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

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

一夜無盡的夢鄉過後,北京城在盞盞燈火中醒過來。

雖然天氣已經轉冷,昨晚的秋雨讓寒意更甚。只是今天的早朝並沒有終止,所以官員還得踢開被子,從暖洋洋的被窩中鑽出來。

在這一刻無疑是痛苦的,只是他們知道最難受還在後面,待他們上早朝還得規規矩矩地站在奉天門廣場前忍受寒風肆虐。

人的惰性使然,所以很多官員都不願意遭這份罪。特別那幫勳貴仗自己是世襲閒職,故而時常缺朝,到了冬天這種情況尤爲普遍。

“別喊了,今早太冷不早朝了!”英國公張懋感受到被子外面寒意逼人,便翻了一個身子繼續進入夢鄉。

這並非特例,而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情況。

“臣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以萬安和劉吉爲首的文武百官紛紛跪禮道。

一個美婦人帶着侍女推門進來,結果看到已經穿戴整齊的李裕,亦是捂着波濤胸前嚇一跳道:“老爺,你……”

“呵呵……本來確實並無不妥,但寶坻那塊地不是已經賜給慶雲侯了嗎?”

在這一刻,雖然仍舊不明白爲何被慶雲侯訛騙六百頃肥地,但從這面相怎麼說都不像是好糊弄的君主。

“人沒事!”李裕不願跟自己的妾室說這些朝堂鬥爭的事情,將手裡的毛巾丟回銅盤中,拿起桌面上的牙牌便出門了。

朝堂的鬥爭從未停歇,自己屁股上的吏部尚書寶座更是讓人垂涎不已。

李裕敏捷地感覺到這幫人正在疏遠自己,雖然仍舊向自己主動打招呼,但無論人數和熱情都已經降了一大截。

景泰五年入仕,至今已經三十三載,有過春風得意馬疾蹄的意氣風華,亦有過夕貶潮州路八千的黯然神傷,宛如是做了一場大夢,而今日終於到了曲終人散之時。

特別有小道消息傳來,懷恩在昨晚關宮門前向徐溥遞了一張紙條,上面僅僅只有三個字:擬旨了。

權力遊戲是這個時代最有趣的遊戲,一旦享受到其中的快樂,那麼就不是區區寒風所能阻擋了。

早朝的票擬意見並不算什麼秘密,在早朝奏疏票擬意見轉送幹清宮的過程中,經手的太監都可以趁機偷瞧一兩份。

清流領袖加吏部尚書一職,其實可以跟當朝首輔萬安真正平起平坐了。

先一步到來的官員都會聚到一起閒聊,由兵部左侍郎何琮最先挑的頭,這幫官員正在議論寶坻徵徭役一事。

昨天內閣的票擬經由懷恩傳到了自己的耳中,萬安和劉吉都沒有替自己說情,而是證實彈劾的內容爲真。

不管他們心裡如何希望看這位新君的笑話,但這位終究是大明的天子,掌握着他們在場所有人的仕途。

“聽說了嗎?簡直是胡鬧,戶部郎中陳坤竟到寶坻徵徭役!”

李裕雖然同樣不理解戶部這種傷口撒鹽的做法,但看着這些官員的表情,儘管他們嘴裡啥都沒有說,但無疑是在幸災樂禍了。

特別在跟自己見過禮後,這幫官員直接將自己晾到一邊,顯得十分熱情地繼續議論起戶部郎中陳珅在寶坻徵徭役一事。

至於徐溥受到如此熱情的禮侍,除了他作爲清流的領軍人外,便是徐溥作爲吏部左侍郎很大可能接任自己吏部尚書的位置。

新君的性情寬仁,東宮時期對自己身邊的太監和宮女都不加約束,所以新朝前幾天大家還有所收斂,但如今已經有人開始戲稱早朝爲“鴉朝”——“鴉朝早朝晨鐘一響,午門廣場前萬餘烏鴉飛起”。

剛剛還在激烈討論的衆官員,當看到一個還落在數丈外的官員出現,卻是紛紛主動迎上前見禮道。

兵部左侍郎何琮等官員似乎才注意到李裕出現,先是猶豫了一下,而後向眼前這位吏部尚書打招呼道:“李大人,早安!”

自從陛下執意要整頓鹽政,加上陛下並沒有如預期那般重用清流,致使這些僞廉僞直的官員都等看陛下鬧出大笑話。

前些天還只是個別官員在行動,昨日科道言官發起總攻,劉吉的門生吏部都給事中劉琮代表六科廊在今天早朝請奏此事。

“下官恭請徐學士鈞安!”

