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用與不好用

在這個春末夏初的夜晚,滾滾雷聲之中,有人熱情如火,有人怒火中燒。有人在觸犯着禁忌,並享受着這種禁忌所帶來的莫名快樂,也有人因爲其他人觸犯禁忌而怒不可遏。

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張居正,破天荒地第一次發了脾氣,把一向視若女婿的顧實,從自己的書房裡趕了出去。看着那老實人冒着雨狼狽而逃的模樣,不少家人心裡都暗自疑惑,這個出名的面瓜做了什麼,讓老爺如此動怒?總不會蔫人出豹子,把小姐怎麼樣了吧?但是想想又都否定了自己的念頭,就這種弱雞,哪能幹出那種爺們事?

房間內,張居正的臉色依舊難看,心腹總管兼專職醫生的姚八連忙上前爲張居正診脈,卻被其揮手拒絕。

“不妨事。這幾日裡,類似的話聽多了,早就沒了怒氣。只是我沒想到,我一向把顧實當做親生兒子看待,他卻是怎麼對我的?居然勸我即刻離京回鄉,以免被人誤會。誤會什麼?誤會張某貪戀權位,等着萬歲的第三道奪情聖旨?混帳東西,若不是看在東華公面子上,我現在就把他趕出府去!”

姚八連忙安撫着張居正的情緒,“顧公子是個實在人,說話都是想什麼說什麼,沒有動腦子,相爺不要和他一般見識。”

“就因爲我知道這是他心裡話,才覺得氣。本來以爲他只是有些呆,不想和鄒元標那些人走的太近,還學會了他們的迂腐與偏見。一個人蠢一些沒關係,但要是加上固執,就是不可救藥!我現在有些擔心卿卿,若是真嫁給他,會不會被這麼個蠢材氣死!”

見老爺動了真氣,姚八連忙勸解幾句,又小心地說道:“其實天下才子很多,未必只有顧公子一個。當初婚姻之事本就是隨口一提,現在後悔,倒是還來得及。”

張居正愣了愣,在盛怒之下,他確實有過一絲換人的打算。可是現在姚八說話,他反倒要謹慎思忖一番。固然與顧實並沒有任何婚約,可是大家已經是心照不宣,只是等時間,現在換人對顧實而言,和悔婚沒什麼區別。

當然他不可能因爲這點就去告自己,但是對於東華公這位故人,這樣做似乎有些難以交代。再者說來,才子很多,能像顧實這樣忠厚的倒也不多見,呆一些倒是有利於女兒把控,家中肯定是女兒做主。

眼下是喪期,婚禮的事談不到,他決定還是將這件事壓一段時間再說,揮揮手道:

“算了,不談他了。你去前面,把通政司楚銀臺今天交來的文書給我,老夫倒要看看,有多少人一心要把老夫趕出朝堂。”

天子的第一道奪情聖旨已經被張居正謝絕,但正如辭官需要走流程一樣,奪情也不是一夕而就的事,同樣需要走個手續。兩次拒絕三道聖旨,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在張居正不曾離京的前提下,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是以當皇帝的聖旨發出,同時在朝堂上下旨,要求百官就這個問題開始討論之後,奪情派與丁憂派的衝突便爆發開來。由於整件事是天子挑的頭,所以戰火一時沒波及到張居正身上,主要還是在天子這邊比並腳力。

支持張居正奪情的被守制派視爲亂臣賊子,侯守用作爲首上奏章之人,更是有人喊打喊殺,直欲除之而後快。支持奪情的,則是以工部侍郎李幼滋爲首,江陵黨的一部分骨幹成員跟進。

這些人的官位不低,但是輿論上聲勢不佔優勢,主要原因是說不出道理來。畢竟爲父母守喪爲人臣本分,即使是黔國公府之亂,也沒嚴重到迫在眉睫地步,嚴重程度距離奪情還差得遠。理屈則氣短,目前看是被守制派壓着打的地步。

百官之中的中立派,現在也大多被捲進來。維護儒家道統,或是基於關閉書院一事對張居正的意見,再或者於考成法的反感,各種因素影響下,朝廷上的主流聲音都是反對奪情支持守制。大家不好說是皇帝瞎指揮亂說話,只是向皇帝說明,奪情一事於禮不合,當今天下的局面也沒到那麼嚴重,完全沒有必要。

