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

六月的京城,驕陽似火。

普通百姓的臉上分明多了一抹嫌棄,不說在郊外田間勞作的農夫,哪怕在城內的販夫走卒都時常汗流浹背。

面對這種糟糕的天氣,底層的百姓只能默默地忍受,至於一斤冰塊可以賣出數百文錢的冰塊自然是望而興嘆了。

每當這個時候,地方官員都會派遣人員上京,對各個手握實權的官員紛紛送上孝敬銀,美名其曰:冰儆。

“百官俸給,不足以贍養自身,故吏治大壞。”

其實這話前半句並不嚴謹,但後半句倒是直指大明官場的現狀。

由於現在大明官場的趨勢是官商一體化,很多官員出身於富裕之家,壓根不需要爲了養家而貪墨。

大明的俸祿雖然比宋朝低,但正五品的官員俸祿是192石,這已經是16個成年人的口糧,何況還是各種隱性福利,像進士官員的優免和柴薪銀皁隸銀等。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來自地方的“冰儆”、“炭儆”和“別儆”等,這些收入壓根不存在贍養不了自己一說。

只是“吏冶大壞”,倒確有其事。

以冰儆銀爲例,這些銀錢不可能憑空變出來的,但京城的官員爲了斂財自然是眨一隻眼閉一隻眼。

地方官員爲了自己的前途,自然是設法繼續在地方搞錢,從而爲自己的仕途進行鋪路。

正是如此,一些看似清廉如水的高級官員,單是下面地方官員的孝敬銀便已經足夠他們子孫三代衣食無憂了。

坐落在小時雍坊的徐府,在這個炎炎夏日中,卻是不斷收到來自地方官員的冰儆銀,給這座炎熱的徐府不斷輸送冷氣。

身穿二品官服的徐溥跟往常一般乘坐轎子回到家裡,管家欣喜地拿着賬本迎了上來,上面正是記錄着最近地方官員的冰儆銀。

徐溥顯得心緒不佳的模樣,當即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更願意做一個並不知情的清官。

“爹,孩兒跟那幾個舉人朋友約好今日前往寒林寺溫書,所以想要一些盤纏!”徐元概在家裡等候多時,當即便迎上來討好地道。

一旁的管家看到徐元概又是伸手要錢,發現徐元概亦就是生在徐家,一般的家庭早已經被這位四公子敗光家業了。

徐溥的眉頭微微蹙起,當即打量起兒子道:“你是不是闖禍了?”

“爹,沒有的事,你就給我盤纏吧!”徐元概心裡當即一緊,便連忙搖頭否認道。

徐溥其實已經看出了一些端倪,顯得心緒不高地揮手道:“既然不是闖禍,那就別總想着到處跑,過兩日再到庫房支銀!”

“爹,我已經跟朋友約好的!”徐元概看着還要多呆兩日,頓時苦着臉懇求道。

徐溥並沒有搭理徐元概,便徑直朝着正房而去,卻是知道自己若沒有安排的話,恐怕是真的只能名落孫山了。

“快,快替老爺更衣!”管家跟着徐溥來到後宅,對四名侯在這裡的丫環催促道。

徐溥已經習慣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而每日歸來都會換下身上這一套官服,改穿一套舒服的居身服飾。

