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

印度洋的東面,白古國。

公元十三世紀末,緬甸的蒲甘王朝滅亡後,緬甸地區進入了大分裂時期。在這個時期,白古國在南部崛起,以白古地區爲中心,與北部的阿瓦王朝形成了對峙的局面。

從1386年到1425年,白古國與阿瓦王朝之間不斷髮生衝突,史稱“四十年戰爭”。

白古國毗鄰印度洋,又有很濃的佛教文化基礎,跟印度等國產生經濟和文化的交匯,讓白古國演變爲一個海洋王國。

莫塔馬灣,這裡可以有效地逃避海洋風暴的摧殘,故而成爲天然的港口。

在夕陽的餘輝下,白古國的碼頭顯得異常寧靜,但這寧靜卻像暴風雨前的寧靜,帶着一種不祥的預感。

數十艘大明海軍的戰艦緩緩駛進這個三角形的海灣,船上的炮口黑洞洞地指向碼頭,彷彿預示着即將到來的災難。

“那是什麼?”

“那好像是大明的旗幟?”

“大明艦隊怎麼來到我們這裡了?”

……

隨着戰艦的靠近,碼頭上的軍官開始慌亂起來,他們奔跑着、呼喊着,試圖逃離這個即將變成戰場的地方。

雖然他們白古國公開抵制大明修建明緬公路並不是什麼秘密,但在他們根深蒂固的認知中,大明王朝即便想要報復,只會從雲南那邊殺過來。

只是從古至今早已經證明,中原王朝壓根指染不了他們緬甸的領土。哪怕強如當年的元朝,亦是被他們打了回去,所以大明王朝根本不足爲懼。

誰能想到,大明的軍隊並沒有像以前那般從雲南那頭殺來,反而從南洋繞進印度洋,由印度洋直接殺向了他們的腹地。

明朝艦隊突然出現在印度洋中,既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亦讓他們生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

如果中原王朝放棄陸路進攻,而是選擇遠渡重洋征討他們,他們真的不會滅國嗎?

“陛下說得對!只是將他們打疼了,他們纔會知道宗主國不能只掛在嘴邊,而是要從心裡尊敬!”汪直手持望遠鏡將碼頭軍官的驚慌看在眼裡,嘴角微微上揚地喃喃自語道。

自從白古國跳出來公開阻撓大明修建明緬公路,他們很快便放棄陸路討徵的傳統方針,而是改用海路進軍。

只是戰前需要籌備很多東西,需要考慮很多因素,直到最近才完成,他才能夠率領艦隊浩浩蕩蕩而來。

當然,這其實是他這位印度洋總督的第一戰,所以此戰只能勝利不許失敗,。

“放!”

汪無情是一個臉白無須的年輕人,扭頭看到乾爹放下望遠鏡咳嗽了一聲,當即面無表情地下達命令道。

凡是敢讓乾爹不開心的人,通通都要下地獄,所以全部毀滅吧!

轟隆!

隨着指令下達,各個艦隊的炮臺進入戰爭狀態,那黝黑的炮管噴出火舌,無數的炮彈紛紛騰空而起,然後狠狠地砸向那個十分熱情的碼頭。

沒有檄文,沒有勸降,直接採用雷霆之勢襲擊白石海港,這確實很符合汪直的做事風格。

白古海港是白古國最重要的海港,亦是白古國稅收的重要來源,這裡不僅有官員,而且還有駐軍。

然後,這場戰事顯得毫無預兆般降臨,打得這支駐軍一個措手不及。

若是大明的文官領航而來的話,或許會在這裡婆婆媽媽一段時間,但誰讓此次率艦隊前來的是大魔頭汪直呢?

噗!

漫天的炮彈落下,一個傻站在那裡的商人被砸得血肉橫飛。

“逃,快逃!”

“這便是大明王朝的怒火嗎?”

“天啊,他們是想要滅殺我們白古國所有人嗎?”

……

炮彈像雨點般傾瀉而下,瞬間將碼頭砸得到處都是坑,還讓旁邊的倉庫引發火災,而官民選擇四處逃竄。

所有人對未知都會感到害怕,而今大明艦隊直接開火,還表現出如此恐怖的戰力,沒有經過真正戰爭洗禮的白古國軍民早被嚇破了膽。

噗!

一枚鉛彈砸在一個官員的腦袋上,那個腦袋宛如遇到石頭的雞蛋,當即便一聲悶響,而番茄汁四濺。

哞!

