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

天空蔚藍,幾隻白色海鷗翱翔在藍天白雲上。

萬頃碧波裡,夏季的海風蕩起層層波紋,三艘三桅的海船揚帆朝南航行,彷彿進入了一個動漫般的世界。

由於這片海域沒有遭受人類的破壞,這裡的一切顯得渾然天成,一羣羣色彩斑斕的游魚在清澈的海底遨遊,珊瑚礁成片的珊瑚吸吮水中的微小漂浮物。

面對如此的美景,特別是更加新穎的魚羣和珊瑚礁,甲板上那幫初次出海的人員顯得十分的興奮。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壯哉,大明!”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島。會當船絕頂,一覽衆魚小。神乎,南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王守仁、勳戚子弟及一衆國子監學生站在甲板最前面,看到眼前的美景亦是不能自拔,便是紛紛有感而發地道。

時光匆匆,當年的少年郎已經是年滿十八的年輕人。

在朱祐樘的授意下,王華所主持的國子監不再侷限於培養科舉人才,而是變爲一座綜合性學院,學科涵蓋數學、醫學、美術、航海和語言等。

此次朝廷安排人員將呂宋羣島的多國使者送回來,國子監安排一部分優秀的生員隨行,故而有幸見識到海洋之美。

這時代的大海確實無比壯闊,讓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土的學子增長了眼界,連同那些一直眼高於頂的戚勳子弟同樣被震撼到了。

工部侍郎陳政輕捋着鬍鬚,那雙眼睛迷離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他此次是以欽差的身份前來,一路上開闊了自己的眼界,終於明白陛下爲何要帶領華夏走出來,而不是一直沉醉於地大物博了。

或許大明的統治階層什麼都不缺,但在這個無邊無際的世界裡,華夏其實還可以獲取更大的資源。

“呂宋島,你們快看!”

一個年輕學子伸手一指,顯得十分興奮地道。

入目之下,南邊的海域出現了一條綠色的地帶,那是一座充滿着原始氣息的巨大島嶼,似乎正在迴應他們的歡呼般。

“到了,但……不再屬於羅闍的島了!”

馬拉尼國的使臣顏色跟各國使臣一起來到甲板上,只是看到呈現在自己面前的綠色海岸線,嘴角泛起了一絲苦澀。

大明在今年的大朝會上,並不是說一說而已。

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明廷跟呂宋島各個勢力取得了聯繫,而這些一直敬仰大明的首領紛紛向大明稱臣。

以前整個呂宋島名義上歸他們馬拉尼王國,只是現在明廷糾正了這一個錯誤,剝奪了他們呂宋之主的地位。

現在整個呂宋島進行重新劃分,他們馬尼拉僅僅佔據馬拉尼海灣的中部地區,其餘各地已經正式劃歸各部勢力。

由於他們都屬於大明的藩屬國,在大明皇帝的牽頭之下,他們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只能在自己的地盤裡活動。

“原來咱們生活的呂宋島是這番模樣啊!”滿臉鬍鬚的麻逸國王麻珠看着眼前的島嶼,亦是忍不住發出感慨。

他們麻逸國其實名不副實,因爲他們僅僅只是村社的聯盟,對外事務由他們的首領出面調和,而首領並沒有絕對的統治力。

當然,他們並不隸屬於馬拉尼國,一直都是一個獨立的聯盟體。

早在宋朝之時,他們跟大明的廣州地區便有了貿易往來,以土產黃蠟、珍珠、檳榔等物交換華夏的瓷器和鐵器。

至於他們的地盤雖然佔據呂宋島南部部分區域,但主要居住地是呂宋島西南的民都洛島,所以他們並不是呂宋島的原住民。

由於他們的實力過於弱小,且在貿易上需要依仗於大明,故而大明將馬拉尼定爲呂宋之主,他們亦是不敢站出來反對。

好在,現在大明王朝不僅剝奪馬尼拉國王作爲呂宋王的稱號,而且正式給予他們麻逸國授予麻逸王的稱號。

麻珠看着眼前的呂宋島,心裡已經有了明確的決斷。

此行見識大明王朝的強盛後,他知道小小的麻逸國想要好好生存下去,唯有牢牢地抱住大明王朝這一條粗大腿。

不論是黃蠟、珍珠,還是檳榔,他們都要拼命往大明那邊送,從而拉近兩國的關係。

“跟大明相比,咱們這座島不值一提啊!”

