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

左千牛衛官衙中,射堂、校場一應俱全。除了日常的宿衛之外,騎射技藝的練習也屬於諸備身們工作內容之一。

從這一點而言,千牛衛不像是正經的禁軍衛府,更類似於弘文館、崇文館等這些專召貴族子弟的學舍,培養這些貴胄子弟們的弓馬技藝。

但隨着時間的流逝,這些舊規漸漸被人遺忘,不再被特意的強調,使得千牛衛逐漸淪爲徹底的鍍金場所。畢竟能夠入選備身者多是家世不凡,本身已經不愁出路,也少有人能夠立志尚武。

李潼來到射堂的時候,諸備身還在陸陸續續向此趕來。他也懶得在這裡乾等,索性先走進射堂,自己拉弓習射。

千牛衛官署本就空曠,所以這個射堂建造的也頗爲宏大,當中又分割成許多區域,除了步射的廳堂之外,甚至還有練習騎射的射棚。馬匹則由大內閒廄提供,五十匹馬,以月爲番,只是不可出衙。

從這一點而言,朝廷對這些勳貴子弟們真是不錯,單單五十匹官馬日常所耗食料便不是小數目,還要派專人精養。

培養一個弓馬嫺熟的戰士花費絕對不算少,但只要能夠入選千牛衛,耗用都由國家提供,一任秩滿,考課如果還不合格,那真的只能是自己懶,不求上進。

李潼進入射堂的時候,也有一些備身、主仗們正在操練。他在場外看了一會兒便走進一側半封閉的小廳中,吩咐兩員主仗老卒取來弓箭。

唐弓有四種形制,一是長弓,桑柘所制,是步射之弓。二是角弓,各類筋角所制,是騎射之弓。三是稍弓,是近射的短弓。四是格弓,彩飾浮雕,樣子貨,屬於羽儀禮器,也是千牛衛日常所佩之弓。

來到這個世界後,李潼並沒有太多機會接觸弓箭之類,只有舊年在秦嶺跟敢戰士們廝混的時候,短暫的練習過幾天,主要還是近射的稍弓,有關弓箭知識,也都是從那些府兵老卒們日常談論中得知。

因爲是近射的短弓,稍弓用料少、易打製,養護起來也方便,當然弓力也不會太高,通常在一石以下。

事實上,弓力能滿七鬥,已經符合實戰制式需求,十步之內能夠穿甲,一般的壯年府兵士卒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基本能夠達到這樣的標準。

如果弓力繼續增加,這個標準將會銳減,能夠開滿一石強弓,已經屬於絕對的精卒,一個折衝府中能有十幾個已經算是大府,可以完成許多高難度的作戰目標。

來到這個世界後,李潼一直比較重視臂力的培養,在秦嶺時試挽據說弓力一石的硬稍弓,二十息內能作三引,已經獲得旁人交口稱讚。

但在來到千牛衛,接觸到真正的制式軍弓後,他才意識到自己這個水平還是水分極大。

弓身久用、或者缺乏合格的保養,都會造成韌性下降,弓力大打折扣,秦嶺敢戰士們都是破產的府兵,想也可知不會有什麼最新的軍器武裝,手中軍器往往都是老物,有所折耗這很正常。

千牛衛雖然沒有什麼作戰任務,但所配給的軍器卻都非常精良。每每看到這些精良武裝封存在衙庫中蒙塵,李潼都心疼得不得了,很有一種監守自盜的衝動。

在神都城內外,他還有幾百敢戰士潛伏着,如果這些敢戰士們都配給上精良的軍器,戰鬥力將會有一個質的提升,直接投入到玄武門作戰都不會虛。

這可絕不是一時狂念,李潼最近坐衙看似百無聊賴,但事實上一直在細心觀察衛府日常事務操作流程,同時想法子該如何把這些軍器盜取出去。

南衙諸衛所用軍器,都由兵部下屬的庫部直接撥給,而且每隔一段時間便會翻查諸衛府衙庫,同時衛府分管衙庫的胄曹參軍也會每月審計,上報兵部請求增補替換。

軍器的回收,則由少府尚方監負責,辨其質料加以回收,分發下屬各署重新利用、打製器物。

一整套程序,有出有入,還有着嚴密的監察,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看似無懈可擊。但只要是由人操作的事情,又怎麼可能全無漏洞,中間的環節越多,便越有漏洞可抓。

李潼在觀察一段時間之後,已經初步瞄準了兩個環節,一個是衛府中的審計環節,一個就是尚方監的回收。

他如今在衛府中大權獨攬,如果換上一個可控制、甚至只是做事不夠謹慎的胄曹參軍,增加衙庫軍械的更換頻率,就能讓這些軍械流動起來,進入到回收環節中。

少府尚方監,所管轄的主要是方伎之類,監管相對而言不夠縝密,而且諸署令幾乎全都是六品以下的卑職,安插起自己的人手來更加不會過於引人注意。回收的軍器本來是要進行原料改造,但如果這一環節打通,便可以悄無聲息的流通出去。

