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人間滋味

三王入坊時間已經不早,再經過這樣一番見禮,天色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眼下滿堂餐食,接下來流程自然是上下盡歡。此前是府內見禮,薛懷義這個外客不宜在堂,暫留街對面家邸中。這會兒禮事完畢,自然要邀請入宴。

李潼留兩個兄長與府佐等待,他親自歸邸邀請薛懷義。踏出王府大門時,一勾彎月已經偏在天際,街鼓聲隆隆作響。

街面上不見行人,坊門也已經關閉起來,夜色不乏靜謐,但各種細節所營造出來的人間煙火氣息又給人迥然不同於大內的感受。

王府門前除了府下衛卒之外,還有二十多名金吾衛兵衆在此,至於那個街使陳銘貞則不見了蹤跡,像是歸署向丘神勣彙報去了。

丘神勣今日派人攔駕示威,李潼並不感到意外。

金吾衛司職城防,整個神都城都可以說是丘神勣的主場,不過從對方煞費苦心催促他們三王出閣看來,眼下的丘神勣應該還是傾向於規則之內解決他們,還沒有陰狠到不講套路的下三流手段。

只要還在規則之內,李潼就不擔心大禍頃刻即至。因爲眼下他們三王禍福如何,將會直接牽連到宰相格輔元。他奶奶不按套路的將格輔元拜相且派回長安,未達目的前,肯定也不容許佈置被人破壞。

所以眼下丘神勣就算再怎麼兇焰高漲,無非給他們一家施加更多壓力,就算有什麼實質性的構陷舉動,也會暫時被更上層按壓住。

這麼想着,李潼入邸見到薛懷義。眼下薛懷義是他們兄弟最牢靠的依仗,其人熱心助陣甚至夜宿坊中,也讓李潼感激得很。

“此處府邸倒也寬闊可居,只是偏僻不美。若是選在洛陽縣裡,我與王等日常也能勤於走動。”

薛懷義閒來無事,在雍王邸已經逛了一小圈,此時一邊走着一邊評價道。

神都城分爲洛陽、河南兩縣,基本以洛水爲界,今年年初,兩縣又析立永昌縣,河南縣則改爲合宮縣,三王府邸所在履信坊位於城池東南方位,歸屬合宮縣管轄。薛懷義的白馬寺則在城外東北方位,彼此之間相隔很遠。

“孤幼久在大內,宮外全無依仗。今日若非薛師借勢,守義恐不能安歸府邸。大恩庇我,實在無從言表!”

李潼頓足,又向薛懷義深作施禮。

薛懷義哈哈一笑,拍拍李潼肩膀:“閒話不必多說,王應事巧妙,聖眷再沾,人事雜擾實在不必多慮。”

李潼聞言後微微一笑,不再多說什麼。往來日久,他對薛懷義的瞭解也加深。像是此前,明明是他奶奶授意他們兄弟參禮,薛懷義卻一副義氣模樣。

今天反而謙虛起來,更讓李潼確定他奶奶對他們三人出閣事務應是漠不關心。只是薛懷義這一番撐腰舉動,表現之熱心已經超出了交情的尺度,倒讓李潼有些猜不透這和尚的意圖。

王府羣屬都在門前恭候,恭迎薛懷義入堂,一番歡宴無需細表。薛懷義在堂中仍是一副仗義模樣,望着一衆府佐說道:“你等人衆,不要以爲王等稚嫩,便可怠慢敷衍,不肯用心供事。我與三位大王,是門戶之內日常走動的好友,若知你等供奉有缺,即便國法不懲,我也不會放過奸邪!”

