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

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

原本只是覺得一個被文官稱頌的太監多少有點問題,但現在看到徐溥真的不遺餘力通過周太皇太后將人弄了回來,卻是知道文官的手確實早已經伸進了皇宮裡面來了。

皇宮理應是皇帝的自留地,只是現在最爲重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竟然受人操控,那麼自己的安危還要不要呢?

朱祐樘從太子府到皇宮,一直隱隱感覺有一雙眼睛無時無刻在盯着自己,而今無疑更加清晰地證實了這一點。

“陛下,晚膳已經準備好了!”覃從貴匆匆走進來,顯得討好地拱手道。

朱祐樘的肚子確實有點餓了,擡頭望了一眼窗外的夕陽,便將手中的奏疏放下,起身前往膳房用餐。

幹清宮的太監宮女有好幾十號人,而今還是白天,可以說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所經之處紛紛有人見禮。

朱祐樘不用搭理見禮的太監和宮女,只是剛走進膳房便是聽到“咣”地一聲,旁邊擺放的一個瓷器應聲而碎。

“這是誰幹的?”剛剛上前迎接朱祐樘的覃吉回頭看到這一幕,當即聲色俱厲地質問道。

站在碎瓷邊上的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宮女,此時已經嚇得花容失色,整個身子似乎還在顫抖的模樣。

值得一提的是,紫禁城除了分爲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區域外,還有外東路和外西部兩部分區域,正是處於內廷的東西兩面。

雖然到鳳陽守了兩年陵,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其實一點都不虧。

“慢着!”覃吉看到朱祐樘竟然干涉宮廷司法,當即便叫住劉瑾道。

“奴婢遵旨!”劉瑾雖然不明白皇上爲何庇護那個毛手毛腳的宮女,但很是珍惜這份榮寵,當即便恭恭敬敬地道。

李榮能夠坐上司禮監掌印的位置,正是得益於懷恩這麼多年的提拔,當即指着裡面道:“乾爹,孩子已經準備酒席替你接風,請!”

司禮監掌印李榮帶領四位秉筆太監從裡面迎出來,對出現的老太監恭恭敬敬地跪下道:“孩兒恭敬乾爹榮歸!”

覃吉的臉色一沉,當即便下達指令道:“來人,將她押到慎刑司!”

“不用解釋!東廠罔顧朝廷法度而抓人,即便有理亦是亂政,你即刻將人放了!”懷恩當即打斷他的話,卻是直接命令道。

雖然太監無後,但很多太監都養了不少乾兒子,而這些乾兒子又會養乾兒子,故而宮裡得勢的老太監地位都很高。

懷恩看到事情辦妥,便邁步走進這個透着熟悉感的地方。

懷恩聞到空氣中那股誘人的酒香味,但還是忍着誘惑地擺手道:“小心使得萬年船,將酒撤掉!”

若不是自己當年的那個選擇,又怎麼可能得到足以名垂青史的護龍之功,又豈能受到世人的景仰呢?

至於權勢,正是由於當年的護龍之功,而今不會面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窘境,反而權勢能夠延續,而這個司禮監掌印的寶座仍舊屬於自己。

黃盼正要應承下來,朱祐樘卻是制止道:“你還是別去了!”

朱祐樘夾起一塊臘肉炒竹筍,最終還是心軟地道:“黃盼,你到慎刑司一趟,讓他們從輕發落!”

在朱祐樘乘坐龍輦前往外東路清寧宮的時候,一個老太監來到了司禮監衙門前。

“乾爹,這是你喜歡喝的女兒紅!”李榮擰開一個酒瓶,顯得十分討好地倒酒道。

“起來吧!”懷恩從夜幕中走出,顯得頗有威嚴地道。

黃盼和覃從貴看到這一幕,特別看到朱祐樘的嘴角上揚,似乎知道自己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太監了。

