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

天邊的朝霞漸漸褪去,暗藍色的海面上浮動點點銀白。

浪潮衝擊着海邊的礁石,一座方形磚城座落在參治島東邊,這是大明王朝的東海門戶,在清晨中慢慢甦醒過來。

由於昨天總督府剛剛派了軍餉,很多血氣旺盛的士兵是從城北的煙花之地歸來,每個人都顯得精神抖擻。

以前在國內他們是最底層的軍戶,但來到東海這裡駐守後,卻是成爲了朝鮮女人眼中的豪客或恩主,畢竟有錢真的是大爺。

至於每個月準時給他們派發軍餉的皇帝,自然是他們的明君,一位能夠讓他們打心底效忠的帝王。

“天天這麼糙,多少月俸夠你揮霍?”

“再怎麼糙,亦比當初要強,何況皇帝還給咱們存了駐外金!”

“你不能總跟以前相比,你瞧劉大牛那貨至今一文錢沒花,現在已經盤算回國便購田置宅了!”

……

大校場上每日都要操練,趙百戶看到自己手下的幾個兵又到煙花之地送銀元,不由得進行說教起來。

倒不是要說教什麼,而是看着他們總將銀元花在女人身上,所以纔想着要他們節制一些,省點花回國娶妻生子纔是王道。

小旗魏大眼是他們的帶頭人,亦是妥妥的一個刺頭:“趙百戶,現在不都說要發揚‘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精神嗎?你放心好了,劉大牛那種行爲只會佔朝廷便宜,我是要爲朝廷做實事的人,領到陛下的賞錢纔是好兵!”

“你小子想要領陛下的賞錢?你就吹牛吧!”趙百戶望了一眼魏大眼,顯得十分鄙夷地道。

魏大眼是一個血性方剛的年輕人,當即便抹了一下鼻子囂張地道:“趙百戶,你大概是不曉得我當初是幹什麼的?”

“你一個臭當兵的,在國內連小旗都還不是,能幹得了啥?”趙百戶沒想到這個刺頭還想要吹牛,當即直接出言打擊道。

其他幾個軍士亦是紛紛嘲笑起來,他們在國內確實不可能有什麼出息。

別說沒有立功的機會,哪怕真立了功,通常都不會落到自己身上,那軍中的關係戶着實是太多了。

魏大眼指着自己的眼睛,卻是十分認真地道:“趙百戶,我在國內確實是沒有軍職,但你瞧我的眼睛大嗎?我祖祖輩輩都是搜檢軍的一員,人稱宛平神眼,所以我纔會被人喊魏大眼!此次輪到咱們搜查過往船隻,我敢保證一根頭髮絲都過不了!”

“你就吹吧!”趙百戶看着魏大眼的眼睛確實不大,但仍舊不相信地道。

魏大眼亦是想着多留幾個錢帶回國內,便擡起下巴挑釁地道:“要我今天有收穫,你請我去金巧巧風流一宿,如何?”

這……

旁觀的軍士知道金巧巧是煙花地的臺柱,那玉蕭吹得讓人如癡如醉,聽聞曾經還是朝鮮王宮的宮女,因遭王妃嫉妒才被流放濟州島。

由於光顧的人太多,現在一宿的價格已經超過一個銀元,甚至還得兩個銀元。

雖然他們其實有這個消費能力,但在風流一整月和快樂三分鐘相比,他們還是選擇了前者。

“咱們朝廷對糧食和武器走私有重賞,而今更是得到陛下的重視。若是你真有這個本領,別說一夜,給你跟她連包三晚!”趙百戶一合計,便直接許諾道。

原本他們這裡緝私可以抓到一些漏網之魚,但自從上海市舶司和寧波市舶司的官員被重洗後,到這裡的商船是越來越合法。

特別得知竟然有不法商人將大明女子販賣到日本後,各個市舶司對商船搜得更加的仔細,而且給市舶司的獎賞力度增強。

正是如此,他們幾乎不可能抓到漏網之魚,而今能抓到漏網之魚亦將得到更重的賞賜。

魏大眼其實知曉一切都正在慢慢向好,但想到順天府無法杜絕的作弊秀才,所以清楚終究是狗改不了吃屎:“一言爲定!”

事不遂人願,連查三艘船都沒有任何發現。

“都是老熟人了,這船別查了吧?怪費勁的!”

“總督有命,敢贖職者,殺!即便我同意,這底下的兵亦不敢同意!”

“得,反正我是守法公民,你們好好查,若真查出什麼我自刎謝罪!”

