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

“跑了?”

一夜的雞飛狗跳後,清晨時分,當李潼醒來時,從中官口中得知太平公主已經不在長安、而是連夜跑去了河東蒲州,一時間也是有些愣神,搞不懂他姑姑這麼做的意義在哪裡。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不過在昨晚見識到他那堂妹發起癲來如何的驚人後,他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他們李家女子腦洞之大,那腦筋一旦轉起來,實在是讓人猜不透她們究竟想幹什麼,實在是不可理喻。

說她們有多麼敏感的利弊判斷和手段,她們還真沒有,總之就是有一種不作死、毋寧死的情懷。

比如李潼到現在都還想不明白,他姑姑好好的爲啥要把他那堂妹搞出來戲弄,這實在不是普通人能開出的腦洞,而且對她也全無利益可言,大概只是覺得尋常日子太過無聊,只想找點刺激樂一樂。

雖然中官轉告公主府門人所言,說太平公主早在昨天便離開了長安城。不過李潼自然是不相信,長安城諸城門防禁森嚴,特別是入夜之後,哪怕他想出城,都必須要有正式的書令送到。

如太平公主這種本就身份緊要的皇親,別說連夜出城了,哪怕靠近城門關防,都會即刻會被稟報上來。所以他姑姑除非插上了翅膀飛出去,否則眼下必然還藏在城中某處,等到白天防禁寬鬆的時候才能出城。

不過李潼也並不打算全城大肆搜捕捉拿,略作沉吟後便吩咐道:“着令內衛一部出城,在城東驛站等待大長公主,護送其歸鄉。並告蒲州刺史,即就州城闢邸看押,無京中命令,不准她隨意外出並歸京。”

他之所以起意要趁着這一次的事情再搞他姑姑一把,主要還是因爲李隆基等幾個小子歸京,擔心他姑姑又起了燒冷竈的心思、再跟這幾個小子搞在一起,把情況弄得更復雜。至於眼下,既然太平公主都已經被嚇得連夜出逃,不敢再留在京中,那暫時倒也不必再窮作追究。

畢竟就算追回了太平公主,也總不能一勞永逸的直接幹掉,他奶奶生這個女兒的氣是不假,但也絕不會容許他這麼做。

至於李隆基等幾個小子,就算他們心裡不安分,但暫時也問題不大。他們就算想搞事情,也需要對當下的時局情勢做一番瞭解、才能尋找一個可以發揮的切入點。

所以留下一段時間,既是看一看能不能夠通過這幾個小子釣出時局中一些潛在的人事問題,同時李潼也要專心於外務,等到外部環境變得更加穩定一些,轉過頭來再仔細調教這幾個小子。

今早並無朝會,李潼先慢悠悠用過早餐,又去萬壽宮轉了一圈,不過太皇太后昨夜入睡時已經極晚,到現在也還沒有起身,不過皇后倒是早早的便離開返回了自己苑居。

李潼坐在宮前,跟楊喜兒閒聊幾句,難免講到昨夜李裹兒言語冒犯了她的事情,便不無歉意的對楊喜兒說道:“那娘子缺失教養,一點淺計自以爲可以瞞過人間,她那些荒誕言辭,你不必放在心上。”

楊喜兒今天並沒有往常的那種活潑,只是垂首站在聖人面前,聞言後則苦笑一聲,擡頭望着聖人澀聲道:“妾本也不擅長同人鬥氣結怨,況且隱娘所言並不差,一點有失本分的妄計難免受人恥笑。比昨夜還要讓人尷尬羞恥的事情並不是沒有經歷過,幾次被人驅逐出門,卻仍按捺不住要迎湊上來生受情冷。已經失了自尊、不作自愛,還怎麼敢去求旁人給我一份敬重?”

講到這裡,她更上前一步,幾乎同李潼貼面相對,才又吐字說道:“人道隱娘豪膽放縱、可笑可厭,但我卻欽佩她!起碼她敢心意坦露,並不在意他人的心意看法。今天我是壯起膽量,只是問一問,我究竟哪裡不足,讓聖人總是不肯接納我?”

陡被這娘子如此欺近,李潼下意識小退一步,然而手臂卻又被抓住,旋即手掌便被楊喜兒直接按在自己胸前。

“有花堪折直須折,聖人每有妙辭,亂人心扉……這一朵花,雖不能驚豔人間,但往復幾遭,只爲一人盛放,待擷多年。是我亡父遺命,是我、是我多年夙願。聖人就算不屑手持把玩,但我、但我在事數年,宮中也並沒給我祿料,不親不臣,我又成了什麼人?”

