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

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

秋山城,城門大開,正在迎接明軍進城。

土佐七雄如果看到這一幕,估計是要吐血身亡。

他們爲了抵抗大明軍隊,連家底都掏了出來,甚至到死都沒有向大明投降,結果細川氏竟然成了哈巴狗。

“城主府已經空了出來,請總督大人入住!”細川隆興帶領家兵繳械投降,對前來接防的明軍討好地道。

霍海率領部下接防這座城,望向細川隆興淡淡地道:“我家總督大人可睡不慣榻榻米!總督剛剛已經下令:城中年滿十六到六十歲男丁,即刻前往土佐港口服役!”

大明既然已經佔據這裡,那麼自然是要有所改變。

土佐港口將是連接九州島和大明的關鍵,現在不僅要修復那個被炮彈打壞的地方,而且還要進行擴建。

儘管現在戰事還沒有結束,但這個港口成爲時下最優先的工程項目。

“啊?”細川隆興聽到要服役,頓時傻眼了。

霍海扶着腰間的刀,顯得冷冷地威脅:“膽敢違命者,殺無赦!”

東海總督府從來都不是善男信女,在九州島那邊同樣用俘虜修港口,所以纔有現在擁有九大碼頭的九州島。

現在四國島即將要歸入大明王朝的版圖,自然需要一個連接大明王朝的碼頭,這樣纔會便於大明治理。

若有人膽敢違抗命令,阻止大明修建海港碼頭,那麼他們自然不介意揮下屠刀。

“我等遵命!”面對死亡的威脅,細川隆興急忙進行表態道。

其實秋山城被京都的戰事掏空家底,現在的家兵僅剩下二百多人,整座城可徵用的男丁不過是千餘人而已。

現在他們既然投降,那麼自然要接受大明的安排。

別說此次大明僅僅是讓他們修建碼頭,哪怕大明讓他們拿起武器對付他們的同胞,他們亦得乖乖照辦。

由於有了安排,大量的俘虜被押往土佐港,投入浩浩蕩蕩的建設事業之中。

隨着霍海將東海總督府的旗幟插在城頭上,這個土佐國便算是納入東海總督府的管轄內,亦納入了大明王朝的版圖中。

只是這場戰爭並沒有結束,征服土佐國其實僅是開始!

儘管大明軍隊以絕對碾壓之勢橫掃整個土佐國,打得土佐七雄滿地找牙,細川氏主動投降獻城,但四國島的其他勢力終究不願意放棄他們世世代代的領土。

事實上,大明確實是趁着土佐國空虛,又是一場閃電戰,這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吞下土佐國。

現在大明想要吞併四國島,由於其他三國都將做好充分的準備,註定是要面臨新的壓力。

“等援軍到來,必將大明軍隊殺個精光!”

跟土佐國的情況有所不同,阿波國、贊岐國和伊予國的守護並不是本地的家族勢力,但他們依附本州島的大氏族,當即紛紛將希望寄託在戰力強勁的大氏族身上。

若是論戰力的話,其實細川氏很強,但奈何土佐國遭到大明突襲,細川氏在京都作戰的主力部隊註定無法來援,這才讓大明軍隊有了“可乘之機”。

其他三國的守護和氏族勢力,他們對抵抗大明軍隊有着很大的自信,因爲他們擁有足夠的時間向本州島進行求援。

當土佐國被東海總督府進攻的時候,三國紛紛向本州島的附屬力量進行求援,亦做出了對抗大明軍隊的準備。

最先來援的是山名氏,備後國守護山名政豐率部渡海前往四國島。

山名氏有過輝煌的歷史,曾跟京極氏齊名,而處於巔峰的山名氏清曾經共管理日本六十六國中的十一個。

因受當時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忌憚,在一場因政治陰謀而挑起的戰爭中,山名氏清最終戰死。

雖然山名氏清死後,山名氏的勢力受到大幅削弱,但終究是日本的大氏族之一,現在是掌控備後國的守護。

備後國位於本州島的西南部,北面是出雲國,西面是安雲國,南面正是瀨戶內海,跟四國島隔海相望。

在得到伊予國河野氏的求助後,因兩家是姻親關係,且是介入四國島的好時機,故而山名政豐率領軍隊支援。

四千兵力通過數十艘戰船運輸,呈現着一份屬於山名氏的無敵英姿。

“大明膽敢屢次進犯我日本,當真以爲我日本無人乎?”山名政豐站在甲板上,遙望着對面的四國島憤憤地道。

山名政豐一副標準的日式大名裝束,中等身材,留着板刷胡,年僅三十歲的模樣,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

由於今天風和日麗,內海並沒有風,指揮船已經來到瀨戶內海的中央區域,但船上的人卻沒有什麼顛簸之感。

只要再行駛大半個時辰,便可到達四國島的伊予國碼頭,一切都顯得那般的順暢。

面對山名政豐的論調,陪在身側的毛利次郎討好地道:“大明乃鼠輩!若不是咱們日本處於內亂中,咱們殺他們如同砍瓜切菜!”