……

由於海上貿易的利潤可觀,往往來來有着很多的熟悉面孔,而一位姓徐的管家自來熟地攀談起來。

其實這些不容小窺,這些人不說跟幾位千戶都能夠或多或少攀上一點關係,甚至魏國公府亦能搬出來。

徐世英的處境比較特殊,他們定國公府跟魏國公府是同宗同源,所以遇上魏國公府的海船亦得賣一點面子。

船上的貨物堆得整整齊齊,上面都是常規的絲綢、陶瓷和茶葉常見的貨物,並沒有什麼可疑之處。

咚咚……

突然,魏大眼在船艙的地板上發現了一處異常的木板,便用力敲擊,發現聲音沉悶,跟周圍的木板明顯不同。

他立刻召集同伴,共同研究這塊奇怪的木板。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將地面上的木板挪開,竟然露出一個經過改裝的船艙入口。

船艙內昏暗而狹窄,但卻堆滿了袋裝糧食。這些糧食堆放得整整齊齊,一直延伸到船艙的最深處。

“即刻將所有人通通拿下!”趙百戶過來看到船艙中的情況,先是微微一愣,而後憤怒地下令道。

若是在其他時候,走私糧食或許不會像現在這般嚴重,但現在朝廷已經表明態度要跟大內家開戰,這種走私戰略物資行爲簡直就是叛國。

魏大眼顯得十分的興奮,倒不是因爲可以將金巧巧連睡三晚,而是他此次抓到大魚爲朝廷立了功。

“我要見你們總督!”徐管家並沒有顯得害怕,顯得深邃和詭異地道。

他雙手背在身後,挺胸擡頭,目光睥睨地掃過在場將士的臉龐,彷彿在向他們宣示自己的不屈和囂張。

“現在該怎麼辦?”

“看着他跟咱們總督有交情啊?”

“這是叛國行爲,總督還能幫他不成?”

……

魏大眼是發現私運糧食的功臣,而今看到對方一副有持無恐的模樣,心裡頓時沒有了底,但並不認爲對方能夠脫罪。

且不說總督大人忠於皇帝,哪怕總督大人真敢包庇這個徐管家,而今這裡有着成千上萬張口,徐世英恐怕亦不敢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舉動。趙百戶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選擇進行上報。

“我們總督不可能跟你們同流合污!”霍海得到消息便大步走到碼頭上,卻是冷冷地表態道。

徐管家知道霍海是將領,急忙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這是魏國公的書信!還請轉交給徐總督,相信他看在魏國公的面子能饒我一命!”

“若魏國公敢叛國,在這裡亦沒有情理可言,何況還是你一介商賈,莫以爲咱們總督跟你叛國不成?”霍海瞥了一眼遞過來的書信,卻是壓着怒火發問道。

徐管家看到霍海的目光,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沒有一絲血色。他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卻發現自己連一個完整的字都說不出來。

是啊!

這個走私糧食已經被定義爲叛國,徐世英是皇帝的爪牙,又有什麼理由賣魏國公的面子呢?

只是,他不想死。

徐管家的身體開始顫抖起來,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緒,這書信已經是他的最後底牌了。若是底牌都失效,那麼他如何還能自救呢?

“叛國者死,上路吧!”霍海宛如看到死人一般,當即拔出腰間的刀。

“不……不要!”徐管家擡頭看到撥出的刀,聲音卻微弱得幾乎聽不見。

他試圖站起來,亦想着逃離,但雙腿卻像失去了知覺一樣無法動彈。他只能無助地坐在地上,任由絕望和恐懼吞噬着自己的心。

霍海的眼睛閃過一抹狠厲之色,顯得十分果斷地斬了下來。

噗!

一道鮮血飛濺而起,徐管家的人頭滾落在地,那雙眼睛顯得難以置信地睜着,當即震懾住在場的所有人。

霍海撿起徐管家的人頭,對在場的將士朗聲道:“總督有令,東海總督府跟叛國者不共戴天,哪怕他爹來了亦不好使!”

“咱們東海總督府跟叛國者不共戴天!”魏大眼等人的體內紛紛涌起滿腔熱血,亦是紛紛高喊地道。

有了這一個前車之鑑,後續被查出來走私還想要走後門的海商,通通都被搜查的將士直接進行斬殺。

總督的後門都不開,其他將領更沒有道理包庇那些關係戶。

最爲重要的是,這已經被定義爲叛國行爲。而今東海總督府的將士可是每日都喊着忠於陛下,亦是已經做着隨時進犯九州島的準備,又怎麼可能允許米糧運往九州島呢?

