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2 太平公主登門

李潼與楊執柔同車返回,倒也沒有聊什麼深刻話題,倒是楊執柔對他那首《洛陽女兒行》給予了不低的評價。

這也是從側面說明了,楊執柔是不打算就此再作深究了,甚至言中還隱有暗示,不久之後會把楊執一放於外州,不讓其再留在神都城。

如此一個結果,自然皆大歡喜。李潼就此事雖然表現的咄咄逼人,但說實話,他絕不是理虧的一方,只是擔心表現的太謙和了,楊家或許會不依不饒的糾纏不休。

這也不是李潼小人之心,而是可以肯定的,哪怕在他進獻瑞經之前,如果楊家知道唐靈舒被他藏在王邸中,楊家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楊執柔也絕對沒有這麼好說話。

凡名門大族,哪一個又是善類。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凡有郡望名號者,哪一個不是竊奪鄉資以自肥、把持名爵以弄勢?

現在楊執柔肯表示讓步,李潼也終於感覺到他總算有點能量,不再是誰都能上來踹兩腳的存在。

當然還做不到能跟宰相掰掰手腕,畢竟宰相權威主要體現在上層人事權上,只看他奶奶這段時間儘管挺親他,但給他安排的官位除了員外就是檢校,依然沒把他扶爲正員。

是不是正員也沒關係,關鍵還是得有能力。像他奶奶現在同樣也不是正牌的皇帝,一樣能把人搞得雞毛鴨血,折騰得很歡樂。

返回履信坊的時候,恰好街鼓聲響起,李潼索性也不回王宅,直接去了雍王邸,向嫡母房氏問省。

入門之前,他見門側馬廄停放着一駕華美馬車,雖然有些好奇,但也沒放在心裡。可是行入王邸後,雍王邸家人上前稟告言是太平公主來訪,李潼頓時一愣,然後便領着唐靈舒連忙加快腳步,往中堂行去。

雍王邸中堂裡,太妃房氏端坐上席,臨席便坐着太平公主,休沐在家的李光順與李守禮則並在側席作陪。

太平公主懷裡還擁着李幼娘,擡眼看到李潼行入中堂,便指着他笑語道:“瞧瞧,我家逍遙王總算回來啦。”

“未知姑母來問,閒遊在外多時,真是失禮。”

李潼連忙上前禮拜,並對兩個兄長說:“阿兄你們既見姑母入戶,怎麼不讓人趕緊傳告。”

“無關他們,三郎你出門人情走訪,做得正事。你姑母一個婦道閒流,登門來問候嫂子,也不需兒輩荒廢了自己的事情來作陪。”

太平公主笑眯眯望着李潼,轉又望向站在他身後的唐靈舒,見少女仍是胡服裝扮,姿容俏麗活潑,便笑道:“這就是三郎新納孺子?果然蔥白玉立,嬌美可人。”

說話間,她又轉頭望向太妃說道:“我就說三郎風好似我,嫂子怎麼說?記不記得往年尚在閒苑,我出出入入也是這樣的裝扮?人或以爲非禮,但我獨愛此態。嫂子你雖禮教中人,但兒郎大了,心意自由,知道尊養親長就是一等的良善,餘者還是少做苛求。”

房氏的確有些不喜唐靈舒的這個樣子,但望着自家少子仍是一臉的自豪與溫和:“也的確是這個道理,三郎最順我的心意,再有什麼閒言都是挑剔。”

說話間她對唐靈舒招招手:“快來拜見公主殿下。”

唐靈舒依言上前,跪拜施禮後,太平公主便將她拉到自己身側來,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又笑道:“我往年故衫故器都還存在宅裡,既知小娘子趣味類我,哪日待閒催你夫主入我加來,無論如何,不能怠慢我家第一個新婦!”

李潼也走入側席,坐在兩個兄長席後,臂肘搗了一下李守禮,作發問口型。

太平公主轉眼看到他小動作,擡手指了指他,並作薄怨嬌嗔道:“你這個小子啊,早前內教坊裡相見,還是很有禮數的樣子。怎麼出閣自立了門戶,反倒變得簡慢起來?今日入禁中,恰在你長兄罷事歸家,我才得有引領來看望嫂子,否則還不知家門立在何處呢。你自己說一說,該不該罰?”

李潼聞言,又是舉手告罪。

太平公主身側的唐靈舒卻有些忍不住,壯着膽子開口說道:“公主殿下誤會了大王,早前宅居實在不太平靜,妾等家徒惶恐不安,大王是門柱家長,端坐家中才能安撫衆情,並不是冷落親長。”

房氏也接話說道:“幸在兒郎端守,有謀身之才,如今總算推陰見霽,也纔敢開門待客啊。早前確是不敢登門有擾,也怕把事外親徒牽連進糾紛中。”

這婆媳倆一番辯言,倒讓太平公主有些尷尬,她默然片刻才又說道:“總是故情難說,其實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也是近來家事略定,纔有一些閒暇關照親情。我是真的羨慕嫂子啊,膝前還有三個少俊兒郎爲伴爲用,不似我……”

說話間,她那本有瘦削的臉龐便有一些黯然,眼眶也微微泛紅起來。

李潼眼見這位姑母如此,心裡也確生幾分不忍,回想上次相見,這位姑母仍是明豔開朗,不知憂愁滋味,如今卻是清瘦有加,雖然強作歡笑,但那微陷的眼窩卻讓整個人都大異從前。

房氏見太平公主如此,也是大大的辛酸,她拉住太平公主的手握在自己手心裡,語調隱有哽咽:“哪有似或不似,人或千般好,總有難啓齒的心私。往年、往年……唉,憂苦只是生受,捱得過去總有轉機,幸在兒郎們沒有辜負……事或不可言,人情總不斷,公主日常但有什麼使用,直喚三個侄子即可,他們敢有什麼怠慢?”