“李大人,早啊!”工部右侍郎劉璋扭頭看到李裕出現,當即便打了一聲招呼道。

你可以不替他賣命,亦可以不真心實意替他做事,甚至可以一昧地設想從中撈取好處,但卻不得不跪拜於他。

“老爺,究竟發生什麼事了?”雲娘看着垂頭喪氣的夫君,顯得十分關切地道。

懷恩雖然不貪財物,但卻是極度貪名,是一個虛榮心極強的老太監。爲了彰顯他的地位非凡,在成化帝時期便時常故意向外面泄露情報。

……

隨着鐘鼓聲響起,午門的左右兩掖門同時打開。

“下官敬請徐學士勳安!”

由於裡面的地方更開闊,反倒晨風更猛,讓衣着單薄的官員不由得冷得瑟瑟發抖。 wωw ¸тTk án ¸C O

李裕知道自己是最後一次站在這裡,卻是不由得認真地審視這位少年天子,發現這位少年天子並不像傳聞那般愚鈍和天真膽怯,那雙眼睛反而顯得堅韌而睿智。

李裕並沒有半點食慾,藉着剛剛亮起的燈火,穿過長廊來到前院,直接乘坐轎子便朝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這幫都是和光同塵的官員,又怎麼可能跟送上來的錢財過不去,而選擇得罪同僚和開罪朝堂大佬的愚蠢做法呢?

“下官拜見徐學士!”

倒亦有例外的情況,吏部尚書李裕今天早早醒過來,竟然自己一件件穿上官服,正坐在燈下微微發呆。

“老爺,早餐已經準備妥當了!”

朱祐樘知道今天又是一場新的鬥爭,看着這一幫心懷鬼胎的文武百官,便是淡淡地道:“平身!”

今天前往奉天門參加早朝的人數明顯差了一大截,除了那些懶散的勳貴外,其實更多還是那些錦衣玉食的官蔭子弟,即便扣掉俸祿亦是沒幾個錢。

“呃……奪人田產還要人幫着清理淤泥,此舉……當真是,咳,史書是要記下了!”

千官聽政,其實是枯燥而無聊的。

шшш✿ ттκan✿ ℃ O

李裕扭頭看到來人正是徐溥,亦是知曉這些人剛剛並不是沒有看到自己出現,而是認爲自己這位即將被免官的吏部尚書已經不值得他們恭迎了。

現在自己的命運已經掌握在天子的手中,只是自己跟當今天子並沒有什麼交集,甚至還在起復王越的事上產生的摩擦,此次自己必定是凶多吉少了。

午門前廣場,此時已經來了很多官員。

在響鞭和宮廷樂聲中,身穿龍袍的朱祐樘從奉天門後面出現。

雖然不少官員缺朝,但身居高位的官員通常都不會缺席,除了愛惜自己的前程外,則因爲他們是朝堂黨爭的重要參與者。

李裕突然理解陛下堅持復起王越的做法,如此圓滑的官員真派到了地方,不過是給他們藉機斂財的契機罷了。

就在近期,那些蓄謀已久的人終於行動了。他們先是悄然聲息地將李孜省定罪,接着以自己經李孜省舉薦爲由,以此將自己從吏部尚書的寶座拉下。

李裕對同樣顯得十分吃驚的侍女招了招手,便自己動手開始洗涮,顯得雲淡風輕地道:“雲娘,你今天帶大家收拾收拾吧,咱們不日就得回江西老家了!”

“這不是要清查三岔口河道的淤泥嗎?在寶坻徵徭役有何不妥?”

“沒胃口!”

……

不論是決策還是用人,他們都需要隨時發出自己的聲音,既可以防止自己丟城失地,亦有機會奪城掠地。

各個衙門的官員輪番奏事,偏偏每一個都喜歡長篇大論,而且河南口音、陝西口音和廣東口音是應有盡有。

早朝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朗誦奏疏,基本上是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出現,讓大家聽着不由得昏昏欲睡。

所幸,今天難得出了朝陽,或者是經歷昨晚風雨的緣故,朝陽顯得格外的嬌豔,讓李敏都忍不住多瞧了幾眼。

只是朝堂的鬥爭終究是殘酷的,樑芳掏出早已經準備好的聖旨朗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吏部尚書李裕受李孜省舉薦,方得先帝任天官,此事已得內閣證實,確不利再掌銓法。今科道言官共計三十二人上疏請免,朕知裕有識人之能、任職期間有偉績,然上位終虧,故準衆科道言官所奏,勒令吏部尚書李裕閒住,欽此!”

(本章完)

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59章 京山風波6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
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59章 京山風波6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