在京禁軍南衙十六衛,北衙還有左右羽林軍、千騎、飛騎等等。就算軍器流通出去被發現,想要反查具體是哪一衛流通出去的,也很困難。

當然,如果自己作死,只是盜取各衛專屬的器用,或者連軍器庫藏標誌都不處理,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李潼自知他二爹栽在哪一個坑裡,雖然有了初步的想法,但還在繼續觀察細節,沒有急於行動。

同時不免腹誹他二爹李賢,你這位置太高,不懂得下基層的重要性,要是當時做事謹慎點,說不定我現在只要搞定李守禮那憨憨,就安心等着接班就是了。

當然,這也只是站着說話不腰疼,當時他爸爸可沒有故衣社敢戰士這樣一批隱藏在暗處的力量可用。而且人家自有東宮六率,就算要搞事情,也看不上這不肖子摳摳搜搜的作風,栽也栽得光明磊落。

他一邊盤算着自己的小算計,一邊選了一張軟稍弓,站在十步的距離上向硬木標靶去射箭。五十支箭射完後,拉弦的右手痠痛不已,持弓的左臂也被弓臂回彈震得酥麻難當,幾乎擡不起來。

“殿下射技更加精湛,於此道確是頗有天賦。”

一名身材魁梧的主仗上前查看標靶,然後再一溜小跑返回來對李潼說道。

李潼知道自己是個什麼貨色,射中那十幾箭還是開始臂力飽滿時,隨着力道漸衰,後邊一多半都是脫靶。整體算來,不過十矢三中的水平,不過跟最開始一矢無中的仁者之射相比,當然是進步顯著了。

不過對於個人武力,他也並不強求,就算上了戰場,保命爲主,殺敵之類,自有衆將士代勞。

如果不是想着未來搞宮變或許還要親自參加巷戰之類,他連基本的騎射都懶得練,可見的確是一代不如一代,他太爺爺李世民那纔是真本事。

“稟大將軍,諸備身已經集結完畢。”

這時候,李湛又匆匆行入,抱拳說道。

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甩着臂膀走出了小廳,又有令史上前彙報具體出勤人數。

如今的左千牛衛,千牛備身十六人,備身左右二十人,較之舊制多出不少。沒辦法,他奶奶革命以來便大肆蔭封,許多貴胄子弟雖然得蔭,但卻無處安置,只能見縫插針的安排。

至於更下一級的備身與主仗,反而並不滿員,備身八十二員,主仗一百一。這些人雖然屬於下員,但卻屬於左千牛衛真正有戰鬥力的一羣。

這其中有的是邊牧大將舉薦軍功士入宿,有的是諸折衝府或勳官柱國以上選薦,因此在武力值方面還是有所保障的。也因爲這些人的存在,使得左千牛衛不至於完全淪爲樣子貨。

“今日所考,騎射諸技。爾等諸員,綬列黃班,拱從仗內,當有志力荷此恩典。”

李潼也不多說廢話,行至隊列前便交代了內容:“不必陳說舊事推諉,只要我在領衛府,旬月有考,考績如何,錄入你們各自秩課,爲南省夏官量用憑據。”

衆備身們聽到這話,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彼此交頭接耳的議論,但過了好一會兒,還是沒有人敢直接出聲反對。這位大將軍的手段,他們可多是親眼見識過,雖然各自出身不俗,但還真不敢說能承受得住大將軍怒火。

“請問大將軍,既然立考,標準何在?”

一名備身在隊伍中舉手發言道。

“上不設限,下不設標,在優者十員,在劣者十員,榜列通告。至於具體獎懲如何,各自秩滿時便知曉。”

李潼也並沒有設立什麼太明確的標準,畢竟這裡是南衙衛府,不是私人練兵。真要立定什麼標準,是需要政事堂署行。

但就算是這樣模糊的規定,憑他如今威望,同樣有着不小的震懾力。這從眼下出勤人員中就能看得出來,雖然不是什麼常規召集,出勤率也達到七八成,特別諸千牛備身,更是一個不落的站在場中。畢竟距離權力越近,便能明白這位大將軍是真牛逼。

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211 不宜輕沾俠名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078 死而無憾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103 府佐諸衆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071 音聲細題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149 舊事再起波瀾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269 西京此夜驚魂0212 獨不見,自惶恐0103 府佐諸衆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224 名寺可藏重兵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108 等你長大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120 諸用仰於國0269 西京此夜驚魂0226 瘋狂的武周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203 奔跑的大王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100 不望獨活0363 新的班底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274 只待神都制命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363 新的班底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330 給事真幹才0227 名馬梨花落0096 勇宦楊思勖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255 肥羊難宰0114 友誼的河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211 不宜輕沾俠名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078 死而無憾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103 府佐諸衆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071 音聲細題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149 舊事再起波瀾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269 西京此夜驚魂0212 獨不見,自惶恐0103 府佐諸衆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224 名寺可藏重兵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108 等你長大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120 諸用仰於國0269 西京此夜驚魂0226 瘋狂的武周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203 奔跑的大王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100 不望獨活0363 新的班底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274 只待神都制命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363 新的班底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330 給事真幹才0227 名馬梨花落0096 勇宦楊思勖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255 肥羊難宰0114 友誼的河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