王府諸衆聽到這話,神態各不相同。有的人或是隱有幾分不滿於薛懷義越俎代庖的敲打,但大多數還是作凜然受教狀,心內則不免驚異於三王竟與薛懷義有這麼好的交情。

對於薛懷義的仗義,李潼也真是沒得說。他們兄弟久在禁中,就算元月大酺些許名聲傳出,但時流對他們印象總體還是陌生。

第一印象的樹立很重要,薛懷義能在府內羣情未附的情況下做如此親近表達,這讓李潼之後折服屬下們更加便利。

宴會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因有薛懷義在席,李潼也沒搞那些即興作詩的文娛活動,只是傳來邸中內教坊音聲,堂中小演幾曲他在內教坊翻新的作品。

能被李潼文抄翻新的曲辭,自然都是精品,再加上內教坊音聲人技藝純熟的演奏,這絕對不是慣常可見的聲樂享受。

因此堂內府屬衆人,一時間也都是如癡如醉,表現最誇張尤屬官二代史思貞。

他那虯髯密生的臉龐能夠表現出的神情微細本就有限,可是坐在席中、身軀隨着節拍不安分的扭動着,渾身上下都透出一股癡迷入極的味道,望向河東王的眼神也滿是熾熱的崇拜,讓李潼隱有毛骨悚然之感。

“卑職何幸之有,能入此風雅至極廳堂!今日始知音聲妙境無窮,大王才趣已有《萬象》典式如山,山徑淺入,才知琳琅叢生,珠玉滿掛……”

聽到史思貞忘形誇讚,李潼一時間也頗有感慨,誰說胡虜多鄙夷,瞧瞧這彩虹屁誇得,形象又具體,也不知誰家大人這麼知禮,養出這樣的好兒郎。

相貌本就儒雅端莊的張嘉貞也是一臉的神采飛揚,拱手道:“舊聞《逍遙王》曲式,已經頗感才趣動人。今日再聆新聲,詩餘雜辭、尺外之工,大王妙筆施點,竟成奇異天地!卑職有幸入府佔席,若是世道久傳,恐此廳堂將無立錐之地!”

“逍遙之境,方外人間,雖有聞,憾無見。王者逍遙,唯趣爲羽翼、才作舟楫,能得暢遊,大王得於此,卑職等景從於後,想能分惠流芳!”

就連不太被李潼待見的劉幽求,在聽到這些精妙音聲表演後,也忍不住擊掌讚歎。

至於堂中其他人,雖然也覺音聲極美,但憾於拙言,類於部頭米白珠,只是六都喊不好的鹹魚,誇讚起來完全沒有這幾人婉轉動聽。

能夠被屬下們這麼誇讚,李潼當然也是高興。文抄之類的文娛活動,還是要有一羣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人捧場抄起來帶勁。

像是此前在禁中內教坊,雖然沈佺期也說他所翻新《逍遙王》等聲辭早已傳遍半個神都,風靡一時,但他完全沒什麼感覺。夸人不能當面誇,廢那口舌幹啥。

當然,李潼也明白衆人之所以羣聲誇奇,主要還是在於一個新鮮,再加上內教坊諸衆高明樂技的烘托。

眼下的詩歌發展,律詩都還在摸索階段,曲子詞之類的長短句,正如張嘉貞所言,不過是詩餘閒趣、尺牘之外的工夫,多俚俗聲辭,而李潼翻新出來的這些曲辭都達到極高藝術水準,如荒野華廈、茅房飾彩,如果不是才華橫溢兼閒得蛋疼,誰做這種事?

三王剛剛出閣入邸,也不宜漏夜宴飲狂歡,儘管衆人仍覺意猶未盡,但也還是適時停止了宴會。

散席之後,府佐諸衆便直接住在了王府中,至於屋舍如何分配,自有三府長史安排,無需三王過問。

此刻坊門早已關閉,薛懷義自然也只能留下來,與三王同回雍王邸。時間已經不早,李光順與李潼便也乾脆留宿李守禮邸中。

門僕將薛懷義引到客舍,三王將要告退之際,薛懷義卻指着李潼笑道:“還有餘興未了,王能再陪片刻?”