一頭大象原本在碼頭幫忙搬運貨物,但看到一顆炮彈差點砸中它的腦袋,在濺起的泥土打在他的眼睛上的時候,亦是不計後果般地逃跑了。

混亂,逃亡,成爲了這個剛剛熱鬧碼頭的主旋律。

“俘虜只會成爲累贅,殺!”林誠早已經整裝待命,看到白古碼頭被打得一片混亂,當即率領軍隊準備登陸。

在經歷了種種不如意後,加上汪直對他的再造之恩,他亦是已經全盤接受了汪直的思想。

此次他們前來印度洋,其實是扮演大明王朝開拓者的角色。既然是一個開拓者,那麼就註定滿手鮮血,甚至可以爲了華夏將所有人都殺光。

白古國既然膽敢阻攔大明,阻攔大明跟印度洋相連,那麼自然是進行解決。以大明的實力戰勝並不成問題,但最好的做法還是殺光,這樣才能做到一勞永逸。

特別他信奉汪直的那一套理論,安南和緬甸之所以得而復失,歸根究底還是朝廷派過去的治理者過於仁慈。

仁政就是個屁,唯有鮮血才能讓人真正臣服。

印度洋總兵林誠是這麼想的,所以亦是打算這麼做,爭取殺掉更多的白古人,尤其是這裡的男丁。

“殺!”

在炮火的掩護下,幾大編隊的明軍衝上碼頭。他們手持各式武器,臉上露出殘忍的笑容,然後殺向竟然膽敢反抗的白古駐軍。

華夏是十分注意戰陣的王朝,不僅擁有各種兵種,而且還會通過不斷操練,讓各個兵種相互配合達到戰力最強的目標。

噗!

一幫日本武士手持武士刀,面對武器落後的白古兵迎面殺上去,拔出鋒利的武士刀將對方的四肢都卸了下來。

啊……

白古國的士兵們顯得奮勇抵抗,但他們的武器和裝備要遠遠落後於明軍,所以很快陷入了苦戰,更是連連被斬殺。

咻!咻!咻!

一支中南半島服飾的士兵手持着弓箭,只是他們的弓箭都抹着劇毒,對身上沒有盔甲的白古兵進行勁射。

噗!噗!噗!

這裡的白古駐軍僅僅只有近千人,原本已經陷於混亂中,而今像是一羣待宰的羔羊,紛紛中箭倒地。

他們很多人並不是流血過多而死,在中箭的瞬間,嘴脣便黑了,而後整個人很快徹底失去了生機。

“老子送你一程,記住下輩子別跟大明爲敵!”

爲首男子跟汪直竟然有幾分相似,面對中箭倒地痛快掙扎的白古兵,上前便將雪楓刀狠狠地刺入對方的胸膛。

值得一提的是,汪直在得到朱祐樘的特別允許後,亦是養了一支私軍。

在坐鎮中南半島期間收了好幾個乾兒子,上次突襲九州島亦出了點力,然後從九州島那裡收了一些日本武士。 這些被他收於麾下的私軍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但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個是忠誠,另一個是殘忍。

“殺!”

在碼頭熊熊大火的倉庫那頭,一支白古兵突然殺了出來。

砰!砰!砰!

手持燧發槍的明軍其實才是真正的主力軍,面對殺過來的一百多名白古兵,當即果斷扣下了板機。

一枚枚鉛彈飛出,在他們還沒有近身的時候,便已經打出了一個個血窟窿。

剩下的一些白古兵看到形勢不對,當即便想要投降,但在汪直的手下當兵,同情敵人只會帶來責罵。

噗!

隨着最後一個白古兵倒下,這場戰事宣告結束。

這場戰鬥進行得異常慘烈,亦或者說汪直的軍隊屠殺得很兇殘,碼頭上到處都是倒下的屍體和流淌的鮮血。

雖然白古國的士兵們英勇無畏,但終究無法抵擋大明的鋼鐵洪流,何況此次帶兵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汪直及汪家軍。

一縷夕陽的餘暉灑滿了整個戰場,卻無法掩蓋住這裡的血腥和悲慘。

只是悲傷屬於白古國的一方,而勝利的喜悅來到了汪直這裡。

港口堆放不少的物資,特別有着家禽和新鮮的蔬果,不僅補充了大明軍隊的新鮮食物,而且還讓在場的所有將士飽餐一頓。

不過這一場戰爭僅僅只是開始,在碼頭休整一夜後,次日汪直親自率領軍隊朝白古國的王城殺過去。

白古國,王城。

在得知大明軍隊從印度洋殺過來,並一舉奪下他們最重要的莫塔馬港後,當即引起了整個王城的恐慌。

早前他們並不將大明王朝當一回事,那是因爲大明軍隊從雲南殺來困難重重,甚至軍隊沒有到便已經被毒蟲咬死。

只是此次大明王朝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從印度洋殺了過來,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更讓他們的王城陷入困境中。

“本以爲中原王朝是禮儀之邦,亦深諳佛法之道。不承想,今明廷暴君當政,白古不同意修建明緬公路便征討而來,中原王朝的氣數已盡!”白古王達摩悉提召集白古國的重臣,顯得憤憤地指責道。

現任白古王達摩悉提原爲孟族佛教高僧,後被虔誠信佛的信修浮女王選爲繼承人,還俗,並娶女王之女爲妻。

在成化八年信修浮女王去世後,王位自然落到了這位女婿的頭上。

由於信仰的緣故,白古王達摩悉提致力振興佛教,曾派高僧和使節赴錫蘭和北印度求法,其統治以寬厚仁慈著稱。

雖然如今年過八旬,但氣色看起來很是不錯,只是對管理國家而言,他更加癡迷於鑽研博大精深的佛法。

現在大明的軍隊即將兵臨城下,這讓他亦不得不重視起來,同時需要拿出一套應對大明軍隊的方案。

“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自然是跟明軍死戰到底!”

