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

大年三十當日,北京城的家家戶戶都已經準備過年,門口貼上一張張手寫的春聯,更是時而有鞭炮聲噼裡啪啦地響起來。

新春佳節自然是喜慶的,何況今年的春節讓很多人家是真真切切吃上肉,更有很多人家穿上了暖和的棉衣。

淳樸的華夏百姓並沒有太多的野心,只需要豐衣足食便已經足夠了。

大時雍坊,瑞安伯府。

一家子人坐在大廳中,正在這裡有說有笑地拉着家常,氣氛顯得十分的融洽。

王家的命運像被上蒼開着一個善意的玩笑般,雖然他們的姐姐是王太后,他們亦是因此得到了封爵。

只是王太后還是皇后的時候,卻是遭到了憲宗的冷落,更是沒有給皇室留下子嗣。

原以爲他們這座瑞安伯府只能勉強維持一種表面風光,結果不想事情在弘治朝迎來了重大轉機,而今升格爲王太后反倒獲得聖眷。

特別當今聖上跟周太皇太后的矛盾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反倒是王太后跟皇帝親近,而他們瑞安伯府成爲最光彩的外戚。

由於瑞安侯王鎮去世,而今當家的是瑞安伯王源,即王太后的親弟弟。

王氏一族從南京遷居京城後,亦是已經繁衍出數十口人的大家庭,特別王源的兩個弟弟仍舊選擇在瑞安伯府共同生活。

跟往年一般,大家在傍晚時分將會在這裡一起吃團圓飯,故而所有人便早早來到大房這邊的生活區域。

王源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留着漂亮的鬍鬚,雙眼顯得炯炯有神。

早年間在國子監讀書,雖然沒能成功考取功名,但身上亦是沾上了儒雅之氣,活脫脫的一個讀書人形象。

王源的弟弟王清和王浚同樣年過四旬,兩個人早年間是紈絝子弟,特別王浚當年在京城是有名的花花公子。

王清已經慢慢厭倦了花月場所,但王浚仍舊癡迷其中,至今還時常會外出夜不歸宿。

王浚的身邊坐着的妻子李氏,年約三旬,一雙勾魂的媚眼,皮膚保養得極好,身材異常火爆,活脫脫的一個美少婦。

“爹,二叔,三叔!”王相自從升任錦衣衛僉事後,整個人越發顯得沉穩,來到堂中對長輩進行見禮。

王源在淡淡地輕瞥一眼這個二兒子,臉上涌起一抹淡淡的傲氣,卻是不太喜歡這個在錦衣衛沾着惡名的兒子。

明明他們王家可以做一個頗受稱頌的賢戚,結果這個兒子非要在北鎮撫司冒頭,以致有人背地裡議論他家是貪慕權勢。

偏偏地,有些事情亦不好跟自己這個二兒子直接挑明,畢竟事情說出來便是不忠。

“如此侄兒便先行告辭了!”王相剛剛回來取落在房間裡的刀,在說明自己要前往北鎮撫司而不能吃年夜飯後,便準備離開。

錦衣衛不是官場但亦勝似官場,朱驥和另一位同知要在家吃團圓飯,那麼他這位剛剛升上來不久的錦衣衛僉事自然是前去值班。

“不是兄長說你,今晚團圓飯都不在家裡吃,你這像話嗎?”王橋看着王相要離開,卻是突然淡淡開口責怪道。

王橋是王源的嫡長子,即是將來世襲瑞安伯的第一人選。

由於他迎娶了駙馬都尉馬誠之女馬氏,即當今聖上姑姑宜光公主的女兒,所以他跟當今聖上是親上加親,自然是完全碾壓於王相。

“大哥,北鎮撫司每年都需要有人坐鎮,上面兩位大人今年都要在家裡過年,所以弟弟是真的不得不過去!”王相先是微微一愣,旋即便認真地解釋。

王源端起茶盞喝了一小口,卻是沒有說話。

主母柳氏對王相一直不順眼,便冷哼一聲:“說一千道一萬都是藉口!依我看,有人是翅膀硬了,覺得不需要再倚仗這個家,連團圓飯都可以不吃了。”

“相兒,要不你留在家裡吃團圓飯吧?”孫氏看到柳氏如此發難,當即便認真地勸自己親生兒子道。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王相是庶出,而王橋是貨真價實的嫡長子。

原本一直都是尊卑有序,王橋亦沒有怎麼樣爲難王相,但奈何王相今年竟然升任錦衣衛僉事,更是得到聖眷。

正是這種地位上的差距,以致王橋將王相視爲眼中釘,而今柳氏亦要爲自己的新生兒子“出氣”。

王相知道自己母親從小都會選擇息事寧人,只是深吸一口氣:“母親、大哥,並非是我不願意在家吃團圓飯,但這是北鎮撫司一直以來的傳統,而且陛下說不準會突然召見,還請能體諒!”