李潼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擺擺手讓兩個兄長先去休息,再吩咐家奴小備酒食送過來,薛懷義則吩咐道:“醢(hai)醬齏料,直需取來,不必再備美餐。”

門僕聽到這話,當即便是一愣,李潼略加沉吟後,便吩咐楊思勖去王府取來劉幽求所獻食的兩甕醬料。

酒食送入廳中,看到楊思勖取來的醬料,薛懷義眸子便是一亮,拿起餐刀割開胡餅,甕中挖出一大坨黑乎乎醬料塗在胡餅上,大口吞食,片刻間半張胡餅已經消失在脣齒之間,他才眉眼酣暢的徐徐吐出一口氣,轉拍着肚皮笑道:“俗味久不嘗,真是想念。”

李潼見薛懷義吃得香甜,一時間也有些好奇,示意楊思勖拿過一張塗醬的胡餅,待見那醬料黝黑中又夾雜着黃綠濁色,心中便有幾分遲疑,猶豫着舉到嘴邊咬了一口,一股說不出的味道頓時便在口舌之間炸開,辛烈酸澀鹹苦,還透出一股不好形容的腐臭味。

他臉龐頓時扭曲,張嘴便要吐出,又覺失禮,擡手掩住口鼻,最終還是忍不住吐了出來。

“哈哈,王是生來富貴,自然不耐這些鄉野土腥滋味。”

薛懷義見狀大笑起來,轉又拿起另一張胡餅抹上厚厚醬料,一邊吃着一邊嘖嘖道:“幼時家貧,粗粟爛米全無味道,阿母最擅漚漬齏醬,但卻從不多作,王知爲何?一是買不起姜蒜,二是恐我浪費食料。往年我三尺小童,偷醬能食兩大張胡餅!”

李潼聽到這話,不免詫異,倒是沒想到薛懷義還有這種憶苦思甜、返璞歸真的細膩一面。

他順手將那塗醬的胡餅遞給楊思勖,才又笑道:“生人五味,實在不可強求。薛師如今顯貴世道之內,也算不負高堂苦養之恩。”

薛懷義聞言後也是點點頭,似是證其所言不虛,居然真的伴着那滋味豐富的醬料吃了整整兩大張胡餅。李潼嘗過那味道,實在是理解不能,不過人的口味本來也就奇怪,像他愛喝的胡辣茶,身邊人多有敬謝不敏。

薛懷義洗過手後,取來米酒輕啜一口,然後才望着李潼長嘆一聲:“王真有鬼神眼,早前觀我額頂泛赤,之後我也尋人望卜,所說都是空誇。近來險入死境,才知王觀望神異,不同俗流!”

0076 祈求長生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211 不宜輕沾俠名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107 坊居閒趣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051 《逍遙王》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378 坐皇帝,立皇孫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007 上陽宮官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013 王的起居日常0222 吐谷渾王族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268 薰蕕不同器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089 賢賢易色0230 過平康款轡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345 雲韶府諸王鬥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164 官拜尚輦奉御0193 太平托子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060 唯望生,不望死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024 神皇鑑詩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096 勇宦楊思勖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083 途窮生戾氣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102 少王神都行0015 仁智院掌直0245 曲江櫻桃園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253 勿謂新王不死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008 聖母神皇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184 洛陽女兒行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
0076 祈求長生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211 不宜輕沾俠名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107 坊居閒趣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051 《逍遙王》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378 坐皇帝,立皇孫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007 上陽宮官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013 王的起居日常0222 吐谷渾王族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268 薰蕕不同器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089 賢賢易色0230 過平康款轡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345 雲韶府諸王鬥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164 官拜尚輦奉御0193 太平托子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060 唯望生,不望死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024 神皇鑑詩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096 勇宦楊思勖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083 途窮生戾氣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102 少王神都行0015 仁智院掌直0245 曲江櫻桃園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253 勿謂新王不死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008 聖母神皇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184 洛陽女兒行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