剛剛他清楚地看到是這個瘦弱的小宮女不小心碰倒瓷器,只是那個牛濛濛自以爲頭鐵,竟然站出來主動代人受罰。

“奴婢剛剛不小心碰倒的,請陛下責罰!”牛濛濛看到旁邊的小宮女向自己求助,便將心一橫地跪下認罰道。

“怎麼?我離開皇宮兩年,現在說的話都沒人聽了嗎?”懷恩看到陳準猶豫的模樣,當即板起臉道。

儘管是大典之日,但今天的祭品僅僅只有果酒,仍舊不能宰殺牲畜,故而桌面上自然不會出現新肉。

“覃公公,通常會怎麼樣懲罰牛濛濛?”朱祐樘猶豫了一下,便是認真地詢問道。

直到明宣宗朱瞻基即位,紫禁城才迎來了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皇太后,而朱瞻基的做法是將自己一座便殿“仁壽宮”讓出給自己母親張太后居住。

陳準在上個月就將人抓了,只是那時先皇剛巧病重,故而上報一直沒有音訊,便十分老實地點頭道:“確有此事,李弘海……”

覃吉是太子府的掌事太監,一向都是彰顯着鐵面無私的形象,當即便認真地道:“老奴對現在宮裡慎刑司的刑法不熟!只是今日乃皇上的登基之日,這個賤婢犯下如此大錯,慎刑司定會將那個賤婢扒下一層皮!”

劉瑾僅是冷冷地瞥了一眼覃吉,腳步卻是沒有停下分毫,毅然已經快步走出了膳房,心裡只有朱祐樘的旨意。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上揚,發現自己似乎找到了對的人了。

“遵命!”陳準深知不能跟懷恩叫板,當即便拱手道。

覃吉正想要制止,結果看到朱祐樘並沒有干涉宮裡司法,便將吐出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朱祐樘原以爲打碎東西不算什麼大事,但意識到今天的日子確實特殊,顯得若有所思地擡頭望了一個眼睛噙着淚花的小宮女。

紫禁城是參照南京皇宮而建,只是朱元璋和朱棣都沒有“太后宮”的需求,故而並沒有營造屬於太后宮的宮室。

周太皇太后雖然可以選擇搬回內廷的仁壽宮,但似乎已經住習慣了,毅然還是選擇繼續呆在清寧宮。

朱祐樘完全沒有理會覃吉的心思,卻是對旁邊的劉瑾道:“你對皇宮更熟悉,你到慎刑司傳令,讓他們從輕發落!”

陳淮的眉頭蹙起,其他官員或者很難分辨忠奸,但這個戶部郎中貪墨的罪證已經鐵證如山,怎麼能將那個貪官給放了呢?

兩個小太監當即上前,牛濛濛雖然顯得十分沮喪,但還是乖乖跟着兩名太監離開。

到了明英宗,這時升格爲張太皇太后自然繼續居住在仁壽宮,而升格孫太后再無居所,最終安排在皇宮外東路——清寧宮。

“不急!”懷恩擡了擡手,卻是望向旁邊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廠督陳準道:“陳準,聽聞你抓了戶部郎中李弘海,可有此事?”

在吃過晚膳後,朱祐樘直接前往清寧宮。

李榮自然是維護自己乾爹的威嚴,何況他知道自己乾爹並非是平白無故召回,便是重重地咳嗽了一聲。

雖然精明的先帝已經過世,而今繼位的是傻白甜太子,即便犯一點小小的禁令壓根不算事。只是自己能夠佇立於內宮這麼多年,靠的正是小心謹慎。

正是看穿當年先帝的心思,所以自己表現得比誰都忠誠,最終換得了先帝的信任。現在面對這位新皇帝,自然還是要小心行事。

“遵命!”李榮暗暗佩服懷恩的自律,當即便點頭道。

同桌的四人看着酒瓶被拿走,眼睛都閃過一抹失落,只是知道懷恩的做法纔是最正確的。若想獲得更高的權勢,那麼就要效仿懷恩嚴於律己。

(本章完)

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190章 科技興邦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7章 帝崩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
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190章 科技興邦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7章 帝崩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