現在的毛利氏還不是西國霸主,更不是石見銀礦的主人,僅僅只是備後國的一個貴族。

毛利次郎在得知山名政豐要出兵幫助伊予國的時候,不僅將自己的家兵全部帶上,而且主動承擔了運兵工作。

正是這份賣力勁,成功地贏得了山名政豐的認可,更是將毛利次郎帶在身旁。

“毛利家主說得好!此次事畢,我便親赴京都,勢必遊說各家停止內耗,大家聯合起來一致對抗狼子野心的大明!”山名政豐扶着腰間的劍,一副意氣風發地道。

他們山名氏雖然已經沒落,但在京都擁有很高的威望,而他山名政豐亦不甘於平凡。

若是以大明軍隊來犯作爲政治契機,他成爲串聯整個日本勢力的那個人,然後聯合大家一致對抗大明。

且不論最終的結果如何,他這個爲了日本團結而努力奔走的那個人,必將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正是如此,他此次之所以不惜帶領聯軍四千人渡海相助伊予國,一則是因河野氏是自己的姻親,二則天上是想要以此爲契機重返日本的政治大舞臺。

一個爲了團結日本而奔走的人,自然是要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守護大人不計個人得失,而是以國家爲重,實乃咱日本之幸!”毛利次郎的眼睛閃過一抹精明,當即送上一記彩虹屁。

山名政豐要的正是這種輿論,頓時像是吃了蜜般爽朗大笑。 正是這時,前面打頭陣的戰船突然鈴聲大作。

通常而言,戰船間的溝通以旗幟爲信號,只有遇到緊急事態才直接選擇鳴鈴提醒。

“這是怎麼回事?”山名政豐的眼睛充滿着茫然,當即大聲地質問道。

一個家臣左顧右盼,突然指着右邊驚恐地道:“家主,您快看!”

山名政豐等人紛紛順着家臣所指的方向望過去,卻見一支大明艦隊竟然從西面而來,爲首的正是號稱海上堡壘的明遠寶船。

這一刻,無亞於走在路上,突然遇到了一頭老虎。

“不好,是大明的艦隊!”

“完蛋了,大明艦隊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別說了,咱們快逃,沒準還能有一條活路!”

……

面對突然出現的大明艦隊,早已經知曉大明艦隊威名的備後國將士當即亂作一團,甚至有山名氏家臣準備下令戰船掉頭逃跑了。

“這是怎麼回事?不是已經派出哨船進行偵察了嗎?”山名政豐知道他們的戰船根本無法在海上跟大明艦隊相抗衡,顯得怒氣衝衝地質問起來。

山名氏家臣聽到這番話,當即憤憤地望向毛利次郎:“毛利家主,你得給我們一個解釋!”

此次渡海之前,他們山名氏自然提防大明艦隊進入了瀨戶內海,更害怕他們的隊伍遇上大明戰艦,所以提前派遣哨船探查四周的海域。

若是他們知道大明艦隊進入瀨戶內海,亦或者提前發現大明戰艦的蹤跡,那麼他們是萬萬不敢選擇渡海。

毛利次郎主動擔負起這個苦差事,派出了他們毛利家的哨船,但哨船給他們反饋的消息是大明艦隊並沒有進入瀨戶內海。

正是基於這份信任,他們四千將士這才乘坐戰船浩浩蕩蕩地橫渡瀨戶內海,哪裡想到大明艦隊竟然突然出現。

“對呀!毛利次郎,此事是由你們毛利家負責吧?”山名政豐顯得後知後覺般,於是對毛利次郎進行問罪道。

山名氏家臣的眼睛閃過一抹殺意,對毛利次郎進行威脅道:“瀨戶內海並沒有幾個島嶼可隱藏艦隊,你是不是已經私通大明?”

