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魏王不壽

一番爭吵之後,當宮人們趕到廂殿時,武氏諸王大部分已經散去,只剩下魏王武承嗣一人、臉色陰沉的坐在殿中。

武承嗣心情當然算不上好,只因爲眼下身在禁中,才強壓下心中的火氣,沒有發泄出來。

時人眼中,他們武氏諸王當然是一個整體,可謂是同呼吸、共命運。但實際上,他們之間的親情也實在馬馬虎虎,特別年少時家門禍變連連,分散於各處。

雖然後來又被女皇陛下召回而齊聚於兩京,但各自經歷不同,性格也早已經養成,彼此之間實在乏甚瞭解與情誼。

此前還有一個輔佐女皇革命履極的大願,彼此之間就算有什麼小衝突、矛盾,也都能夠相忍下來,不敢耽誤正經的事務。

可是隨着革命成功,各自封王居顯,爲人處事越發張揚、不知收斂,原本彼此之間那點不和諧也就逐漸放大開來。

對於武承嗣而言,他都還沒有入主東宮,當然還是大事未竟,可是這些堂兄弟們已經各自一盤算機,許多都是隻顧眼下的風光與享樂,根本就沒有什麼長計後圖。

對此,武承嗣當然是積忿滿懷。這些傢伙一個個都短視難謀,根本就不深想女皇百年之後,他們家眼下這一份榮華富貴該要如何傳續下去,起碼是沒有將這一份思計落實在行動上,以至於在朝堂奪嗣的爭鬥中,武承嗣幾乎是以一人應對滿朝羣臣的阻撓與刁難。

如今武承嗣自己也被逐出了朝堂,更加壓制不住這羣傢伙,一個個看似算計精明,早已經不將他這個家門主人放在眼中。

特別武三思,私下裡甚至派遣府員到廬陵王幽居的房州附近擔任官職,如果目的僅僅只是單純的要監視廬陵王,爲什麼要瞞着自己?

武承嗣當然也明白許多矛盾不可在禁中爭執,但他真是按捺不住,看到武三思這傢伙就氣不打一處來。

殿中枯坐好久,遲遲不得召見,武承嗣心中自有氣悶,舉步行出到了廊前,壓住心頭火氣想要讓宮人再作通傳,突然見到一身宮裝的上官婉兒自仙居殿匆匆行出,他連忙三步並作兩步衝下殿階,站在道左並笑語道:“未知上官應制將使何處?敢問陛下此際於殿中是否得閒?”

上官婉兒頓足斂裙爲禮,口中說道:“回稟殿下,陛下新知城外亂事,急遣妾入南省走問事情。驅令甚急,無暇細論,還請殿下恕罪。”

武承嗣聽到這話,也不好再阻攔上官婉兒,訕訕退了兩步,正待返回廂殿繼續等待,突然手捧胸腹,額頭上也涌現出了大顆大顆的冷汗,口中也忍不住發出呻吟聲,旁側宮人們見狀,忙不迭圍聚上來將武承嗣攙扶住並疾聲問道:“殿下是發了什麼病症?”

上官婉兒見狀也有些驚慌,忙不迭折轉回來吩咐宮人去請醫官,自己也匆匆返回仙居殿,彙報魏王突發疾病的消息。

殿中,女皇武則天正以手支額伏在案上,臉上不乏躁意,聽說武承嗣在殿外發了急症,一時間也有些焦急,起身匆匆行出殿堂,站在殿檐下望向正被宮人們攙扶行往廂殿的武承嗣

她正待繼續舉步下行,旁邊站立的上官婉兒低聲道:“陛下,病氣莫測,宮人已經去急請醫官……”

武則天聞言後便守住了腳步,回頭對上官婉兒點點頭,並沉聲道:“諸署良醫,都速速召入禁中會診魏王,千萬不要讓小疾生出大患,隨時來報。”

上了年紀的人,是比較忌諱耳聞目睹傷病諸事,武則天心裡雖然也有些擔心侄子病症,但還是退回到了殿中,只待醫官們將病情詳奏。

“那河東王諸事……”

上官婉兒又小聲提問一句。

“繼續去問,審明緣由,即刻來報。他好大的膽量,初入神都便要殺我大臣,竟然還敢當街行兇!”

武則天聽到這話,眉眼之間頓時又顯露不善。

上官婉兒見這一幕,不敢再發問,轉身離殿,俏臉上不乏憂色。女皇態度已經很明顯,要問緣由不過是做個姿態,心裡已經第河東王所作所爲很是不滿。

對此上官婉兒也有些不解,想不通河東王爲什麼要那麼做。就算來俊臣招惹了他,憑少王才計,不可能沒有更加合適的解決方法,但卻選擇這樣暴躁的方式,不免就會讓人懷疑是不是受了朝中某些人的攛掇。

且不說上官婉兒自赴南省,廂殿中一番雞飛狗跳的折騰,武承嗣的病症纔有所好轉。

他這也是年輕時流放在外、身受折磨所留下的宿疾,身體一直不算太好,再加上最近情勢雜擾,便有轉重的趨勢。眼下病情雖然穩定住了,但臉色仍然很差,蒼白得乏甚血色。

內醫局醫官已經俱在此處,外朝醫官仍在被陸續召來。且不說這些醫官們各自小心謹慎的推斷魏王病事,看到內外醫官齊聚於此,武承嗣心裡還是感覺暖暖的,近來女皇雖然場面上對他不乏壓制,但私底下對他也仍是關心有加。

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武”字,於情於理,開國君王又怎麼捨得將一番基業託付外姓手中。只是內外雜擾邪說太盛,才讓素來行事果決的女皇都有些舉棋不定。

“臣陋體弱質,竟發疾于禁中宸居。幸在君恩浩大,皇氣庇我,一定要登殿謝恩!”