古麻剌郎等勢力同樣被明廷冊封爲國王,現在跟着馬拉尼使者顏色和麻逸國王麻珠站在甲板上,卻是有着不一樣的感慨。

他們是乘坐海船從天津登陸,從福建沿途北上的時候,卻是已經領教兩者的差距。即便眼前自己所居住的海島很壯觀,但相較於大明王朝宛如鯨魚比之小蝦米。

艦隊從平靜的海面劃過,留下了一道道白色的波痕。

此行足足有三艘大海船,一艘海船主要是將使團及他們的賞賜物送回來,一艘海船是往呂宋城輸送的軍資和物資,一艘海船則是前來南洋從事海上貿易。

雖然大明跟南洋一直有貿易往來,但大明商人主要是看上人家的珍珠,故而雙方的貿易總量並不大。

只是現在大明開啓航線後,即便馬拉尼過剩的糧食和蔬果,而今亦成爲南洋商船所重點貿易的商品。

至於明朝方面,在攜帶他們所喜的瓷器和鐵器的同時,亦是向他們極力推廣大明的棉布,讓棉布成爲南洋居民衣服料子的首選。

待到艦隊靠近呂宋島的海岸線後,便沿着西海岸線繼續航行。

呂宋島的海岸線總長超過5000公里,若排除無法通行的因素,哪怕步行繞島一週亦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由於呂宋島的北部屬於海洋性熱帶氣候,南部屬於熱帶雨林氣候,而今又處於農耕時代,所以呂宋島的人口主要分佈在南部。

加上呂宋中北部大部分是山地、高原和丘陵,像馬榮火山是全世界都排得上號的活火山,致使這裡的人口相對較少。

特別水源是制約人口發展的最大因素,不說呂宋這裡沒有農業支持和挖井技術的島嶼,哪怕是在大明的西南地區亦存在大量的無主之地。

正是如此,哪怕大明將呂宋島劃出幾個王國,但他們所着重的是耕地和水源區,整個島大半區域屬於無主之地,亦或者是大明王朝呂宋巡撫衙門的轄地。

經過一日一夜的航行,大明航隊終於來到一個被稱爲玳瑁的地方,這裡生活的玳瑁成爲海船的重要補給站。只是現在這裡不再是獵殺場,而今出現了一座港口和一座城,正是大明王朝派遣工部所修建的呂宋碼頭和呂宋城。

呂宋巡撫衙門自然坐落在城中,呂宋巡撫張遂已經帶領俞元贊等將士恭候在呂宋碼頭上。

此行的總負責人是工部左侍郎陳政,雖然名義上是護送各國使者返回呂宋島,但更重要的任務是瞭解這裡的最新情況。

現在已經是弘治三年八月份,大明佈局呂宋已經長達大半年之久。

且不說皇帝着不着急,哪怕京城的百姓都已經是翹首以盼,卻是希望知曉呂宋方面的成效,是否真能找到海外金礦。

“金礦找到幾處了?”

“主要金礦有四處!”

“金礦的規模怎麼樣?”

“不可估量,目測起碼有上千萬兩黃金!”

……

工部侍郎陳政在勒令使船將各國使臣送回去後,當即向呂宋巡撫張遂打聽具體的情況,得知答案讓他心裡涌起了一陣狂喜。

雖然不可能一下子便將上千萬兩黃金帶回去,但哪怕是花費二十年的時間,一年產出五十萬兩黃金都是十分的驚人。

很顯然,皇帝堅持下南洋的做法是做對了,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又將開闢出一條重要財源。

北京城,西苑。

遠在一萬多裡外的太液池湖面顯得古井無波,一隻黑色的水蜻蜓正立在魚竿末端上,這裡宛如一個美侖美奐般的垂鉤圖。

隨着浮標被拉進水裡,那隻蜻蜓被揚起的魚竿驚走,而一尾極漂亮的紅鯉魚被魚線帶出了水面,紅鯉魚呈現一個矯健的身形。

足足八百畝的水域,既是一個沒有污染的世界裡,又是一個沒有其他釣魚人的場所,這裡的魚情簡直是釣魚人的天堂。

“陛下,這條魚好肥、好漂亮!”劉瑾上前,摘下那條活蹦亂跳的魚道。

朱祐樘將魚竿放在旁邊,接過旁邊佳人送過來的茶水道:“算一算日子,陳政現在應該到呂宋城了吧?”