噗!

話音剛落,一個匕首入肉的聲音傳出。

衆人紛紛望過去,卻見準備興師問罪的山名氏家臣已經遭人從背面捅刀,整個人充滿不甘地倒了下去。

行兇者正是毛利次郎的家臣,而周圍都是毛利次郎帶來的人。

山名政豐感到一股寒意從腳板處涌上來,顯得無比震驚地望向毛利次郎:“混蛋,伱竟然賣國求榮,你當真該死!”

此次毛利次郎如此積極參與授助伊予國河野氏,他不是沒有懷疑毛利次郎的動機,但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大明的內應。

“你錯了,我可不是大明的內應!”毛利次郎的嘴角微微上揚,卻是拔出腰間的日本刀道。

山名政豐看到毛利次郎眼睛中的殺意,急忙準備拔刀自保:“胡說!若不是你替大明艦隊隱瞞行蹤,我們山名氏艦隊何以在海上遭到圍堵!”

轟隆!

明遠寶船和三桅炮船是這個時代海上的絕對霸主,面對沒有龍骨的日本戰船,幾十門重炮當即紛紛發射出炮彈。

炮彈落在海面濺起十幾米的水柱,而砸中日本戰船便會四分五裂,船上的數百日本兵像落餃子般跌入海中。

一時間,這支正在渡海的日本艦隊亂成一團,別說是要組織他們進行抵抗了,而今很多船員正在驚恐地紛紛望向朝他們撞過來的明遠寶船。

明遠寶船已經升級,船身已經包着一層鐵皮,而船頭則像着一把利劍般。憑着船體自身的高度和強度,它已經具備撞碎一切海船的實力。

砰!

隨着明遠寶船駛過,一艘艘日本戰船如同紙糊般,紛紛在這個撞碰中解體,亦或者被掀起的海浪直接打翻。

“你的眼裡只有大明,難怪你保不住備後國!”毛利次郎看着山名政豐不太標準的握刀姿勢,顯得戲謔地道。

山名政豐心裡咯噔一聲,當即瞪着眼睛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難道你是大內氏的內應?”

備後國跟大內氏的安雲國接壤,若不是雙方處於西軍陣營,又是幕府將軍從中牽線,大內氏恐怕早已經進犯備後國。

只是現如今,大內氏丟了北九州,而今擴張的方面只剩下東面,而自己執掌的備後國自然成爲大內氏擴張的對象。

原本他亦是有所提防,但奈何大內氏一直遲遲沒有軍事行動,所以此次纔沒有防備,卻不想對方僅僅通過毛利氏便狠狠陰了自己一把。

毛利次郎的嘴角上揚,顯得讚揚地道:“你倒不算太笨,但終究還是一個草包,山名氏出了你便註定必亡!”

“你找死!”山名政豐何時受到如此侮辱,當即咬牙切齒地持刀衝上去。

噗!

一道寒光閃過,鮮血濺起,而毛利次郎竟然已經收刀。

山名政豐仍舊保持着舉刀要砍的姿勢,只是視野中哪裡還有毛利次郎的身影,低頭看到自己腹中大片的鮮血涌了出來,而後眼前一黑便栽倒在地。

大明的艦隊如同虎入羊羣般,懸掛山名氏旗幟的二十餘艘戰船被打沉或撞船,隨着大明將士對落海的山名氏家兵進行補刀,此處內海很快染紅了一大片。

最爲嚴重的是,四千家兵幾乎是山名氏的全部家底,即便山名政豐不死,其實亦註定他要消失在日本戰國的歷史中。

次日清晨,大內義興帶領大內氏家兵殺入備後國。

備後國原本就不是大內軍的對手,現在山名政豐一死,而且所攜帶的精銳死在瀨戶內海,根本無力再阻止大內氏擴張的腳步。

兩日後,伊予國的河野氏被滅,河野氏的家主切腹自盡,伊予國的大部分氏族卻是明智地選擇投降幫助大明修建碼頭。

至於四國島的阿波國和贊岐國所求援的對象壓根不肯派兵過來,且不說他們壓根不敢冒險渡海,而且他們亦害怕備後國山名氏的前車之鑑。

在休整三日後,大明軍隊一路勢如破竹討伐阿波國的時候,贊岐國竟然搶在阿波國的前面送來了降書。

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128章 真兇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75章 餘波7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
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128章 真兇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75章 餘波7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