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

看到彗星的遠遠不止高俅一個人,福寧殿的趙佶被內侍的驚呼聲嚇了一跳,繼而出了大門,正好看到那貫穿天際的長虹。而政事堂當值的幾個宰執也同樣看到了這一幕,樞密院、三省六部、各寺卿……總而言之,當彗星再度出現在長空的一剎那,所有人都爲這天象異變驚呆了,即使是事先有所準備的人也不例外。

幾乎是第一時間,內廷便傳出消息,言說天子偶感風寒,如有大事鹹由政事堂處分。這一消息一出,頓時朝野大譁。先前崇寧星變的那一次,是蔡京和高俅雙雙告病,如今可好,居然換成了天子官家稱病不出。而蓄勢待發的大臣有了這樣的良機,哪有不抓緊的,當夜回去之後,也不知有多少人徹夜未眠只爲了熬那一份彈劾的奏摺。

高俅同樣沒有歇着,當夜,和阮大猷嚴均商議了一番之後,他連夜派出了一撥送信的使者。而蔡京府上也是一夜燈火通明,這種時候,無論是誰,爲了保存自己的前程抑或是朝中的地位,已經顧不上那許多了。

但是,最最熱鬧的卻是張商英的府邸。作爲新近被天子官家召回,晉封資政殿學士的重臣,其地位自然是和尋常官員不能比的,也正因爲如此,張商英這裡便成了倒蔡的大本營。比起崇寧五年的那一次星變來,這一次的火力相對更加集中,不復以往的各行其是。畢竟,蔡京的強勢看在所有人的眼中,誰也不想因爲這次再失敗而失去一輩子在仕途上的進益。

“張公,此番你回來,正是聖上順應衆意的結果,只要能夠藉此機會扳倒蔡元長這樣的奸臣,他日張公進政事堂執掌國政,實在是衆望所歸!”

“是啊,張公一心爲國爲民。哪裡是蔡元長這樣的沽名釣譽之輩能夠比的?哄騙着聖上成日裡打仗,又用了這麼多歪門邪道,早就應該下臺了!”

“前些時間還傳出消息說要裁汰冗官,他們也不想想,那是太祖爺傳下的祖訓,我朝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和那些黎民百姓共治天下,要是真地讓蔡京用了那些政令。讓我們地位盡失,哪裡對得起太祖?”

饒是張商英自身也是心機深沉之輩,此時也禁不住皺起了眉頭。他雖然熱衷於仕途,但在人品上勝過當年張康國一籌,因此即使是爲蔡京所趁丟官去職,卻比張康國的境遇要好得多。如今起復回朝,他深感天子的心思無法琢磨,因此不想貿貿然趟進這一次的渾水。

然而,看看在座的人,他卻無力地感到。只怕這一次想要抽身也不可能了。門庭若市濟濟一堂的表象之下。是無數追名逐利的眼睛,而其中更有那些不斷上書讓他得以回朝的功臣,像劉正夫等人更是本身就身在高位。倘若不能投桃報李。他即使能在京城再次站穩腳跟,只怕是亦會被人恥笑是忘恩負義之輩。

真真是好算盤啊!他心中暗歎一聲,頗有一種使不着力地尷尬。要知道眼下的局勢,只怕是他不想不作爲召集人也不可能。如今之計,只有勉爲其難挑起這杆大旗,然後再作打算了。

“各位,崇寧五年,便曾經有彗星當空,當時蔡元長罷相,於是彗星不復得見。如今再次天現異相,我等確實不可不盡人臣之職。”說這通話的時候,張商英頗覺得自己有些色厲內荏,立刻打點起了精神,“但是,事有輕重緩急,不知道各位想要從什麼地方入手?”

“自然是彈劾蔡京好大喜功!”

“任用私人阻塞言路!”

“慫恿聖上濫用國庫之錢開疆拓土,更把將士功勞攬於己身。”

“濫用政令,讓天下百姓無所適從。更排擠才能非凡的忠臣。居心叵測!”

見有人連居心叵測這種詞都丟出來了,張商英的臉色不由得一變。

最後,他只能站了起來,向着四周瞟了一眼,聲若洪鐘地道:“各位請靜一靜,剛纔的話我都已經聽到了,但還有一些話不得不對大家挑明!”

見四周一片安靜,他便輕咳了一聲,臉色肅然一正:“既然要彈劾蔡元長,那麼,我們就一定要記住,我們是爲了公心而向聖上上書言事,並非是爲了一心拖蔡元長下馬!”

這句話一出,不少人就露出了疑惑的神態,只有寥寥數人若有所思地低下了頭,大約是想到了事情的關鍵。而張商英也顧不得有多少人理解了自己的話,語意嚴肅地告誡道:“西北用兵乃是聖上即位之後最得意的一件事,雖然花費巨大,累得陝西六路至今尚未恢復元氣,但是,我朝卻拔除了一顆毒瘤!至此之後,陝西六路再也沒有後顧之憂,無論是農耕還是牧馬,爲我朝帶來地利益都遠遠大於軍費。而這一點,恰恰是蔡元長和高伯章最大地政績。誰要是藉由這一點彈劾蔡元長好大喜功,便無異於指斥聖上一般!”