說話間,她又轉望向李潼三人,並沉聲道:“你們記住沒有?你們亡父在時,珍愛家中這個家門幼姝心肝,到如今,正該你們繼力。越是辛苦,越是不能讓人見笑,門庭長有指望,誰也不能笑我家人孤立、沒了應援!”

見娘娘說得嚴肅認真,李潼等三人連忙起身拜應。

太平公主聽到這話,更是直接偎入房氏懷中,兩肩都輕顫起來:“嫂子知不知,從那時到如今,唯此言語暖我肺腑!咱們言是富貴坐享,可這一番富貴,也實在承受的太辛苦!閭里貧賤夫妻、哪怕獵弓所指的雌雄兩兔,總能得個相望……”

房氏聽到這話後,更是淚水漣漣,用力抱緊了這個小姑子。

旁側李幼娘見娘娘悲慼,也張嘴乾哭起來,轉了幾轉卻都擠不進娘娘懷中,眸子一轉捂着臉奔向拜在席前的阿兄,李守禮見狀便張臂去抱,卻被小丫頭劈手打落了臂膀,轉投進三兄懷裡:“嗚嗚,阿兄,好傷心啊!”

李潼橫抱這小娘子返回席中,見唐靈舒站在那裡望着悲哭的兩婦人有些不知所措,便招手將少女喚到自己身邊來,懷裡李幼娘卻又鬧騰起來,腦殼撞着阿兄肩頭哽咽道:“我要到阿兄家裡去,我要住、住在阿兄家裡!阿兄有了娘子,忘了妹子,出門都不帶我!”

李潼聞言更是大汗,按住小丫頭的腦袋安撫她:“讓你來住,別再嚎了。讓阿舒娘子伴你玩耍,教你騎馬。”

過了好一會兒,堂上兩婦人才各自收了哭聲。太平公主大概真的是壓抑太久,無人訴苦,收住哭聲時,眼圈已經紅腫得厲害,兩肩仍然頻有抽搐。

李潼將這一幕看在眼中,只覺得無論這姑母日後作爲如何,眼下也的確是難免悲傷軟弱。一個女人逢此劇變,親徒無有指望安慰,還有兒女需要照顧,雖然沒有生計的憂困,感情上也的確是空虛荒蕪。

“本來是看望嫂子,卻又把自己的悲情擾人,實在是不應該。”

發泄一通後,太平公主神態有所好轉,說起話來卻仍鼻音濃厚且沙啞。

“沒有什麼不應該,你這個嫂子啊,也幫不上什麼。娘子若沒有什麼去處傾訴,只來這裡。兒郎們也欠了太多親緣,門庭長有走動,也能讓他們修補缺憾。”

房氏與太平公主本也沒有太深厚的情誼,可是這一番相擁痛哭之後,心裡便覺得親近起來。

各自情緒收斂之後,房氏才又讓家人佈置晚餐。

用餐之際,太平公主頻頻望向側席三王,尤其視線在李潼和唐靈舒身上打量,又對房氏說道:“前次偶見,便覺得三郎更顯智慧。如今看來,就連帷幄內的規劃都用心最先。只是兩個兄長年齡也都不小,姻緣諸事,嫂子可有了什麼想法?”

房氏聽到這話後,眼中頓時泛起神采,頗有自責道:“這也都是橫在我心頭的困事,哪能沒有思量啊。可是公主也知,人世疏遠已經多年,舊人舊事都有變異,也實在沒有什麼頭緒。”

側席李光順欲言又止,李守禮聞言後則連連擺手道:“我新近任職,苦學世務都心力不夠,哪有時間擺弄其餘。”

李潼聽到這話忍不住一奇,他家這個大仲馬小馬達居然不愛女色了?

“說得什麼蠢話,你又有什麼世務要學?三郎不比你才高練達,也沒有耽誤了人事!”

房氏聞言,笑斥一聲,轉又望向公主不乏殷勤道:“如今神都城內,我也實在沒有什麼舊人可請。公主若得閒暇,還請幫你幾個拙劣侄子稍作張羅。”

太平公主聞言後便笑眯眯點頭:“哪裡需要嫂子多言,我正愁沒有事情牽掛,一定用心走訪,給我家兒郎求得稱心良配。”

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109 仗義屠狗輩0371 爲王先驅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270 兵入武氏邸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說幾句話0074 《萬象》美哉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240 少陵原逢故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345 雲韶府諸王鬥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142 就怕有壞人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067 協律頌今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008 聖母神皇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222 吐谷渾王族0066 猶歌前代功德0023 情新因意勝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084 具位庸臣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148 橫財浸金汁0111 少王人物如何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240 少陵原逢故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223 軟飯香糯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191 少王竟知有我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060 唯望生,不望死0109 仗義屠狗輩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036 身不由己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350 艱難皇嗣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261 不欺少年窮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
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109 仗義屠狗輩0371 爲王先驅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270 兵入武氏邸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說幾句話0074 《萬象》美哉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240 少陵原逢故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345 雲韶府諸王鬥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142 就怕有壞人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067 協律頌今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008 聖母神皇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222 吐谷渾王族0066 猶歌前代功德0023 情新因意勝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084 具位庸臣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148 橫財浸金汁0111 少王人物如何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240 少陵原逢故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223 軟飯香糯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191 少王竟知有我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060 唯望生,不望死0109 仗義屠狗輩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036 身不由己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350 艱難皇嗣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261 不欺少年窮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