武承嗣不顧周遭人衆勸阻,強行起身,在宮人們的護引攙扶之下登上正殿,一臉的孺慕感激之情,但擡眼所見到只是重重帷帳,但他也不以爲意,跪下來真摯謝恩。

帷幕中的武則天聽到武承嗣語調仍有虛弱,也有幾分感懷道:“既然身體不適,哪用這麼多禮,少問外事,安心休養,不要做讓親長傷心的惡徒。”

她隔着帷帳,溫聲安慰武承嗣幾句,頓了一頓之後又吩咐宮人道:“安排車駕護引魏王歸邸,不要用小車,太顛簸、不養病體,用鸞輅大車,並留王邸短日,供魏王出入行用。”

武承嗣聽到這話後,不免驚喜有加,連連叩首請辭,但武則天仍是執意如此。

殿中衆人對於魏王身獲恩寵也都驚歎有加,這時候,前往南省的上官婉兒也正好返回,隨其同來的還有匆匆進入宮裡的太平公主並韋團兒。

見一衆宮徒們熙熙攘攘、護引魏王出殿,幾人並沒有急着上前,太平公主眉頭微微皺起,另一側上官婉兒則聲若蚊吶:“這一次,內外俱知魏王沉痾……”

太平公主聽到這話,不免眸光一閃,心中有所瞭然。一個人無論時位恩眷再怎麼煊赫,但如果有不壽之相,誰要想走得太近,多半也要仔細想一想。她母親想要維持朝局、人情的穩定,也實在是用心細如絲縷。

轉過此念之後,太平公主不免又有些擔心河東王眼前此事,眼下女皇分明是想維持朝內局面的穩定,以求全力開拓邊功。少王歸都伊始便搞出這麼一樁事來,無疑會給朝局帶來極大觸動,能否安然度過,還真是讓人擔心。

幾人同行登殿,宮人們正在殿前灑掃薰香、祛除病氣藥味,武則天則深坐殿中,及至見到太平公主,臉色不免拉了下來,沉聲道:“少輩愛躁鬧,你也跟着興湊戲弄,結果鬧出亂子,不好收場!”

未及開口,先被遷怒,太平公主自然也知她母親此刻心情欠佳了,趨行上前賠笑說道:“我也知道做錯了,這才匆忙入宮請責。阿母息怒,不要爲這外間的喧譁敗壞了心情!”

武則天的心情顯然不是插科打諢就能矇混過去,舉手一指上官婉兒,凝聲道:“問清楚了?翔實道來!”

“阿母想要明知緣由,哪需問別個,我當時就在場中,可以……”

“你且收聲吧!讓婉兒說!”

武則天有些不耐煩的揮手打斷太平公主的話,繼續追問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見狀,心中也是一嘆,上前一邊將所打聽到的事情講述一番,一邊將南省有關此事的章奏呈送上去。

“事發不過短時,議論就已經這麼多了?那小子雖然在野,魂影卻在人心裡紮了根啊!”

太平公主聽到母親這麼說,眉頭不免暗皺起來。拋開此事當中的是非,她母親是有些不滿少王人情牽扯太多啊。這一份態度,又與此前那種想要爲少王張羅人勢的態度不同,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導致如此態度轉變?

她心存狐疑,低頭思忖,而上官婉兒也已經將事情講述完畢,武則天聽到少王如今蹲在慈烏臺不出來,一時間也是喜怒參半:“他毆打大臣,幾致人死,躲在禁中臺閣,以爲就能免禍?倒也不算太蠢,知道尋個穩妥去處,若是留在外間,搭救都恐不及!”

聽到母親言語中有轉機,太平公主連忙說道:“陛下這個孫子,自是一個小人精,凡做什麼,哪會欠了思量。來某人囂張觸怒,動輒便言禍人全家,結怨招恨,無怪別個。那小子雖然盛怒,但還是有一分留手,否則來某人哪還有命在?”

“破人家室,遺留一錢,也能誇稱仁義?虧你說得出口,他留來某一命,那是因爲還沒蠢到家!”

武則天聞言後又忿忿道:“你既然在場,那小子事後有什麼補救陳設,仔細道來!”

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014 一窩小雞崽兒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251 不當大用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033 雕蟲與公賞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324 寶藏仍未枯竭0212 獨不見,自惶恐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037 春官武承嗣0327 南省氣象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099 宰相危矣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161 宰相薦才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222 吐谷渾王族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398 狄公出手0078 死而無憾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172 薛師人間英豪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286 竇七暴斃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111 少王人物如何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079 神宮巍峨0343 女人的報復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066 猶歌前代功德0281 牡丹花下死0255 肥羊難宰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177 大王才思敏捷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456 誰沐代王恩威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148 橫財浸金汁
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014 一窩小雞崽兒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251 不當大用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033 雕蟲與公賞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324 寶藏仍未枯竭0212 獨不見,自惶恐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037 春官武承嗣0327 南省氣象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099 宰相危矣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161 宰相薦才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222 吐谷渾王族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398 狄公出手0078 死而無憾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172 薛師人間英豪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286 竇七暴斃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111 少王人物如何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079 神宮巍峨0343 女人的報復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066 猶歌前代功德0281 牡丹花下死0255 肥羊難宰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177 大王才思敏捷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456 誰沐代王恩威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148 橫財浸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