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

傍晚時分,司刑丞來俊臣親自率領一干刑吏、於端門前執捕離衙準備歸邸的冬官尚書蘇幹,頓時在朝廷內外引起了軒然大波。

李潼本來已經離宮歸邸,準備在王府中接見一些府員並交好的朝臣,爲接下來的勢位奮取做準備。

傍晚時已經陸續有訪客登門,得知這一消息後,他連忙終止了宴會,在護衛們簇擁下直入北城玄武門,親自主持此夜千騎直宿。

接下來的事態發展也不出李潼所料,雖然他抵達玄武門時,天色已經漸黑,但玄武門前投書求見者仍然絡繹不絕。來俊臣抓捕蘇幹這一舉動,彷彿一顆大石丟入了池水中,很快就在池面上激起層層疊疊的波紋。

蘇家乃是關隴中的老牌門戶,其背後的關係網可謂龐大,蘇幹之父蘇勖還是唐高祖李淵的女婿,太宗秦王府潛邸故人。甚至就在李潼剛剛歸邸不久,便已經有爲蘇幹告罪求情的人登門求見。

所謂拔出蘿蔔帶出泥,此前來俊臣推審案事,還沒捕獲到什麼大目標,已經讓滿朝羣臣憂愁不已,如今突然向蘇幹這條大魚下手,自然更加令人驚悸有加。

不過眼下局面終究不是天授舊年,來俊臣能不能啃下蘇幹這根硬骨頭,也是很考驗牙口的。只看玄武門前那些請求禁中召見的人家,便可知這一場風波必然不會小。

李潼趕在此際入宮直宿,一則是關鍵時刻當然要旗幟鮮明的站在他奶奶這一邊,二則就是不想淌這汪渾水,避免被人求見求情。

來俊臣選在此際將蘇幹作爲獵取的目標,明顯是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蘇幹得罪了代王。

雖然在王方慶的勸阻下,李潼沒有直接去找蘇乾的麻煩,但也不會寬容到還要去出手相助。眼下這些關隴勳貴們看似惶恐不安,處境可憐得很,那是因爲有着頂層武則天的施壓。

如果不是因爲有他奶奶存在,只看蘇乾白天對自己所流露出的態度,這些老關隴們也根本不將李潼放在眼中。或許在那些人看來,代王身爲李家子孫卻不全心全意幫他們,比武家諸王還要可恨得多。

玄武門這裡,左羽林大將軍麴崇裕已經被召入禁中親自主持宿衛。

每一次這種程度的清洗,武則天看起來都是大殺四方、威不可擋,但其人內心裡也未嘗沒有繃着一根心絃,擔心會遭到高強度的反彈。

麴崇裕先率五百羽林軍入宮,但接下來短短一個多時辰的時間裡,又陸續在玄武門調走一千人,聽到軍令傳達,不只要防守於大內,甚至羽林軍已經進入到了皇城,並將政事堂給防守起來。

暫且不論有沒有這種級別的警衛必要,單單看到北衙兵力的調動,李潼便明白蘇幹這次算是死定了,他奶奶絕對不會善罷甘休。而這些聚在玄武門前的人,他們無論是真惶恐,還是想要聚衆施壓,無疑都是繼續在把蘇幹往死路上推。

過了一段時間,宮中又傳來命令,着右羽林大將軍武攸寧將宮門外人衆驅散,不準再有閒雜人等留駐在此。

此時李潼也已經進入玄武城,分配千騎進行巡警,同時喚來果毅鄧萬歲,低聲細囑他注意皇嗣所居莊敬院周邊情況。一旦發現有人在不作通報的情況下私自出入,不需審問,就地捕殺。

他跟他四叔關係雖然逐漸轉劣,但也沒有上升到生死大仇,之所以作這樣的吩咐,是希望他四叔能夠安在禁中,不要受到外界人事的侵擾。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再發生什麼私謁皇嗣的事件,那可就真要命了。

有動機這麼做的人實在不少,且不說那些皇嗣一系的時流會不會病急亂投醫、發動宮中耳目傳遞消息,同樣還不能排除武家人會不會趁此機會進行構陷、離間。

上半夜雖然氣氛緊張,但總算還平安無事,可是剛剛過了子時,玄武門處突然又傳來一陣比較輕微的騷亂聲。

李潼端坐於玄武城直堂中,一俟得到軍士稟告,連忙起身抓起佩刀便往玄武門方向行去,同行還有二十名千騎軍士。

來到此處的時候,李潼便發現玄武門左側小門已經被打開,武攸寧正引着腦殼鋥亮的薛懷義走入玄武城中,而在薛懷義身後,還跟着幾十個膀大腰圓的隨從,看起來頗爲混亂。

薛懷義也見到身披甲衣、率衆行來的代王,臉上頓時浮起一絲意味不善的冷笑,指着李潼便說道:“故態見慣,戎衣乍披居然還甚有人樣。只是兵者大凶,甲衣光寒,可不是撥絃弄管的戲鬧,一旦不慎,可就要傷了自己!”

李潼並不理會薛懷義,只是望着武攸寧皺眉道:“建昌王何處得令開啓宮門?”

“薛師豈是俗流,夜中來見,必有急情,不必循就俗規。舊時已經如此,代王新直,所以不知,快快讓行!”

武攸寧擺手說道。

薛懷義也走上前,叉腰站在李潼對面:“此夜不作私情敘舊,待見聖皇陛下,我自有分辯,代王不要強阻惹厭。”

“職責所在,不敢懈怠。無令則不行,非是刁難,薛師請暫候,容我使員稟告禁中!”