楊喜兒壯着膽子做出這唐突的舉動,俏臉已是一片羞紅,但仍堅持着繼續說道:“來年聖人若仍欲逐,但請將我舊祿賜給,讓我能修設道觀,結廬修行,不再悲赴人間、迎對冷眼……”

猝不及防下被如此強撩,李潼一時間也是驚詫有加,只是入手處一團溫軟,讓他本能的屈起手指捏了一捏,繼而便聽到一聲低吟,這才一臉尷尬的抽出手來,低頭避開楊喜兒那灼熱視線。

又沉默了片刻之後,李潼這纔再擡起頭來望着眼前這娘子並開口道:“這一件事,確是不怨別個,只是我的疏忽。娘子名門嬌女,花容盛豔,人間有眼有情者,誰又不願親愛?舊年楊相公辭世之際,將你託我,但因諸種情勢的差錯,讓我辜負了故人。

如今你也順遂成人,每每相見,欣慰之餘也讓我嚐嚐感到羞慚虧欠,所以並不想再用這舊言舊事將你捆綁,希望你能順從自己的心意去過好這一生。這對已故的親長來說,也是一種孝義,不負父精母血賜給的這一身世。但你若仍初意不違,大內自有你容身之處。”

“聖人此言當真?”

楊喜兒聽到這話後,既驚且喜,瞪大眼望着聖人要再作確認。

李潼見狀後便微笑着點點頭,擡手輕撫這娘子額頭並笑語道:“你已經怨望得要同我討要祿料了,而我總拉不下臉來跟你細算過往數年你在宮中的衣食消耗。這一筆舊賬,逐筆細算傷人感情,不如便化作家門之內的瑣碎,常年糾纏下去。”

楊喜兒聽到這話,頓時又是一臉羞澀,過了片刻則不無懊惱道:“若早知這麼說便能達成願望,我早就該……”

“往年你可不是什麼上品內官,積祿有限,可未必就值得一紙冊命啊!”

李潼聞言後又大笑起來,笑過後便又吩咐道:“如今你雖然已經身在宮中,但事情也不可草就。太皇太后醒來,先作進告,再請宮外宗族命婦入拜皇后,內裡情事議定後,付外朝有司擬定禮節。”

楊喜兒畢竟出身弘農楊氏名門,在宮裡供職女官是一回事,可若真要納入內宮中,當然也不能草草了事,還是要有禮章搭配。

“一定、一定!這些事不需聖人操勞,聖人只需安心待我……”

楊喜兒聽到這裡又是連連點頭,已是忍不住的淚水漣漣、喜極而泣:“往年我都不敢出宮回家,只恐聽人嘲笑,現在可不用再怕……一番苦候,不是沒有結果,阿耶遺命不會被人譏笑攀勢未遂、死不安息……”

聽到這娘子如此感言,李潼也是嘆息一聲,擡手將這娘子淚水擦掉,拍着她香肩安慰道:“人事未必盡善盡美,人言計較最是不值。從今後喜怒哀樂自有親人分享,人情的冷暖大不必從旁人的話術中求得。”

楊喜兒剛纔滿腔氣勢,甚至做出那樣的言行舉動,可現在願望達成,卻又心生出幾分拘謹,縮着身怯怯道:“眼下過禮未畢,妾仍不敢斗膽侍愉……且等來日、只待來日,一榻給具、承恩不疲,懇請聖人體諒。”

李潼聽到這話,又是啞然失笑,搭在這娘子肩頭的手臂收回來,擺手道:“前朝仍有事務,先走了。”

楊喜兒聞言後,忙不迭趨行跟隨,將聖人送出了萬壽宮中。

李潼走出了一段距離後再回頭去望,見這娘子仍傍在宮門前癡望自己,便擺擺手示意他回去。而當他繼續走起時,腳步也變得輕快起來。

能得到這樣一個花季少女傾心癡戀,他當然也沒有理由不高興。不過剛纔說往年少女祿薄、不值得冊命接納,也並不完全是戲言。

舊年他幾次將楊喜兒拒之門外,既因爲這少女那時仍小,也在於情勢不容他恣意。那時無論是他奶奶、還是他自己,都不容許他同關隴勳貴們過往密切。而弘農楊氏作爲世道名門,在關隴羣體中更是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當年楊執柔雖然熱情滿滿,但他也只能道一聲抱歉。

可如今,整個大唐都要再次走向對外開拓的道路,內部的整合已經告一段落,需要儘可能的將存在於時局中的力量統合起來,發揮在真正需要的地方上。

而且關隴勳貴接連遭受打擊後,聲勢早就大遜於往年,雖然還有一些人事影響殘留,但已經完全不再具備能夠干涉改變最高決策的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若還一味的窮追猛打,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不說,反而還有可能引發其他騷亂。