楚江川掌握通政使司,又是張居正心腹,不會因爲去呂府賀過喜,就改換陣營。之前驅逐呂調陽成功,他的貢獻也不容抹殺。此時更是主動把所有守制派的奏章內容對應姓名謄抄一份送到張府,讓張居正做到心中有數。是以張居正表面上在家中辦喪事不問外事,實際對於朝廷的動向掌握,一點也不比外間人遜色。

姚八將謄錄的奏章以及楚江川所寫的索引文書抱到房中,又道:“這些文書小姐已經看過了,還給老爺列了目錄,按着官職高低,言辭程度分好等級。老爺說小姐有宰相之才,果然是如此。”

“這丫頭,身子不好還不好好休息,這些勞神的事自有幕僚去做,她啊,就是不肯像別人家的女子那樣,安心刺繡女紅。”張居正嘴上雖然數落着,心中卻升出一絲欣慰之意,接連兩三日的憤懣中,總算得到了一絲安慰。

不去看楚江川寫的索引,只展開女兒寫的文書看去,見上面羅列着守制派官員的姓名官職,並按着重要程度,進行了排序。排在守制派榜首位置的,便是吏部尚書張翰。

吏部因爲掌握文官升遷銓敘職位調動,素爲六部之首,尚書稱天官,見閣臣可以不下跪,只行禮避道即可。張翰是一手提拔起來的尚書,對張居正素來言聽計從,絕無抗拒。雖然不能算做江陵黨,但大家都當他是張居正的自己人。

眼下有關張居正的去留問題,已經逐漸演變爲一個站隊問題。官場上做到部堂一級的,基本都是人精。張居正固然沒做出任何表態,可是這種不表態本身,就是最大的態度。

他如果真想要奪情,怎麼也該有個表示,現在不約束手下人,多半就是真的有意留下。這個時候出來支持守制,不管心裡真實想法如何,被人當成反張江陵人士也不算冤枉。何況,吏部關係着官員的前途,這個尚書站出來反對守制,自然而然,就有大批官員爲了依附於張翰,向張居正發動攻擊。

展開張翰奏章抄稿,張居正看了幾眼,冷哼一聲。“保全張某名聲,這張子文倒是處處替老夫着想。他那點心思還想瞞得過我?如今內閣缺人,若是老夫丁憂,他張子文以天官身份便可理所當然遞補入閣,說不定還能掌樞,自然看我礙眼。他也不想想,當日葛守禮、朱衡兩人,不論身份資歷都遠在他張子文之上,若無老夫一力護持,他何以爲天官?如今轉過臉來,就要老夫奪情,我看他張子文才是忘恩負義,無恥之尤!若說名聲,背叛恩主之人,又有什麼名聲可言!”

他的目光看到奏章末尾,見在這抄本末尾部分,多出幾行娟秀的文字,正是愛女的筆體。低頭看去,那裡是愛女手書張翰督撫陝西時的種種劣跡罪狀,結尾部分則寫着謝思啓與張翰有素怨,王道成京察之時遭斥,於張翰銜恨已久,正合使用。

張居正臉色略微好轉,點點頭:“卿卿錯投女兒胎,否則的話,朝堂之上老夫便後繼有人。姚八,你寫個東西給謝思啓、王道成,該寫什麼你自己心裡有數。”

“奴婢遵令。”

張居正的目光又在剩餘幾個守制派的名字上掠過,忽然問道:“范進上了奏章沒有?”

