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

武則天缺錢,方方面面的缺。

一則從高宗後期開始,國事便外亢內虛,一直在透支維持。二則她徹底掌權之後,邊事連虧,幾次對外作戰損兵折將不說,還大耗錢糧。三則國中大興土木,各種典禮、鋪張浪費。

李潼雖然拿不到具體的國用數據,但通過方方面面的體現,也能感覺到如今國用的窘迫。最直接的一點就是,自他歸都以來,所見他奶奶在財帛上的封賞已經保守許多,遠不像永昌年間那麼豪邁,很明顯是進入了剁手後的冷靜反思期。

其實要說清楚唐代前期的財政收入並不容易,因爲所施行的租庸調製,是以實物作爲賦稅收入。田租、戶調所收物料,本就很難簡單的對標錢數。而包括府兵征戰在內的諸種丁庸與各種雜徭色役,則更加不能以錢財進行衡量。

當下朝廷歲收兩百餘萬緡,這是能夠統計折算出來的一個數據,但並不代表租庸調所收全部。

起碼朝廷內外大大小小的工程,諸如建造明堂、維持大運河等等,所使用的大量人力成本,根本無從對標市場進行數據化。如果這些都能加以覈算,朝廷歲收當然會更高。

這樣的財政收入構成,能夠確保朝廷的物料儲備與徵調效率,能夠經得起折騰。但哪怕再經得起,到如今也已經將要油盡燈枯,特別是均田制這一基礎制度已經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

面對惡劣的財政現狀,武則天也不得不收斂剁手敗家的力度,像是天授年間已經在議的封禪嵩山,到如今也沒定論。除了政治層面的動盪、不穩定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沒錢、玩不起!

爲了改善財政狀況,朝廷不久之前還頒行令式,禁止民間蓄錦,讓財帛流通起來,以增強朝廷各項收入。但想想也知道這樣的政令能收效多少,越不讓藏越要藏,有種你挨家挨戶的去搜、去挖。

武則天跟她老公高宗皇帝差不多,花錢是把好手,講到斂財,則就全都乏甚創意,無非橫徵暴斂那一套。高宗舊年恰爛錢,鑄造新錢乾封泉寶,結果被民衆們自發抵制,還沒流出長安便無奈收回,到現在西京城裡還在說。

所以當聽說飛錢運營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便獲利百數萬,武則天自然驚喜有加。不過在稱讚完楊麗之後,她眸光又閃爍起來,沉吟道:“蜀商藏貨驚人,絲縷不產、只憑囤積,竟能興聚如此重財。府庫空竭,原來是財在私門!”

李潼聽到這話,頓覺頭疼,這老孃們兒明顯是覺得坐地抽利已經不過癮,想要直接來搶的。可問題是,還沒你的時候,人家蜀商就已經這麼有錢了。至於府庫空竭,那不都是你造的?你個敗家娘們兒居然還挺仇富!

他連忙起身說道:“貨殖均輸,盈缺互補,這是商賈能夠通行古今四方真義所在。蜀地閉塞,卻有物饒。作業諸衆,多有累代事此。財貨重屯私室之內,誠然有害國用民用。往年朝廷並無良策治此,但如今既然已經有飛錢通達兩地,百代所積、一革此時,徐徐抽引,久則不患不均。”

老子好不容易發現這一片韭菜地,讓你割上一茬已經挺痛心了,你還想連地皮都鏟走?我不答應!

楊麗自是蜀商一員,聞言後也連忙跪地說道:“民女生自蜀商門庭,幼時便見父執所以勤此,所見鄉人雖有物產、卻仍長困,物料沉積、同於塵埃,人工物力、一概虛置。正因有感鄉事之困,才勇行蜀道,以命壓貨、泛於江湖。雖無絲縷之產,卻能通溝壑深阻、人物兩絕之疾弊,蜀內蜀外,人物兩安……”

武則天一時間被這巨利刺激到了,所以纔有此言,聽到兩人陳辭,便又笑起來:“朕爲天下主,牧治百姓,所見勤耕者無足衣食,賈徒不產卻能暴利橫奪,一時有感罷了。生人百業,各有所司、各有所得,調劑多寡,也是治國治民的道理。慎之你能呈獻良策,更引薦良才,真是不錯。”

“臣不敢居功,蜀道艱行,人物所耗、豈止千年!飛錢此計,古時未有,陛下襟量宏大,能夠不循千年舊格而引試此法,雖有小得,概是陛下宏量能享,小臣能誇者,無非勤思善事而已!”

李潼擔心他奶奶還不放棄吃完砸鍋的絕戶計,便又繼續說道:“蜀人或擅商事,所精錢帛而已,百代之衆俱困於道途險阻,朝廷小計略施,便能解此危難。所抽雖是巨利,但若要化實爲國事物用、千家惠利,仍欠變通。”

錢財到了一定程度,真的只是數字而已。飛錢獲利雖然驚人,但若只着眼巨利,也就只能侷限於金融領域之內,僅僅只是一個賬目上的加減法。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路子不夠野,這麼多錢想花都花不出去。

武攸宜爲啥被李潼釜底抽薪、抄了家底?想象力不足,錢財只能滿足他的囤積慾望,卻不能產生其他。但是到了李潼手裡,就能作爲本錢,搭建一個謀利更大的飛錢體系。

朝廷歲收課錢雖只百萬緡數,但背後所控制的則是幾十萬的成年男丁,又不是簡單的財富多寡能夠衡量。

李潼是希望他奶奶能夠明白,飛錢不僅僅只是一個謀利的工具,更可以將之作爲管控蜀中與關中的一個標尺。

只要飛錢系統能夠健康發展,就意味着兩地商貿的交流正在頻繁進行,意味着民間沒有大規模的騷亂滋生,商品的交換有序進行,民衆對生活仍然存有美好需求與願景,這也是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的一種手段。

武則天能夠走到這一步,當然也不是俗道婦流,很快就從最開始的驚訝中抽離出來,望着李潼重重點頭:“能作此計,能有此見,政事堂缺我佳孫,真是名不副實。”

李潼聽到這話,便心中微哂,漂亮話誰不會說,你真把我送進政事堂纔算你牛逼!

