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

“聽說了嗎,宮中燒了一座宣和殿,結果聖上雷霆大怒,竟然把事情發落到刑部去審理了!”

“是啊,以往都是昭告天降德音,然後就開赦天下罪人,怎麼就這一次不一樣?”

“廢話,聖上和那些相公都有他們的顧慮,肯定是有人故意縱火,否則查什麼查?”

“喂,你小心些,別胡說八道,這些天開封府官差和三衙禁軍滿大街轉悠,你想去蹲大牢麼?”

“本來就是嘛……”

要說這天底下最言語無忌的,自然便是那等臨街小酒館。會到這種地方的大多是那些一天掙不到幾十文錢的賣苦力漢子,丟個三五文,買一角最便宜的黃酒,然後再來一碟下酒的小菜,這自然是他們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刻。酒意上腦之後,說話自然是百無禁忌,只不過,此時說到這個話題,他們還是很有些顧忌,彼此互視一眼便立刻截斷了話頭,誰也不敢再往下說。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角落裡一個似乎是獨自在喝悶酒的年輕人,渾濁的目光中卻突然爆閃出了一絲精光。但是,他卻並沒有動,而是等到夜深人都散去的時候,他方纔扔下幾文錢又拿了一角酒,然後醉醺醺地出了酒店。

雖然那年輕人走路搖搖晃晃,但他卻專揀那些陰森森無人的小巷子走,渾然不顧路上是否凹凸不平。這七彎八繞走了小半個時辰,他方纔頹然靠牆坐了下來,不一會兒竟發出了均勻的鼾聲。不多時。後面便突然竄出了兩個人影,上前查探半晌之後,不由面面相覷。然後便低聲商議了起來。

良久,兩人上前擡起了那個呼呼大睡的年輕人。步履沉重地往來路挪去,不一會兒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隱隱之間,還傳來了兩人低低地抱怨聲。

由於之前剛剛加了翰林學士的官銜,因此蘇軾的葬禮辦得不失隆重,內廷地賻贈更是昭顯了恩寵——賜絹三百匹。錢三十萬(三百循),贈銀青光祿大夫,準葬眉山。蘇過叩謝聖恩之後,當然知道那是高俅的臂助,心中又多了幾分感激。而在蘇軾過世後不到十日,風塵僕僕地蘇轍便趕到了京城,卻仍舊沒有見到兄長最後一面。

“大哥……我終究還是來晚了。”

望着白茫茫的靈堂,蘇轍幾乎難以支撐身體。他和蘇軾先後遭貶,相繼離開京城,在貶謫途中只於梧州見過最後一面。誰料如今竟是天人永隔。自從趙佶即位之後,他先是安置永州、嶽州,之後復太中大夫。

提舉鳳翔上清宮,如今又得特旨允許回京,細算之下竟已經離京十年。

見到往日蘇府舊宅,他只感到黯然淚下。竟是說不出的悽楚。

“叔父!”蘇過見蘇轍如此失態,心中自是難過。雖然喪聞已經傳給了他的兩位兄長,但要他們一時趕到京城還不是那麼容易,誰想最後竟還是蘇轍先一步趕到。”爹爹臨去之前一直唸叨着您,還對伯章囑咐了很久。沒想到,他終究還是沒來得及見上您一面。”

蘇轍微微點頭,強忍心頭痛楚,恭恭敬敬地拜祭了兄長,之後纔出了靈堂。見院中井井有條和昔日無二,就是一應僕役都是當年的老面孔,頓時觸景生情,轉頭便向蘇過問道:“你和大哥回京之後,這些當年地老家人都自己回來的麼?”

“叔父,當年我和爹爹離京之後,伯章便收留了這些老家人,等到我們一回京,他便把人都送了回來。這些年,若不是他時時遣人探望,又命人延請了最好的大夫,爹爹恐怕也難以支撐那麼多時日……”說到這裡,蘇過的眼圈登時就紅了,“我準備送父親回眉山安葬之後,便在那裡蓋幾間茅屋耕讀守墓,也免得再給他添麻煩。”

“伯章是個有情有義的人……”蘇轍這一句感慨還沒說完便聽到了蘇過的最後一句話,眉頭立時大皺。曾經滄海難爲水,似他這樣在仕途上起起伏伏,自然聽得出蘇過的言下之意。”你年紀輕輕,怎麼就能打歸隱的主意?還是有人借題發揮,想要借大哥的死做文章?”

“叔父,你剛剛回京城,有些事情大概還不清楚。”蘇過低聲把最近的事情全部講了一遍,末了纔不無堅決地道,“我先前聽伯章地口氣,似乎有意引叔父你們重新回朝任官,而這一點,想必是如今掌權的蔡相他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的。這一次地事情分明是有人在暗算伯章,我左右不過是一介書生,還不若遠離京城的好。”

蘇轍怔怔地站在那裡,許久才長長嘆了一口氣。和兄長蘇軾不同,在政見上,蘇轍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舊黨人士,當初宣仁太后執政的時候,他就曾經堅定不移地上書反對調停新舊兩黨,反對重新引元豐黨人入朝。而在邊地問題上,他則是一向認爲應該量入爲出,不應該光以開邊爲由,加重百姓頭上地負擔,所以在棄守舊地上也是不遺餘力。正因爲如此,他雖然也感念高俅對兄長蘇軾的照拂,但是,要他和蔡京之流和平共處卻是不可能的,甚至在政見上,他也和高俅截然不同。

