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

西安州、懷德軍、環州、定邊軍、保安軍,這是此次出兵西夏的橋頭堡。而由於這些年來的進築之術相當有效,再加上西夏兵員已經捉襟見肘,宋軍又將圍點打援的戰術運用得淋漓盡致,因此在兵圍西平府之後,宋軍幾乎沒有遭到太大的抵抗。

西夏已經不是從前的西夏了。

這是所有曾經在西北戰鬥過多年的老將老兵發出的內心感慨。他們當然有資格這麼說,畢竟,他們之中,年歲大的曾經在這裡打了三十年,年歲小的也至少打了二十幾年,親眼見證着曾經在西北不可一世的党項騎兵一步步落到現在的田地,那種難以名狀的自豪感旁人自然難以體會。

而主帥嚴均也將大本營從延安府移到了環州,一邊下令湟州王厚同時做好出戰準備,一面讓專人督促軍中糧草。儘管如今可以使用從党項牧民那裡奪取的牛羊作爲補給,而且朝廷也默許了劫掠,但是,他卻不得不考慮將來這塊土地的統治基礎。陝西六路征戰多年,這些年雖然少有被西夏攻入內地,但是人口依舊上不去,將來哪怕是收回了靈州以及興慶府周圍的土地,也是要遷移人口的,而若是真的在党項人身上盤剝得太過分,將來難保再出一個李元昊。

升任樞密使,加開國縣公,祖上封贈三官,這些虛名他都無所謂,他如今重視的只有一件事,一旦西北能夠告一段落,北面究竟應該怎麼辦!相比遼國而言,西夏充其量不過是一個跳樑小醜,而且是已經日暮西山的跳樑小醜。同樣是實力今非昔比,遼國畢竟還是幾十萬大軍在手上,而若是真正下決心調集全國適齡青年參軍,恐怕還能夠調集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兵馬。所以,主動進攻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做法。只有等遼國和女真耗完了耗盡了,大宋纔能有撿便宜的可能,而且僅僅是可能。

不出京城就不知道天下事,儘管是西北這樣的久戰之地,在他剛剛,到達這裡的時候,也曾經對各地的防禦情況大皺眉頭。僅僅是因爲建中靖國那一年的消極防禦措施,已經幾乎廢棄了不少當年章染在涇原路做出的努力。城堡寨子雖然不少,但是各種器具都不夠完善。若不是趙佶幾乎把舉國地錢糧都往西北填。這場仗恐怕還是打不下來。

此時,他便正對着麾下幾個參議感慨道:“軍費一千萬貫!若是一千萬貫用於開墾農田,用於賑濟百姓,怎麼也能派上不少用場,如今卻只不過是差不多消弭了陝西六路的兵災而已。如今我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夠把西北真正整治起來,一旦能夠把興慶府掌握在手中,那麼,不僅陝西六路能夠恢復元氣,便是朝廷也能夠暫時放下心。”

那些參議跟了嚴均這麼多年。早就混熟了。當下便有一個年輕的參議笑道:“嚴帥這不是張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麼?這還用得着希望,如今西平府被圍。興慶府指日可待,不過就是時間問題罷了!”

“是啊,就連遼國也顧不上西夏這一頭,再說就連晉王李察哥也已經敗死,西夏還有什麼名將能夠帶出來的?”此時,另一箇中年參議也笑着插話道,“李乾順推行漢化,朝中制度是建立起來了,那些党項貴族的兵權也都交了,可是。還有幾個真正悍勇的將領?照我說,李乾順到時免不了請降這一條路。”

“你們太樂觀了!”嚴均卻搖了搖頭,“李元昊之前,這一支党項人便一直都盤踞在這一帶,說是根深蒂固也不爲過,換句話說,哪怕是李乾順乃至所有西夏王室子孫都爲我大宋所獲,也不能擔保那些散居各地的党項貴族不會與我國做對。當然,李乾順收了他們地兵權。這爲我國創造了很大機會,但是要真正平定這塊地方又談何容易?打總是比撫容易,除非……”

這句話雖然沒有說下去,但是潛臺詞卻再明白不過了,除非這塊土地根本沒有再撫的必要,而是把党項人全都驅趕出去,或者是他們全部背井離鄉離開這裡。當然,若是前者真的發生,說不定又是一通亂。

當下一片沉寂,此時,大門口卻匆匆奔進來一個軍士,四下環視一眼便對着嚴均稟報道:“嚴帥,种師道種統制求見!”

知懷德軍種師道乃是此次西北攻勢的主力,更重要的是,他如今和折可適兩個人兼着兵馬統制這一職務,自然更是責任重大,這個當口,种師道突然回到環州是怎麼回事?

“嚴帥!”

進門而來的种師道一身風塵,看上去頗有些焦躁。他環視了在座諸人一眼,當認爲沒有泄露軍情的可能時,方纔深深一揖報道:“我此番從西平府前線回來,實在是因爲有大事稟報。”他稍稍頓了一頓,然後直截了當地說,“李乾順派了使者過來,說是要請降,請我朝先行罷兵!”

罷兵?嚴均不禁皺緊了眉頭,思量片刻便冷笑了一聲:“他拿什麼讓我朝罷兵罷兵?指望各地的援兵是不可能了,西平府靈州既然被圍,他那興慶府便再也沒有餘力反攻,再加上其他的兵馬幾乎都被我大宋吃盡,難不成他還指望有籌碼和我朝討價還價?”