柳氏看到王相竟然還肯退讓,當即便出言訓斥:“呵呵……什麼皇差,這分明就是藉口!京城有哪個衙門大過年還上衙的?陛下更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找你,你不過是靠着關係混上去的關係戶,幾斤幾兩自己不清楚嗎?你看你分明就是不想一家團團圓圓的,故意給我們老爺找不自在,讓人家笑話我們瑞安伯府!”

泥人都有三分火,王相被柳氏這般奚落,雙手不由得緊緊地攥起來,略尖的指甲陷入肉掌傳來一絲痛楚。

見過不講理的,但卻沒有遇到如此蠻不講理的,往年亦不見得他們母子會在意自己在不在桌上,而今看到自己風光卻是千方百計想給自己找不自在。

王源看到老婆和兒子都已經表了態,老虎到今天確實是應該團團圓圓,當即便是板起臉。正要進行訓斥的時候,門外傳來了動靜。

一個僕人匆匆走進來,後面則是一個華服年輕太監,正是朱祐樘身邊的當紅太監劉瑾。

劉瑾在進來的時候其實聽到一些聲音,只是此刻臉上保持着笑容,對坐在首座的王源微微拱手:“瑞安伯叨擾了!”

“劉公公,您造訪當真是蓬蓽生輝,快快請坐!”王源並不敢託大,當即便站起來熱情地招呼道。

“瑞安伯,不必了!”劉瑾拒絕了好意,眼睛落到王相身上,臉上卻是突然板起來:“王僉事!”

“劉公公,不知何事?”王相心裡頓時咯噔一聲,顯得緊張地迴應。

王橋和柳氏看到劉瑾此刻正黑着臉,心裡不由得暗自一喜,便紛紛幸災樂禍地望向王相,卻是想要親眼見證王相倒大黴。

劉瑾長嘆一聲,顯得語重心長地告誡:“王僉事,虧陛下還時常唸叨你,說你能時時刻刻替他分憂!現在陛下有事情第一個便想到你,結果你怎麼能缺班呢?”

啪!

王橋和柳氏一直以爲王相是得益於王太后的關係才被陛下特別照拂,但如今怎麼成皇帝經常嘴裡唸叨的人,更是能替皇帝分憂?

至於柳氏剛纔口口聲聲皇帝不會找王相,而今的打臉是如期而至,卻是狠狠地抽在這個蠻不講理的婦人臉上。

“劉公公,您誤會了,我剛剛是取點東西纔回來家裡一趟,敢問可是陛下有差事?”王相連忙解釋,旋即認真地詢問。

王源的弟弟王清深深地望了一眼自己這個侄子,當即急忙上前塞銀子:“劉公公,王相剛剛只是回來取得東西,還請公公務必照拂一二,這是我的一點小心意,還請公公拿去喝茶!”

“雜家知曉你們是要一家團圓,只是陛下日理萬機,王相又深得陛下器重,卻不能讓陛下找不着人吧?”劉瑾沒想到竟然是一錠金子,卻是故意繼續埋怨道。

王源意識到自己二兒子不是簡單倚仗自己姐姐關係的草包,當即亦上前討好道:“劉公公,剛剛王相正準備前去北鎮撫司值班,咱們瑞安伯府自然是以時時刻刻效忠陛下爲第一要務,還請您在陛下面前替王相多多美言!”

“王相一直深得陛下器重,只是切不可持寵而驕,不然當真是自毀前程,雜家亦是言盡於此了!”劉瑾將金子收好,又是一本正經地告誡。

щшш◆ Tтkǎ n◆ ¢ ○

王源和王清連連稱是,卻是知曉他們是真的小瞧王相的前程了。按着這個意思,沒準在數十年後,王相能夠成爲錦衣衛指揮使。

王橋感受到父親和二叔態度的變化,心裡不由得更是陰沉起來。

他的外公是安遠侯,岳母是宜光公主,結果竟然比不上這個側室所生的弟弟。

“大哥,你幫着送一送劉公公吧?”王相注意到王橋的表情,卻是突然發出邀請道。

王源想到由自己大兒子相送最爲合適,便忙不迭地點頭:“對,橋兒,你替爲父送一送劉公公!”