“可是,我等身爲朝廷臣子,自然應當就事論事!便是聖上的主張有錯,也應當點明,豈可因爲避諱君王而失了人臣職分?”

這句話自然引起了人人側目,而張商英冷眼旁觀,見是御史臺一個以正直敢言著稱的御史,心中更是暗歎連連,卻不準備和這種人打擂臺。

“是非自有天下道,倘若足下認爲聖上銳意進取也是過錯,不若上書直言好了。”彷彿是覺得這句話不夠重,張商英便又加了一句,“在座各位之中,雖然和蔡元長政見不同,但是,大家想必都是熙寧新政地擁護者,不想看到蔡元長將王荊公的夙願修改得體無完膚!總而言之,我不求此次能夠做到什麼程度,但求問心無愧!”

這斬釘截鐵的一番話引來了不少人的附和,同時也讓不少人心生疑慮。畢竟,和老謀深算兼且手段老到的蔡京而言,張商英猶嫌有些敦厚了。尤其是劉正夫等見識過蔡京手段的人,更是因此而感到深深的憂慮。

次日一大清早,鋪天蓋地的奏章便飛入了政事堂——從彈劾蔡京辜負聖恩到恣意妄爲任用私人,總而言之,幾乎是重蹈了當日崇寧星變的局面。唯一有變化的就是,沒有任何人提到西北地事情。既沒有將西北大捷西夏瓦解當作蔡京的功勞,也沒有把國庫的巨大耗費算在蔡京的頭上。

而讓高俅驚訝的是,這一次彈劾的矛頭全都在蔡京身上,並沒有多少波及到他。倘若真要說,大概也只有這麼一句“援引小人,以爲朋黨;假借姻婭,佈滿要途”不過,蔡京的姻親遍佈朝野,根本不止他一人,想必只是被人掃上一筆罷了。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這個尚書右僕射就能坐得穩穩當當。細細算來,他這個宰相已經當了快十年了,說是權傾朝野也不爲過,而若是真正論及風頭,便是蔡京也要遜色他一籌。所以說,如今還未有人彈劾,說不定是別人準備蓄勢待發一招中的。

而對於這個問題,所有幕僚的看法無疑都是一致地——也就是說,誰都不認爲這個時候應該對蔡京落井下石。所以,在蔡京因爲避嫌而稱病在家的時候,他只能責無旁貸地挑起了整個政事堂的政務,而因爲天子告病,他更是忙得腳不點地。

然而,就在彈劾越來越猛烈的時候,京東西路來報,言說盜匪流竄入濮州,是夜兩場火併,結果死傷上百人。儘管大宋朝對於盜匪向來極其重視,但是,在這種星變的當口,自然人人都將其當作是小事。誰知突然有上清宮和天下好幾個知名的道士聯袂上書,說是彗星當空主賊人動刀兵圖謀不軌,言談之間引經據典頭頭是道。當消息傳遍京城的時候,不免讓呈現上升勢頭的官員彈劾現象爲之一緩。

誰也不會認爲事情會巧合到這樣的程度,然而,偏偏距離彗星出現不過區區兩日的功夫,若是說有誰能夠未卜先知,更是幾乎不可能的。

而那些上書言事的道士中,有一多半都是朝廷敕封的有道之人,其中有幾個名字更是如雷貫耳。

道教在大宋向來受到尊崇,雖說趙佶並未像史書上那個道君皇帝一樣崇道,但是,道士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國運,這卻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因此,在這些附有無窮道家符錄的上奏入了京城之後,次日趙佶便出現在了朝會上。

所有的彈章都被留中了,而趙佶對於彗星當空的無所謂態度,更是讓不少士大夫心下存疑。然而,已經開始的事情是不可能半途而廢的,於是,在一瞬間的止息之後,更多的奏摺如雪片一般飛往政事堂,似乎徹徹底底想要將大內淹沒。

而面對這樣的舉動,高俅卻沒有多少擔憂。他的第一波反擊已經開始,但是,蔡京仍舊按兵不動。要唱戲也不是他一個人唱的,既然蔡京是首當其衝的人,應該不會在這種時候撒手不管纔是。狗咬狗一嘴毛,說是叱吒朝堂的大人物,其實也不過如此。)

第31章 寶物無雙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7章 紛至沓來第33章 未雨綢繆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9章 狗急跳牆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8章 威逼利誘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9章 人面獸心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34章 危機重重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2章 計議將來第29章 信口開河第1章 穿越時空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32章 所謂江湖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2章 計議將來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34章 負荊請罪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8章 商人重利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1章 穿越時空第12章 捉襟見肘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
第31章 寶物無雙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7章 紛至沓來第33章 未雨綢繆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9章 狗急跳牆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8章 威逼利誘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9章 人面獸心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34章 危機重重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2章 計議將來第29章 信口開河第1章 穿越時空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32章 所謂江湖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2章 計議將來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34章 負荊請罪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8章 商人重利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1章 穿越時空第12章 捉襟見肘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