起初,他只是覺得這樣穿着會更舒服,只是現在慢慢理解楊廷和的那一份心情,着實是身上這套官服給他帶來了不自在。

他明明是資歷最深的帝師,又是清流的領袖,在朝野擁有響亮的賢名,可以說是當朝宰國的不二之選。

按說,他作爲當今皇帝的帝師,在新朝怎麼都該入閣拜相。只是情況截然相反,他不僅至今都不得寸進,而且已經被排擠在權力的核心圈層之外。

現在他別說將萬安和劉吉取而代之,哪怕吏部尚書李裕都要騎到自己的頭上,而今身上這套二品官服簡直是一種羞辱。

堂堂的第一帝師落到如此待遇,縱觀整個大明王朝都是從來沒有過的待遇。

有的時候,他是真希望朱祐樘那小子直接將自己免了,斷了自己還存在將來入閣拜相的念想,而自己回老家便可以享受富家翁的生活。

若是再納一個十八歲的小妾,沒準還能再生一個大胖小子。

偏偏地,吏部左侍郎的位置太過誘人,而他根本下不了決心脫去這一身官袍,放不下這一份沉甸甸的權力。

徐溥有想過辭官,但僅僅只是想一想而已。

他爬到這個位置並不容易,更不想辜負自己恩師的栽培。雖然現在的處境不佳,現在的位置可以說是羞辱,但他相信會迎來柳暗花明之時。

衣服很快便更換完畢,那一套帶來羞辱般的二品官服除去,換上了一套舒服的居家服飾。

徐溥很是享受回到家裡的生活,即便在朝堂不如意,但自己終究還是高高在上的吏部左侍郎,亦是這個擁有數十名僕人宅子的主人。

在這座宅子裡,他簡直就是帝王。

“老爺,剛剛江西那邊送來一封書信,還請過目!”徐管家想是想到了什麼一般,當即掏出一封書信道。

江西的書信?

徐溥聽到是江西方面的來信,心裡不由得咯噔一聲。

若說最近有什麼感到擔憂的事情,無疑是那位帝王此次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將矛頭直接指向了江西官場。

偏偏地,經由戶部尚書李嗣舉薦,朝廷此次竟然任用王越爲欽差。

他知道王越這個人雖然很是不合羣,身上亦是沾染邊關將士那種不良的脾氣,但卻是一個十分懂得用計的人。

現在朝廷交由王越到南昌調查江西布政使司的不作爲,雖然江西巡撫李昂是一個極度精明的人,但難保江西布政使司不會露出一點馬腳。

徐溥的眼睛閃過一抹殺機,卻是知道到了棄車保帥的時候了。

他決定即便犧牲江西左布政使徐懷,亦不能讓事情燒到江西巡撫李昂的身上,便將書信慢慢打開,但下一刻徹底愣住了。

這一刻,他像是被人突然猛地捅了一刀般。

翌日,江西方面突然傳來一則爆炸般的消息,整個京城的官場突然炸了。

就在大家還在猜測王華有沒有剋扣兵餉的時候,奉旨巡狩江西的王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便將王華剋扣兵餉的事情查得一清二楚。

據說,僅僅一日的工夫,案子直接告破了。

由江西右布政使秦民悅檢舉,江西左布政使徐懷、江西都司都指揮使劉軍和江西按察使陳永好指證,此次兵餉剋扣事件的始作甬者正是江西巡撫李昂。

“呵呵……我早就說江西官場就是抱團構陷王華!”

“如此的案子當真是駭人聽聞,這江西官員通通該殺。”

“江西巡撫李昂首犯竟然敢如此構陷同僚,當凌遲處死!”

……

京城的官員在得知剋扣兵餉的事情竟然是江西巡撫李昂構陷,風向當即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紛紛將矛頭指向江西官場道。

“我可記得那個誰說要爲李昂擔保!”

“呵呵……說不準其實他纔是幕後主使!”

“要我說,江西巡撫的背後還有人,此案還得繼續深挖!”

……

隨着江西事件持續發酵,京城的官員並沒有忘記當日早朝所發生的事情,便是紛紛將矛頭指向吏部左侍郎徐溥。

這倒不全都是要對徐溥落井下石,而是從整個事件的發展來看,徐溥的嫌疑無疑是最大的那位,亦有足夠的作案動機。

既然江西巡撫李昂是幕後主使,那麼作爲李昂靠山的徐溥恐怕難逃其咎,沒準徐溥纔是真正的幕後主使。

朝廷在得知這個情況的時候,當即便是下旨將江西巡撫李昂押解赴京侯審。

就在大家紛紛猜測事情是否跟吏部尚書左侍郎徐溥有關,而當今聖上是否會趁機懲治徐溥,一則令人始料不及的事情傳來。

當天黃昏,徐溥跟往常一般回到家中,只是支走了那四個丫環。

“老爺上吊了!”