“回老爺的話,範公子的奏章上過了。”

“他不比侯守用,自己還是個觀政進士,家中又有高堂,如果他上疏支持奪情,必爲百官所恨,立成衆矢之的。他的處境,也不容易啊。他應該支持奪情,老夫不會怪他。”

姚八搖頭道:“範公子既未支持奪情,也未支持丁憂。他的奏章跟大家的路子不一樣。”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奪情守制,皆出聖裁……”

皇宮之內,被雷聲驚醒的萬曆見馮大伴在身邊,忐忑的心漸漸穩當下來。腦海裡又回憶起范進所上的奏章。這次朝爭中不管是守制派還是丁憂派,大家做的事都是向皇帝講道理,闡述利害關係,爲各自的觀點服務。

兩派人的觀點雖然相左,但是在一個問題上看法則是一致的,那就是皇帝年幼,根本不懂得道理,也不具備處理政事的能力。身爲大臣,只能把道理向這麼個小孩子說清楚,免得他犯孩子氣,做出錯誤的決定。

在一干大臣心目中,這位沒大婚的皇帝並不具備執行皇帝權力的能力。倒不是說大家因此就可以不理皇帝的命令,而是要向皇帝說明事情的嚴重程度和正確方向,規勸皇帝,朝着正確的道路前進。整個朝廷中,把皇帝當成一個成年人,認爲這件事應該由皇帝做主,奪情丁憂都是天子權限,大臣不能干涉的,就只有范進一個。

萬曆眼下的知識水平,還不足以看懂太複雜的文字。像是引經據典,洋洋灑灑的一篇奏章,他能看懂的東西其實很有限。加上本身又處在中二叛逆期,對於禮法的重視程度,是不能和真正的成年人相比的。

朝堂上的大員大多年紀大,心性已經成熟,明白禮法的存在對於維繫一個穩定統治結構的重要性。可是萬曆這種年齡的半大孩子,正處於挑戰權威推翻成法,以無拘無束爲最高追求的年齡,對於大臣講得大道理實際是聽不懂,也聽不進去的。

不管丁憂派還是奪情派,他們在禮上的爭論,萬曆沒興趣,也看不懂。范進這篇奏章文理很粗糙,用典也少,其實不大符合他二甲傳臚的身份。但是寫給萬曆這種知識平平的皇帝來看,就正合心意。

心情忐忑的天子一方面擔憂着羣臣羣情洶涌,自己能否接的下來,另一方面又在欣慰着,自己親口點的傳臚果然與自己一條心,滿朝文武中,總算還有這麼一個是忠良。這次奪情事件,是萬曆第一次自己做主,也是第一次對上官員的意見。雖然這種事在未來會無數次發生,但是人對於第一次的印象總是最深刻。而在整個事件裡,萬曆印象最深的一個人並非張居正,而是范進。

左右也是睡不着,萬曆忽然來了精神,眨着眼睛問馮保道:“大伴,你是三朝老臣了,朕有件事要問你。當年皇爺爺大禮議的時候,情形是不是跟現在一樣兇險?”

馮保笑道:“奴婢歲數小,大禮議可是真沒趕上。不過奴婢想來,那時候可比現在兇險多了。聽說那位大才子楊慎,可是帶了一大批人埋伏在左順門,差點把外省進京的張文忠和桂文襄打死。眼下麼,大家只是講道理,還不至於打人。”

“那可說不好,大伴回頭派幾個人,保護一下範愛卿,免得他真被誰打死。”

“是是,奴婢記下了。”

“大伴,朕聽母后說,那時候一大堆大臣堵在宮門外哭門,要皇爺爺收回成命。滿朝文武來了大半,那情景當真是厲害,這陣仗擺開,誰都要怕吧?當時皇爺爺是怎麼處置那些反對大臣的。”

“也沒什麼,就是個打。奴婢也是聽老人說的,派了一大堆錦衣衛下去,把堵在宮門外哭的挨個打廷杖……”說到這裡馮保忽然警覺地住口,搖頭道:“那種事也是萬歲爺爺被氣急了,平時可不敢那麼幹。那些士人是咱們大明的根基,哪能隨便就廷杖。”

“廷杖……”萬曆點點頭,把這個詞記在了心裡,於馮保的勸阻,並沒往心裡去。望着窗外如墨夜色,輕聲道:“明天還不知道朝廷裡要鬧成什麼樣子,這些人……爲什麼就不肯聽朕的。”腦海裡不由又浮現出范進的奏章,心內暗道:若是範愛卿在此就好了,正好向他問計。大伴終歸不是文官,不好用啊。