“你也不必想得太遠,在眉山守孝三年也好,畢竟,將來的事情誰都說不準。”他回頭望着那塊蘇軾親書的牌匾,臉色更是怔忡了幾分。

“我此次既是奉特旨進京,想必再請一道旨意護兄長靈樞回眉山應該也能獲准。別說是我,那些元祐老臣都已經老了,即便恩赦回京任職,恐怕也……”

正好說到此處,他便瞧見了一身便服匆匆而入的高俅,目光交擊之下,他的心中頓時浮起了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當年兄長蘇軾的一片苦心,他總感到於理有益,於情卻是難通,是以並未料到如此戲劇性的後果。一個曾經微不足道的年輕人,如今卻名正言順地主宰了半個朝堂,和蔡京之流平分秋色分庭抗禮,而且絲毫不露敗相。對於曾經親歷過那段歲月的他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荒謬卻又真實的神話。

“子由先生!”

由於是在蘇府之內,高俅只是愣了一下便趨前施禮,卻不料未曾完全躬身下去便被一雙手臂穩穩託了起來。

“不管怎樣,你如今都是宰執,大哥或可名正言順地受你的禮,我卻受不得!”蘇轍百感交集地看着高俅,最後露出了一絲微笑,“這些時日你這麼忙,還不忘到這裡來,大哥總算沒有看錯人。”

到廳堂坐定之後,高俅纔不無躊躇地問起了日後之事。說實話,蘇軾爲人爽直,時時會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而蘇轍卻是君子霽風日月,沉靜淡泊之處往往令人望而生畏。以往在蘇府受學的時候,高俅在蘇轍面前每每發怵,如今雖然位至宰輔,卻依舊有一種侷促的感覺。

“伯章,君子不黨,這句話我曾經對你說過。”蘇轍並沒有正面回答高俅的話,而是淡淡地說道,“昔日元祐論河道,我與司馬相公、文太師政見不同:而後論邊地,我又和呂大防、劉摯不合。所以說,即使我在京任官,也必定是力執己見,對伯章你並無多大幫助。”

雖然早已料到有可能會得到這個回答,但高俅心底仍有幾分失望,但更多的卻是敬佩。蘇轍曾經拜尚書右丞、門下侍郎,是真正進過政事堂的執政,論官位比蘇軾當年更高,就是這樣一個人,凡事卻和兄長蘇軾同進同退,並無一絲一毫的嫌隙,比起蔡京蔡卞的關係來,蘇氏兄弟無疑是不知高尚了多少。

“子由先生的教訓我自然記得,我自忖不是君子,是以做不到君子不黨。”他索性坦然地微笑道,“但是,老師生前的教誨,我絕對不會忘記!”

蘇轍盯着高俅看了許久,最後終於點了點頭。”我現在肯定,你不是爲了邀寵而急功近利陷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雖然我仍然認爲朝廷在西北不該大動兵戈,不過既然你堅持,那必定是有理由的。但是伯章,你需得記住,開疆拼的是國力民力,倘若有一日民力疲憊再也不能支撐,那麼朝廷還是隻能棄地,到了那個時候就損失慘重了。爲相者不僅僅是要看實績,還得心懷天下兼濟百姓,否則,哪怕你官做得再高,操守再好,也不能取得百姓的稱道!”

話說到這個份上,高俅如何還會不知感激,連忙起身深深行了一禮:“多謝子由先生的指點!”

既然點透了關鍵,兩人的談話漸漸輕鬆了下來,高俅也就順勢提出,希望蘇轍能夠推薦幾個能幹的年輕人。他原本只是本着照看蘇門的目的隨口問問,並沒有報太大希望,誰料蘇轍低頭沉思了一會,便突然笑道:“若是說學問,我倒是有一個族孫元老頗有見地,如今在眉山埋頭苦讀。不過,他一心爲學,怕是難以爲伯章所用的。”

“既如此,後年開進士科的時候,讓他來試一試也好。”高俅原本就只是想爲蘇軾的族人再儘儘心力,聞言不假思索地建議道,“只要過了進士科,將來便可以學自己想學的學問,寫自己想寫的文章,豈不是更勝一人耕讀?”

“好,就憑伯章你此言,我此番護送兄長靈樞回去之後,必定讓他後年來京入試!”)

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4章 遼主天祚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32章 得寸進尺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14章 小王駙馬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39章 雙管齊下第9章 微服出遊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34章 負荊請罪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6章 駕幸王府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8章 名將宗澤第1章 穿越時空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9章 微服出遊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39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4章 百日抓週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25章 鬧劇連連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8章 初識童貫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章 大遼密諜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13章 貌合神離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
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4章 遼主天祚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32章 得寸進尺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14章 小王駙馬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39章 雙管齊下第9章 微服出遊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34章 負荊請罪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6章 駕幸王府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8章 名將宗澤第1章 穿越時空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9章 微服出遊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39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4章 百日抓週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25章 鬧劇連連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8章 初識童貫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章 大遼密諜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13章 貌合神離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