徐管家在意識到不對的時候,當即猛地推開了房門,而後便響起了一個哀嚎的聲音。

就在那一根橫樑上,徐溥並沒有選擇換下那套二品官服,卻是選擇了懸樑自盡,選擇體面地了結自己的生命。

徐溥的仕途充滿着傳奇的色彩,年僅二十六歲便以榜眼的成績高中進士,更是拜在大學士商輅門下。

從翰林編修到禮部右侍郎,他足足走了二十五年,但在此期間卻是成爲太子帝師,亦是已經收羅了很多學士,更是積累到足夠的聲望。

若是沒有意外的話,只要太子登基,他這位早早安排在東宮的帝師註定一飛沖天,從而成爲文官集團的領袖。

只是歷史出現了偏差,幾乎從他進入仕途的那一刻的佈局,最終沒能得到想要的結果,而是跟新君漸行漸遠。

在地方政權這一場暗中較量中,他更是一敗塗地。

事實上,江西巡撫李昂最終並沒有一人扛下所有,在江西左布政使徐懷咬向他的時候,亦是選擇咬向了當朝的徐溥。

一旦朝廷繼續追究的話,那麼他這位清流的領袖恐怕是要被送上斷頭臺了。

“徐溥死了?”

“看來事情真跟他有關了!”

“這樣倒好,他保下了名聲,陛下亦不需要背上不好的名聲!”

……

徐溥懸樑自盡的消息很快便傳了開來,而得知這個消息的官員亦是唏噓不已。

誰能想到高高在上的吏部左侍郎竟然選擇這個方式了結自己,只是知根知底的官員卻是知道,這恐怕是徐溥保住自己顏面的最後方式。

且不論事情最後的審理結果是如何,一旦江西巡撫李昂始終咬着徐溥不放,那麼徐溥花費數十年所塑造的賢臣人設便徹底毀了。

西苑,聽潮閣。

朱祐樘已經習慣每日來到這裡,看着浮標下浮,便是輕輕一擡,一尾野生的卿魚便被自己提了上來,顯得十分的解壓。

只是想到徐溥以這種方式了結,反倒事情不太好處理了。

“陛下,這是徐溥留下的書信!”覃從貴呈上一封書信,顯得十分恭敬地道。

朱祐樘接過書信,看到徐溥特意給自己留下的絕筆信,卻是知道徐溥不僅僅是要保全自己的聲名,而且還是想要保全自己的家人。

原本他是不屑於這種過分的要求,但很快發現書信中還有一份名單。

之所以徐溥能讓他投鼠忌器,正是徐溥在地方上的掌握力太強,所以才選擇允許徐溥留在吏部左侍郎的位置上。

只是現在看到,徐溥由始至終都清楚這一點,而今交出這一份官員名單,正是希望自己放過他及家人。

“陛下,要不要查抄徐溥的家呢?”覃從貴知道江西巡撫李昂已經指證徐溥,當即認真地詢問道。

朱祐樘將手中的名單收了起來,便是淡淡地表態道:“徐溥主持了兩屆會試,又擔任吏部左侍郎多年,門生故吏着實太多了,便到此爲止吧!”

雖然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但終究還得有所顧慮。

京城最重要的衙門僅僅只有六間,想要掌控是一個十分簡單的事情,但天下的縣衙有一千三百多個,而州衙和府衙亦有數百個。

從大局出發,還真不宜對徐溥趕盡殺絕,起碼現在還不好動手。

“陛下,這是不是太便宜徐溥了?”覃從貴早已經將徐溥列爲頭號敵人,頓時感到不甘心地表態道。

朱祐樘自然不可能真的啥懲罰都沒有,當即便淡淡地說道:“徐元概不是騷擾了宋澄的妻子云娘嗎?雲娘是三品誥命夫人,豈是他一介白身能冒犯的,將他抓起來問罪吧!”

“陛下,徐元概的罪行可不止這些,恐怕是要……”覃從貴做了一個抹脖子的手勢,顯得一本正經地道。

朱祐樘重新拋開魚竿,雖然不查抄徐家,但徐元概這種作惡多端的惡少自然不可能放過,當即便揮手讓覃從貴離開。

“遵旨!”覃從貴揣測到朱祐樘的態度,眼睛當即閃過一抹狠厲之色道。

事到如今,他只希望能成爲陛下最鋒利的那把刀,將所有敢跟陛下作對的人通通斬盡殺絕。至於徐溥,只可惜這個老貨掛得太快,不然到了東廠定要將他剝皮抽筋。

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120章 揚州夢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70章 餘波2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2章 何以治國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27章 刺駕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
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120章 揚州夢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70章 餘波2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2章 何以治國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27章 刺駕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