返回殿中坐定之後,武則天又略作遲疑,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這些飛錢盈利,短時之內能否調入神都?”

看他奶奶那神情,李潼嚴重懷疑這是見到橫財入門、這是又打算放飛自我了。不過他本也沒打算現在就開始截留盈利,先做一段時間的孝順孫子,只負責摟錢,供他奶奶敗家。

略作沉吟後,他便回答道:“如果只收利得,在賬利錢都能抽出,短時之內便可運抵神都,但臣不建議這麼做。”

“爲什麼?”

武則天先是眉梢一揚,然後又皺起了眉頭。

“飛錢新營未久,民間尚在觀望,恐怕朝令夕改。一旦大批錢本提出,必會令羣情驚恐,爭相擠兌,再想讓民財附於案簿,那就要作十倍之功。”

飛錢雖然屬於匯票性質,並不擔心擠兌的問題,但作爲新興事物,眼下還在樹立信心的時期,還是不可貿然作打擊信心的舉動。

兩地開具的飛錢雖然只有四百多萬緡,但盈利卻能達到一百五十多萬緡,這就是在於民衆信心仍然不足,一筆錢頻存頻取,來回轉調,所抽取的手續費自然會加倍。

李潼之所以要在初期設定那麼高的抽利比率,就是爲了促使大家養成錢沉案簿的習慣,不要那麼頻繁的調取。

武則天對於人心是有足夠了解,很快就能想通這一點,但還是有些不滿道:“如此財利仍是虛在,幾時才能得真利?”

“飛錢錢本比日在增,重財存於諸境,也是不便,自當徐徐抽引。更不需朝廷大費周折的轉運,只需兩地利率各有高低,財帛自能專匯於西京,屆時再作押運,更省途中折耗。”

只要飛錢盤子做得足夠大,由蜀中發往西京的飛錢抽利增加,而西京往蜀中的飛錢抽利減少,那麼商戶們自然會把更多的錢存在西京,從而獲取這當中的利差。西京存錢變多,便可以直接抽取。

武則天是權鬥滿分,金融小白,但勝在理解能力不錯,聽完李潼的解釋後,臉上便又流露出笑容,拍案說道:“慎之真是妙才,那麼能不能在年前調出五、七十萬緡錢帛押運入都?來年將作封禪大禮,朝廷卻乏錢物儲備。”

“臣並未專事飛錢,陛下還是降敕提問阿兄,料想應該不難。臣兄弟畢竟人力寡弱,若再增補才士爲助,運作必定更加從容。譬如蜀中集財數百萬緡,眼下還未顯爲人知,但防備賊盜,也是不可不加以重視啊!”

武則天聞言後便點點頭:“光順雖無令聲馳譽,但篤靜自守、不辭辛苦,隱於人後、作此大事,可見才器不只當下。此事從謀至定,俱你兄弟所爲,增補宮用,不假外人,且加益州大都督府司馬!”

聽到這話,李潼頓時一樂,果然世上沒有用錢砸不暈的人,如果有,那就是錢還不夠多。

李光順出都的時候,還僅僅只是幾個不尷不尬的使職,結果搞出了成績後,便直接被加官大都督府司馬,掌握了益州大都督府實際權力。

遠在蜀中的李光順都被重賞,入宮拜見又深得武則天欣賞的楊麗自然也不例外。

楊麗出身蜀中商戶,本身又不曾婚配,武則天詢問其人心意、知其不願入宮擔任女官後也並未爲難,內外命婦皆不能賞,但這也難不住武則天,授爲大內玄壇道場女觀主,秩比四品郡君,隨節時入參。

0095 東宮舊人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楔子0381 媽寶裴光庭0065 人情難測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005 再愛我一次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148 橫財浸金汁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317 尚方少監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163 加官加封0317 尚方少監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417 搶位政事堂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036 身不由己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292 留財不留人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096 勇宦楊思勖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212 獨不見,自惶恐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075 將軍跋扈0122 枯禾逢甘霖0192 太平公主登門0307 南望老人星0052 大酺獻樂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028 禁宮異兆0070 頌聖臺閣體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032 君子滿朝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152 潛龍怒音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067 協律頌今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240 少陵原逢故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363 新的班底0316 鸞臺給事中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175 索性以身相許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067 協律頌今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287 靈前敲詐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268 薰蕕不同器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086 曲樂動人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308 吾皇萬萬歲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040 內教坊伶人0196 卑職願從大王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
0095 東宮舊人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楔子0381 媽寶裴光庭0065 人情難測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005 再愛我一次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148 橫財浸金汁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317 尚方少監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163 加官加封0317 尚方少監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417 搶位政事堂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036 身不由己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292 留財不留人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096 勇宦楊思勖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212 獨不見,自惶恐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075 將軍跋扈0122 枯禾逢甘霖0192 太平公主登門0307 南望老人星0052 大酺獻樂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028 禁宮異兆0070 頌聖臺閣體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032 君子滿朝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152 潛龍怒音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067 協律頌今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240 少陵原逢故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363 新的班底0316 鸞臺給事中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175 索性以身相許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067 協律頌今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287 靈前敲詐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268 薰蕕不同器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086 曲樂動人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308 吾皇萬萬歲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040 內教坊伶人0196 卑職願從大王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