是如此,徐溥想要拿到內閣的入場券,那麼便要拉攏到足夠的票數,屆時才能順利以廷推的方式入閣。

徐溥注意到倪嶽的反應,便進行安慰道:“老夫看着陛下長大的,陛下素來仁厚,亦是能夠聽得進我們大臣的建言!賜即位恩有利於陛下收擾人心,此乃忠君之策,而今定爲永制,不僅本朝稱頌於你,後人亦會念你之功!”

徐溥這個消息源頭十分可靠,當即便捏着茶蓋子輕潑着茶水得意地道:“萬安媚上欺下,劉吉乃棉絮也。若老夫此次順利入閣,定要推動朝廷革新,方不枉老夫的畢生所學!”

至此,工資還是洪武年間所制定的工資,但各種補貼已經是應有盡有,而最重要的收入還是“炭儆、冰儆和別儆”。

自從成化帝過世後,登門造訪的官員明顯與日俱增,而今徐溥即便位居三品亦已經要蓋過了首輔萬安和次輔劉吉。

廷推原本一直是由皇帝主持,但自從英宗開始,由於皇帝深居簡出,若遇到大臣出缺,便由九卿舉行會推。

“以公今之聲望,滿朝百官又有誰能比肩?入閣非公莫屬!”倪嶽認定徐溥入閣沒有絲毫的懸念,顯得十分肯定地道。

“徐學士,此次將即位恩遂爲永制,此事是否不太妥當呢?”倪嶽想到自己正在推動的事情,不由得有所擔憂地勸阻道。

“朝廷有徐學士,明之幸矣,弘治中興可成!”倪嶽知道徐溥是一個十分自驕的人,便進行恭維地道。

張升不由得苦澀一笑,便輕輕地搖頭地道:“不妥!今寶鈔越來越賤,若陛下用寶鈔恩賜,滿朝文武難免還是背後說陛下的不是,倒還不如不賞了!”

“張師,賜鈔如何?”朱祐樘並不想讓那幫文官集團太過愉快,便認真地詢問道。

張升錯以爲朱祐樘不滿這個提議,只是思索無果,最後還是輕輕地搖頭道:“陛下,恕臣愚鈍!若是陛下以爲賞賜的數額太多,可進行削減,但事到如今已是不得不賜矣!”

“寶鈔不行的話!咦?朕倒是想到了一個不錯的主意!”朱祐樘亦是在認真地思索,腦海突然閃過一抹靈機道。

在入閣後,若是他要將萬安和劉吉踢出朝堂,那麼他便坐上那個夢寐以求的內閣首輔寶座,屆時才能名正言順地統領百官。

坐落在槐樹衚衕的徐府書房敞亮,書房前廳瀰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徐溥坐在主座之上招待一個身材魁梧的訪客。

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和聲望,滿朝大臣無一人能跟他比肩,而進入內閣可以說是板上釘板的事情。

除此之外,對舉人以上功名的讀書人和官員制定數量不等的免稅田,致使官紳羣體冠冕堂皇地逃役和竊取國家的糧稅收入。

“張師,這不是你的銀兩當心不心疼啊?”朱祐樘擡頭望了一眼沐浴在陽光中的門堂,顯得似笑非笑地打趣道。

現在看到剛剛登基的朱祐樘老實好欺負,毅然增設“即位恩”,還特意增加“遂爲永制”,當真是想要將國家的財政都變成文官集團的私庫。

“除太宗賜即位恩外,本朝歷代皇帝都沒有此規,今厚賞且倡爲永制恐引陛下不滿!”倪嶽猶豫了一下,便將自己的顧忌說出來道。

他的老師劉珝是被萬安和劉吉聯手逼走,加上他性情孤傲,故而一直不屬於任何陣營。在看到朱祐樘竟然是一直蟄伏的英主後,亦是決定好好輔助朱祐堂。

徐溥倒沒有被這則消息衝昏頭腦,輕呷一口茶水道:“陛下下旨對內閣填補,接着便會舉行廷推,如此老夫要提前部署了!”

“但願如此吧!”倪嶽亦是知道這確實是件能夠吹上一輩子的事情,臉色當即緩和下來道。

在灰色收入這一塊,明朝早已經是冠絕往朝,文官集團已然成爲一個貪婪的團體。

“張升!”倪嶽望了一眼門口,顯得高深莫測地給出答案道。

倪嶽不由得苦澀一笑,敢情徐溥是將自己推出去擋槍,亦不管陛下會不會怨恨自己。

夜幕降臨,北京城亮起萬家燈火。

徐溥十分了解自己那個學生,卻是不以爲然地放下茶盞道:“此事木已成舟!不說陛下同不同意,今已將消息散佈出去,滿朝文臣沒有反對之理,陛下定是採納此策!”

張升看到朱祐樘的模樣,不由得想起早前修改《即位詔》的情形,當即意識到這個皇帝學生又有了鬼點子。

徐溥纔是即位恩的幕後推動者,顯得不動聲色地輕呷一口茶水道:“有何不妥?”

身穿着五品官服的張升感覺到朱祐樘的氣憤,亦覺得禮部此事做得着實不地道,但偏偏又顯得比較棘手。

徐溥剛將同鄉倪嶽送走,結果自己的同年好友戶部尚書李敏和戶部左侍郎李嗣紛紛登門,當即便熱情地進行招待。

儘管他的地位無法跟萬安和劉吉相提並論,但自己這麼多年通過同鄉和同年早已經編織出一張牢靠的關係網,更是主持了成化十一年和成化十七年的會試。

以他現如今在大明朝堂的地位和影響力,已經算得上是百官領袖,將會在新朝的早朝上大放異彩。

由於明日便是新君的第一次早朝,今晚的京城顯得暗流涌動,各方勢力紛紛聚到一起密謀着一些事情。

(本章完)

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564章 五年後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99章 滑臣難纏,知縣有愚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75章 餘波7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
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564章 五年後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99章 滑臣難纏,知縣有愚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75章 餘波7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