雖然說一些宿疾隱患仍需清除,但關隴勳貴們畢竟不是一個有着明確綱領、組織嚴密的綱領,僅僅只是建立在地域基礎上,一羣趁勢而起的勳功豪族。

當大的政治環境已經不允許他們再抱團控勢,而他們本身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改變世道,大多數人也只能安心接受現實,通過新的方式途徑再次融入世道中。如今的朝廷中,便不乏原本關隴勳貴的成員們,他們也爲大唐社稷的復興做着自己的貢獻。

可若是完全不給他們希望與可能,這些人走投無路之下,除了鋌而走險,便沒了更好的選擇,那就對世道有害無益了。畢竟大唐能夠立國,骨子裡就有着深刻的關隴基因,想要完全抹殺掉並不現實。

在必要的打壓、確立起朝廷強權之後,再有選擇的接納一部分,通過時間去讓關隴勳貴這個政治概念逐步淡化,並最終的退出歷史舞臺,這是比較平穩的做法。

弘農楊氏觀王房,到如今也是世道之中顯赫門戶之一,其家世發生了什麼變化,自然也都深受時流關注,有着極大的模範作用。

而李潼選在這個時間點上接納楊喜兒成爲自己的妃子,當然也不是因爲色心此日陡壯,同此前重新啓用李昭德的意圖差不多,都是爲了統合羣力、擱置紛爭,讓大唐軍隊能夠重新打出國門,不再因爲國中的擾動困阻、裹足不前。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因爲他四叔幾個兒子的歸京。別的幾個還倒罷了,關鍵是最讓李潼不放心的李隆基。其外祖門戶的竇家雖然基本上算是廢了,但有這一層關係,對一些關隴人家而言那也不算外人。

所謂達則各自富貴,窮則緊抱枯骨。歷史上李隆基能夠接連策劃幾場政變並全都取得成功,來自這方面的助力便絕不算小。

如今李潼還沒有忘記當年他是怎樣挖空心思、要通過一些蛛絲馬跡的瓜葛與世道顯流扯上關係,從而壯大自身。將心比心之下,如果李隆基真的不安分,是絕對不會放過這樣一個身世所帶來的優勢。

偶爾見到一些悻悻不得志的關隴時流,閒聊起來原本咱們還有關係,我請你吃頓飯吧。一來二去之下,關係自然也就熱絡起來。別說在這地域和家世觀念都極爲重要的中古世紀,哪怕在地域距離已經不成限制的後世,車站裡找老鄉借錢買車票的成功率也是不低的。

李潼的隊伍壯大過程中,不乏人最初也只是抱着只作場面應酬、不作更深接觸的想法。最開始想着只是試試,不會上癮,哪想到越陷越深,陡然醒覺後,已經上了賊船、不能自拔。

既然李潼能做到這一點,那李隆基當然也能。若連這點本領都沒有,那他也混不大。

李潼還要靠這幾個小子釣魚,也不便完全限制他們接觸時流,所以也就很有必要讓世風更加開明,讓一些原本模棱兩可的人不會別無選擇、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所以他決定納楊喜兒爲妃,也是有着通盤的考慮,可不僅僅只是饞人家身子。

心中這麼開解着自己,很快李潼就來到了中朝宣政殿,首先便着人將武攸宜召來,吩咐他儘快給英國公安排府邸、趕緊入坊定居並把他家那活寶接走。

真要再把這活寶留在宮裡,可能今年就得給他奶奶治喪。那麼大的政變打擊都沒能讓武則天夜不能寐,但李裹兒卻能做到,李潼也不得不承認他這堂妹真是一條好漢!

瑣事交代完畢後,李潼便開始翻閱處理案頭積攢的奏章朝務,翻開最上方一份奏章,便發現乃是西康女王奏告、青海欽陵之弟贊婆入京求見的消息,詢問聖人是否親自接見。

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330 給事真幹才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265 順水推舟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150 俱入彀中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111 少王人物如何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048 內教坊諸事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094 大酺禮畢0083 途窮生戾氣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090 家賊難防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006 人盡敵國0439 踏破白馬寺0446 白刃不相饒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082 武氏諸衆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225 無兒還有孫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057 命途何艱難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253 勿謂新王不死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211 不宜輕沾俠名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071 音聲細題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
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330 給事真幹才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265 順水推舟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150 俱入彀中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111 少王人物如何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048 內教坊諸事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094 大酺禮畢0083 途窮生戾氣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090 家賊難防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006 人盡敵國0439 踏破白馬寺0446 白刃不相饒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082 武氏諸衆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225 無兒還有孫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057 命途何艱難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253 勿謂新王不死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211 不宜輕沾俠名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071 音聲細題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