饒是种師道和嚴均共事多年,此時也被這毫不留情的語氣噎得一愣,好在他本就是心志堅定地人,知道嚴均這些話絕非衝着他而來,因此很快便釋然了。他稍稍在腦海中把一切經過組織了一下,然後解釋道:“嚴帥,李乾順派人說,如今大宋兵強馬壯,要拿下西夏全境確實不是難事,但是,他這個夏主只要肯離開,大宋是拿不住他地。再有,如今各地的党項人還有數萬,倘若他真的要用焦土戰術,一直抵抗到最後一兵一卒,恐怕大宋也會遭到莫大地損失。如今金國和遼國正打得難解難分,若是大宋在西夏身上花費了太大的力氣,恐怕並非陛下所願。”

聽到這裡,嚴均哪裡還有不明白的,只是臉上的冷笑卻越發濃了。

倘若時間再早上十年二十年,他也許還會被這些話打動,可如今是什麼時候?李乾順的推行漢化,讓党項貴族全都沉浸在了中原物品帶來的無限奢華中,讓党項騎兵完全生了鏽,如今的党項人,早已不是那支馬背上的遊牧民族了。讓他們從繁華的興慶府退回當年舊地,誰願意?哪怕李乾順真的下令,恐怕跟在後面地也只有那些真正忠心耿耿於這個夏主的人了吧?

從李乾順從一個兀卒變成了皇帝,這一切就永遠都不可能改變了。

“彝叔,你匆匆回來報告這個消息,着實辛苦了!”嚴均把那些念頭全都壓在了心裡,和顏悅色地對种師道點了點頭,“那個使者到時讓他過來,只不過,我不能見他,他有什麼話,大可到京城去對陛下陳情,至於我這裡……”他的臉上突然露出了濃厚的殺機,“戰機稍縱即逝,我不能冒這樣的風險!”

种師道出身軍人世家,但是自幼從師於大儒門下,對於儒家經典也同樣有很深的見地,萬萬沒有想到嚴均居然這麼快就下了決斷,心中暗自佩服。從一個將領的角度,他當然不希望在西北打仗這麼多年,卻把一次本可以明揚青史的打勝仗變成了和稀泥:但是,從朝廷的角度來看,他也知道一旦放過了這一次機會,恐怕之後即使佔據了整個西夏國土,也不會太過順遂。因此,這一次報信,他地心中其實是非常矛盾的。

“彝叔你是忠厚人,若是換作別的將領,恐怕就不會急着報訊了,至少也會拖延幾日。”嚴均斂去了臉上的寒色,笑吟吟地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又帶了這樣的消息,走的時候我當然不好讓你空手。這樣吧,你便替我帶信告訴前方各將領,讓他們把消息傳揚出去,就說李乾順準備讓党項舉族北遷。那些牧民早已習慣了這些土地,只要中原人能夠對他們好,他們未必捨得北遷,到了那時,他們內部自己就先亂了!”

“啊?”种師道一愣之後,頓時恍然大悟。此時此刻,他終於明白了嚴均的意思,党項已經不是當年的党項了,這樣的消息傳出去,不要說四散在西夏國土上的牧民和各大家族,恐怕就是興慶府也會大起波瀾。而李乾順若是處置不得當,恐怕自己就會被推出來作爲替罪羊吧?

在嚴均的設計下,李乾順原本的威嚇之語很快被宣揚了出去,而作爲尋常牧民而言,平日受的好處有限,這個時候卻聽說要玉石俱焚,自然是極其不願意。很快,消息席捲了整個宋夏邊境,而原本就絡繹不絕的舉族內遷者,更是上升到了一個極其驚人的數字。而再也沒有了條約限制的大宋,自然是放任這些人入境,甚至在那些陝西六路州縣中空置的田地上安置了他們,然後用合理的價格收購了牛羊等牲畜。於是,興慶府愈發岌岌可危。)

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0章 謁見太后第6章 駕幸王府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10章 官商際野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33章 無雙絕藝第12章 橫加脅迫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3章 不老神翁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9章 隱瞞事實第17章 風雲突變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10章 謁見太后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16章 懲治惡奴第7章 狂風驟雨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5章 暗潮洶涌第5章 仇人相見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3章 人才基礎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18章 舊話重提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7章 王府密謀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1章 生財有道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35章 措手不及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17章 風雲突變第27章 峰迴路轉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5章 仇人相見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章 初入高門第15章 球場驚變第30章 巧舌如簧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2章 計議將來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
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0章 謁見太后第6章 駕幸王府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10章 官商際野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33章 無雙絕藝第12章 橫加脅迫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3章 不老神翁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9章 隱瞞事實第17章 風雲突變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10章 謁見太后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16章 懲治惡奴第7章 狂風驟雨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5章 暗潮洶涌第5章 仇人相見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3章 人才基礎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18章 舊話重提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7章 王府密謀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1章 生財有道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35章 措手不及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17章 風雲突變第27章 峰迴路轉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5章 仇人相見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章 初入高門第15章 球場驚變第30章 巧舌如簧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2章 計議將來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