在這近半年的時間裡,他一改前兩年年年用戰的做法,而是選擇休養生息,更是有意削減重大的財政開支。

雖然在自己主政下,鹽稅和糧稅都得到了迅猛增加,特別糧稅收入已經是坐三望四,一年的糧稅收入朝着四千萬石挺進。

只是大明的宗藩要錢來養,勳戚和文武百官要養,自己的軍隊更需要繼續投錢強軍,建州的工事至今都還在穩步建設中,治理黃河同樣需要百萬兩計的投入。

朱祐樘深刻地體會到做皇帝很難,想要做一個好皇帝更是難上加難。

不論是嘉靖讓“家家皆淨”的加徵加派政策,還是萬曆派遣太監廣徵礦稅,其實收到的錢比自己清丈田畝要強。

偏偏地,自己勞心勞力想要做一個好皇帝,故而並不打算讓百姓家家皆淨,所以始終不忍心加稅。

所幸,崇文門的稅收得到了一點蚊子肉,而奢靡稅的效果同樣十分顯著,卻是得到了一大筆的富人稅補貼財政。

雖然他成功地解決一度要停工的建州工程,以及治理黃河並沒有受到財政的影響,但奢靡稅收到的錢終究有限,卻是不可能將天下的富人都洗劫乾淨。

一個帝國從來不缺花錢的地方,特別自己還面臨武器升級問題,所以現在大明的財政仍舊並不算十分寬裕。

“陛下,人應該是到了,這張遂是應該好好治一治了!”

“爲何要治張遂?”

“張遂從小小監察御史被陛下超遷爲巡撫,卻不知道感恩,反而不斷向朝廷索要銀兩,而今已經要去二百萬兩了,奴婢覺得有一半恐怕進了他們的口袋!”

“你不懂!”

“陛下,你派陳政過去不是要調查張遂嗎?”

“是,亦不是,這錢肯定得花,但僅僅不讓張遂亂花!”

……

朱祐樘身處在這個時代才發現,前世那些小說以爲找到小說便有源源不斷的金子是騙人的,開採金礦的前期需要投入一大筆龐大的開支。

到了此時此刻,讓他感受到做事確實不容易,亦是明白爲何採金的企業利潤率並不算高。

朱祐樘知道想要將金礦開採出來,不僅僅需要龐大的前期投資,而且還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

最大的問題是運輸問題,並不是如何將金子運出來,而是如何將生活物資和生產物資運送進去,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銀兩支持。

偏偏,呂宋是懸於海外之地,碧瑤金礦又是呂宋島的腹地,這大大加劇了開採的難度,更是提高了金礦的開採成本。

除此之外,最大的問題其實是腐敗。

大明並不是沒有金銀礦,除了年產量十幾萬兩白銀的雲南外,南方諸省有幾個大銀礦,現在亦是處於開採狀態,但其他的銀礦則是沒有太大的開採價值。

這裡所提到的開採價值是官府而言,由於官府的採礦效率低下,一些銀礦工場是入不敷出,卻是白白肥了那些蛆蟲。

另一方面,民間私採銀礦的事情是屢禁不絕,那些虧損的銀礦到民間卻是賺錢的買賣。

“陛下聖明!”劉瑾得知朱祐樘是這個心思,當即便是恭維道。

朱祐樘將手中的茶杯輕輕放下,而後重新拋竿道:“聖明不能當飯吃,陳政替朕視察歸來後,後續的錢還得更多了,但國帑現在差不多見底了啊!”

明明可能得到好消息,明明是後世讓人垂涎的金礦,但到了堂堂帝王這裡,卻是沒有顯得多麼興奮。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黃金不能提升社會的生產力,遠不如將精力放到研製尼龍材料上,但偏偏世人皆癡迷於黃金。

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74章 餘波6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73章 餘波5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72章 餘波4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
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74章 餘波6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73章 餘波5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72章 餘波4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