與此同時,一艘商船在夕陽的餘暉下孤獨航行。

突然,海平線不知何時出現一艘三桅帆船乘風破浪而來,而後炮聲震耳欲聾,炮彈帶着尖銳的聲音劃破天際向商船猛烈襲來。

船員們驚慌失措,四處奔逃。

船體劇烈震動,火光四濺,甲板上的貨物飛散,而後緩緩地沉入海底。船員們紛紛跳海求生,但波濤洶涌,生存機會渺茫。

最終,這艘走私的商船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偏偏這艘船不曾出現過,唯有海面上漂浮碎片和殘骸。

大明王朝對走私大米進行封堵還不僅僅是海上,而且各個市舶司亦是已經開始行動,正在努力杜絕走私的行爲。

上海縣,碼頭上。

徐鴻得知又搜得一艘走私大米的商船,便是親自上船查看。

松江衛的將士威嚴地站在船頭,他們的目光如炬,掃視着每一個船員。而被揭露的走私者們則跪在甲板上,他們頭也不敢擡,渾身顫抖,彷彿等待着最後的審判。

其中一名看似是頭目的走私者,顫抖着聲音開始求饒:“徐知府,請饒命啊!小的們也是一時糊塗,才走上了這條不歸路。求徐知府開恩,放我們一條生路,小的必有厚報!”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恐懼和悔意,彷彿此刻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罪行有多麼嚴重。他不斷地磕頭,甚至額頭都磕出了血痕,希望徐鴻能夠看在他們初犯的份上,給予寬大處理。

其他的走私者也紛紛效仿,他們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哀求着:“府尊大人,我們真的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求您饒了我們這一次吧!”

“叛國者,死!通通押回去,本府倒要瞧一瞧,究竟還有多少人敢鋌而走險往日本運送大米!”徐鴻自然不可能走過這些叛國者,亦是咬牙切齒地道。

由於日本那邊開採出來很多的白銀,而今對糧食處於飢渴狀態,導致越來越多的商船在江商官紳集團的蠱惑下鋌而走險。

只是現在上海市舶司和寧波市舶司都紛紛加強了審查,一旦發現經過改造的船艙藏糧等情況,直接以叛國罪進行抓人。

爲了震懾住後來者,他們僅需要上報兩位總督,亦可以在碼頭上對這幫叛國者直接行刑,而鮮血亦是染紅了碼頭的某個角落。

其實不僅僅是海上和市舶司在行動,地方官府亦是紛紛加入進來了。

揚州府,這裡原本就是私鹽的重災區。

由於揚州府的東邊是東海,只需要建造一個私人碼頭便可以將糧食搬運到海船上,然後可以直達日本的九州島。

原本他們不屑於幹這種買賣,但現在私鹽遭到了朝廷的打擊,所以他們亦是決定鋌而走險通過走私大米賺取鉅額利潤。

當夜幕低垂,碼頭上。

兩艘貨船已經裝載完畢,此次帶着滿滿的糧食,正準備揚帆起航。走私者們忙碌地做着最後的準備,卻未曾料到官兵的突然襲擊。

兩淮都轉運副使翁鵬帶着官兵們迅速行動,一部分人負責包圍碼頭,切斷走私者的逃路,另一部分人則直接衝向貨船,意圖控制船上的走私物資。

然而,走私者們也並非毫無準備,他們見勢不妙,立即組織起反抗。

一時間,碼頭上火光四濺,刀劍相撞的聲音此起彼伏。

走私者們揮舞着手中的武器,拼死抵抗官兵的進攻。他們中有些人身手矯健,與官兵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有些人則躲在暗處,放冷箭襲擊官兵。

面對走私者的激烈反抗,揚州府官兵們並未退縮。

他們憑藉着嚴密的配合和過人的勇氣,逐漸佔據了上風。官兵們用盾牌擋住冷箭,用長矛刺向走私者,每一次攻擊都充滿了力量和決心。

在激烈的戰鬥中,揚州衛的將士展現出色的戰鬥素養。

他們不僅勇猛善戰,而且懂得利用地形和戰術優勢。他們時而分散攻擊,讓這幫走私者顧此失彼;時而集中火力攻擊,對某個頑固的防衛陣地進行重點打擊。

經過一番激戰,走私者們的抵抗逐漸減弱。他們中的一些人被官兵制服,一些人則受傷倒地,更多直接被英勇的揚州衛將士斬殺。

最終,在所有走私者都被緝拿歸案後,這場打擊叛國走私的行動取得了勝利。

“大人,我們抓到他們的頭領!”一個百戶從船上將頭領押了過來,卻是想要邀功地道。

翁鵬看到被押過來的小老頭,頓時十分驚訝地道:“你是高恆?”

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126章 箭來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69章 餘波1第74章 餘波6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調整通知!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120章 揚州夢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74章 餘波6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72章 餘波4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章 何以治國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58章 京山風波5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
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126章 箭來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69章 餘波1第74章 餘波6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調整通知!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120章 揚州夢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74章 餘波6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72章 餘波4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章 何以治國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58章 京山風波5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