而此時的范進,正享受着萬曆那位宛如神仙中人般風采的皇姨娘親自服侍,而一旁,清風郎月兩人早已經無力應承癱軟如泥。感受着這貴婦人如火熱情,范進心內暗自讚歎着:自己沒看錯,她果然是個表面高冷內裡火熱的尤物,只要征服她,便會讓男人如神仙般爽利,這位李夫人,確實好用啊。

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梅(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用與不好用第三百零六章 張國維上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年第五百五十章 表態(上)第五百六十章 降龍(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武狀元(下)第五百四十章 落子(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操控清議(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暗刺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人感應第五百八十八章 烽火(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一家團聚第九十五章 良辰美景入畫來第二百一十三章 溫馨時光(下)第八十九章 京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文武雙狀元第三百四十七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操控清議(上)第三百零六章 張國維上門第六百零六章:浮光掠影第一百七十一章 徐維志第四百五十章 名利雙收(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貴婦第一百五十二章 芳心有屬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設羅網(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爲餌(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會鄭洛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六章 師徒合作(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十三太保,退思當道(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手段(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首輔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會元誕生第四百四十九章 名利雙收(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左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暗刺第三百九十二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九十六章 女兒心(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旭日(下)第五百一十章 自由貿易港暢想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堂入室第二百九十一章 月黑風高(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一百八十八章 張千金的決斷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四百章 爭向納稅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香餌(下)第五百一十章 自由貿易港暢想第四百零三章 浪子回頭第二百三十一章 行路第五百五十一章 表態(下)第二章 同居長幹裡第五百零一章 大婚(下)第三百零四章 小卒過河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陰招第八十三章 海王請賢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丈田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計收心(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打開局面第三百五十三章 有室如牢第二百五十五章 會試(下)第五十四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三十三章 閱卷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愛第四百一十六章 還不清的債(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旗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四百六十章 節婦清官(中)第一百二十章 術道之論第九十章 殺豬第一百二十一章 立足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六百零四章 山西變革(下)第二十四章 新居第四百二十五章 治水之議第三十四章 放榜第一百一十五章 酬庸第三百一十四章 起風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謀事(上)2017年終總結第八十三章 海王請賢第三百三十九章 妙人張四維第五百四十二章 開門揖盜(上)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睜眼第五百零六章 來自後世的延壽方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
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梅(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用與不好用第三百零六章 張國維上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年第五百五十章 表態(上)第五百六十章 降龍(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武狀元(下)第五百四十章 落子(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操控清議(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暗刺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人感應第五百八十八章 烽火(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一家團聚第九十五章 良辰美景入畫來第二百一十三章 溫馨時光(下)第八十九章 京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文武雙狀元第三百四十七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操控清議(上)第三百零六章 張國維上門第六百零六章:浮光掠影第一百七十一章 徐維志第四百五十章 名利雙收(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貴婦第一百五十二章 芳心有屬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設羅網(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爲餌(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會鄭洛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六章 師徒合作(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十三太保,退思當道(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手段(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首輔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會元誕生第四百四十九章 名利雙收(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左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暗刺第三百九十二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九十六章 女兒心(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旭日(下)第五百一十章 自由貿易港暢想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堂入室第二百九十一章 月黑風高(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一百八十八章 張千金的決斷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四百章 爭向納稅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香餌(下)第五百一十章 自由貿易港暢想第四百零三章 浪子回頭第二百三十一章 行路第五百五十一章 表態(下)第二章 同居長幹裡第五百零一章 大婚(下)第三百零四章 小卒過河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陰招第八十三章 海王請賢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丈田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計收心(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打開局面第三百五十三章 有室如牢第二百五十五章 會試(下)第五十四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三十三章 閱卷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愛第四百一十六章 還不清的債(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旗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四百六十章 節婦清官(中)第一百二十章 術道之論第九十章 殺豬第一百二十一章 立足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六百零四章 山西變革(下)第二十四章 新居第四百二十五章 治水之議第三十四章 放榜第一百一十五章 酬庸第三百一十四章 起風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謀事(上)2017年終總結第八十三章 海王請賢第三百三十九章 妙人張四維第五百四十二章 開門揖盜(上)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睜眼第五百零六章 來自後世的延壽方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