劉瑾終究是朱祐樘身邊的當紅太監,保不準以後出任東廠廠督還是司禮監太監,自然是要打好關係。

王橋心裡極度不情願,在國子監讀書自然知道這幫太監都是禍國殃民之輩,但還是忍着噁心將人送到了門口。

只是剛剛將劉瑾送到門口,像是劉瑾欠他錢般道:“不送了,當心路滑!”

劉瑾的眉頭不由得微微一蹙,卻是上下打量起眼前這個不禮貌的年輕人。

“大哥,還請留步!”王相注意到劉瑾的反應,便對王橋淡淡地道。

王橋顯得十分不耐煩地轉身:“何事?”

“你最好跟三嫂和二堂姐離得遠點,不然說不準弟弟會管不住嘴了!”王相的身上多了一種上位者的壓迫感,望着王橋的眼睛認真地告誡道。

王源的背脊頓時一陣發涼,突然脫口而出道:“你……你怎麼知道?”

“錦衣衛真不是吃乾飯的!”王相留下一句,便是轉身離開,整個人頓時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雖然他出身於伯爵府,但在這個家裡其實並沒有什麼地位。

所幸,他得到了當今聖上的青睞,從一個一文不值的庶子搖身一變成爲了錦衣衛僉事,而今更是受陛下所器重。

王相知道剛剛劉瑾是有演戲的成分,當即便拱手道:“多謝公公!”

“好好替陛下辦差,便是對雜家最大的道謝!”劉瑾輕輕地擺手。

王相知道自己的榮華富貴的根源在哪裡,當即鄭重點頭道:“是!”

紫禁城,東暖閣。

王相在經過一番調查後,便來這裡向朱祐樘覆命。

“萬閣老的事情都是真的嗎?”朱祐樘手裡重新拿起工部員外郎阮耀的奏疏,便淡淡地進行詢問道。

王相在返回北鎮撫司便着手調查此事,便是認真地迴應道:“卑職已經調查清楚,萬閣老從信義錢肆提取八萬兩來於京城購宅子,此事確實是千真萬確,這裡有所購宅子的資料。”

“你退去吧!”朱祐樘雖然心裡早已經有了答案,但亦不由得失望地擡手。

王相知道事情關乎重大,便規規矩矩地拱手:“遵命!”

朱祐樘看到事情得到證實,不由得暗自一嘆。

萬安從信義錢肆調出了整整八萬兩白銀,在京城寸土寸金之地,竟然連着出手購置了好幾套宅子。 wωw☢тt kán☢CΟ

這種行爲對商人自然是一種很正常的商業行爲,偏偏做這個事情的是萬安,是堂堂的大明內閣首輔。

八萬兩對於一個首輔而言,自然是一筆能夠輕鬆積攢下來的財富。

朱祐樘自然知道萬安不可能是清廉如水的官員,自己一直知曉萬安不乾淨,但終究不屬於大奸大惡之列。

這種坐擁鉅額財富的事情可以是公開的秘密,但卻不能被搬到檯面上,更不能讓這種事情被捅到自己這裡。

既然錦衣衛已經證實萬安斥資花費八萬兩白銀抄宅子的事情,那麼自己還真不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是要問責於萬安。

只是自己真要除掉萬安的話,很可能落入一個新的圈套中。

他一直覺得京城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從最早的懷恩被毒殺,到前不久劉大夏的安南檔案被轉移。

此次一個小小的工部員外郎將事情捅過來,沒準這個阮耀是那股力量的棋子,亦或者正是被那股力量所利用。

誰都沒有想到,在今年僅剩的兩天時間裡,大明朝廷很可能要換取內閣首輔。

朱祐樘對這個事情並沒有糾結太久,畢竟該感到慌張的是闖了禍的萬安,而不是他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隨着當晚一枚煙花在夜空中綻放開來,弘治二年來了。

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169章 王聖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393章 妥協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
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169章 王聖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393章 妥協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