李潼擡手喚來一名屬下,當着薛懷義的面着其入內稟告。

薛懷義見狀已是大爲光火,還待要開口呵斥,卻被武攸寧擡手阻攔:“薛師何必與門卒鬥氣,不過暫候短時,宮令自達,讓小王先引薛師別處稍作歇頓。”

薛懷義厲視李潼片刻,然後才轉身向後行去。

正在這時候,李潼又扶刀上前一步,冷聲道:“且慢,薛師與建昌王可暫退。但這些隨行黨徒,是何出身,受何遣用,膽敢出入軍城,暫且留下,要做仔細盤查!”

“代王不要太過分!我已經忍你……哈,如果不留,你待如何?”

薛懷義頓足回身,兩眼直勾勾瞪住李潼。李潼並不理會他,只是回身招手道:“拿下!”

趙長興等人聞言後便闊步上前,而那些白馬寺黨徒們卻自仗薛懷義的威勢而推搡拒捕,一時間場面變得混亂無比。

薛懷義見狀,嘴角冷笑更濃,索性抱臂站在一邊,作看熱鬧狀,口中並作怪叫:“有人小覷我白馬寺僧徒,就讓他見識見識我僧徒勇健!”

此言一出,那些跟隨入宮的白馬寺僧徒們不免更加囂張,動作已經不再止於頹喪,甚至揮舞拳腳,都做出了格擋還擊的動作。

李潼眼見這一幕,臉色不免更加難看,抽刀在手厲聲道:“拒捕者,格殺勿論!”

此言一出,場面霎時間有所寂靜,武攸寧上前一步戟指李潼道:“代王不要放肆!宮門操戈,責任你擔當不起!”

李潼冷笑一聲,突然疾衝上前,揮刀便向站在最前方的一名白馬寺僧徒斬去。那僧徒見狀,兩眼已是激凸,下意識揮臂格擋,然而刀光閃過、血水迸射,半截前臂已經被去勢迅猛沉重的刀鋒直接斬落!

夜幕中頓時響起一個淒厲不似人聲的慘叫聲,所有人都還驚愕得沒有回過神來,李潼手中刀鋒再轉,刀尖上揚,直接劃破了那名倒地哀嚎的僧徒喉管,慘叫聲戛然而止,只剩下那僧徒倒地抽搐、摩擦地面的微弱聲響。

“拒捕者,比照此例!拿下!”

李潼抽身急退,還刀入鞘,然後擡眼望向臉色已經變得驚愕至極的薛懷義與武攸寧,沉聲道:“請薛師隨建昌王出宮門外暫候,宮令傳抵,再請薛師入宮!”

“代王好凶惡,我絕不與你善罷甘休!”

薛懷義也有統率大軍出征的戎馬經歷,眼前這一幕雖然血腥駭人,但卻比武攸寧更快反應過來,臉龐已經羞惱得扭曲起來,指着李潼忿聲咆哮道。

武攸寧也沒想到李潼這麼大膽,反應過來後便望着千騎將士們厲聲道:“速速撤下代王兇器、甲衣,否則作同罪論!”

然而諸千騎將士們在猶豫片刻後,卻各自抽刀在手,將代王擁在中央,雖然並無言語,但那股肅殺的氣勢卻陡然攀升起來。

片刻後,玄武城內又有千騎將士聞訊趕來,率隊果毅本是武攸寧的人。武攸寧見狀後臉色稍緩,繼續說道:“代王無端用險逞兇,速速將他拘回營中,待我奏明陛下,再作論罪!”

那果毅雖然不知具體事由如何,但見橫在當面那具血肉模糊的屍體,又見代王裙甲染血,再聽到建昌王的命令之後,挪步上前,叉手對站在衆千騎軍士當中的李潼說道:“卑職等奉命行事,請大將軍包容!”

說話間,他便要舉手作令,李潼則開口道:“篤守軍令,那是最好!我乃今日督營在直上將,令非我出,俱是亂命!速速拿下眼前逾越宮防諸賊徒,違令者,同罪以論!”

那果毅這會兒心情本就糾結至極,聽到此言,本來已經暫舉起的手臂頓時僵住,轉過頭一臉求助的望向武攸寧。

“將馮果毅卸甲奪械,與諸賊徒同營拘押!”

李潼又頓足喊道。

在場諸千騎將士們此刻也爲難至極,不知該奉何人軍令,但心內稍作權衡,總是代王殿下的軍令更靠譜些。即便要作事後追究,拿下一名果毅也遠比直接拿下一位千騎使罪責更輕。

於是在沉默片刻後,在場千騎軍士們便將那名馮果毅包圍起來,並作低聲道:“卑職等奉命行事,請果毅見諒!”

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172 薛師人間英豪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164 官拜尚輦奉御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350 艱難皇嗣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115 倩女幽魂0173 算你跑得快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432 達則兼濟天下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067 協律頌今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279 飛錢承兌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381 媽寶裴光庭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317 尚方少監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072 天賦異稟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118 從子昌嗣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159 皇孫李寶雨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054 鎖喉之臣0006 人盡敵國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264 色是殺人刀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248 太平積忿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027 南衙北衙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
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172 薛師人間英豪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164 官拜尚輦奉御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350 艱難皇嗣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115 倩女幽魂0173 算你跑得快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432 達則兼濟天下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067 協律頌今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279 飛錢承兌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381 媽寶裴光庭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317 尚方少監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072 天賦異稟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118 從子昌嗣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159 皇孫李寶雨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054 鎖喉之臣0006 人盡敵國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264 色是殺人刀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248 太平積忿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027 南衙北衙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