“一旦戰敗,你可知其中的後果?”

……

跟華夏的情況相似,每當出現外敵入侵的情況,內部總會出現主戰派和主和派。

主戰派自然不消多說,一個勁只想跟明軍以硬碰硬。至於主和派,他們不僅考慮時下的戰局,亦會着眼於全局。

白古國跟阿瓦國纏鬥四十年,現在恢復和平並不代表戰爭已經結束。一旦他們白古國元氣大傷、實力大損,那麼阿瓦國必定興兵而來,然後再一統緬甸。

正是如此,即便他們擁有吃下明朝軍隊的信心,亦是選擇“以大局爲重”,簡直是南宋的翻版。

大將耶曼幹是妥妥的主戰派,在抵禦北部的阿瓦王朝立下赫赫戰功,所以在這裡說話頗有分量:“據探子回報,此次從海上過來的明軍僅僅只有一萬人,咱們何必要瞻前顧後?”

“失道者寡助,今大明爲不義之師,那就戰吧!”白古王達摩悉提已經感受到自己壽元將盡,亦是不懼生死地表態道。

隨着白古王表明立場,主和派的官員亦是不好再說什麼。

雖然白古王以女婿的身份繼位,且過於癡迷於佛法,但這麼多年亦是深得民心。既然他同意開戰,自然不好多加阻撓。

其實最爲關鍵還是議和存在不小的難度,且不說他們需要穿越阿瓦國的國境跟雲南那邊議和,而且這支大明軍隊不見得給他們時間。

白古王達摩悉提是一個高齡老者,鬚髮皆白,但眼睛顯得銳利。

由於畢生修佛法的緣故,雖然他現在身穿緬甸國王的傳統服飾,但仍舊是一副得道高僧般的形象。

白古王達摩悉提咳嗽了幾聲,便對着古白國的頭號大將道:“耶曼幹,目前能集結的軍隊二萬人,戰象八百頭,你可有信心?”

此話一出,在場的重臣紛紛扭頭望向耶曼幹。

“兩萬軍隊已是他們的兩倍之數,八百頭戰象足以將明軍踩碎,此戰末將必定要讓明軍灰飛煙滅!”耶曼幹看到國王將軍隊全部交給自己,當即自信滿滿地道。

白古王達摩悉提心中大喜,當即便微笑地道:“好,那本王便籌備慶功宴,在王宮等你的好消息!”

有鑑於耶曼乾的強大自信,主和派的官員亦是顯得十分樂觀。

其實他們並不害怕遠渡重洋而來的明軍,他們之所以主和,主要是擔心此戰傷了元氣,卻是並不擔心無法取勝。

這場戰事很快便打響,耶曼幹仗着自己兵力上的優勢,在王城前面的空地便開打。

八月的緬甸仍舊悶熱,而今烈日當空,空地的雜草顯得病懨懨的,幾隻原本覓食的麻雀突然飛向遠方。

哞……

白古軍隊沿用緬甸的傳統戰術,他們依靠戰象衝擊,給對方的軍陣造成混亂,而後再依靠弓箭手和步兵掩殺過去。

每頭戰象都是經過嚴格的訓練,戰象兵駕馭戰象衝了過去,爲了防止被敵軍射殺,戰象兵躲在戰象背上的掩體中。

其中最耀眼的是一頭白象,足有2米多高,宛如是象羣中的王者般。緬甸人自古以來崇拜白象,認爲“盛世出白象”。

現在這頭祥瑞白象投放在這個八百頭戰象羣中,無疑是助長了士氣。

原本一頭大象並沒有什麼,即便是十分稀有的白象,但八百頭戰象組成戰象陣朝着大明軍進行衝鋒,連大地都在顫抖。

煙塵滾滾而起,林中的鳥四處逃竄。

八嘎!

處於前鋒的日本武士看到這一幕,已經雙腿打顫,更是罵出了國粹。

跑!

南洋的雜牌兵被象羣嚇到了,他們知道再不跑的話,下一刻就會被這種龐然大物的象羣踩成肉泥。

林誠看到一幕,以前都聽說蒙古的騎兵厲害,但親眼看到緬甸的戰象軍,心裡還是不由得一陣發怵,這場戰爭還有勝算嗎?

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71章 餘波3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71章 餘波3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308章 小驚喜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69章 餘波1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8章 國喪和新君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
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71章 餘波3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71章 餘波3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308章 小驚喜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69章 餘波1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8章 國喪和新君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